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4 小学人音版第十册教案全册教案参考 莲山课 件 m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吴欢推荐 第一课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 三、综合训练:、声乐练习 2、节奏听辨及旋律片断创作 四、欣赏:童年 选自海霞组曲(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片断创作,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 ” 一史两情 ” 教育。 教材分析: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为大调式。二段体结2 / 44 构。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和儿童喜爱的歌曲。 二、读谱知识:音乐由弱拍或强拍弱位上开始。 三、综合训练:发声练习讲解弱起小节。 听辨旋律短句,按指定节奏创作两小节旋律片断。 四、欣赏:管弦乐乐 曲童年原是影片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王酩本人改编为海峡组曲。 教学重点:弱起小节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复习第九册教材内容。 二 展示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要求。 三 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复习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为新学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展示新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让学生对新学期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与印象。 教材分析: 综 合训练(二)有两个要求,一是听辨节奏短句二是按指定3 / 44 节奏,用 do, re, mi, fa, sol 创作两小节旋律。 教学重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梗概介绍新学期内容。 提出新学期新建议。 3 复习旧知识,线谱与简谱对照 四几拍。八几拍 X-4 拍 ()8 拍 () X-2 拍 ()4 拍 () 拍 ()3 拍 () X1 拍 ()2 拍 () 拍() 4 复习节奏组合 5 听辨大小三度音程并演唱。 6 复习二三四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4 / 44 7 节奏听辨抢答。 (1)四三拍四二拍四二拍 (2)四二拍八六拍四四拍 (3)四二拍四二拍四二拍 8 学生选举 “ 小小作曲家创作大赛 ” 组委会。 9 学生旋律创作评委会选出优秀作品展示。 10 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 (一 ) 二、讲解弱起小节 三、学 唱歌曲 教学目的: 一、综合训练 (一 )有两个目的,一是做发声练习二是作为讲解弱起小节知识的谱例。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利的声音演唱歌曲。 5 / 44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 (一 )是一字一音 “la” 发声的二声部合唱。 二、弱起,造成歌曲或乐曲第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是音乐富于动力感和行进感。 三、歌曲前面千呼后应完整而统一,塑造了新一代青少年光辉形象,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 :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学习综合训练 (一 )练习有弹性的气息控制及非连音的唱法,模仿马蹄的声音 “da 。 dada。 da” 再按 “la” 演唱。 再次演唱注意唱准 “#fa” 与 “#sol” 。 提问:四四拍强弱规律 ?最后一小节是几拍 ?头与尾小节拍数加起来与拍号有什么关系 ?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读谱知识。 导入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 初听范唱。 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请学生讲述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唱第一 段乐谱,巩固弱起小节。 6 / 44 学唱第二段乐谱,注意二声部和谐。 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注意:带附点的音符节奏,重音记号及带有连音线音的时值。以及八分休止符。 演唱歌曲歌词。 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完整演唱歌曲,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内容 二、欣赏童年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 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音乐的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内容对学生 进行 “ 二史一情 ” 教育。 7 / 44 教材分析: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每句均以弱起节奏为其特点,使旋律富有动力充满活力。 二、欣赏童年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欣赏组曲海霞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组成。 教学重点:弱起强起对比。童年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轻声演唱 c 大调音阶。 2 音程构唱。 3 听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范唱,体会弱起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4 复习歌曲。 5 弱起与强起的对比演唱。谈谈区别,体会。 6 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7 完整演唱,指导学生按力度演唱 “ 朝气 ” -” 坚定 ” -” 抒情 ” -推向全歌高潮。 8 完整听伴奏演唱。 9 导入欣赏:复习河北名歌小白菜加深学生对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理解。 10 介绍 “ 海霞 ” 在童年时的 故事。 8 / 44 11 初听全曲。 12 视唱主题音调。 13 分段复听:感受作品中运用的音色和主题在不同的调性,调式上的重复与发展,对表现音乐的环境,气 氛和情绪的作用。 14 听听想想: (1)圆号;定音鼓;钹;风浪。 (2)民族乐器。 15 思想教育。 16 完整复听全曲。下课。 