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试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张( )目对( )日 明( )察秋毫( )项( )为之强( ) 徐( )喷以( )烟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沟壑( ) 藐小( )庞然大物( ) 土砾( )3翻译下列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答: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能张目对日: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6、选出下文对本文语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蛤蟆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C、“冲烟飞鸣”的“冲”,让人想见蚊群在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D、“鹤唳云端”的“唳”字,让人听到了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27、翻译下列句子(4分)(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翻译: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翻译: (二)古文阅读(14分)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 。(2分)用加字法解释加点的词。(2分)必 细察其纹理( ) 兴正浓( )果 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在原文处将选文中缺少句子补全。(2分)翻译下列句子。(4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描述的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个例子来。(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童趣 沈 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4、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6分)(1)徐喷以烟 ( ) (4) 鞭数十( ) (2)项为之强 ( ) (5) 兴正浓 ( )(3)怡然称快 ( ) (6) 盖一癞蛤蟆( )15、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B使/之冲烟而飞鸣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16、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故时有物外之趣。 17、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把第二段划线部分扩写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文字。(4分) 18作者小时候把什么当作云、鹤?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19学了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2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唳: 方:21、翻译下面句子(2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2、作者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的目的是什么(2分)23、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怎么才能获得“物外之趣”(2分)12、选段中写出了作者细察之后的快乐心情的两个词语是: 、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12题。(20分)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8、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不亦说乎 ( )(2)诲女知之乎 ( )(3)是知也 (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1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可节选)。(6分)(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12、文中的许多话都成了后人教育他人或警戒自己的名言,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的理解或理由。(3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由,诲女如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加点的“子曰”的“子”在这里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时代的人?(3分)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说 省 信 女 10、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 )(3分)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 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 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六、品读:名作欣赏(13分)济南的秋老舍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基础检阅 18、根据学过的济南的冬天以及美术课的调色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2分)从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 深,比 浅的颜色19、下述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整体探究20、济南的秋中作者写山,抓住了山的什么特点来写?写山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分)21、本文语句优美,描写形象生动,请你举一例作简要分析。(2分)比较感悟22、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请你在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中找出能概括济南的秋天特点的词语:_。(2分)创新突破23、请你借鉴老舍先生的写景手法,将你的家乡秋天或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3分)(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8-14题(20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8、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2分)9、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10、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点。(2分)11、甲文按 顺序写山色,从“ ”到“ ”,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1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 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3分)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1)那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