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唐太宗一生,青年闯将建唐立功一统天下战功赫赫,杀兄逼父夺位登基,贞观政绩流芳千古,晚年过失反躬自省,唐太宗于599年出生于贵族之家,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614年娶妻长孙氏,后称长孙皇后617年攻克长安,被封为秦国公。618年唐朝建立以后,李世民以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唐朝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李世民指挥四个,全部取胜,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一次是对陇右薛举、薛仁杲父子集团的战役,消灭了陇东集团。第二次,刘武周依附突厥,南下进攻唐朝,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彻底消灭敌军,收复失地。第三次是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为唐统一战争中最大的。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待其自毙。河北的窦建德军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他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在河北起兵反唐。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胜利。(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指挥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军和平定以江陵为根据地的萧铣的梁政权)。,626年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事变之后仅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政府的实际控制权。八月初九,唐高祖让位,李世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7月病死,葬于今陕西礼泉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一、杀兄逼父,夺位登基玄武门之变,背景1、追随父亲李渊镇压农民起义。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最终推翻隋朝。帮助李渊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被加封为“天策上将”,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2、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成反李世民同盟,几次想谋害李世民,但没有成功。过程:收买太子府的心腹人员。得知太子谋害自己的计划后,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在玄武门作了秘密布置,乘李建成、李元吉入朝之际,李世民射杀太子,其将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太祖无奈诏立李世民为太子。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卷一从材料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二、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要求说出解题思路及大致方面),统治者的治国思想、用人政策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措施,“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补充: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励精图治、注重个人素质、用人区别正佞,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择官“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资治通鉴卷194“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房谋杜断”,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用人扬长避短;(因为知遇之恩和任用得当,发挥了人才的最大的为政潜能,同心协力,共创治世伟业),凌烟阁24功臣图,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虚怀若谷,兼听纳谏,“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贞观政要君道,唐太宗经常以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中有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警句反复鞭策自己,以免重蹈隋亡的覆辙。,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贞观政要务农,存百姓:,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民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小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用人方面:重用贤能用人扬长避短;虚怀纳谏。,2.经济方面:以“存百姓”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仁义为本;,4.思想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材料: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祖母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唐皇室的“胡人”血统,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教材P10“历史纵横”,结合上面图片和材料,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时的民族关系。,“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1、反映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思想?2、结合教材,请用史实进行论证。,东突厥:武力征服;羁縻府州;“天可汗”;册封子嗣西突厥: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2)策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突厥,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5、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3)具体措施:,“武力征服、战而后和”,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5)效果:,(4)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外交思想: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阅读教材,列举唐太宗时,中外交往的有关史实。,(1)设鸿胪寺(接待使者的官方机构),交往国家达70多个;(2)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3)长安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是世界性大都会;外来宗教传入:佛教西来与玄奘西游;鉴真东渡;(5)日本、朝鲜积极学习唐朝文化。,6、开放的对外政策,影响: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以及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5)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续:“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广义的完整理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风淳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繁荣,奠定大唐盛世的局面,巩固并推动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唐太宗时期(627-649年),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放宽刑罚的政策,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课堂讨论:,有的历史学家指出: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了唐帝国,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他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更是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你如何理解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大骂唐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191,特加了按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咏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咏饮马,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晋祠铭,温泉铭,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唐太宗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休养生息、慎用刑法、文德治国,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我测评:2003年广东高考问答题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请从“时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家用电脑全面保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防火门窗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版房地产经纪服务售房协议合同
- 2025年度KTV包间租赁及娱乐服务合同
- 2025版环保产业项目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5版高铁站停车场租赁合作协议样本
- 体检院感培训课件
- 2025版石材材料质量检测与采购合同
- 2025版全新影视制作摄像师聘用合同书样本下载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车辆保险代理合同
- 企业环保组织机构情况及管理制度模版(3篇)
- 仓库年度评审报告范文
- 【课件】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 DL-T 5117-202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