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桐庐桐君山七里扬帆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姓我们的游程大约为二小时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导游讲解下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桐君老人像前】 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是一处综合性的观光游览景区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访古寻幽品中药文化;另一部分是观景游乐富春江七里扬帆 各位游客一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们的老人塑像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挂药葫芦后背箬叶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济世救民的老中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说起这位桐君老人根据方舆胜揽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时候此山上长满了许多的桐树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药、炼丹并在桐树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为这位老人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给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当地人非常感谢他请他留下姓名永远为他传诵当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树人们根据他的这一示意便把这座山称为桐君山这位老人称为桐君老人意指桐树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镇称为桐庐镇取“桐树下的草庐”之意 其实桐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位对药物学研究卓有成效的医药学者据梁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名人大辞典等记载:桐君是黄帝时人黄帝命巫彭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山(也就是现在的桐君山)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录太平兴国二年的太平御览之“药部”篇载有桐君对30多种药物的性味评判可见桐君这位历史人物是载之史册的在古时的医坛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处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数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国中医药的鼻祖历代诗人、画家都曾以桐君为题材吟诗作画如苏轼、陆游、徐舫都写有桐君山诗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还留有元已卯(公元1279年)俞颐轩的五绝一首:“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这首石刻生动地记录了700多年前诗人对于桐君其人的真情实感 【百草园】 好各位在对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后我们前行可以看到旁边有一片开阔的园子看似许多普通的杂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参差不齐地排着偶尔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许你会把它当作一般的绿化草地眼睛偶尔瞥过便罢了其实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医治病的良药大家请看这个叫“马蹄径”专治胆囊炎、尿路结石、传染性肝炎等;这个叫“阔叶十大功劳”专治胃肠炎、咽喉肿痛等;这个叫“枸骨”专治腰痛、肋骨痛、牙痛等;这里还有专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毒蛇毒虫咬伤等的药材大家所处其中是否闻到了浓郁的中药气息呢 各位走过百草园请大家往左边看停泊在江边的小木船正拉起风帆准备启航这就是我们景区的另一部分富春江七里扬帆过一会儿我们将会登上帆船去富春江中感受一下古景七里扬帆的乐趣 【牌坊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一座牌坊前这座牌坊是建于年上方写有“药祖之乡”四字这是由广州中医学院教授罗元恺书写的牌坊前有二块石碑一方是已故的著名中医叶橘泉先生书写的“中药鼻祖”碑另一方上写“源远流长”是1989年前来参加桐庐华夏中药节的国家医药总局的领导题写的意指桐君始创的中华医药科学源远流长希望桐君山这块中华医药圣地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各位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登桐君山了桐君山海拔只有67米200多级台阶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有了千年的桐君老人使得桐君山在中医药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是“药祖圣地”当然此山除了具有浓厚的中药文化外还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秀丽的风光而被称为“小金山、浮玉山”清代康有为曾称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梁启超则称之为“峨眉之一角”由此可见桐君山不仅风光旖旎还是一方风水宝地各位在绿树掩映丛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幢青砖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吸引着我们前往这就是我们登山前要去的第一处景点叶浅予故居富春画苑 