第二课春来了 教学内容: 一、歌曲: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三、欣赏: 1 牧歌 (无伴奏合唱 ) 2 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 ) 民族乐器介绍 (三 )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 9 / 44 二、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感受蒙古族名歌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乐。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笛,唢呐,笙,管子,箫的形状,音色。 教材分析: 一、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 ,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是旋律写作,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重复和模仿。 三、欣赏牧歌是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欣赏渔歌原是严铁明采用我国云南省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彝族等民间音调为素材而写成的巴乌独奏曲,后改编为巴乌,笙,筝三重奏。 教学重点: F 大调音位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 10 / 4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学唱 歌曲春来了二、欣赏牧歌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 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教材分析: 一、歌曲春来了全曲为明朗的大调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 二、牧歌在短短的四句纯朴而形象的歌词中容进诗情画意。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无伴奏是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感受多声部和声效果。 教学难点: F 大调 音位 教学过程: 1 轻声演唱 F 大调音阶,熟悉各音的音位。 2 以 Fa 为主音,做音程构唱。 3 复习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是的好少年 4 导入歌曲春来了初听范唱。 5 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 11 / 44 6 学生自学第而乐段。 7 指导学生发现旋律写作中的重复,模进的规律,做为综合练习的示范。 8 演唱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唱出歌曲的意境。 9 导入欣赏牧歌初听。 10 讲授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11 复听,从 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12 启发学生想象,从力度,和声的变化去体会其美感。 13 对比欣赏,上句围绕着 “Sol” 音,下句主旋律转入以 “Do” 音为中心。 14 听辨男低音浓厚的哼唱。 15 完整欣赏,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介绍民族吹管乐器 三、欣赏渔歌 四、做综合训练 12 / 44 教学目的: 一、通过演唱春来了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 二、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民族吹管乐器 -笛,唢呐,笙,管子,箫的形状音色。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采用重复和模仿的方法。 二、渔歌表现了红河渔民们的劳动,生活情景全曲由晨曦,渔歌,欢歌,跳跃,渔歌,远去几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欣赏渔歌熟悉民族吹管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 轻声唱 F 大调音阶。 2 复习 F 大音位。 3 音程构唱。 4 演唱春来了乐谱。 5 演唱春来了歌词。和伴奏。 6 歌曲处理:注意跳音的演唱。对唱练习。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 “ 哈哈哈 ” 如何唱才能正确。表达其思想情绪? 7 完整演唱春来了。 13 / 44 8 介绍 “ 笛,箫,笙,唢呐,管子 ” 。 9 分析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介绍各件乐器的构造,音色,音域。听录音,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加深印象。 10 欣赏渔歌。 11 介绍巴乌。 12 让学生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的主题音乐音色。 13 欣赏全曲。展示谱例,让学生边听边看。 14 教师板书乐曲的几个组成部分,引起学生的想象。 15 复听。进一步分析乐曲的少数民族音调,使学生对其有所感受。 16 巩固复听,做听听想想。 (1)上,下。 (2)略 17 做综合联系: (1)引导唱谱,找出上下句在节奏旋律上的联系及区别。 (2)重复在前句后句相应小节处填入所缺旋律。 (3)启发学生在旋律上做一些变化,力求流畅通顺。 (4)指导学生修改,互帮互学。 18 展示优秀作品。 19 下课。 第三课 采树种 教学内容: 14 / 44 一、歌曲:采树种 二、读谱知识:滑音记号 下滑音。 三、综合训练: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荫中鸟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以活泼、明朗的歌声来表现红领巾们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二、认识下滑音记号,学习其唱法,并在歌曲采树种的演唱中运用。 三、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感受笛子和民间乐队的丰富表现力,进一步激起他们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15 / 44 教材分析: 一、歌曲采树种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创作歌曲, c 徵调式。 二、读谱知识:滑音记号分两种:上滑音( 或 )下滑音( 或 )。滑动的幅度,快慢视歌曲或乐曲的内容,情趣和风格而定。 三、欣赏: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的练习。 五欣赏:荫中 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由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恰当的采用了笛子技巧中的滑音、吐音、历音、花舌音、多指颤音等技巧。 教学重点:民族调式的特色。 教学难点:歌曲中空拍的演唱。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6 / 44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学唱歌曲采树种、读谱知识:下滑音。 