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1页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2页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3页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4页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感受农村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了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在过去蒋巷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吸血虫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闭塞地形十分偏僻由于地势低洼而且一年到头雨水较多所以一年总有多半年是污水蓄积传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去逃难所以这里一直人丁稀少经济长期处于滞留状态196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常德胜挑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当上了蒋巷村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个年头他针对蒋巷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挑土垫村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常德胜以一种敏捷的洞察力仔细的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发展经济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德胜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强村富民道路;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村级集体工业的发展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走上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两手并抓三业(农业、工业、商业)共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其中还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体福利)现在的蒋巷村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化工业已经成为蒋巷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村里拥有常胜钢铁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共同开发生产项目为村里创汇同时村里把所有的农田、水面、树林承包给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然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由村里出资购买这些种养植大户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村民消费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让这些农户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同时蒋巷村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村里为全村的每户村民征订报刊杂志3份鼓励村民学习并且设立奖金专项奖励有文章发表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承担了全村的用电、用水等费用村民不必出钱村办小学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不必交学费村民女年满55岁、男年满58岁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养老金并由村里供给全部的口粮村里的家庭电话、有线电视、液化气灶具、卫生洁具等设施都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目前村里已出资兴建了第一批别墅住宅区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村民入住等等 蒋巷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却没有忘记周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他们多次由村里出资帮助周围的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照顾孤寡老人等遇到周边村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忘赶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发生火灾烧毁民房数间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蒋巷村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拨出几万元资金帮助受灾村民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体现了蒋巷村淳朴善良的风气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由于面积小人口少而且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所以蒋巷村决定只建立一个党支部使村委会和企业处于同一个支部的领导下这样就统一了思想统一了领导避免了许多因指导思想不同而带来的麻烦由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他们的职工大会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村民大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蒋巷村的经济发展再次蒋巷村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宣传他们努力地深化思想宣传力度旨在提高蒋巷村人民整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在蒋巷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齐奔富民强村道路”、“跟着共产党建设新蒋巷”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和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之后蒋巷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组织全体村民学习中央的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锐感和思想觉悟正像常德胜同志所说的那样:“蒋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小分队之二:驻足昆山目睹发展说起昆山其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世人瞩目昆山市坐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占地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在过去昆山就是一个“鱼米之乡”作为江南的一个小城昆山的发展曾经一直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水产品等他们除了自己消费外还有相当一大批农产品供给上海、常熟、张家港等周边地区但俗话说“无工不富”眼看着周围的常熟、江阴已经早早地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化昆山人再也无法死守着农业的摊子了他们开始借鉴经验着手发展工业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昆山人急起直追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回顾昆山的发展里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4年1988年昆山同上海搞联营开始了“农业向工业转变”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东倚上海西接三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1988年昆山的联营企业达到30多家总产值占昆山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利税占昆山的百分之七十昆山的工业已经初具雏形1988年1995年昆山开始实现由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的转化在初期昆山的对外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面对经验老道的外商昆山人没少吃苦头交了不少学费但昆山人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不断地成熟和精明起来在1988到1995年间昆山的三资企业项目从无到有达到2400多项合同外资也超过了120亿美元1995年到现在昆山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修正发展思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从原来的重工业项目即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他们不断地更新投资观念不断地加大微型电脑、手机等现代高新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