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诗句_第1页
工作总结诗句_第2页
工作总结诗句_第3页
工作总结诗句_第4页
工作总结诗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 工作总结诗句 个人工作总结 XX-2016 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年部 英语组 李慧 开篇 半载光阴飞逝,假期悄然而至。 回首是非功绩,实难一言而尽。 班级有补有普,深感责任重大。 转变教学态度,加深教学难度。 2 / 26 投身教改科研,备课听课教研。 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 全心栽花插柳,各类竞赛开花。 信心倍受鼓舞,高考勇登高峰。 中篇 - 繁花似锦 繁 这半学期我担任普通理科班和补习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即三年九班和三年七班。既然是高三,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和高二相比,简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课,备课,听课,教研,科研,学习,开会;小考,周考,月考,周测 ,竞赛,选飞,选空,自主招生,特长生,艺术生 各种各样的繁重而新奇的工作,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花 3 / 26 今年,我们高三英语组是清一色的红色娘子军,没有一朵绿叶。十二朵姐妹花,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一年间相处下来关系甚是融洽。大家想在一起,笑在一起,心在一起,爱在一起。还要努力把这群学生一起送入大学。让我们十二朵花,今年别样红! 似 高三这批学生,看上去,似乎很老实厚道,似乎很勤奋好学,似乎很彬彬有礼。乍一想下来,教育教学工作似乎很游刃有余。实际上,反而,更加需要来自老师的细心帮助和耐心教导。这里的幼小的心灵更脆弱,这里的高考的压力跟紧迫,这里的求知的目光更饥渴! 锦 半年来,在张宏强校长带领下的全体高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各次竞赛和考试中,均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为每一名高三学生的锦绣前程画上浓妆重彩!全国英语能力大赛多人获奖!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已经获得自主招生资格!青海班杀出清华的一匹黑马!一人获得北大自主招生资格! 4 / 26 尾篇 青春易逝,容颜亦老。 成熟淡定,从容不迫。 桃李成蹊,德高望重。 是为师者一生的夙愿! 徒留是非功过,任与他人评说! 2016 年岁首 苏子有词曰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涟水这片热土,自古土地肥沃,水陆便利,因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能人奇士代有风骚。自黄河夺淮之后,土地盐碱化,我县迅速贫困,但是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努力的兴办教育,加强学习,通过改变自己来重建繁荣的涟水,因此也成为有名的教育大县。 5 / 26 近年来,为了繁荣文化,以更好的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我县申请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 ,加强诗词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得到了各学校,机关的响应,得到了广大的老师,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赞许。 诗,可以群观兴怨。为了推动诗词教育,为了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 ,涟水县教育局把诗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 项重要内容,以创立涟水县 中华诗词之乡 为契机,成立了以鲁局长为组长的涟水县教育局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 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组下设办公室,用熟知诗词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具体事宜。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大了平时的宣扬力度,营造了浓重的学习氛围。增强引导,健全组织,树立阵地,注重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使诗教入校园、入讲堂。 为了使诗词工作落到实处,县教育局还邀请市里的专家举办了诗词讲座,培训诗词工作相关人员;为了指导具体的诗词教育工作,安明然等同志还编写了诗教课堂手册,各学校也用各种形式展开了有序的工作。 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诗词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诗6 / 26 词教育进 课堂的开展方案,并成了了许多诗社组织,如河网中学成立雏鹰诗社、红窑实验学校成立思源诗社、杨口中学成立绿塘荷诗社、实验小学成立春蕾诗社、幸福里小学成立福娃诗社、南门小学成立新荷诗社、郑梁梅小学成立梅苑诗社、外国语小学成立萌芽诗社等。 各学校大力营造环境,在一些醒目的位置,如操场围栏,室内立柱,教室墙面等,张贴了经典诗词作品,诗人介绍;各校指定地点举办诗社活动,聘请各地的诗词专家进行讲学,印刷师生的诗词作品集来交流学习。在诗社里,还张贴了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供学生们相互学习。在课堂上,还举行朗诵诗词的比赛,对对子的比赛等,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写出简单的格律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 握格律,会对一些简单的对联,并能在具体的诗作中运用格律知识,比如,根据格律辨别多音字的具体读音,识别入声字等。同时,很多学生也反应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直接的就是觉得自己更会读诗了,还有声律启蒙里面的各种文史知识等。 7 / 26 同时,教育局还开设了涟教诗苑栏目,让全县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更大的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开展中华经典诗词吟诵会,让优秀的诗词文化润泽莘莘学子心坎。做到有组织、有轨制、有规划、有 教材、有流动、有阵地、有结果,让泛博学生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让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随同青少年康健快活发展。 XX 2016 年诗社工作总结 诗社是一个诗歌团体。为了使大家在关于大学生活的回忆中,能有一段静谧沉和的时光,无关乎追名逐利,避开喧哗熙攘,只是与诗歌 为伴,只是与心灵有关,只是说着彼此心领神会的话语,只是默契地品茗不语、相视莞尔,诗社在去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其中,最主要的拾 自由诗界 原创诗歌大赛 活动,本次活动为所有在校爱好诗歌及诗歌创作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和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新人,弘扬大学校园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丰富校园文化,促进院系间的交流。 本次诗歌大赛具有形式新颖、 宣传到位、充满创意、最大限8 / 26 度的为参赛选手提供优良的比赛环境等特色。 