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 词 两 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教学重点 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一、导入新课 展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书法作品。 大约书于1962年的忆秦娥娄山关,被人们视为毛泽东行草书法中的精品。在毛泽东所有气势磅礴的书作中,此卷手迹更以苍凉萧瑟之悲壮、屈铁盘金之刚劲取胜。 2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辉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三、简介写作背景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题目。 四、作品欣赏 1齐读全诗,配沉郁顿挫雄浑的音乐,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2)赏析角度: 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凛肃、静冷的气氛。 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喇叭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 “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 “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3 主旋律由画意和乐感相互融渗而化成的沉郁悲壮的感情色调。 插入配乐诵读。 五、课堂总结 这首词的上阕以它沉郁刚劲的庄严与肃穆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但词的下阕更以波澜壮阔、色彩浓烈、气魄雄浑的图景震撼了世界,让我们下一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的上阕。 2课外阅读毛泽东诗词,进一步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体会诗歌雄浑开阔、奔放豪迈的风格。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词的下阕 1朗读词的下阕。概括下阕的内容:写攻占娄山关的胜利和胜利时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2赏析角度: 揣摩中心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蕴,品读领悟。 大意:不要说这雄伟险要的娄山关真像铁一般地难以攻破,如今红军迈开脚步重新越过。 写娄山关之险要,是为了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讨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艺术效果。 表达方式:写景、抒情。娄山关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平,胜利的情怀真像残阳那样火红壮丽。 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4 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艺术效果:这是全词最为光彩照人的两句,放在整首词的结尾处,势如撞击洪钟,大声远去,余韵悠扬,使词的审美境界为之升华,艺术魅力大增。 3补充资料: 王国维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词话)就“气象”论,这“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虽也情景交融,感慨深沉,但终究显得过分衰飒与伤感,怎比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气象多么壮阔、宏丽,显得生机勃勃,跃动着宇宙的生命创造力。前者流露的是世纪趋于没落的悲哀,后者表现出的是时代走向新生的昂扬,其境界之悬殊,几若霄壤。前者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应予尊重;但如果说“关千古登临之口”,怕要是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寥寥八字”了。 二、当堂背诵词的下阕 三、课堂小结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手笔,具有一种俯视中国历史、雄视世界风云的人格和胆魄。 四、比较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和七律长征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5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附:七律长征赏析 诗的首联,以豪纵的语势,概括地写出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等闲”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第二联从红军的视觉写出,将五岭、乌蒙这两座高峻、广袤的山脉化小,一如粼粼细浪,一如滚动泥丸,正因其小,才反衬出红军形象的高大与万难不惧的精神。第三联:金沙江畔,雾气蒸腾,云罩山顶,蔚为壮观;大渡河上,铁索桥横系两岸,铁链青光闪闪,使人顿生寒意。诗人借助视觉和触觉间的通感,写出红军勇夺金沙、飞夺泸定的从容、轻松的意态,显示了红军临危不惧、履险如夷的英雄本色。尾联直抒红军征服大雪山之后的欢乐心情。 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最辉煌的美学总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忆秦娥娄山关和七律长征两首诗词。 第三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沁园春雪。 一、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沁园春”,长调,114字,双调,上阕13句56字,四平韵;下阕12句,58字,五平韵。 6 二、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到达距黄河仅二十来里的清涧县的袁家沟,准备东渡黄河,出兵山西,赴华北抗击日本侵略军。 2月7日,已飞了一天的鹅毛大雪仍在飘飘扬扬,漫天飞舞。毛泽东素来爱雪,现看到辽阔雄浑的北国雪景,纵目黄河上下,放眼长城南北,雪盖冰封,白茫茫浑无涯际,心情十分振奋,诗兴如潮起伏。当晚,在住处,一灯如豆,诗人伏在一张小炕桌上,写下了这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 三、教师配乐朗诵沁园春雪 教师要读出节奏,把握轻重音。学生闭书静听,潜心感受。 板书提示,读准下列字音: 分()外 妖娆() 逊() 数()风流人物 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色,初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怀。 明确:这首词的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下阕评古论今,赞颂当代英雄。 四、赏析全词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7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评论的历代帝王,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哪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地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讨论并归纳: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8 讨论并归纳: 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 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粤语的测试题及答案
- 万峰集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洗涤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财务管理办法
- 蚂蚁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绩效管理办法
- 大一新生军训总结
- 物业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 用友u8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成品库管理汇报
- 锂电池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价值分析
- 2025《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
- 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正本)
- DB35T 2078-2022 沼液还田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规范
- 供货及时性保证措施
- 医院污水处理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1000题)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