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轮专题突破能力提升,第25讲实验探究专题(二),本专题主要用于热学和力学的常规实验探究类型题的复习备考。,实验探究专题,在复习当中,考生们应对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及操作过程都熟练掌握,在老师的讲授和自我做题总结中记住每个实验的常考考点。有条件的学校,争取让学生把每个实验都亲自动手做一遍,在实践中理解与掌握考点。,学法指导,1(2017黄石市)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互相协作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如图251甲所示,应_(选填“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251乙所示,则温度计读数为_。,例题精选,(3)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1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51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例题精选,例题精选,分析:实验一: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掌握酒精灯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1(2017黄石市)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互相协作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如图251甲所示,应_(选填“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251乙所示,则温度计读数为_。,例题精选,由下至上,68,(3)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1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51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例题精选,99,实验二: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_(用m1、m2表示);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_(用m1、m2、V表示)。(3)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_(选填“偏大”或“偏小”)。,例题精选,例题精选,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即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牛奶的质量为前后两次的质量之差;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3)要判断测量值是偏大或偏小,需从质量m的测量和体积V的测量两方面进行分析。因为烧杯中的牛奶没法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体积偏小,即密度偏大。,实验二: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_(用m1、m2表示);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_(用m1、m2、V表示)。(3)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_(选填“偏大”或“偏小”)。,例题精选,右,m2m1,偏大,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例题精选,分析: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竖直向下拉杠杆时,力与杠杆刚好垂直,则杠杆上对应的长度就是力臂,力臂,(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253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对应的动力F1,并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l1为0.5m时,F1为_N。,例题精选,(3)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刚好挂在B点,则钩码的总重力为_N。,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以计算出(2)和(3)题,0.6,0.75,(4)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例题精选,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偏离竖直方向时,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此时拉力会增大。,大,拉力的力臂变短了,限时训练,1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为_g。,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7,限时训练,(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_cm3。(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_g/cm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_(选填“大”或“小”)。,10,2.7,大,限时训练,(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油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限时训练,2(2018达州市)如图255,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限时训练,2(2018达州市)如图255,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限时训练,(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浮出水面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N。,1.6,无关,1.4,限时训练,(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图乙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Pa。,F浮G,160,限时训练,(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kg/m3。,8103,限时训练,3(2018山东省)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56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68,限时训练,(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水的沸点是_。从实验数据分析得知此时当地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97,小于,限时训练,(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_(选填“A”或“B”)图。(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A,不可行,优化提升,一、热学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2018荆门市)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257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257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257丙所示:,优化提升,不变,(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a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固体b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增加,固液共存,升高,非晶体,优化提升,18,(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优化提升,质量,(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2017福建省)利用如图258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的不同”。操作如下:,(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相等的沙子和水。,优化提升,39,(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258乙所示,其示数为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58丙所示。(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优化提升,沙子,(4)分析图258丙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的比热容较大。,水,水,优化提升,二、力学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密度3(2018宜宾市)小王同学到宜宾翠屏山玩耍时,在去哪吒洞的路上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优化提升,大于,(1)已知空玻璃杯的质量为53.8g。(2)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_其重力。(3)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物体悬浮如图乙。,小于,优化提升,121,(4)取出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总质量为_g。(5)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程为100mL的量筒,如图丁,体积为_mL。,48,(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为_kg/m3,根据表中的材料信息,这个物体可能是由_构成的。,优化提升,1.4103,硬塑料,优化提升,(二)测量平均速度4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2510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优化提升,(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m/s。(4)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小,4.00,0.30,小,优化提升,(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5(2017改编题)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通过如图2511甲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优化提升,匀速直线,(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_运动,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在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_。,等于,无关,优化提升,0.8,(3)在做第3次实验时的情景如图2511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N。(4)分析_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_。,1、2、3,成正比,优化提升,大,(5)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老师提出小明的实验设计应加以改造,应控制在物体_相同的条件下粗糙程度不同。,运动速度,优化提升,不可靠,(6)为了验证猜想四,小明在完成第5次实验后,把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改变了接触面积,再做一次实验,发现摩擦力变小了。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指出他的结论是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没有控制压力相同,优化提升,深度,(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6(2018沈阳市)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如图2512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图2512乙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优化提升,小于,(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图2512丙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3)将图2512甲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图2512丁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蒙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压强,优化提升,相平,(4)使装置保持图2512丁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_,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_。,连通器,优化提升,凹陷程度,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2513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优化提升,增大,(2)分析比较甲、乙的实验现象,乙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可得出结论:当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分析比较乙、丙的实验现象,丙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可得出结论:当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增大,压力,优化提升,=,(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2513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p丁(选填“”“”或“”)。,优化提升,(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2017改编题)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2514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优化提升,三,(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是错误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关。(2)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_(选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无,二,大,优化提升,A、C、E,(3)分析比较实验步骤_,可以验证猜想一是正确的。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kg/m3。(水1.0103kg/m3),1.2,1.2103,优化提升,控制变量,(4)实验中采用了_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_。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D伏安法测电阻,C,(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9(2018淄博市)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2515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_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优化提升,测量空桶的重力,DBAC,优化提升,0.2,(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0.2,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体积,优化提升,(七)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10(2017改编题)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2516甲、乙、丙所示,让质量为m、2m的两个小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儿不动了课件
- 魅力女性运动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课程课件
- 电解池电镀课件
- 高速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收费员安全培训课件
- 电芯知识培训心得
-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电脑知识培训主题课件
- 爱自己爱生命主题班会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5-02-06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 人社厅发20199号
- 景观设计投标书模板
- 室内消火栓使用培训课件
- 2015-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共10套
- 幼儿园卫生保健新生家长会课件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解读
-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6年级音乐上册全教案
-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张景中教你学数学
- 中外教育史课件
- 第6章 Pandas基础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