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电路(2课时),第2课时电压与电阻,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_的原因,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电源提供电压值各不相同。2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家庭电路中电压是_。手机电池的电压一般是_,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不应超过_,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电流,电源,1.5V,220V,3.6V,36V,2V,考点1:电压、电压表及使用,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要_联在电路中;B.“”“”接线柱要正确,_进_出;C.所测电压值不能超过其量程。可采用_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量程。,并,试触,4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_,即U总U1U2,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即U总U1U2。,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相等,考点2: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5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_、_、_,与导体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无关。,考点3:电阻,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考点4:变阻器,6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应_联接入电路中,应接入_两个接线柱,若滑片向远离下接线柱方向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会_。,串,一上一下,变大,考点1:电压、电压表及使用,命题点:(1)电压的概念和单位;(2)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的认识:电压是_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用符号_表示.电压是由_提供的,常见的电源有_、_等.2.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_,简称_,符号是_.(2)常用单位:_、_.(3)换算关系:1kV_V,1V_mV.,形成电流,U,电流,电池,发电机,伏特,伏,V,毫伏(mV),千伏(kV),1000,1000,考点知识再现,3.电压的测量:(1)仪器:_,电路符号:_.(2)连接方法:电压表要_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可以概括为“两要”、“一不”),电压表,并联,(3)读数方法:确认所选电压表的量程;认清电压表每大格和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看清表针偏转的格数.,4.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_,一节蓄电池_,家庭电压_,安全电压_.,1.5V,2V,220V,不高于36V,5.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例1】(2016自贡)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L2两端的电压为_.,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可知四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源的电压U=41.5V=6V;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即U2=2V;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L1两端的电压U1=U-U2=6V-2V=4V.答案:4V4V,【方法显屏】,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连接方式,电流表要串联,电压表要并联,“+”、“-”接线柱的接法,量程的选择是否合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一看接线柱,确定量程;二看分度值,表示多少伏;三看指针处,正视仔细读,考点2: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命题点:(1)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_.(2)_.,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即UU1U2,考点知识再现,【例2】(2015莆田)小希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用公式表示)。,(4)小希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填序号)。寻找普遍规律减小实验误差,【解析】(1)为保护电路安全,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2)研究电压的关系,就是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里,记录各点的电压大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必须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得出的规律才有说服力;(3)AB两点间的电压为L1两端的电压,BC两点间的电压为L2两端的电压,AC两点间的电压为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UAC3V,UABUBC0.8V2.2V3V;第二次实验:UAC3V,UABUBC1.0V2.0V3V;第三次实验:UAC3V,UABUBC1.2V1.8V3V;因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ACUABUBC;(4)实验过程中,小希测量得到多组电流值的目的是总结规律,避免结论的片面性。,【答案】(1)断开(2)不相同(3)UACUABUBC(4),考点3:电阻,命题点:(1)电阻的概念和单位;(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电阻:(1)定义:电阻表示_,用符号_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_,简称_,符号_.常用单位:_、_.换算关系:1M_k,1k_.,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欧姆,欧,千欧(k),兆欧(M),1000,1000,考点知识再现,(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_、_、_有关,_对导体的电阻有一定的影响.导体电阻由其自身的因素决定,而与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大小无关.(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5)分类:定值电阻:电路符号:.变阻器:电路符号:.2.串联、并联电路的电阻:(1)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阻之和,用公式表示为_.几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因为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总电阻为R总nR.,R串R1+R2,(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用公式表示为_.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因为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_.,【方法显屏】,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要注意控制好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在探究物理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保证这个因素要不同,其他的因素都要相同,考点4:变阻器,命题点:(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构造:电阻丝、滑杆、滑片、接线柱.2.原理:_.3.符号、结构示意图及实物图(如图所示):,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考点知识再现,4.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1.5A”字样,“5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_.“1.5A”表示滑动变阻器_.5.使用方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_接入电路中;连接时应接入_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前应_.6.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最大阻值为50或变阻范围为0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串联,一上一下,将电阻调到最大,7.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断路式接法:如图甲所示,变阻器右边的电阻线被断路,左边的电阻线接入电路.短路式接法:如图乙所示,变阻器右边的电阻线被短路,左边的电阻线接入电路.定值电阻式:如图丙所示,变阻器的电阻线全部接入电路中,其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自身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只能改变与其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例4】(2016凉山州)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明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明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B.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D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解析: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A不可行;B.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时,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探究,故B可行;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573-2016硅粉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 烟草公司的abc劳动合同2篇
- 景区保安劳务合同范本
- 接手转让发廊合同范本
- 网络项目服务合同范本
- 车辆检测服务合同范本
- 巴士汽车驾驶员聘用协议8篇
- 检疫运输合同范本
- 煤矸石采购合同范本
- 民政工作感受和收获【4篇】
- 工伤事故管理表格
- 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 审核检查表(ISO13485、GMP、体考指南、QSR820)
- 宿舍教室报修维修登记表
- GB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
- 夹芯彩钢复合板吊顶施工方案
- 剪映入门教程PPT
- 高二物理培优计划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 齿轮的设计计算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