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学科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拥有教育部“精密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模塑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中心”;是国家“九五”“211工程”、“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形成了机、电、信息等多种学科交叉和高度融合的学科优势,致力于机械制造中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微细、快速、精密特种加工新技术2、计算机智能加工技术3、先进切(磨)削技术4、计算机辅助快速制造技术5、柔性制造技术6、现代集成制造技术7、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基于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和导师负责制。即用一年时间学习课程,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同时整个学习过程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学习课程、查阅文献、参加学术交流、确定课题、从事科学研究。既能使硕士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其科学研究和独立设计的能力。2、学习年限:2.53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与以前的培养计划基本相同,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2、学分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根据当前国内外在本学科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涉及工程应用的研究内容应具有明确的工程实用价值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在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经导师指导拟订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开题报告的考核于第三学期进行,要求在课题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内报告,以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学位论文阶段。考核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发表论文:应满足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要求。 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反映出作者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的新见解。六、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1、主要参考数目:n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the Basis of Manufactring Technique),卢秉恒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n 现代数控机床(上、下)(Modern NC machine tools),毕承恩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n 现代计算机数控系统(Modern CNC System),冯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n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Precision Machining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ique ),袁哲俊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n 特种加工(Nontraditional Machining),刘晋春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n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孙家广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n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the SCM Theory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n CAD/CAM 技术(CAD/CAM Technology),唐荣锡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重要学术期刊:25n 机械工程学报n 中国机械工程n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n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n 机械工程材料n 振动与冲击n 振动工程学报n 中国表面工程n 制造技术与机床n 电加工与模具n 航空学报 n 机床 n 机械制造 n 机械科学与技术 n 模具工程 n 精密工学会志(日) 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n Precision Engineering n Computer Aided Design 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n Measurements and Control七、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目录1、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根据导师安排,可以补修所学专业的1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每门本科生课程按2学分计,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2、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the Basis of Manufactring Technique)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the SCM Theory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CAD/CAM 技术(CAD/CAM Technology)学科点长意见: 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日期: 日期:附:课程设置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 18 学分)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学位必修课(18分)公共基础课2014001122040001第一外国语:英语专业英语English9632411或23考试20140012第一外国语:日语Postgraduate Japanese12851-2考试2012000220120003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16211或21或2考试专业必修课200100262001002220010027矩阵与数值分析、优化方法、数理统计,3选2,67学分Matrix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ptim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644848433考试20020011近代物理实验(工科)Lab of Modern Physics161121040012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3221课程论文21040014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3221课程论文22040061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3221课程论文21040047精密与非传统加工基础Foundation of Precision &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3221课程论文22040016微制造与微机械电子系统Micro Machining & MEMS3221课程论文22040033计算机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Design &Computer Graphics3222课程论文21040045现代测控技术Modern Measurement & Control3222课程论文选修课(12分)22040015现代控制工程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3222课程论文22040017微机控制技术Micro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22040018传感器与执行器工程学Sensors & Actuator Engineering3221课程论文22040019CAD、CAM与CIMSCAD、CAM & CIMS3222课程论文22040020液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Analysis & Design of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3222课程论文22040024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3222课程论文22040025高等切削理论Advanced Cutting Theory2322课程论文22040026特种加工Nontraditional Machining2322课程论文22040027微分几何Deferential Geometry3222课程论文22040029精密加工技术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22040030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Design & Manufacture of Precision Die3222课程论文22040031机械动力学dynamics of machinery3222课程论文22040063机器人设计与应用Robot Design and Application3221课程论文22040045现代模具制造技术Modern Di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22040051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Precision Gearing Technology & Test3222课程论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代码:080202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团结进取的作风、求实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国内外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最新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可胜任本领域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形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机电一体化装备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为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五轴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机器人实验系统,数控试验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套,在技术上覆盖了数控技术、机电控制、机械量与几何量精密测试、传感器与执行器、机器人技术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1、 数控技术与装备、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2、 机械量与几何量精密测试技术3、 传感器与执行器4、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5、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6、 机器人技术7、 微机电系统与微细加工8、 嵌入式系统与设备控制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研室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年限:2.53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并由硕士生在研究室或一级学科范围内作选题及预研报告,广泛听取意见。