【富春画苑】 各位现在我们站在富春画苑前了这是我国当代画家叶浅予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背靠桐君山面临富春江打开窗户便是景是一处绝好的吟诗会友之地面积有466平方米分上下二层除了有画室、展览厅外还有起居室、厨房、小餐厅等一应俱全叶老的老宅原来在桐庐镇上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为了使他每年回故乡有一个居住、创作、会客的地方1985年桐庐县政府、县旅游局特地建造这座小楼供他居住叶老对他的新居非常喜欢取名为“富春画苑”这横额上的“富春画苑”四字便是他亲手所写在画苑的两侧有一对龙虎门叶老将左侧题为“迎晖”右侧为“揖翠”面对滔滔富春江背朝嵯峨桐君山的确是恰到好处接下来各位请随我入内参观 各位游客正面墙上的这幅画像就是叶浅予先生了叶浅予先生1907年生于桐庐镇是中国集漫画人物、舞蹈人物和山水画于一身的大画家他早年的漫画王先生曾在解放前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时在19291937年间的刊物上以长篇连载的漫画形式刊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小市民生活在当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滑稽人物后来王先生还出出版了专门的画册并被拍摄成故事影片叶老生前的作品很多其中有一幅富春山居新图更是令人称绝说起这幅画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叶老画这幅画的起因桐庐富春山水的美在历史上就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倾倒历史上曾有1000多位诗人来过桐庐留下了2000多首赞誉桐庐的诗当然更有一些画家也为富春山水所迷恋元代被称为“大痴道人”的黄公望便是其中一位黄公望姓黄名公望字子久一生喜爱山水游遍名山大川当他来到富春江畔时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便选择了富春江上风景最秀丽的一段在江边有一处叫做庙山坞(现江南龙门湾的钓鱼岛)的幽谷中结庐作画精心构思画出了一幅长7米宽30多厘米的富春山居图此画取景多远浦近丘荒村疏林穿插山头峰峦气势清秀意境简远被认为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就是这样一幅传世佳作在历史上几经流转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此画落到了江苏宜兴收藏家吴之炬手里后又传其子吴洪裕吴洪裕把此画比作王羲之的兰亭序特建造了一座“富春轩”来珍藏此画在吴洪裕临死前双眼一直不肯闭上家人展尽金银财宝都没有效果直至看到此画并已投进火中燃着才闭上眼睛放心离去在他闭上双眼之后站在一旁的侄子赶忙从炉中抢出此画但画已被毁成了二段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已是二段但真迹还留在世上卷首一段现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内卷尾一段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清朝王修玉曾有诗云:“今日已无黄子久谁人能画富春山”带着这样一种惋惜之情一直到了二十世纪桐庐籍画家叶浅予决定在其有生之年填补这个遗憾既是为了让富春山水的美为世人所知同时也为了报答桐庐的养育之恩他花了三年的时间画成了一幅富春山居新图这幅画长32米宽95厘米拓展了原画的内容从杭州六和塔、钱塘江大桥开始画富阳、画桐庐一直画到富春江上游的梅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画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可谓揽富春山水于一处集四季胜景于一卷这幅画的临摩画卷曾经在山上的“江天极目阁”里展示过 各位介绍完这幅画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左右橱窗里展出的这些照片都是叶老生前的照片大约有40幅左右与宋庆龄在一起的合影有叶老在国外的照片有与好友、学生和家人的合影同时还展出了与叶老一生息息相关的三位女性的照片这张是叶老和他的第一位夫人罗彩云的照片;这张是他和第二位夫人戴爱莲的照片她是一位芭蕾舞蹈演员;这位是王人美是叶老的第三位夫人是一位电影演员 叶老生前除了爱好绘画创作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收集石头特别是家乡的石头一次他的第二位夫人戴爱莲女士来游桐庐回北京时叶老兴高采烈地把从富春江边捡来的两块石头作为礼物叫她带回去当然在这里我们也有幸可以看到叶老生前所收集的一些石头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叶浅予先生的陵园各位游客这是叶老的半身塑像在塑像后是当代画家黄茵子先生的悼念碑刻叶老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他生前曾说过:故乡是他生命的根身心欢乐的根艺术源泉的根的确富春江的山水不仅造化了桐庐也孕育了桐庐人与生俱来的灵气所以也使得画坛宗师将这种灵气变为灵感创作了那么多不朽的巨作叶老是1995年病逝于北京的根据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葬在画苑旁让富春江的水流让桐君山的山风日日陪伴这位老人 【三方石碑】 各位游客参观完叶老故居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三方石碑立于两侧这一块是已故的当地老中医洪燧卿先生在桐庐县举办的首届华夏中药节时自创自书的碑文洪老先生当时已是73岁他生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将此文镌刻成碑立于桐君山以表达他对桐君老人、对中国中药文化的热爱现在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一块是1982年9月日本樱美林大学友好访问团一行25人来到桐庐在参观完桐君山后团长石川忠久教授即兴而作的一首诗短短几句话概括了桐君山这处名胜古迹的变迁发展由王璋书写;这一块是由四组签名碑组成签名者都是来过桐君山的医药界、书画界的和中国知名中医学院的一些著名人士 【桐荫问道亭】 经过了几级台阶我们可以在石亭内小憩一下这座亭名叫桐荫问道亭是为了纪念当年在桐树荫下桐君老人为百姓看病谈论养生之道的地方亭内有两方石碑左边的这块是宋代学士杨时做的一首登桐君山诗内容是:翠崖千尺崎方高楼殿翠飞压巨涛槛外回峰自连着只因潭下有灵鳌右边这块镌刻着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一篇启孙若裘书 