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平板电脑AndroidBSP底层驱动开发.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板电脑AndroidBSP底层驱动开发.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板电脑AndroidBSP底层驱动开发.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板电脑AndroidBSP底层驱动开发.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板电脑AndroidBSP底层驱动开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 页 共 53 页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发底层驱动开发 摘要 Dynabook 是艾伦凯于 1968 年所提出的电子书的概念,他想像这是一台可 以带着跑的电脑。但这款平板在市场并没有什么人气。 1984 年首款在消费者平板市场获得成功的产品 KoalaPad,允许小孩利用触笔 或者手尖在家庭电脑的屏幕上画画,售价比较合理为 195 美元(约合目前 425 美元) 。 第一台商业化的平板电脑是 1989 年 9 月上市,由 GRiD Systems 制造的 GRiDPad,它采用了与当时个人电脑相同的 MS-DOS 操作系统。 2001 年,微软公司 CEO 比尔?盖茨第 2 次提出平板电脑概念,并推出了 Windows XP Tablet PC 版,使得一度消失多年的平板电脑产品线再次走入人们视线。 2010 年 1 月 27 日,苹果公司发布旗下平板电脑产品iPad。同一时期,其 他品牌厂商也已经着手准备进入这一全新市场,甚至更早展示了设计原型,但最终产 品发布和正式销售均落后苹果公司较长时间。与其争锋的便是谷歌的 Android 系统, 谷歌的模式和当年的微软比较相似,虽然其并不生产硬件的平板产品,但其系统开源 性和免费性聚拢了一大批的厂商。戴尔、惠普、苹果为代表的欧美 PC 厂商以及智能手 机厂商代表摩托罗拉、黑莓,联想、汉王为代表的国内厂商都发布了多款平板电脑。 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是平板电脑的井喷时代,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因此看出这是平板电 脑的黄金年代。 近两三年内,谷歌安卓系统平板电脑阵营不断壮大,国内平板自主开发已是热潮; 平板电脑开发流程越是熟练,android 系统框架实现的研究更透彻;使得强大的 linux 操作系统快速进军消费电子领域的具体实现;ARM 架构的 CPU 平台应用最广范。现在追 逐的是硬件及配置,Android 系统升级, linux BSP 底层驱动的稳定;导致是 Android 上层的 Applications 品质不断提高;linux BSP 底层驱动开发技术更有水准;熟练的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2 页 共 53 页 平板电脑开发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关键词关键词: 平板电脑的发展与开发流程; ARM 架构的 CPU 平台 硬件配置 android 系统框架实现; linux 操作系统; linux BSP 底层驱动开发;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3 页 共 53 页 TABLET PC ANDROID BSP UNDELYING DRIVER DEVELOPMENT ABSTRACT: According Tablet PC (English: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referred to as a Tablet PC Flat PC, Tablet, Slates Only), is a small, portable personal computer, touch screen as the basic input device. It has a touch screen that allows the user through a stylus or digital pen to the job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keyboard or mouse. Through the built-in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on-screen soft keyboard, voice recognition or a real keyboard (if the models so equipped). Tablet PC by Bill Gates, should support chips from Intel, AMD and ARM architecture, from Microsofts Tablet PC concept product point of view, the Tablet PC is a not a flip, no keyboard, small enough to put ordinary people handbags but fully functional PC devices. In 1964, the RAND tablet, no keyboard design, equipped with a digital stylus. Use the the Zhezhi stylus users can make menu selections, charting, and even to write software and other operations. Dynabook proposed by Alan Kay in 1968 by the concept of e-books, and he imagined that this is a computer with a run. But the tablet in the market and no popular. 1984s first successful product in the consumer tablet market KoalaPad, allow children to use the stylus or fingertips to draw on the computer screen in the family, the more reasonable price of $ 195 (about $ 425). The first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Tablet PC is listed in September 1989, manufactured by GRiD Systems GRiDPad, it uses the same MS-DOS operating system with the PC. 2001, Microsoft CEO Bill? Gates 2nd Tablet PC concept, and the launch of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making it once disappeared years Tablet PC product line into sight again. January 27, 2010, Apple released its Tablet PC product - the iPa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other brand manufacturers