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学设计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学设计 )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 理解: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条基本原理,并能通过列举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能力方面 : 通过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特别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 到具体的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 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风,形2 / 9 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 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设计以上问题,目的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为导入新课打下基础。特别是运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原理来理解本节要学习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很有益 ) 导入新课 以上我们已经懂得了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懂得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人们关于实践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是人们头 脑中固有的吗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又是怎样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框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粗读课文黑体字大致了解本框题所讲内容 )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板书 ) 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的认3 / 9 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板书 ) 我们学习的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无不来自实践。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具体科学知识 ?(阅读课文 Pl10 Ill)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板书 ) 例如:看医生、买书、买文具、买服装等生活问题要上哪里 ?农业生 产要注意什么 ?工业生产中应注意什么 ?等问题。和什么打交道 ?和什么不打交道 ?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 ?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我们学习的数学、力学等知识都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也是为实践服务的。 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的需要。 “ 漫画 ”“ 点子 ” 从哪儿来 ?(学生看漫画谈感想回答,教师归纳 )“ 点子 ” 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是从实践中来的,为实践特定需要服务的。 提问:人们的认识是怎样从实践中产生的 ?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板书 ) 4 / 9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呢 ?客观事物是怎样反映到人脑中去的呢 ?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完成了这个任务。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 对客观事物怎样才能获得 认识呢 ?请看毛泽东 “ 语录 ”和课文第 6 段。 (学生自行归纳得出结论 )要获得什么认识就必须参加什么实践。 总之,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板书 )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为什么人的认识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是什么原因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阅读课文 9 一 15 段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近代科学兴起之后,认识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认识发 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板书 ) 5 / 9 在实践过程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不断涌现,这就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阅读恩格斯 “ 语录 ”) 理解这种需要为什么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 ) 人们的认识能力归根结底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就越强。因而,人们能够在新的实践水平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获得新认识,产生新科学,使人类的 认识不断发展。 近一百年来,社会生活变动剧烈和深刻。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板书 ) 人靠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很有限,思维器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要不断地认识世界就需要新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任何改造客观事物的工具,同时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制造了专门用于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雷达、人造卫6 / 9 星、电脑等。现代实践提供着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深入探索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奥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例如: 1998 年 6 月 2 日,美国航天局 “ 发现 ” 号航天飞机将中美共同研制的 “ 阿尔法磁谱仪 ” 送上太空,探 测“ 反物质 ”“ 暗物质 ” 为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而服务。现实中燃烧放热的现象已被证实客观存在。一旦探测到宇宙中存在反物质,那么,燃烧吸热的现象的证实也为期不远。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板书 )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学习知识以后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把知识束之高阁 ?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而夸夸其谈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16 18 段 )(学生阅读后,谈认识和感想,教师归纳 ) (1)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的 (板书 )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的观点。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无意义的。 7 / 9 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一定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 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对待学习知识目的的两种态度 (板书 ) (阅读毛泽东 “ 语录 ”)( 请学生谈认识 )我们现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什么 ?(教师归纳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是把知识作为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或者作为鉴赏的古董,或者作为哗众取宠的资本,如果是这样,学习的知识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投身实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板书 )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认识以后,这些认识是否符合客 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否正确用什么来检验 ?(阅读课文Pl14)(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 (1)“ 检验认识 ” 的含义 (板书 ) 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符合。 (2)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板书 )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8 / 9 认识本身无法证明,即使运用再先进的方法,再发达的头脑进行判断、推理,都无济于事。认识的对象本身也不会 “ 自言其明 ” ,只有通过实践这个唯一的途径,用其结果检验才能证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 一标准。因为正确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板书 ) 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就有了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想一想是否 还有其他途径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答案是否定的。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9 / 9 巩固新课 (1)恩格斯说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这一论述说明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比认识更重要。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粉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量子测量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非居民扣缴管理办法
- 警方枪管刀具管理办法
- 职业化球衣管理办法
- 中学午托招生管理办法
- 警民互助基金管理办法
- 进出口贸易发票开具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00篇含答案
- 单位委托员工办理水表业务委托书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历年考试题附答案
- 矿山生态修复监理工作资料编制内容和要求、施工监理主要工作程序框图、工程施工与监理表式
- 药店药剂师专业劳动合同
-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小菜园租赁合同范本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规程
- 19R505-19G540室外管道钢结构架空综合管廊敷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