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初步的估测能力。4.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灵活地选择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难点】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卡。1.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在测量身高的时候,你们用到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2.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米尺、卷尺、直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身高,复习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并掌握常用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毫米做好知识的铺垫。方法一1.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教材,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宽和厚吗?(指名几位学生)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宽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尺子紧靠教材)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8厘米多一点,有的说19厘米不到。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怎么办?2.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它们,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教材的宽和练习本的宽用厘米或米作单位都不合适,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方法二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预设 生:(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指名回答)活动: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记录员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各种记录的情况。 师:在刚才的测量中,我们发现,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要想知道它们的准确长度,就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板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来源:Z_xx_k.Com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再通过测量活动引出新知。方法三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1)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来源:Z_xx_k.Com(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2.师: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学生汇报。师: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3.(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设计意图通过数学书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师: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预设 生:一小格就是一毫米。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师: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师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师:其实我们的银行、电话卡、尺子,它们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预设 生:很短。师: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磁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像什么呢?(一条缝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预设 生1:铅笔尖是1毫米。 生2:公交IC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3: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生4:我的数学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预设 生1:太短了! 生2:太小了。 生3:很短很短。 生4:毫米啊,你是4个兄弟里面最小的。 生5:毫米虽然那么短,可是它也是有用的。 师:对啊,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作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作单位。如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都要用毫米作单位。师: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二、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可以拿着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来源:Zxxk.Com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师:怎么样?( 1厘米正好是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读一遍,10毫米=1厘米)师: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30毫米是多少厘米?80毫米呢?预设 生:2厘米=20毫米,4厘米=40毫米,30毫米=3厘米,80毫米=8厘米。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表象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1毫米,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让学生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1毫米的表象,并在观察、猜想、验证、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究毫米与厘米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1.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3.找出自己周围的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参考答案】1.(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教材第24页练习五)5.略3.略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来源:学&科&网Z&X&X&K作业1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2题。作业2【基础巩固】1.(基础题)比一比,在里填上“”“2.略3.(1)厘米(2)毫米(3)米(4)厘米(5)毫米(6)米认识长度单位毫米1厘米=10毫米米厘米毫米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展,力求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有以下三个层次: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激发学生参与;从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从活动实践中指导学生参与。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 这节课中还发现学生的估计、估量能力比较差,出现了一些错误,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较小的长度单位这一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就更好了。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再进行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多进行测量训练,加强学生的估计、估测练习。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做一做22页】1.28422.81325来源:学.科.网Z.X.X.K量一量小刀有多长。名师点拨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刀的一端对准“0”,另一端对准的是5厘米还多3个小格。也就是说小刀长约5厘米,那么多出的3个小格到底有多长呢?这就需要用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测量,多出的3个小格就是3毫米,小刀的长度就是5厘米3毫米。解答5厘米3毫米。毫米的由来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国际计量局保存的米原器来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刻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的矩形截面的铂杆,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的定义。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的定义,而以铂铱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 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为国际米原器,并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 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但是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到0.1 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另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因此,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 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 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我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 86同位素长度基准。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实际上,米是被定义为光在以铂原子钟测量的0.000000003335640952秒内走过的距离(取这个特别的数字的原因是因为它对应于历史上的米的定义按照保存在巴黎的特定铂棒上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同样,我们可以用叫做光秒的更方便更新的长度单位,这就是简单地定义为光在一秒走过的距离。现在,我们在相对论中按照时间和光速来定义距离,这样每个观察者都自动地测量出同样的光速(按照定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学专业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 放鬆心情的假日旅遊
- 造纸原料采购管理规定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 2025重庆市南岸区天文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利用网络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 克服学习焦虑的心理咨询细则
- 船舶燃油消耗总结
- 2025云南省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口岸协管(检)员招聘含答案
- 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规划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安全围栏检修方案
- 我的家乡课件中班
- 2024永磁外转子 EC 风机系统技术条件
- 2024年下载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高职高考英语词汇表
- 202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常住人口登记表(集体户口)-英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