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经导师和研究室审核同意后实施。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院和学院定期组织检查,由硕士生本人汇报阶段性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六、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1、主要参考书目n 孙传友感测技术与系统设计科学出版社2004n 罗科学典型数控系统计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n 方建军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n 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n 孙宝元现代执行其技术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n 卢文祥机械工程测试、信息、信号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n 张存禧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n 杨公源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n 加德纳微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灵巧器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重要学术期刊n Sensors and Actuators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n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n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n 机械工程学报n 中国机械工程n 仪器仪表学报n 传感技术学报n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n 计量学报n 机器人n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n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七、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1、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根据导师安排,可以补修所学专业的1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每门本科生课程按2学分计,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2、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机械制造装备设计(Desig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机械设计(Mechanical Design)数控技术(Digital Control Technology)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Fluid mechanics and hydraulic Transmission)机械工程测试技术(Testing Technology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学科点长意见: 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日期: 日期:附:课程设置表研究生课程设置框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授课对象学位必修课(18分)公共基础课201400112204000120140012第一外国语:英语专业英语第一外国语:日语96321284151或231-2考试考试硕士生20020011近代物理实验Lab of Modern Physics1611硕士生2012000220120003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16211或21或2考试考试硕士生专业必修课20010026矩阵与数值分析Matrix and Numerical Analysis6441考试硕士生20010022优化方法Optimal Method,4831考试硕士生21040012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1040061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1040045现代测控技术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6微制造与微机械电子系统Micro-manufacturing and Micro- mechatronic systems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选修课(12分)22040018传感器与执行器工程学Sensors and Actuators3221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5现代控制工程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20液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63机器人技术与应用3221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7微机控制技术Micro-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3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9CAD、CAM与CIMSCAD、CAM & CIMS3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24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3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35时间序列与系统动态分析Time series and system dynamic analysis3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48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技术Micro-sensors and micro-actuators technology322课程论文硕士生.车辆工程(专业代码:080204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掌握本学科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和必要的实验技能,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能较熟练地掌握工程主流软件的应用。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主要从事汽车结构现代化设计,汽车车身工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三个方向的研究。多年来在重型汽车车架,前后桥及客车骨架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先后完成国家、省和企业的108、154T矿用汽车,高速公路客车,豪华客车等设计研究工作。研制了汽车自动变速箱检测试验台、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本硕士点先后出版了“重型汽车现代化设计”教授专著,“代用燃料”、“汽车安全行驶与事故分析”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故障诊断”等三本专著,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阶梯轴最佳设计”等四项研究获国家专利,该硕士点教师的研究先后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次。目前,正承担国家863 攻关项目“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总成控制部分研制”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汽车结构现代化设计2、车身结构工程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第一年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此后主要进入课题研究阶段。2、学习年限:2.53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六、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1、重要学术期刊n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n 应用数学和力学 n 力学学报 n 计算力学学报 n 空气动力学学报 n 振动与冲击 n 汽车工程 n 汽车技术 n 公路交通科技 n 车用发动机 n 振动与噪声 n 振动工程学报 n 振动、测试与诊断 n 工程力学 n 力学学报 n 固体力学学报 n 机械强度 n 农业机械学报 n 机械工程学报 n 中国机械工程 n 机械科学与技术 n 机械设计 n 仪器仪表学报 n 机械传动 n 机械设计与研究 n 起重运输机械 n 电机与控制学报 n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型学学报 n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n 动力工程 n 车用发动机 n 汽车电器 n 微计算机信息n 机械制造 n 天津汽车 n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n 机电信息 n 内燃机 n 汽车工业研究 n 电测与仪表 n 自动化仪表 n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n SAE, ASME, Automotive Engineering,七、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目录1、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根据导师安排,可以补修所学专业的1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每门本科生课程按2学分计,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2、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Fluid Dynamics) 学科点长意见: 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日期: 日期:附:课程设置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 分)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授课对象学位必修课(18分)公共基础课20140011221000012014001220140013第一外国语:英语专业英语第一外国语:日语第一外国语:俄语96401289641551或231或21或2考试考察考试考试硕士生2012000220120003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16211或21或2考试考试硕士生硕士生专业必修课20010026矩阵与数值分析Matrix and Numerical Analysis6441考试硕士生21220012汽车电子学Auto electronis3222考试硕士生21220013现代汽车设计方法Design method of modern car3221考试硕士生21100012*高等工程热力学Advanced Thermodynamic4831考试硕士生20010022*优化方法Optimum Method4831考试硕士生21100014*高等传热学Advanced Heat Transfer4832考试硕士生选修课(12分)20090042微机系统与接口Microcomputer system and interface4832考试硕士生20010024数理方程Mathematical Equation4831考试硕士生21040014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ectual Control4833考试硕士生21040041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Modern Design and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ique4833考试硕士生21100013高等流体力学Advanced Fluid Dynamics4832考试硕士生21220011测试技术Measurement Technology4832考试硕士生22100042结构动力学Structure Dynamics4833考试硕士生21100012高等工程热力学Advanced Thermodynamic4831考试硕士生22220015汽车车身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进展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echnique of auto-body3223报告硕士生22220014车身覆盖件成形模拟技术Forming simulation technique of automobile panels 