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永远无法割断的情愫。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大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今天学习的两篇美文,一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篇绘就一幅淡雅的月夜图,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清纯美好。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4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学习答谢中书书,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4作者链接陶弘景_。又被称为“_”。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山中宰相,5背景链接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任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徵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一)疏通文意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二)整体感知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三)文本研读1“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交流点拨】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2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交流点拨】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古诗词中的山和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解衣(ji)藻荇(xng)遂至(su)未寝(qn)2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1)一词多义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欣赏)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同,和)相与步于中庭(副词,和一起,一块,共同)(2)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罢了;今义:耳朵)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4作者链接苏轼,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_并称为“三苏”,为“_”之一。,北宋,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唐宋八大家,5背景链接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闭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一)疏通文意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二)文本研读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交流点拨】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交流点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交流点拨】清闲的人。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交流点拨】“闲人”二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三)语言赏析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交流点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交流点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心无尘俗的生活态度。,古诗词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山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电解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造价评审咨询服务方案
- 工程施工监理合同
- sct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瓶车驾驶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平谷区北京版 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北医大CT诊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膜性肾病课件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Q-GDW10250-2025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华师大版(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职高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