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1页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2页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3页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4页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性,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并融入到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把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创建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中国论文网 /5/view-5635167.htm【关键词】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1、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摇篮。水对于城市而言具有多层面的综合价值,如生态、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魅力,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畅想,它能深刻地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外延。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东西方文化相融合,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千河一面,传统风貌消失,个性愈发迷离。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为避免这种现象,以人本为原则,传承历史文脉,营造丰富多样的特色滨水景观。 2、项目概况 新宁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边陲,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居住,西汉元朔五年归属夫夷侯国,东汉改夫夷侯国为夫夷县,宋代定名为新宁县,历史悠久。夫夷江,新宁人民的母亲河,其水域贯穿山风景区,自南向北流贯全县,并似马蹄形环抱县城东、西、南三面。 2.1背景 山申遗成功后,新宁经济发展迅速,而夫夷江游山、玩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将新宁城市防洪工程与景观相结合,打造一条集防洪、文化展示、生态游憩于一体的绿色滨水走廊,把夫夷江作为新宁的门户景观,同时为改善人居环境、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土地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区域位置 基地位于新宁县城区东部,金子岭山系西侧山脚,夫夷江东岸,与新宁县政府隔江相望。基地北起观瀑大桥,南至白公渡大桥,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30米320米不等,公园规划地面积约40.84万平方米。 2.3建设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县境属中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基地西侧山体连绵起伏,夫夷江蜿蜒曲折,自然环境优越。水系资源丰富,水质清澈,现状植被条件较好,拥有特有的珍惜植物资源。 (2)交通条件 基地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东临城市过境公路白塔公路,距城区中心地段5分钟车程;离山景区约20公里,约15分钟车程;距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25公里。夫夷江沿江景观则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山旅游景点向舜皇山景区延伸的第一站。 (3)历史人文条件 新宁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邑,源远流长的文明、底蕴丰厚的文化、丰富的民情风俗、丹霞风光旖旎,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如舜皇始祖文化,舜帝赐传说,非物质化遗产岩鹰拳,红军烈士宛旦平等。 (4)用地条件 基地用地呈带状分布,场地内高差约79米,现状用地多为农田,浅滩,菜地,植被杂乱,中段有部分农舍。 3、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展现地域特色文化与民族风情,构筑宜居、宜商、宜游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新宁县的标志性生态滨水绿地和又一新的重要旅游景点。以山为依托,以夫夷侯国为底蕴,以风情夫夷江为纽带,将“山之舞、水之韵、城之忆”尽情挥洒在这天然与人工和谐相融的秀美长卷中。 3.1 规划设计理念 整个沿江景观规划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强化公共功能,塑造特色空间,展现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河流;传承地域文化,融入河流,创建滨水路径,建设特征岸线,体现城市精神为设计理念,营造绿树林荫,流水涓涓,楼宇若隐若现的滨水景观。 3.2 规划设计原则 设计是为大众所服务的,在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核心,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与方式,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需求;贯彻经济环保的原则,考虑经济实力,以打造小尺度、高品位的滨水景观为目标,尽量使用本土材料、生态材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及废料的产生,努力创造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文化传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淳朴的风土人情凸显地方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3.3 规划设计构思 以亭、榭、廊道、广场、亲水平台、景观小品来反映新宁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沿河景观中融入不同的历史场景,不同的历史名人、不同的神话传奇,点缀在沿江两岸的绿茵从中,融合到沿岸现代建筑群中,与现代文明共荣共生,犹如一幅历史时代进程的书卷,婉婉向我们述说。于此同时,把新宁的本土诗歌、书法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与景观环境相结合,以温文典雅的表现手法展示诗情画意、玲珑秀雅的“夫夷侯国”。 3.4 规划设计 3.4.1 文化体验区 (1)之根文化体验区 该区北起湘水大桥,南至之根广场,位于基地北侧,占地面积约9.1万。设计以“山水、花田、传说为主题,描述了”寄情山水、寻根探祖“的情怀。主要景点有:“之根”广场、金田花泽等。 之根广场以舜皇始祖文化为主题,把舜皇殿遗址中保留完整的石拱门、石供桌、石棋盘等古建筑小品通过新的表现手法融入到广场中,提取石材这一材料元素运用到整个设计中,并把“舜帝赐”神奇传说作为主题雕塑,追寻新宁这方神奇山水的文化根源。 金田花泽场地地形低洼,主要为农田,有一条蜿蜒而下的山涧溪流。设计结合现有地形,保留农田作为观光农田,以体现农耕文化为主旨,打造花田浪漫,水泽故里的怡人画面。 (2)宛旦平故居文化体验区 该区位于县城以北,夫夷江西畔,三面环水,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古塔等古建筑,以及有1000多年的古樟树群,自然环境优美。宛旦平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发起人之一,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故在此建立宛旦平烈士纪念广场、新宁革命烈士纪念馆及新宁历史人物陈列馆、现代名人展览馆,结合自然景观打造绿色、红色“两色”基地,三古(古树、古祠塔、古渡)探幽的红色旅游景区。 (3)码头文化体验区 新宁历史文化悠久,沿江两岸拥有很多老码头,而当地人们喜欢在码头上戏水,洗衣等,而夫夷江则成为他们的天然游泳池。依据当地人们的生活喜好,把老码头改造为亲水平台,设置亲水广场,满足人们的亲水情结,添加与码头文化相关的雕塑小品,点缀其中,增添趣味,设置自然卵石江滩,让人们更好的享受夫夷江的柔情,同时增加安全设施的建设。 (4)民俗风情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南侧绿带,白公渡桥头,面积约9.76万。设计以“民俗、人文、街区”为主题,展现新宁民俗风情文化。主要景点有:金鹰广场、夫夷风情街等。 金鹰广场以岩鹰拳为主题,设置武术趣味小品,展现新宁悠久的武术文化,并为居民提供锻炼、娱乐的空间场所。夫夷风情街为商业街,满足居民、游客购物、休闲等需求。以代表本土建筑风格的白墙、灰瓦为主体元素,融入湘南民居的窗格、木雕等特色,通过一些风土人情味的雕塑小品,展现新宁地域民俗风情。 3.4.2 生态景观游览区 (1)柳山湿地公园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南侧生态浅滩范围内,白公渡大桥右下侧,占地面积约12.43万。设计以“野草之美”为主题,营造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保留场地现有植被,以柳树为主要树种,尽可能的使用乡土植物,维护和完善生态系统。利用场地现有低洼地、水溪,将水系网状相连,创建小桥流水,柳烟拂面的浅滩湿地景观。 (2)石幕扁舟景观游览区 石幕扁舟为于基地以东,夫夷江观瀑渡下游,山势绵延数里,临水一侧为峭壁。保留石幕山现有植物群落,沿江树种以枫杨和樟树为主。增添人工景观,在水位低的地方修建木栈道,水位高的地方以石板道和混凝土游道为主,设计做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完美融合。设置游艇码头,月白风清时,泛舟而上,犹如沧海一粟;烟雨蒙蒙时,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淡泊宁静的山水画。 (3)绿化景观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西南的夫夷江岸车头村,面积约100公顷。在保护和完善乡土植物种群的同时可适当栽植新宁珍稀植物,展示生物多样性风采,如银杉、南方红豆杉、楠木、伯乐树、天师栗、凌霄、圆果油麻藤、大百合等,营造乔、灌、藤、草、花相结合的立体植物群落景观。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