3223考试硕士生22220011工程设计中的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Oriented Technique in Engineering Design3222考试硕士生22220012车身三维CAD参数化设计Auto-body parametric CAD Design3223考试硕士生22220013工程力学软件基础Basic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software3223考试硕士生微机电工程(专业代码:080220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微型机械电子工程(微机电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团结进取的作风、求实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国内外在微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最新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半导体加工、微细加工、电子、计算机仿真分析等学科的知识,能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可胜任本领域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微型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电子、半导体加工、微细加工、计算机仿真分析等技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形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1、微/纳米尺度理论 2、微/纳器件3、微系统设计与模拟 4、微细加工与微/纳米制造工艺技术5、微/纳系统封装技术 6、 微/纳米尺度测试技术7、 微/纳机电系统工艺装备 8、 微型机电系统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研室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年限:2.53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并由硕士生在研究室或一级学科范围内作选题及预研报告,广泛听取意见。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经导师和研究室审核同意后实施。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院和学院定期组织检查,由硕士生本人汇报阶段性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六、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1、 主要参考书目n 梅涛, 伍小平主编,微机电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n 石庚辰, 郝一龙编,微机电系统技术基础,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n 邱碧秀著,微系统封装原理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n 刘晓明, 朱钟淦编著,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n 王琪民编著,微型机械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n (美) Tai-Ran Hsu主编,微机电系统封装,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n 章吉良著,微机电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n 李庆祥, 李玉和等编著,微装配与微操作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n (美) Michael Quirk, Julian Serda著,半导体制造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n (芬) Sami Franssila著,微加工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2、 重要学术期刊n Sensors and Actuatorsn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n 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n J. Micromech. Microeng.n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n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n Measru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n 传感器与微系统n MEMS器件与技术n 微米纳米科学与技术n 流体机械n 传感器技术n 中国机械工程n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n 机械加工与自动化n 机械工程学报七、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1、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根据导师安排,可以补修所学专业的1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每门本科生课程按2学分计,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2、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机械原理(Mechanical Principles)机械设计(Mechanical Design)机械工程测试技术(Testing Technology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精度设计(Mechanical Accuracy Design)学科点长意见: 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日期: 日期:附:课程设置表研究生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授课对象学位课(18学分)公共基础课201400112204000120140012第一外国语:英语专业英语第一外国语:日语96321284151或231-2考试考试硕士生20020011近代物理实验(工科)英文课程名称1611硕士生2012000220120003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16211或21或2考试考试硕士生专业课200100262001002220010027矩阵与数值分析、优化方法 数理统计,3选2,67学分6448484331 考试硕士生21040012机械电子学 Mechatronics3221 课程论文硕士生21040011先进制造技术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3221 课程论文硕士生21040047精密与非传统加工基础 Precision and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fundamentals3221 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6微制造与微机械电子系统Micro-manufacturing and Micro- mechatronic systems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1040045现代测控技术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22自动化与智能测试技术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26特种加工Special manufacturing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30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 Precision mod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48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技术Micro-sensors and micro-actuators technology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49微机电系统工艺实验Experiment in MEMS system procedure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50微装配技术与系统Micro-assembly technology & systems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52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Intelligent Instruments: principles and design 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53DSP技术与嵌入式系统DSP technology & embedded system3222课程论文硕士生22030068有限元方法与应用3221课程论文硕士生22040018传感器与执行器工程学Sensors and Actuators3221课程论文硕士生工业工程(专业代码:080203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工业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团结进取的作风、求实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国内外在工业工程领域中最新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可胜任本领域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机械设计及理论是将机械、数学、管理、信息以及计算机等学科领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形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机电一体化装备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业工程专业是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制造技术与系统、质量控制与价值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集成等。研究工作重视理论创新、学科交叉、发展新技术,并注重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目标的需要相结合。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与系统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质量控制工程4、制造过程与生产模式5、生产数据与与信息管理6、设施规划与布局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研室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年限:2.53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养老院应急预案范文(20篇)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通信领域的应用预研报告
-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平台用户活跃度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百万大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班主任工作例会上校长重要讲话:新学期班主任请把这“三件事”和“一条线”放在心上
- 应对焦虑的课件教学
- 巡道工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9化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新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题库(浓缩400题)
- 塑料软包装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024.05
- T-CNAS 12-2020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 做最勇敢的自己
- 《中国象棋基础教程》课件
- 保险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课件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高速公路集团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收费人员150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地面铺装室外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