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课时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课时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课时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课时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课时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4习题课: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目标定位 1.会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2.会利用图象对气体状态、状态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3.会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综合问题一、变质量问题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从而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以常见的两类问题举例说明:1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看成等温压缩过程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总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例1氧气瓶的容积是40 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 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10 atm时就要重新充氧有一个车间,每天需要用1 atm的氧气400 L,这瓶氧气能用几天?假定温度不变解析用如图所示的方框图表示思路由V1V2:p1V1p2V2,V2 L520 L,由(V2V1)V3:p2(V2V1)p3V3,V3 L4 800 L,则12(天)答案12天二、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名称图象特点其他图象等温线pVpVCT(C为常量),即pV之积越大的等温线对应的温度越高,离原点越远pp,斜率kCT,即斜率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等容线pTpT,斜率k,即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等压线VTVT,斜率k,即斜率越大,对应的压强越小例2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1甲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图1(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A300 K,求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各是多少?(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图乙中画成用体积V和温度T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说明每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过程解析从pV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气体在A、B、C、D各状态下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A4 atm,pB4 atm,pC2 atm,pD2 atm,VA10 L,VC40 L,VD20 L.(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TCTA300 K600 K,TDTA300 K300 K,由题意知B到C是等温变化,所以TBTC600 K.(2)由状态B到状态C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BVBpCVC,得VB L20 L.在VT图上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由A、B、C、D各状态依次连接(如图),AB是等压膨胀过程,BC是等温膨胀过程,CD是等压压缩过程答案(1)600 K600 K300 K(2)见解析三、理想气体的综合问题1定性分析液柱移动问题:定性分析液柱移动问题常使用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液柱不动,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常用推论有两个:(1)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或pp.(2)盖吕萨克定律的分比形式:或VV.2定量计算问题:定量计算问题是热学部分的典型的物理综合题,它需要考查气体、气缸或活塞等多个研究对象,涉及热学、力学等物理知识,需要灵活、综合地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思路:(1)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对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力学规律列出方程进而求出压强(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例3如图3所示,固定的绝热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T型绝热活塞(体积可忽略),距气缸底部h0处连接一U形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1.5h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活塞竖直部分长为1.2h0,重力加速度为g,试问:图3(1)初始时,水银柱两液面高度差多大?(2)缓慢降低气体温度,水银柱两液面相平时温度是多少?答案(1)(2)解析(1)被封闭气体压强pp0p0gh初始时,水银柱两液面高度差为h.(2)降低温度直至水银柱两液面相平的过程中,气体先等压变化,后等容变化初状态:p1p0,V11.5h0S,T1T0末状态:p2p0,V21.2h0S,T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代入数据得:T21. (变质量问题)某种喷雾器的贮液筒的总容积为7.5 L,如图4所示,装入6 L的药液后再用密封盖将贮液筒密封,与贮液筒相连的活塞式打气筒每次能压入300 cm3、1 atm的空气,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图4(1)要使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打气筒应打压几次?(2)在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时,打开喷嘴使其喷雾,直到内外气体压强相等,这时筒内还剩多少药液?答案(1)15(2)1.5 L解析(1)设每打一次气,贮液筒内增加的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1 atm300 cm31.5103 cm3p,p0.2 atm需打气次数n15(2)设停止喷雾时贮液筒内气体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得:4 atm1.5 L1 atmVV6 L故还剩药液7.5 L6 L1.5 L.2. (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图5中的直线ABC来表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A、TB、TC相比较,大小关系为()图5ATBTATC BTATBTCCTBTATC DTBTATC答案C解析由题图中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值:pAVApCVCpBVB,因为C,可知TATCTB.3(液体移动问题)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如图6所示V左p左,即右侧压强降低得比左侧多,故水银柱向右移动,选项C正确4(液体移动问题)如图7所示,A气缸横截面积为500 cm2,A、B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 L、压强均为1 atm、温度均为27 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边的活塞N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细管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 atm105 Pa,当推力F103 N时,求:图7(1)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2)B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摄氏度?