教学目的: 、启发学生以活泼的歌声来表现红领巾们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认识下滑音记号。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发展学生音乐思维能力。 教学分析: 歌曲为两个段落构成的二段体。大量使用弱起节奏,具有劳动节奏的特征。 读谱知识,滑音记号分为两种:上滑音,下滑音。 教学重点:滑音记号的处理和歌曲中空拍的演唱。 教学过程: 17 / 44 、复习歌曲春来了。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的练习。 1)可采用前后乐句在相应的 部位上互相重复的方法,两个乐句末分别使用不同的结束音,但这个音必须与前面的音连接自然、流畅。 2)提示旋律本身也作了变化,故不能完全重复上乐句的旋律。 如: . 、启发学生自己参与、尝试,以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思维能力,在创作中,要求学生互帮互学完成。 、引进读谱知识:上滑音和下滑音在民间音乐的演奏和演唱中是很常见的,其滑动的幅度、快慢应视歌曲或乐曲的内容、情趣和风格而定。 、导入歌曲:采树种 、初听范唱。 18 / 44 、学生视谱。 、用充满情意的朗读,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再插上旋律的翅膀,创造出生动的红领巾群像,让每个学生成为群像种的一员。 对富有特色的动机音调 2165 和特色节奏 、强调动机及特色节奏,使学生深刻的记住并掌握。 、复听全曲。 、演唱歌曲采树种,提示学生空拍要空干净。 、再次演唱 、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欣赏荫中鸟 19 / 44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以活泼、明朗的歌声来表现红领巾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二、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感受笛子和民族乐队的丰富表现力,进一步激起他们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乐句末尾落在弱拍上,还运用了下滑音唱法,加强了地方色彩。 二、荫中鸟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逼真而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的鸟鸣,描绘祖国美好河山、森林,引来 百鸟动听的歌声。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轻声唱音阶。( F 大) 、节奏的复习 、复习歌曲采树种 、用稍快的速度来表达儿童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心愿。 、强调歌曲中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乐段 中间连20 / 44 接乐句第二乐段 注意对比适度,以保持歌曲整体的统一。 、演唱时注意下滑引得圆滑程度。单独练习下滑音的乐句。 、完整演唱采树种 、复习民族吹管乐器,引入本欣赏曲 。 、初听全曲。 、介绍乐曲,作者,创作手法。 、复听。要求学生听辨乐曲的段落及速度的变化。 、分段欣赏。围绕着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再次复听时,对乐曲就能有深刻的感受。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憬未来之情。 、小结,下课。 第四课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D。 c。 三、综合训练: 听辨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与不和谐) 21 / 44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彼得与狼(交响童话)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记号 ”D 。 c。 ” 及其用法。 三、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实践。 四、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 假丑恶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为大调式,结构为三段体,即 ABA。 二、读谱知识: D。 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东头反复至有 ”FINE” 字样处结束。(也可用 表示) 三、综合训练: (一)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 (二)继续进行按指定节奏写作的旋律练习。 22 / 44 四、彼得与狼式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 教学难点:和声听辨。 教学重点: D c 。 FINE 的唱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做综合训练(一) 二、学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三、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D 。 c。 ” 。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加号 ”D 。 c。 ” 及其用法。 三、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 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 教学分析: 一、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首赞颂 ” 迪斯尼 ” 乐园的美国歌曲。 23 / 44 二、听辨和声的和谐与否。 教学重难点:音程的听辨。 教学过程: 1、轻声唱 G 大调音阶(个八度) 2、音程构唱: 3、音程性质的听辨:用图解来表达三度为和谐音程,二度为不合谐音程。使学生视听结合,讲出和谐与不和谐的感觉。 1-33-54-65-76-12-42-31-24-56-77-13-4 4、做大跳音准练习: G 5、讲解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创作北京。简单介绍: “ 迪斯尼 ” 游乐园。导入歌曲。初听范唱。 6、分两部分视唱,先 A 段,后 B 段。二声部注意音色统一和谐。 7、完整唱谱, A。 B 两段通过弱起与弱起的对比,以及24 / 44 非连音唱法与连音唱法的对比, 区分层次。 8、再听范唱。 9、演唱歌词。 10、讲解反复记号 D。 c。一记号常用于带再现的三段体( A+B+A)歌乐曲中。 D。 c。从头反复至 FINE 处结束。并讲解其与的区别。至处结束。 11、让学生根据反复记号的用法,推理出整个曲的演唱顺序。 12、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 ,轻巧而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效果上的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 教学分析: 25 / 44 一、演唱时,低音区要尽量保持高位置,使音色统一。 二、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长度扩展为完整的乐段。 教学重难点:节奏写作。 教学过程: 音程构唱。 