各位游客经过64级陡的台阶后我们可以看到前方石壁上的一首明代诗人孙纲的桐君诗:以桐为姓以庐名世世代代是隐居夺得一江风月处至今不许别人分这首诗原来刻于桐君山沿江的石壁上浙江省博物馆还藏有此诗的拓片 【四方药局】 经过了200多级石阶到现在基本上已到了桐君山顶了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式建筑飞檐翘角掩映在树木丛中这就是四方药局“四方药局”是指四川的桐君阁制药厂、杭州的胡庆余堂、杭州第二中药厂、杭州民生药厂四大药厂联合在此设点销售意指这里是中药文化的发源地弘扬国药文化济世救民在四方药局的门前是一对“龟鹤同春”铜像鹤头龟身栩栩如生高1.999米因铸造于1999年故选此高度重888公斤龟体上有13块龟片刻有13种不同书体的“寿”字这是预祝各位健康长寿 【桐君塔】 各位走出四方药局前面一座白塔吸引着我们前往这便是桐君白塔这是一座高20米的七级实心塔最早建于什么年间没有考证只是据桐庐县志记载宋景宗元年(公元1260年)曾修过这个塔明朝、清朝也曾几次修葺过它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0年政府又重新修饰了这座白塔以前桐庐县城内有三座古塔呈等边三角形互相呼应其余两座已在文革时被毁现在仅剩下这一座成为了桐君山、也是桐庐县城一处标志性景观 在白塔的右边是一口重4000公斤的“百令钟”是由四川桐君阁制药厂为寻访药祖而送来的每到除夕之夜或者新年的第一天此钟便会敲108下意指去除人类的108个烦恼每当钟声敲响之时方圆百里都能听到人们互相祝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君山晨钟”成为一处胜景大家如有兴趣的话也可去敲一下保佑家人安康 【四望亭】 听着钟声各位请随我到“四望亭”去看看四望是指:“东望白云深西来天目远南攀双台月北溯钱江潮”这里是远眺富春江与天目溪两江汇合的最佳位置请大家眺望一下脚下清流萦绕四周层峦叠嶂清澈的天目溪水流到此处与富春江汇合黄绿分明交汇处泛起了白沫好似中间镶嵌着一条银带这一景致般在春末夏初时比较常见再往前看富春江开阔而深邃难怪唐朝诗人吴融写道:“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诗中意境也不过如此吧 各位游客到了这里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到现在桐君山的主人也没有看到接下来我们就去拜访一下中药鼻祖桐君老人 【桐君祠】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桐君祠”正上方匾额“桐君祠”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写的这座祠堂是为了纪念桐君老人而建造的祠内正面塑像就是桐君了四周的雕塑群像共分两部分:前面两组为第一部分根据史料中记载而塑的“指桐为名”、“桐荫问道”的史实;第二部分是以历史年代为顺序塑出卓有成效的华夏中医药大师他们依次是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扁鹊“医圣”张仲景他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精通内、外、妇、小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并且制作“麻沸散”的华陀晋代修道炼丹的抱朴子葛洪唐代“药王”孙思邈宋代针灸学家王维一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最后一位是我国最早的一位杰出的解剖学家王清任看了这组塑像大家就很清楚桐君在中药史中的地位了吧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祠堂内看到有一方碑文是南宋枢密院参知政事楼钥撰文的桐庐县桐君祠记这篇文章应当时邑尉之请为修葺一新的桐君祠勒石而作的碑记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全文不到400字不但记叙了桐君的来历隐姓埋名的行医济医的史迹还描写了桐君山秀丽的风光 【古石刻】 各位游客桐君山因地处两江交汇、风光独特的绝佳位置一时引来无数人们前往除了一般布衣之外还有文人、官宦之人因此在桐君山的沿江石壁上留下许多关于桐君山的摩崖石刻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去看一下在位于半山腰的一处古石刻这是一方古石刻古时登桐君山很艰难既没有道路更无石级宋进嘉熙年间一位姓赵的县官组织民众凿山路后来民众又资助财物才铺了石级这方石刻的前半部分记载了这一史实后半部分记载了百年后元朝张久可第二次开路的史实张久可(也有人称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曾在桐庐任典吏官小职卑仕途上很不得志于是放怀诗酒浪迹江湖他专写散曲留存作品850余首为元代散曲作家中传世作品最多的一位对后来明清曲坛影响很大 各位在后山下山途中还可看到一块石碑是南京中医学院教授吴贻谷撰文并书写的“赞桐君”碑文仅用了80个字高度概括和颂扬了中药鼻祖桐君在山上结庐炼丹、行医采药的功绩再往前行大家请随我去看一下张可久的另一方石刻这一方石刻和山上的记事石刻一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清晰可辨两方石刻说明了散曲家张可久曾两次登临桐君山 接下来我们将到达桐君山游览的最后一处景点“桐君亭”这是为纪念桐君老人而建造的亭高5米造型舒展别致结构精巧显得古朴、典雅、庄重亭子门楣上的“桐君亭”匾额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是原军事医学院教授、80高龄的范行准挥写的亭内这方青石碑刻高200厘米宽90厘米碑石阳面“药祖圣地”四个大字刚劲有力文笔流畅气势雄伟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当代著名中医大师董建华手笔 好各位桐君山的游览就到此了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本景区的第二部分富春江七里扬帆在游完山后再玩水感觉一下身在富春江坐在小船上品一杯清茶扬起风帆观两岸风光的趣味 【富春江七里扬帆】 各位游客参观完桐君山拜访过中药鼻祖后我们就要登上停泊在江边的小木船去真切地体味一下富春江上看两岸风光观桐庐古镇风情的感觉 