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ppt_第1页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ppt_第2页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ppt_第3页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ppt_第4页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钠的重要化合物成都市龙泉中学宁顺德2010.10,对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课时建议:,原计划为6课时,现建议为5课时(其中一、钠的重要化合物2课时,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课时,三、铁的重要化合物2课时),剩余1课时用于P68本章的归纳与整理。,对本章归纳与整理的教学建议:,1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自主归纳整理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展示交流的方式进行。,2以课本P68P69的知识结构为主要线索进行归纳整理。(1)对金属单质通过填表比较,体会和感悟金属活动性的递变规律。,对本章归纳与整理的教学建议:,(2)对钠、铝、铁及它们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清楚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正确写出反应方程式之外,还应体会和感悟钠的活泼性和过氧化物的特殊性,铝是两性元素、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是两性物质,铁元素的变价等。,(3)对同类物质性质的归纳,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分块进行,小结每类物质的通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认识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新旧教学内容标准对比,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材的编写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对这几种重要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化合物的性质的讨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课题)。在钠众多的化合物中,选择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常见的几种化合物,其知识体系是:,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材的编写分析,钠的重要化合物内容教材的编写是通过大量实验事实来归纳知识,是以“事实学习”为特征的课型。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氧化钠是以“思考与交流”栏目形式,让学生用分类思想,通过与氧化钙进行类比来认识其与水的反应等性质。过氧化钠是通过实验,从实验事实来学习它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则是直接叙述,并从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产生来认识它与氧化钠性质的不同,并得出其重要用途供氧剂。,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材的编写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材主要通过科学探究栏目呈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反应都是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材采取对比的方法来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这样的编写方法,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并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教材内容分析,(三)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分析,钠的重要化合物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铝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一节知识。学生在学习了钠、铝的性质等知识后,对研究金属单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钠的性质和用途等知识的深入和完善,又是对研究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进一步体会。,一、教材内容分析,(三)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中学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代表物质,本节内容呈现了酸式盐与正盐性质的差别,以及酸式盐与酸反应的规律。对学生形成完整的酸、碱、盐反应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化学2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教材内容分析,(四)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思考与交流栏目(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钠与氧气反应),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巩固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的认识)。(2)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分类的思想,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四)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实验3-5中,增加了用手轻摸试管外壁(通过感受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得出反应放热的结论)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检验生成了碱性物质)。对实验现象未再叙述,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后描述(避免不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一、教材内容分析,(四)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新教材已删除的内容:.实验2-6在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水的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一、教材内容分析,(四)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颜色、状态和水溶性,旧教材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接给出,新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2)新教材增加了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的实验探究。指出了这是它们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碱的原因。(3)新教材删除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比较的相关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在初中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写出离子方程式。,一、教材内容分析,(四)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4)新教材删除了对实验2-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对比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而保留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装置图,要求学生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实验进行实验探究。(5)新教材删除了旧教材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叙述。(6)在焰色反应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旧教材是“放在火焰中灼烧”,新教材是“在外焰上灼烧”。,一、教材内容分析,(五)教材素材处理,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的“思考与交流”栏目通过让学生回忆前面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明确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固体的颜色,从分类思想,用类比的方法书写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实验3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是进行引导探究式教学的较佳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创造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可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一、教材内容分析,(五)教材素材处理,2P5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科学探究采用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形式,让学生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P57实验36采用分组实验完成。P57图314通过观看图片对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形成直观印象。,一、教材内容分析,(五)教材素材处理,3需补充的素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Na2O2与CO2的反应是本部分的教学难点,应以直观的实验现象为引导,同时加深对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学情分析,(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分析,本节安排在第三章第二节,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分类思想”这一化学学科思想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类重要化学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第三章第一节钠、铝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初步了解了研究金属单质的一般方法。学生经过初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及日常生活体会,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已有初步的了解。,二、学情分析,(二)学生的学习心理及素质分析,在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学习的基本方法,为本节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物质的性质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抽象思维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能力还有很大欠缺,还不能很好的从现象到本质,用对比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二、学情分析,(三)学生已有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分析,好的影响:1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对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已有初步认识,对学习氧化钠已有一定基础。2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以及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用途,对学习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已有一定基础。,二、学情分析,(三)学生已有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分析,不好的影响:1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知识容易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学习形成干扰(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应注意对比两者的产物。学生缺乏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知识,对理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缺乏基础。2学生已有的酸、碱、盐知识,对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且碱性强弱不同的学习有负面影响。,三、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P5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第二课时:1P5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2P57焰色反应,第一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通过回忆前面的实验现象,巩固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固体的颜色、状态。2通过类比氧化钙与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写出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体会和感悟类比法在学习同类物质性质方面的重要性。3通过对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的猜想、讨论,以及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实验验证猜想,归纳总结等,能正确书写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白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观察方法。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的态度。4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的了解,认识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教学目标,拓展性目标:能用单线桥法正确表示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正确判断两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不宜拓展:(留待选修学习)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漂白性。,二、教学基本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设想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三自主”和“两互动”来体现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的特点:自主猜想、自主设计、自主实验,学生间互动、师生互动贯穿整个探究过程。,(二)教学流程图,二、教学基本设计,(三)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1)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为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的形成。重点的突破策略:通过分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以突出重点知识并落实重点知识。,(2)难点:本节课的难点为从现象到本质,运用抽象思维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力的形成。难点的突破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猜想,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探究方案,师生评价、课堂思考讨论、实验探究以突破难点。,二、教学基本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一、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颜色和状态;能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热稳定性的相对强弱;知道焰色反应及其用途,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具体操作过程。2能正确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