have also been preparing to enter this new market, or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4 页 共 53 页 even earlier demonstrated prototype, but the release of the final product and the official sales behind Apple long time. Its Commander is Googles Android system, Google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model that Microsoft, although its not flat products production hardware, but its system open source and free to gather a large number of vendors. Dell, HP, Apple, represented by the PC manufacturers in Europe and America as well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mart phone manufacturer Motorola, BlackBerry, Lenovo, HW, domestic manufacturers have released a variety of Tablet PC. It can be seen that this era is the era of Tablet PCs blowout, the endless variety of products, so to see that this is the golden age of the Tablet PC. The past two or three years, the Google Android system Tablet PC camp growing domestic flat-panel self-development is the craze; Tablet PC development process more skilled, more thorough the android system framework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owerful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o quickly enter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field; chase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Android system upgrade, the the linux BSP underlying driver stable; the lea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ndroid upper Applications; skilled Tablet PC development is entering linux BSP underlying drive to develop more technical level;The white-hot stage. Key words: Tablet P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M architecture CPU platfor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framework of the android system implementation;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he linux BSP underlying Driven Development;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5 页 共 53 页 目录目录 1 绪论.7 1.1平板电脑发展.7 1.1.1 平板电脑用户应用特征.7 1.1.2 慧聪邓白氏预测平板电脑发展趋势.8 1.2平板电脑开发流.8 1.2.1 平板电脑产品定义及评估.9 1.2.2 平板电脑 ID 设计.9 1.2.3 平板电脑 MD 设计.10 1.2.4 平板电脑硬件设计.10 1.2.5 平板电脑物料采购.11 1.2.6 平板电脑软件开发.11 1.2.7 平板电脑产品测试.11 1.3平板电脑 ARM 架构的 CPU 平台.11 1.3.1 cpu 架构.11 1.3.2平板电脑 ARM 架构处理器.12 1.4平板电脑配置.14 1.4.1平板电脑硬件明细.14 1.4.2平板电脑配置参数.18 2 ANDROID 系统框架实现.19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6 页 共 53 页 2.1 ANDROID系统.19 2.1.1 Android 的概述.19 2.2 ANDROID的层次划分.20 2.3 ANDROID开发级别及层次.23 3 LINUX 操作系统.23 3.1 LINUX操作系统.23 3.1.1 linux 的概述.23 3.1.2 linux 开发环境构建.24 3.3 LINUX设备驱动开发.26 3.3.1 linux 内核模块.26 3.3.2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27 3.3.2 linux 设备驱动中的机制.31 4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发.35 4.1 ANDROID驱动与LINUX驱动的区别.35 4.2 ANDROID BSP 之 LCD 驱动模块开发.35 4.2.1 Framebuffer 显示驱动.35 4.2.2 LCD 驱动 (FrameBuffer)实例开发.36 4.2.3 帧缓冲(FrameBuffer)设备驱动结构:.41 5 结论.51 参考文献.52 致谢.1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7 页 共 53 页 1 绪论绪论 1.11.1 平板电脑发展平板电脑发展 2010 年,苹果 iPad 引爆了平板电脑的热潮。根据 IDC 的预计,2011 年全球平板 电脑销量将达到 4460 万台,2012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7080 万台。这对平板电脑厂商而 言是一个绝好的市场机会,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一领域,更激烈的市场 竞争也随之而至。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是否能够抓住消费者需求特征,把握 平板电脑发展趋势,应是各厂商在这一较量中能否立足的关键。 1.1.11.1.1 平板电脑用户应用特征平板电脑用户应用特征 (1)娱乐功能是平板电脑用户的主要应用。根据相关调查,玩游戏是平板电脑用户 最主要的应用内容,其后依次为信息搜索、电子邮件、阅读新闻、SNS 应用等等。大 部分用户每天都会用到的功能有:上网、收发邮件、看新闻、SNS、电子书、游戏等 等。偶尔用到的功能有:地图、视频、听音乐、电视、购物、听音乐等等。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8 页 共 53 页 图 1.1 数据来源:慧聪邓白氏研究 (2)平板电脑用户主要在家使用,主要的使用地点是起居室,其次为客厅。根据相 关研究,超过一半的平板电脑用户每天使用超过一小时,并且整个星期都在使用。 (3)网络连接、扩展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平板电脑功能。WiFi 具有覆盖范围广、传 输速度快、接入方便、收费低廉等等特性,是目前平板电脑用户最经常使用的网络接 入方式,也是其最关注的平板电脑功能。同时平板电脑用户也较为注重设备的扩展性, 希望配备 USB 接口、存储卡扩展插槽、视频输出接口等等。 图 1.2 数据来源:慧聪邓白氏研究 1.1.21.1.2 慧聪邓白氏预测平板电脑发展趋势慧聪邓白氏预测平板电脑发展趋势 (1)目前的平板电脑主要面向娱乐应用,而其商务应用并没有得到各厂家的重视。预 计未来商务型平板将取得长足发展,最终形成娱乐型平板和商务型平板两种主要的平 板电脑类型。 (2)手机、平板、笔记本将高度融合、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华硕在刚刚过去的台北电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9 页 共 53 页 脑展上展出了一款手机电脑组合设备Padfone。用户可以在一台设备上根据需要自 由转换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同时,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为平板电脑设计可拆卸的 底座。只需将平板电脑插入移动键盘底座,即可实现从平板到笔记本的转换。 (3) 7-10 寸屏幕的平板电脑将是主流的屏幕尺寸。由于苹果 9.8 寸屏的 iPad 受到消 费者的追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平板电脑屏幕尺寸是 9-10 寸。但 7 寸的平板因具有更 高的便携性,预计在未来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4)Android 将成为主流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虽然目前 iOS 系统占据平板电脑一 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但 Android 系统以其免费与开放性,受到众多厂商的追捧,并且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1.2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开发流开发流 图 1.3 平板电脑方案开发流程 1.2.11.2.1 平板电脑产品定义及评估平板电脑产品定义及评估 根据用途的不同平板电脑分为:娱乐平板、测控平板、商务平板等。按市场和用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0 页 共 53 页 户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将一个产品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描绘出来,是新产品诞生前的第 一步。定义完成后做出研发,生产,市场等各方面的评估。 1.2.21.2.2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IDID 设计设计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 计。运用美学的观念,对产品之有用性与美以及整体环境方面的设计活动。 平板电脑 ID 设计,具体就是专业的软件设计工具与材料学及 MD 工程师的沟通设 计出平板电脑外形图。如图 1.3 所示: 注:此图为某平板电脑 ID 图架构 图 1.3 某平板电脑 ID 图及其工艺材料定义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1 页 共 53 页 图 1.4 某平板电脑 ID 图 1.2.31.2.3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MDMD 设计设计 根据市场定位,参数设置,和 ID 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沟通,做出 pcda 板子,及 其他结构件的堆叠图。 1.2.41.2.4 平板电脑硬件设计平板电脑硬件设计 硬件工程师 Hardware Engineer 使用 protel、pads、cadence 等原理图、PCB 设计软 件,完成产品的硬件单板、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开发,做出硬件原理图,根据原理图 louyout PCB 电路板,对所设计的电路板可靠性进行评价及报告(外观等),用专门仿真软 件对设计完成的电路板进行分析及报告。协助完成样机转产工作。 1.2.51.2.5 平板电脑物料采购平板电脑物料采购 结构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提供 BOM 清单,给采购进行采购工作。 1.1.2.62.6 平板电脑软件开发平板电脑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根据 CPU 平台,获取对应的开发包,先进行系统移植,在底层驱 动调试,各子系统调试 OK 后,进行系统优化,bug 跟进与解决。然而平板电脑软件开 发有以下几种: (1). Android UI 界面开发; (2). Android APP 应用开发; (3). android 系统开发; (4). linux BSP 底层驱动开发; 1.2.71.2.7 平板电脑产品测试平板电脑产品测试 样机的组装;至样机的完成,由测试工程师系统性的测试报告,循序渐进至 系统稳定,硬件的稳定;通过硬件的确认,软件版本的发布。进入小批量的生产。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2 页 共 53 页 1.3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ARM 架构的架构的 CPU 平台平台 1.3.11.3.1 cpucpu 架构如(图架构如(图 1.51.5) (1)ARM 架构; (2)MIPS 架构; (4)X86 架构; (3)PowerPC(PPC)架构; 图 1.5 平板电脑 cpu 架构图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3 页 共 53 页 1.3.21.3.2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ARMARM 架构处理器架构处理器 (1)ARM 架构(过去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 ,更早 称作 Acorn RISC Machine)是一个 32 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 中央处理器 (processor)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embedded)设计。由于节能的 特点,ARM 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 (2)ARM 的设计是 Acorn 电脑公司(Acorn Computers Ltd)于 1983 年开始的开 发计划。ARM 家族占了所有 32 位元嵌入式处理器 75%的比例1,使它成为占全世界 最多数的 32 位元架构之一。 (3)命名规则如图 1.6: 图 1.6 ARM 命名规则图 Naming of ARM Architecture versions | ARMv | n | variants | x(variants) | 分成四个组成部分: ARMv - 固定字符,即 ARM Version n - 指令集版本号。迄今为之,ARM 架构版本发布了 7 个系列,所以 n=1:7。