大跳音程的演唱。 复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演唱歌曲。 A。 B。两段应通过弱起与强起的对比,以及非连音唱法的对比,区分层次。 用稍快的速度,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儿童们在充满友谊和阳光的 ” 真善美的小世界 ” 中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注意在换气记号 ”V” 处换气。 给歌曲扩充: () A作短跳音处理。 () A后加一段英文歌词叫做 c 段。 () Itsasmallworldafterall。 复调处理,一声部演唱 a 段,二声部弱起唱 b 段。 ()返回唱 a 段,做停顿与渐慢的结尾处理。 整演唱歌曲及扩充的乐段。 采用表演的形式,站合唱台 演唱,邀请班主任来做观众。(机动) 综合训练(二) 26 / 44 完整乐段的节奏先率写作。除节奏指示及规定使用的高音外,没有旋律上的任何指示。要求更大幅度上的进行音乐的思维和创造活动。 )让学生反复拍击各条节奏,启发学生想象起节奏性的形象。 )把节奏谱分成两个乐句,再让学生用 doremi 三个音进行创作。 )习惯中的 do 作结束音的较多,鼓励他们自由创作。 展示优秀作品。 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的: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学分析: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写于 1936 年春天,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 教学重难点: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27 / 44 教学过程: 、复习真善美的小世界 、复习四年级介绍过的部分西洋管弦乐器的特性。 、分别听 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浪、彼得、猎人放枪的音乐片断录音。结合该乐器的性能 介绍给学生听。 、边听、边议、边讲,引导学生想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区分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听录音跟唱描写彼得形象的音乐主体的片断。 、完整的听乐曲。 、由学生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小结:彼德与狼是有标题的交响童话,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这样的标题音乐又被称为描述性音乐。 第五课 花蛤蟆 教学内容: 一、歌曲花蛤蟆 二、读谱知识:倚音 三、综合训练:声乐训练 28 / 44 四、欣赏:喜庆胜利(唢呐独奏)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生演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表现的作用。 三、通过聆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记忆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 分析: 一、花蛤蟆流传于山东地区,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 二、读谱知识:根据组合来分单倚音、复倚音。根据在主音的前后分:前倚音、后倚音。 三、综合训练:练习曲的旋律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所做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猎人合唱。 四、喜庆胜利是一首唢呐独奏曲,由刘乃羚、刘炳臣作曲,创作于年。 教学重点:在声乐中,连音及跳音的唱法。 29 / 44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空拍的演唱。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现猎人的形象。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其表现作用。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现猎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30 / 44 、复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综合训练作为发声练习短曲选自猎人合唱,又是倚音的练习谱例。 )熟悉 F 大调的音阶音位。 )不唱倚音唱谱 )将全曲唱会。 )教师加入倚音示范,让学生模仿。 作倚音的阅历知识讲解,小音符在唱的时候只唱音高不用唱出音名。 、用非连音唱法,气息要有支持,横隔膜要有弹性。 ”啦 ” 的发声,要求舌 尖作灵活的跳动。 再唱:注意拍的强弱节奏及二部的均衡、协调。 、导入新歌花蛤蟆 、初听范唱。 、打拍子视谱,唱好空拍,不唱倚音。 、对声音提出要求,用非连音及跳音的唱法。 、对情绪提出要求,保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 、再唱乐谱。 、加入倚音唱谱,强调倚音的风格,唱的自然、贴切而圆滑,切忌生硬。 、完整唱谱。 、小结下课。 31 / 44 第二课 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欣赏喜庆胜利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通过聆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轻快、诙谐、活泼,词曲结合贴切,朗朗上口。 二、喜庆胜利全曲基调热烈欢乐,描写北方农村喜获丰收的欢庆情景。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的感受。 教 学过程: 、组织教学,复习花蛤蟆乐谱。 32 / 44 、听范唱。 、保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以保持特有的情趣。 、用非连音及跳音的唱法,唱好本歌。尤其是带有倚音的象声词,要表现好。倚音主要强调吐字与风格,要结合吐字唱的自然而贴切,切忌生硬。 、给歌曲配打击乐,形象的烘托歌曲的气氛。 、前八小节采用隔二小节的轮唱。接着的第九小节开始处理成以二小节为单位的对唱。 、用一固定低音作伴唱。 复习吹管乐器。 、听辨第一部分模仿笑声的一段,引起学生兴趣。 、听第一部分主题音调。 、处听全曲,提出设问: ( 1)全曲是什么情绪? ( 2)全曲分几段? 、分段欣赏。 、听出第二乐段 B 与 A 的对比,以及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复听全曲。 、写听听想想作业。 、小结下课。 33 / 44 第六课白杨和小河 教学内容: 一、歌曲:白杨和小河 二、综合训练: a)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b)听辨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欣赏: 、黄河船夫曲 (齐唱、合唱 ) 、保卫黄河(轮唱)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 ” 白杨和小河 ”的真诚友谊,并从中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二、初步试听三和弦的和声音响效果,提高对和声的听辨与感受能力,为第七课的三声部发声做准备。 