答案(1)5 cm(2)127 解析(1)pApA105 Pa对A中气体,由pAVApAVA得VA,解得VAVALA20 cmLA15 cmxLALA5 cm(2)对B中气体,pBpA105 Pa由,解得TBTB400 K127 .题组一变质量问题1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 atm的空气6.0 L,现再充入1.0 atm的空气9.0 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A2.5 atm B2.0 atmC1.5 atm D1.0答案A解析取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由p1V1p2V2pV1得p2.5 atm,故A正确2用打气筒将压强为1 atm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V500 cm3,轮胎容积V3 L,原来压强p1.5 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变为p4 atm,问用这个打气筒要打气几次(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A5次 B10次C15次 D20次答案C解析因为温度不变,可应用玻意耳定律的分态气态方程求解pVnp1VpV,代入数据得15 atm3 Ln1 atm0.5 L4 atm3 L,解得n15.故答案选C.3容积为5103 m3的容器内盛有理想气体,若用最大容积为0.1103 m3的活塞抽气筒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抽气10次,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是最初压强的多少倍?答案0.82解析本题是一道变质量问题,我们必须转化成质量一定的问题因为每次抽出的气体压强不一样,但可把抽气等效成容器与真空的抽气筒相通,所以每次抽气可视为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增大V.设容器中原有气体的压强为p0,体积为V0,抽气筒容积为V.第一次抽气:p0V0p1(V0V),第二次抽气:p1V0p2(V0V),第三次抽气:p2V0p3(V0V),第十次抽气:p9V0p10(V0V),各式相乘可得p10()10p0.所以()10()100.82.题组二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4在下列图中,不能反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图是()答案D解析根据pV、pT、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判断,其中D反映的是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与题意不符5.如图1所示,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气缸中,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由状态变化到状态.如果环境保持恒温,分别用p、V、T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变化到状态,此过程可用下图中哪几个图象表示()图1答案AD解析由题意知,由状态到状态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C可知压强将减小对A图象进行分析,pV图象是双曲线即等温线,且由状态到状态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A项正确;对B图象进行分析,pV图象是直线,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对C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但体积减小,故C项错误;对D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故体积增大,D项正确6如图2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图2A从状态c到状态d,压强减小B从状态d到状态a,压强不变C从状态a到状态b,压强增大D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增大答案AC解析在VT图上,等压线是延长线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压强的倒数,即斜率大的,压强小,因此A、C正确,B、D错误7如图3所示是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变化的pT图象,对应的pV图象应是图中的()图3答案C题组三理想气体的综合问题8如图所示,四个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的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按图中标明的条件,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水银柱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管内两端的空气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银柱向左移动的是()答案CD解析假设升温后,水银柱不动,则两边压强都要增加,由查理定律有,压强的增加量p,而各管原压强相同,T相同,所以p,即T高,p小,也就可以确定水银柱应向温度高的方向移动,故C、D项正确9图4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图4ATATB,TBTB,TBTCCTATB,TBTC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气体由A到B的过程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pApB,故TATB;由B到C的过程为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BVC,故TBTC.选项C正确10.如图5所示为内径均匀的U形管,其内部盛有水银,右端封闭空气柱长12 cm,左端被一重力不计的轻质活塞封闭一段长10 cm的空气柱,当环境温度t127 时,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 cm.当环境温度变为t2时,两侧水银面的高度相等已知大气压强p075 cmHg,求:图5(1)温度t2的数值;(2)左端活塞移动的距离答案(1)5 (2)2.1 cm解析(1)设U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对右端封闭空气柱有p177 cmHg,V112S,T1300 K,p275 cmHg,V211S由解得T2268 K,即t25 (2)对左端封闭空气柱V110S,T1300 K,T2268 K,V2L2S由解得L28.9 cm故左端活塞移动的距离s(1018.9) cm2.1 cm11.如图6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C到状态D的p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是8 L,求VA、VC和VD,并画出此过程的VT图象图6答案4 L8 L10.7 LVT图象见解析图解析AB,等温过程有pAVApBVB所以VA L4 LBC,等容过程,所以VCVB8 LCD,等压过程有,VDVC8 L L10.7 L此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12用销钉固定的活塞把容器分成A、B两部分,其容积之比VAVB21,如图7所示,起初A中有温度为127 、压强为1.8105 Pa的空气,B中有温度为27 、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