各位小船已拉起风帆就要起航了悠悠富春江水带着我们将此行的游览推向高潮富春江全长110公里是中国除了长江、桂林漓江之外的第三大山水风光带“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构成其独特的山水人文环境是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上游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六股尖其中一段在1959年时修建新安江水电站蓄水而成为了一个大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千岛湖中游段从梅城至萧山的闻家堰下游是钱塘江经杭州湾流入东海整个这条江以桐庐至梅城这一段风光最为秀丽历史上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是被这段江面的美景所倾倒尤其以唐、宋诗人为最多如李白、谢灵运、陆游、范仲淹、李清照等所以我们这条旅游线在以前也被人们称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现在它又成为浙西名山名水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亮点 清代诗人吴嗣绾有诗云:“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各位游客作为今人的我们能够在这样诗般的意境中饱览这奇山异水也不失为会享受生活了好各位请往这边看这就是天目溪和富春江的水流交汇处桐君山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两江汇合的地方整座不高的山体远望就象浮在水面上一样如翠玉浮水所以也难怪人们称它为“浮玉山”了在天目溪上还有一座悬索桥以前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水运港口往来船只很多从桐庐县城到桐君山要靠摆渡才可以来往为了解决桐庐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去桐君山在1995年由桐庐旅游公司投资500万元建造了这座悬索桥桥长220米宽仅3.5米是一座人行桥每到傍晚这里便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此可以乘乘凉、吹吹江风也可以到桐君山上的茶室去品一杯香茗 各位游客我们的船依然在前行在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称“七里扬帆”呢这是因为过去富春江上游七里泷一带滩多水急舟楫经过此地都要在此等候东风的来临以借风力上行每当东风一起千帆竞发梢公的号子响彻云天七十里的路程借助东风仿佛只走了七里一样所以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当然这“七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用词而已主要是指这一带行舟之困难1968年在七里泷口建造了富春江水电站险滩变平湖帆船也渐渐被机动船所代替“七里扬帆”景观也随之消失了为了使这一古景观再现1997年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筹划投资600余万元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推出了“七里扬帆”景观使富春江上当年的胜景在绝迹了三十年后又重现昔日的风采 各位舟行水上只见两岸小镇高楼林立间或还有一处飞檐翘角半隐半露既富现代气息又不失古朴偶尔钟楼的整点报时声传来余音袅袅这就是桐庐镇桐庐镇历史悠久镇上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的开元街便是昔日桐庐繁华的历史见证总面积6平方公里目前全镇人口大约10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独特的小镇风情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多丘陵山地两条江流过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江南小气候夏季更是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地 各位游客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临江的一条绿色长带这就是紧连县城的江滨公园东西长1800米宽25米总面积近百亩这里原来是一片淤积的荒滩而现在则成了桐庐市民最喜爱的地方夜晚坐在江边聊聊天听听音乐看江面上渔船点点两岸万家灯火一幅祥和的气氛与古桐庐镇隔江相对的便是桐庐县城的新城区我们可以看到新城区新气象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按照统一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桐庐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船行到此可以看到就在前方有两座大桥远一点的叫富春江大桥也称富春江一桥;眼前这座叫富春江二桥因一头连着桐庐镇的繁华商业街迎春街故也称迎春桥这两座大桥飞架在富春江上为富春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称此景为“双桥入画” 桐庐从三国东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开始设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长期以来尽管桐庐人民一代又一代做着各种各样的美梦但还是改变不了“一江隔南北两岸长相叹”的局面1991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解除协议书范例
- 2025企业经营担保借款合同 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版: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2025餐饮行业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2025年发电厂电气高压试验专业题库及答案
- 群监网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并购合同模板
- 2025消防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1课 假期有收获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表完整优秀版
- 免疫学(全套课件)
- 胸部检查(二)肺与胸膜检查
- 高压燃气管线施工安全生产措施
- 医院临床科主任考核测评表
- 大国工匠精神PPT课件
- 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大荔特大桥项目部拌合站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