1、 此次原创诗歌大赛采用正规的大赛赛制,且在初评、复评、颁奖晚会等各阶段采用了严格的标准,为选手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 2、 在大赛举行之前,诗社内部部长以上干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商量事宜,然后再通过了全体 成员的讨论后,制定了严密的流程。 3、 本次大赛设初赛、复评暨颁奖晚会。先在全校进行征稿,再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复赛暨颁奖晚会;将进入复赛的诗歌作品匿名交给评委老师评鉴,并通知进入复赛的作者复赛流程及注意事项;原创诗歌大赛暨颁奖晚会在师范学院西阶举行,所有参赛者上台朗诵其作品,诗歌作者可以制作课件讲解诗歌内含意蕴等,时间在 3 4 分钟内。评委老师对其作品和朗诵进行点评,且作者现场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 。 4、 由于本次原创诗歌大赛旨在促进校园诗歌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文化有推动作用,所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赞助,如大家乐 KTV。 9 / 26 5、 在宣传方面,我们的工作展开得不错。在 大赛开始之前和初赛期间,我们通过张贴大海报和小海报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宣传,由于此阶段工作开展得较好,所以在同学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影响,有较多的校园诗歌爱好者参与到我们的比赛中来。在复评暨颁奖晚会开始之前,我们通过挂横幅、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且受到了不错的效果。赛后,我们也通过了海报的方式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成果展示。 6、 本次诗歌大赛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关注,共收到来自各学院 50 多名参 赛选手的 100 多篇作品,共有 12 名优秀校园诗人的优秀作品进入了我们的复评会暨颁奖晚会。 7、 复评会暨颁奖晚会当天,我们不只局限于入围选手的诗歌朗诵,还请到院十佳歌手为大家亲情演唱。形式新颖,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诗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 个别诗人在幻灯片的准 备上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音乐方面也有待提高。 10 / 26 总的来说,本次 自由诗界 原创诗歌大赛 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会总结经验,继续发扬优点,争取在下学期的活动中有所提高,团结努力,共创诗社的美好明天! 中文系诗社 2016 年 10 月 建工师一中小学部学生古诗词记诵比赛工作小结 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 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经典 古诗词的兴趣。也为了检查落实开学初教研室布置的古诗记诵工作,特举行此次比赛。 此次古诗记诵大赛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1月 3日 11月 7 日 由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动员工作,鼓励孩子们多记诵古诗;第二阶段: 11 月 10 日 11 月 14 日 各班学生做准备工作、古诗强化训练;第三阶段: 11 月 17 日 11月 21 日 班级古诗词记诵比赛,各班评选出优秀生 2 名,11 / 26 参加年级比赛,这一阶段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组织。经过各班比赛每个班选出一名诵读之星:一班 曾欣宜;一班 李馨悦;一班 曹明炜;二班 杜润杰;二班 朱晨玮;二班 华泽峰;三班 吴晨鸣;三班 秦馨元;三班 楚默蕾;四班 李洪斌;四班 孙世玉;四班 石梓萌;五班 王馨雨;五班 刘洪迪;六班 尹梦岩;六班 于梓娟; 第四阶段: 11 月 24 日 11月 28 日 年级古诗词记诵比赛,评选出年级名次,这一阶段的评委:一 年级由马静和周婷担任,二年级由杨波和候敏担任,三年级由黄淑梅和姬江萍担任,四年级由王莉和姚紫薇担任,五年级由陈霞和陆小蓉担任,六年级由陆丽和李檀担任。经过各年级比赛评选出年级一等奖 1 人:一年级 曾欣宜;二年级 周子康;三年级 秦馨元; 四年级 李洪斌;五年级 刘洪迪;六年级 尹梦岩。年级二等奖 2 人:一年级 刘思畅、王浩翔;二年级 杜润杰、华泽峰;三年级 吴晨鸣、石鹏;四年级 孙世玉、王思博;五年级 刘甜;六年级 朱丽婷。年级三等奖 3 人:一年级 李馨月、黑红亮、杜函瑜;二年级 许晓彤、朱晨玮、韩慧文;三年级 白谨华、桑萌萌、楚默蕾;四年级 王锦琦、石梓萌;五年级 王馨雨、于梓娟。年级团体优胜奖:一班、二 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 12 / 26 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能踏上 经典诵读 之旅, 与圣贤为伍,与真理同行 促使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诵读经典,构建和谐书香校园的浓郁文化氛围。 名句鉴赏 七年级上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让我向你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你的情景呢? 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今夜的愁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了重聚的欢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表达了思亲的孤寂与痛苦。因而 剪烛西窗 已 作为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言语中。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的知心朋友时刻关怀自己,即使远在天13 / 26 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诗句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虽然离别,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 和安慰。意境开阔,格调昂扬,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争春。 诗句富于形象而意蕴深远,诗人以 沉舟 病树 自比,以达观态度来应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显示了诗人豁达开朗的胸襟。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 事物的哲理。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纯洁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 月亮本无情,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牵挂、思念之情。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4 / 26 曲 、 幽 、 深 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诗人寄情山水得隐逸情绪。表达了作者欢悦、宁静的心情。 7、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以声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哲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 坚强意志。 15 / 26 9. 