其中 最新的版本是第 7 版,具体看 ARM 官方网站。 variants - 变种。 x(variants) - 排除 x 后指定的变种 常见的变种有: T - Thumb 指令集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4 页 共 53 页 M - 长乘法指令 E - 增强型 DSP 指令 J - Java 加速器 Jazelle SIMD - ARM 媒体功能扩展 (4)ARM 处理器系列: ARM1;ARM2; ARMv2a;ARM3;ARM6;ARM7;ARM7TDMI;ARM710T;ARM720T;ARM74 0T;ARMv5TEJ;StrongARM;ARM8;ARM9TDMI;ARM920T;ARM940T;ARM9 E;ARM966E- S;ARMv5TEJ;ARMv5TE;ARM10E;ARM1022E;ARMv5TEJ;XScale;80219;I OP321;IOP33x;IOP34x;PXA210/PXA250;PXA255;PXA26x;PXA27x;PXA800( E) F;Monahans;PXA900;IXC1100;IXP2400/IXP2800;IXP2850;IXP2325/IXP2350; IXP42x;IXP460/IXP465;ARM11;ARMv6T2;ARMv6KZ;ARMv6K;Cortex;Cort ex-A9;Cortex-A9 MPCore;ARMv7-R;Cortex-M3;Cortex-M0;Cortex-M4; 1.4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配置配置 1.4.11.4.1 平板电脑硬件明细平板电脑硬件明细 (1)cpu:从 ARM9 单核上 android1.6 的系统,逐步发展到今天的 Cortex-A15 四 核上 android4.2 的系统,28nm HPM 工艺制程;在 4 到 5 年的时间里 cpu 性能的跨度很 大,已经发展到八核阶段,对图像的处理越来越强大。 (2)内存:RamdomAccessMemory 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存取,读写时 间相等,且与地址无关,如计算机内存等。 又称运行内存 RAM,android 诞生初期的 256M 到想在的 2GB。 (3)flash:Nand-flash 内存是 flash 内存的一种,其内部采用非线性宏单元模式, 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Nand-flash 存储器具有容量较大, 改写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因而在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外挂 TF 卡以外平板自身可带从之前的 256M 到现在的 64GB,128GB 等。增大容量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5 页 共 53 页 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4)lcd 屏幕: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 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 TFT(薄膜晶体管) ,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 滤光片,通过 TFT 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 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现在 LCD 已经替代 CRT 成为主流,价格 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LCD 的接口有多种,主要看 LCD 的驱动方式和 控制方式,目前彩色 LCD 的连接方式一般有这么几种:MCU 模式,RGB 模式,SPI 模式,VSYNC 模式,MDDI 模式,DSI 模式。MCU 模式(也写成 MPU 模式的) 。只 有 TFT 模块才有 RGB 接口。DSI 模式也发张起了。平板一般用 RGB 接口,尺寸有 7 寸 7.9 寸,8.9 寸,9 寸,9.7 寸等等,分辨率也从早期的 VGA-SVGA-XGA-QHD- HD 等等越来越高清。 (5)触摸屏 TP:触控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面板,是个可接收触头等输入 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 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 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有电阻式触摸屏结构和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想在 成熟多点触摸,后续发展趋势到单层手势为主流。 (6)平板电脑有以下传感器可供选择: a)重力感应器是由苹果公司率先开发的一种设备,现在它将其运用在了 iphone 和 ipod-nano4 上面。说的简单点就是,你本来把手机拿在手里是竖着的,你将它转 90 度,横过来,它的页面就跟随你的重心自动反应过来,也就是说页面也转了 90 度,极 具人性化。1 b)陀螺仪传感器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基于自由空间移动和手势的定位和控制系统。 在假象的平面上挥动鼠标,屏幕上的光标就会跟着移动,并可以绕着链接画圈和点击 按键。当你正在演讲或离开桌子时,这些操作都能够很方便地实现。 现在陀螺仪传感 器原本是运用到直升机模型上的,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手机这类移动便携设备上 (IPHONE 的三轴陀螺仪技术) 。 c)距离传感器是利用“飞行时间法”(flying time)的原理来实现测距离,以检测物 体的距离的一种传感器。 “飞行时间法”(flying time)是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6 页 共 53 页 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 距离。 d) 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光线情况,并告知处理芯片自动调节显示器背光亮 度,降低产品的功耗。例如,在手机、笔记本等移动应用中,显示器消耗的电量高达 电池总电量的 30%,采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另一方 面,环境光传感器有助于显示器提供柔和的画面。当环境亮度较高时,使用环境光传 感器的液晶显示器会自动调成高亮度。当外界环境较暗时,显示器就会调成低亮度, 实现自动调节亮度。 环境光传感器需要在芯片上贴一个红外截止膜,甚至直接在硅片 上镀制图形化的红外截止膜。 (7)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 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使用以下反应: Li+MnO2=LiMnO2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 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 用。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一般的镉镍电池为 500mAh 或 600mAh,氢镍电池也 不过 800-900mAh;而锂离子手机电池的容量一般都在 1300-1400mAh 之间,所以锂电池 充足电后使用的时间约是氢镍电池的 1.5 倍,是镉镍电池的 3.0 倍左右。