三、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所起的 表现作用。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和这部作品的伟大意义。通过作品欣赏和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34 / 44 一、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写作的儿童歌曲,形象而生动。 二、用 doremisol4 个音作旋律写作。 三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分别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教学重点:旋律写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 二、歌 曲第一乐段 教学目的: 一、以指定节奏写旋律,音符扩展为 4 个,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声音讴歌 ” 白杨和小河 ” 的真诚友谊,并从中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一)制定的节奏基本上是用重复的手法,在旋律音高上不一定作过多的重复。 35 / 44 二、歌曲的旋律为小调式,结构是二段体。 教学重难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花蛤蟆 、 轻声唱 F 大调的音阶和 d 小调音阶。 、导入歌曲白杨和小河是一首情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荡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点。 、节奏训练:( 1) 2/4( 2) 2/4 、初听全曲。 、给歌曲划分成 A。 B 两个乐段。 、听第一乐段。 、分句视谱。 、用断音与非连音唱法,演唱第一乐段。 、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一柔和、亲切的语气演唱第一乐段。 、综合训练(一) ( 1)提示 学生,用 doremisol 四个音,按指定节奏与节拍创作。 ( 2)结尾的音可以是这四个音中的任何一个音,只要流畅、动听。 36 / 44 ( 3)举几首过去教材中已学过歌曲为谱例,如太阳、牧童谣等均为四个音构成。 (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小组代表视唱,师生评论,评出最好的创作给予表扬。 、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二) 二、歌曲第二乐段 三、欣赏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一、初步试听三和弦的声音效果,提高对和声的听辨与感受能力。 二、通过欣赏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所起的表现作用。 教材分析: 一、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唱,前后呼应,协调统一的效果。 37 / 44 二、综合训练(二)感受大、小、增、减三和弦的不同音响效果。 三、通过欣赏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教学重难点:旋律感受,和弦听辩。 教学过程: 、复习第一乐段。 、轻声唱 d 小调音阶。 、音程钩唱。 、听辩三和弦的音响效果,介绍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叠置构成。 ( 1)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 2)大三和弦减三和弦 、复习歌曲第一乐段。 、听范唱。 、学习第二乐段。分声部视谱。 、一声部唱谱,二声部唱谱。 、合唱。 、分析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的高声部节奏舒缓,音调明朗,唱出全曲的最高音。低声部做自由模仿。第三乐句再现第一乐段欢快的节奏型。 、完整的演唱第二乐段,作到两个声部 的和谐统一。 38 / 44 、演唱整个歌曲。 、按照歌曲的反复处理演唱歌曲。 、导入欣赏保卫黄河初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 、听保卫黄河其中的轮唱起到什么作用? 、复听。 、讲述一个冼星海的小故事。 、再次复听保卫黄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部名作的宏伟气势及作品显示的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 结下课。 第七课小瓜棚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瓜棚 二、综合训练: 声乐练习 按指定节奏和节拍协作旋律并进行移调。 三、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四)打击乐器 39 / 44 教学目的: 一、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农家孩子的生活情趣,并用活泼、明亮的歌声来抒发歌曲中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二、进行三声部的训练,提高学生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水平。 三 、结合旋律写作,复习已学过的一个升、降号调。 四、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小瓜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儿童歌曲。刻划的令人神往的意境。 二综合训练: (一)是一首简单的三声部合唱。 (二)无声音阶的五个音,写作 2/4 与 6/8 节拍的两条旋律。 三欣赏:丰收锣鼓式彭修文,蔡惠泉于 1972 年创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GMP认证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顾问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现场监理员专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宠物音乐疗愈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职业水平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课件
- 如何写好讲解课件教学
- 课件上的秘密
- 构图方法对竖屏短视频视觉效果的提升
- 职业道德与法治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
- 三级创业指导师考试复习题库(500题)
- 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各单位新编长聘人员招聘需求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 GB/T 31997-2015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HG20615-RF法兰标准尺寸
-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一键自动生成spccpkMSAPPK数据工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