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集中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钟 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 割 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 奇险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意愿。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众山在脚下就显得渺小了。 会 是唐人口语,意即 一定要 ,表达出一种坚定的决心; 览 有尽收眼底之意。诗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现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被后人誉为 绝唱 。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星辰像是从沧海中升起,又从沧海中落下。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16 / 26 七年级下 1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悠然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 见 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1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长江两岸17 / 26 之间的水面宽阔,和风顺着航向,一面白帆高悬。 阔 是表现 潮平 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此两句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日生残夜 、 春入旧年 ,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 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 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作者把 日 与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 生 和 入 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蕴含哲 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18 / 26 1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象日金鳞开。 前句一个 压 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此句主要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后常用 黑云压城城欲摧 比喻气焰嚣张,气势汹汹,局势严峻。 黑 、 金 等凝重的色彩,渲染了危机将至,背水一战、戒备森严的悲壮气氛。 17. 枯藤老熟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 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 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照,更加引发游子的乡思。 1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睛之笔,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愁思。 道尽天涯游子之悲 。 19 / 26 1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 随 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 字表达了刚 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 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此两句写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2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听到那婉转的 鸟鸣声反而痛哭流泪、心惊胆寒。这里互文见义,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一则移情于物,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20 / 26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二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 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这两句实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2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鸣叫。以动衬静,构成了一个声色兼 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夜风送来了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它将作者的欢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侧21 / 26 面烘托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八年级上 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 广厦 千万间 大庇 天下 安如山 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这种忧国 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2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 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描写农22 / 26 村明媚绚丽、曲折变化的自然风光的名句,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也表现诗人的喜悦心情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2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 2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记功,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反映出诗人对宋朝 安内虚外 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23 / 26 主旨句。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3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谁道 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 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 3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东吴将被曹操所灭,二乔也将被虏而藏在铜 雀台中了。以小见大,借古讽今,间接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历史的变迁。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惆怅之情。 3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我要以死报效国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