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ppt_第1页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ppt_第2页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ppt_第3页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ppt_第4页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11.18,中国近代史,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1900年,1840年的香港,总理衙门,冯子材,日军旅顺大屠杀,天王洪秀全,义和团运动,第15课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1.原名:2.地区:3.性质:4.活动方式:5.人员组成:6.兴起:7.主要斗争对象和口号:8.在京津地区的发展9.清政府态度的变化:,义和拳,山东、河南、直隶,民间秘密组织,练习拳棒、传授武术、散布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活动。,主要是贫苦农民,还有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帝国主义、“扶清灭洋”,1898年,赵三多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剿杀安抚,4.八国联军的暴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八国联军侵华,A.时间:B.国家:,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战役,廊坊之战、老龙头车站之战、紫竹林之战、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之战,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900年),想一想:八国联军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思考:清王朝对义和团政策经历了何种变化?为什么?,政策变化:剿杀招抚剿灭原因:(1)由于义和团兴后,举起“扶清灭洋”大旗,发展迅速,声势浩大,清王朝如用武力镇压,势必使义和团运动转变为反清斗争;(2)当时八国联军正挥师向天津、北京进犯清朝统治岌岌可危,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作为缓兵之计,先利用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而后再加以控制,待危急情况过后,再进行剿灭,这就是清王朝”招抚“义和团政策的实质。根本目的: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和统治地位。,讨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1.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2.暴露了清政府腐朽反动的本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的基础。,想一想:,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了什么?,不平等条约,三、辛丑条约,1.时间:2.性质:3.内容:4.影响:,1901年,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积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1)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甲午中国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课堂小结,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爱国救亡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进行了殊死搏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狂妄瓜分中国的企图,同时,也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义和团的精神永存,并昭示后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巩固练习,1、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A贫苦农民B手工业者C城市贫民D小商贩2.义和团的口号是A.联清灭洋B.反清灭洋C.扶清灭洋D.反清复明3.1900年夏,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目的支持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行动打击反对义和团运动的洋务派官僚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侵略者企图削弱义和团ABCD4.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A,C,D,D,请阅读以下歌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问:1.这首歌谣反映出了义和团什么样的斗争思想?2.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突出的是什么矛盾?,1900.6,1898,想一想:当时义和团为什么要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讨论:“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应怎样理解?,“扶清灭洋”口号具有利弊两重性: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的客观形势,因而能够对于身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