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2)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认读箱、倍、数数(sh sh)、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各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分到第二段里。)5分段归纳。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五)讲读课文第一段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2讨论思考题。(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明确: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明确: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抗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明确: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3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思考:科利亚埋下木匣后,有没有再挖出来?怎么挖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讲读课文二、三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讨论思考题。(1)明确: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2)明确: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4)明确思考题: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5)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明确: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是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明确: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明确: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明确: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7)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科利亚量十步挖不到木匣。科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问:从这之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子也四年前大了一倍,所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板书: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1)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明确: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明确: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明确: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三)布置作业1填空。(1)战争开始时,妈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路灯维修维护与节能环保服务合同
- 2025年水电设备进出口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经销商与银行分期购车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别墅项目销售认筹协议书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
- 2025年度堤防加固工程环保验收合同
- 2025版停车场停车场停车费用结算与分成合同
- 2025版公共设施挖掘机租赁与设施改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保密速记服务与隐私保护标准协议
- 2025版兽医行业期刊兽医专栏作家聘用合同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 制钵机的设计(机械CAD图纸)
-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