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教学实录草原 4师:现在再来看第三段,款待。生:我勾了(读)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大盘的手抓羊肉。这里说明了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师:这些东西你知道吗?奶茶知道吗?生:奶茶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师:怎么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呢?生:奶茶是用牛羊的奶,加上藏族和蒙族都喜欢的酥油,就变成奶茶了。师:不对,我告诉你们吧。我可喝过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蒙族人喝的茶是那种压成块的像砖头一样的叫砖茶,砍下一块来,掰烂放在锅里面,熬出来以后,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众笑)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奶豆腐知道吗?生:奶豆腐是用牛羊马的奶制成的,形状像豆腐一样。师: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这手抓羊肉你们吃过吗?生:没有。师:告诉你们吧,我也吃过。(众笑)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因为块太大,用筷子挟不住,只好用手抓起来吃,所以也叫手把羊肉,吃起来非常豪放。蒙族人民的特点就是非常豪放。吃东西,喝东西都是这么豪放的。这是民族的特点,明白了吧?把这些东西端上去,还要喝酒,这酒也是用奶配制的,所以叫奶酒。而且不是喝完就完了,后面写怎么喝酒的?生:干部向我们敬酒我们再回敬,这就表现了蒙汉两族的深厚友情。师:对了,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老翁吗?生:一般是指年纪上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村子里最有身份的人。师:最重要的一点你没说,你有奶奶吗?生:有。师:能不能叫奶奶是老翁?(众笑)生:不能。师:那你刚才说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叫老翁啊!生:六七十岁以上的老爷爷叫老翁。师:对了,语言要严密。他们端上了奶茶,手抓羊肉,而且喝酒时喝了又喝,敬了又敬,老在举杯敬酒,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把你也举杯我也举杯,不断地敬酒这个情节描述出来?生:我认为是回敬再回敬。师:当然也可以这么说,现在我是让你找一个词把不断地举杯描述出来。生:可以用相互。师:你举一次,我举一次,次数不多。生:可以用不断。师:不断举杯,好像又不够气氛。生:轮番举杯。(众大笑)师:大家都排上队,你第一个,我第二个,他第三个,这样敬酒吗?生:使劲举杯。(众大笑)师:他说使劲举杯,有多么大的杯呀?生:反复举杯。师:不好听。生:连续举杯。师:不好听,没这么说的。生:热情举杯。师:不是在讲他的热情,而是不断地连续地举杯。生:纷纷举杯。师:纷纷指的是大家伙你也举我也举,你举你的,我举我的,举杯的很多。怎么肚里没有这样一个词吗?生:一次次。师:一次次倒是可以,可我需要两个字,大家看这个字认识不认识,(板书频)认不认识?生:认识。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次数非常多。师: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词呢?(众笑)这是一个字,还得再找一个字,是什么?生:繁。师:频繁吗?生:应该是频频。师:对了,(在板书款待后写煮茶抓肉频频举杯)有没有民族特色?(生答有)从这一段讨论,也看出了一些缺点:你对一些字和词的意思理解了,但是该用的时候,从你大脑的仓库里取不出来,所以学过的词,懂得的词,要学会运用。到时候就能拿出来了。最后一段,谁来读一下?生:(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了套马天涯碧草话斜阳。师:谁能把刚才的这一段也这样来说一遍,连读带说的。生:我勾了(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民族舞蹈。我觉得这句说明了蒙族的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就非常热情,饭后,又表演节目,并且要骑一骑马,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师:说得不错,他说了,把蒙古族人的特点找出来了,什么特点?生:好客。师:什么具体表现呢?生:套马、摔跤。师:对了,(在板书联欢后写套马摔跤)咱们要是招待客人,吃完饭后说:咱们摔一跤吧行不行?(众大笑)不可能的。大家看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什么叫何忍别呢?生:怎么忍心分别呢?师:是不是这个意思?生:是。师:就是说他们不忍别离,(在摔跤后写不忍别离)那么这个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问一学生)你刚才不是问我这句话怎么讲吗?你现在来讲一讲。生:夕阳西下了,我们还在这长满绿草的天边说话。师:我看看你的课本,嗯,是你自己说的。他说得对不对?生:对。师:天涯是什么意思?生:指遥远的地方。师: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是指蒙古的大草原。师:对,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呢?这个很好理解,一片什么样的大草原呢?生:绿色。师:斜阳是什么意思?生:夕阳。师:夕阳西落是不是?这个话是什么意思?生:这个话在这儿是话别的意思。师:跟夕阳话别?(众笑)生:应该是谈论。师:谁和谁谈论?生:蒙族人民和我们谈论。师:那么怎么叫话斜阳呢?生:我觉得是,在夕阳的照耀下谈话。这个话不一定就是话别。师:对,这是诗句的一种倒装形式,比较特殊。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是不是这个意思?生:是。师:因为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相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是不是?下面,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在刚才讨论的时候看到了,他先写的是什么呀?(指板书)生:整体。师:写的是景(板书写景)通过写景,然后怎么样?生:抒发感情。师:对,抒情。(在板书写景后写抒情)再后面呢?通过写什么?生:人和事情。师:对,写事情。(板书写事)通过写事情,还在写什么?生:抒情。师:对了。(在板书写事后写抒情)这两个抒情的情共同表达了什么情感呀?生:共同表达了美的情感。师:美的情感。具体一点。生:是蒙汉两族的友谊。师:这种友谊使作者怎么样?你们说,看到风光,又要高歌又要低吟,看到蒙古人民这么热情,他对整个的草原怎么样啊?生:爱。师:不但爱,而且是什么呀?生:热爱。师:对了。(板书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生:不忍别离。师:(在板书热爱后写依恋)一种依恋的情感。那么你们说,这课文的第一段和后面这些有没有关系呢?生:有。师:什么关系?生:它的关系是,第一小节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这两种美结合起来,就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依恋草原的感情。师:他说得对不对?生:对。师:两段的关系讲明了没有?生:讲明了。师: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