现在 ipad 平板 电脑已达到 14000mAh 电池的容量。 (8)平板电脑有以下通讯模块可供选择: a)WIFI 模块: Wi-Fi 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 PDA、手机)等终端以 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 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 Wi-Fi 联盟(Wi- 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 IEEE 802.11 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现时一般人会把 Wi-Fi 及 IEEE 802.11 混为一谈。甚至把 Wi-Fi 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b)蓝牙模块: 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 10m 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 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 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 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 Internet 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 信拓宽道路。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 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7 页 共 53 页 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c)2G 模块: GSM 是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缩写,由欧洲 电信标准组织 ETSI 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 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简称。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自 90 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 100 个国家采用。GSM 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 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 80%以上。 GSM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 200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10 亿 人正在使用 GSM 电话。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漫游协定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自由漫 游。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 GSM 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 d)3G 模块: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 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 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 kbps 以 上。3G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 3G 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9)摄像头:摄像头主要衡量的参数。分辨率(像素)分辨率是我们最熟悉的参 数之一了。分辨率主要由图像传感器决定,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细腻,效果也越好, 但图像所占存储空间更大。通常所说的摄像头像素是拍照模式下的最大像素,摄影 (拍视频)时的像素通常会比较小。现在平板摄像头有分强后置摄像头前置分辨率一 般会比后置低,常用到 30W,200W,500W,800W,1200W 分辨率的摄像头已供方案 选择。 (10)外设接口: a)USB_OTG 接口: 简单地说,OTG 就是 On The Go,正在进行中的意思。是近年 发展起来的技术,2001 年 12 月 18 日由 USB Implementers Forum 公布,主要应用于各 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特别是 PDA、移动电话、消费类 设备。OTG 技术就是实现在没有 Host 的情况下,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送。可以将数码 照相机中的数据,通过 OTG 发送到 USB 接口的移动硬盘上,野外操作就没有必要携 带价格昂贵的存储卡,或者背一个便携电脑。 b)HDMI 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平板电脑 Android BSP 底层驱动开 发 第 18 页 共 53 页 Interface,HDMI)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 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 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 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HDMI 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 ,以防止具 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 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 级的音视频格式中。而因为一个 1080p 的视频和一个 8 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 4Gbps,因此 HDMI 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 DVD 播放器, 接收器和 PRR。 c)DC 接口:直流电源充电接口,一般平板电脑用 5V,或 12V 的直流适配器 1.4.21.4.2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配置参数配置参数 图 1.7 平板电脑方案开产品及市场定位及其规格参数 一般平板电脑产品定义后,配置参数就已经确定;用以下方式叙述每一款 MID(注:MID 是平板电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