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练习.ppt_第1页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练习.ppt_第2页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练习.ppt_第3页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练习.ppt_第4页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鉴赏练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练习,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这首诗运用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2)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烘托和夸张,高,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1分),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3)诗人登楼后观赏到哪些景物?(3分)(4)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3分),岳阳城、山川、洞庭湖、大雁、月亮、云(不少于3种)。,拟人修辞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作者内心激动、喜悦、愉快之情。,(5)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以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4分),“引”有“带走”的意思,说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诗人遇赦后的喜悦之情,与下一句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6)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谈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整首诗运用对偶、夸张和衬托等手法,写出岳阳楼的宏伟,表达了诗人欢乐和喜悦的心情。,二、清平乐晏殊(1)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有哪些?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梧桐、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双燕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这一意境中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透露出词人对其中许多颜色将在秋风中暗淡,消失而表现出内心的感伤,抒写出诗人初秋时节的哀愁。,(2)词的上片的叠字的运用有何好处?,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和谐。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很有节奏。两组叠字的运用很富动态感。,三、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1)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