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5 考研连词短语总结 2016考研英语连接词的用法 完整版 导语:连接词是考研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连接英语的句子和段落,使文章流畅自然,使英语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重视连接词的用法,可以帮助学生们在阅读中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提高做题效率,还可以将连接词用于写作文章中,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加连贯,符合逻辑,表达更地道。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详细讲解一下英 语中连接词的用法。 英语中连接词分为两大类:连词性连接词 (即连词 )和副词性连接词。 连词 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连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也没有词形变化。连词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两种。 (一 )并列连词 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句子中担任相同成分的词、短语或分句。2 / 75 常见的有七个单词和四个短语: and, but, or, for(因为 ), nor, so, yet; both.and., not only.but also., either.or., neither.nor.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并列或对称关系。例如: The man put on his coat and went out of the office. 那个人穿上外衣、戴上帽子,走出了办公室。 A car and a dictionary are both useful. 汽车和字典都有用处。 I went home and John stayed there. 我回家了,而约翰呆在那里。 连接两个含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短语或分句,表示转折。例如: Not everybody is honest and hardworking, but Tom is. 并非每个人都诚实肯干,但汤姆是的。 We tried to persuade her to do it but failed. 我们尽3 / 75 力说服她去做,但没有成功。 表示两者居其一,表示选择。例如: Which VCD player is better, this one or that one? 哪个 VCD更好,这个还是那个 ? Are you hungry or not? 你饿了没有 ? (因为 )只能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后面,引导表示原因的分句。例如: I must be going, for it s getting dark. 我必须走了,因为天黑了。 He didn t go there, for he was ill. 他没到那儿去,因为他病了。 .and.只能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词或短语,不能连接句子。例句: His plan is both easy and practical. 他的计划既容易又实用。 Zhang Yimou is a famous directo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4 / 75 张艺谋是一位在国内外都著名的导演。 Both this plane and its engines are made in China. 飞机和它的发动机都是中国制造的。 only.but also.不但能连接词和短语,而且还能连接分句。 Also 有时省略。例如: He is not only an actor but also a writer. 他不仅是演员,而且是作家。 He not only read it but also remembered what he had read. 他不但读过,而且记住了所读过的东西。 When we talk about the universe, we mean not only the earth, the sun, and the moon, but (also) all the other things too far away for us to see. 当我们谈到宇宙时,我们不但指地球、太阳和月亮,而 且还指一切远得看不见的其他东西。 注意: not only 位于句首时,主语和谓语需要倒装。 Not only did he say it but (also) he did it. 他不但5 / 75 说了,而且做了。 Not only do the nurses want a pay rise, but also they want reduced hours. 护士们不但要求加工资,而且还要求缩短工时。 .or.表示选择, “ 或者 ?或者 ?” 、 “ 不是 ?.就是 ?” 的意思。注意 either.or.(整个结构作主语时 )句子中的动词通常要和邻近的主语相一致。例如: Either you are wrong, or I am. 不是你错了,就是我错了。 Either you or he is going to get the job. 不是你就是他将获得这份工作。 Can I borrow either your car or your bike? 我可以借用你的汽车或者你的自行车吗 ? If you re late, you should make an apology to the host either immediately or later. 如果你迟到了,你应该立即或事后向主人道歉。 .nor.表示 “ 既不 ?.又不 ?” 的意思。注意neither.nor.整个结构作主语时,句子中的谓语动词通常要和邻近的主语一致: 6 / 75 Neither the students nor I am ready yet. 学生们和我都还没有准备好。 He worked neither for fame nor for money. 他干工作既不图名又不图利。 The girl could neither speak nor write the language. 这个女孩既不会说也不会写那种语言。 (因此 ),引导表示结果的分句,原因分句在前。 (与 for相反 ) It s getting dark, so I must be going. 天黑了,因此我得走了。 I had a headache, so I went to bed early last night. 我头痛,于是昨晚很早就睡了。 (然而 ),有时和 and 一起用,表示吃惊、表示转折,相当于but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nevertheless。例如: She is vain and foolish, and yet people like her. 她既虚荣又愚蠢,然而人们却喜欢她。 He worked hard, yet he failed. 他很努力,然而却失败了。 It s strange, yet it s true. 这事有点怪,却是真的。 7 / 75 He s a wealthy, yet honest, businessman. 他是个富有而又诚实的商人。 It is only a little shop and yet it always has such lovely decorations. 那只是个小店,却总是有漂亮的装饰。 You can draw a good horse in five minutes, yet you kept me waiting for a year. 你能在五分钟内画出一匹好看的马,然而你让我等了一年。 (二 )从属连词从属连词是用来引导从句的。 1.连词 that, if, whether,连接代词 w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以及连接副词 how, when, why, where 可用来引导名词从句,充当主语、表语、宾语等。非正式文体中的宾语从句常省略 that。例如 I think (that) he ll be back in an hour. 我认为他一小时后就会回来。 Who they are doesn t matter much. 他们是谁没什么大关系。 He asked me if/whether I knew John. 他问我是否认识约8 / 75 翰。 此外, 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when, why, where等还可以引导定语从句。 2.连词 when, while, before, after, till/until, since, as soon as等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例: She said hello to me when she saw me. 她看到我的时候,和我打了招呼。 I ll wait here until you come back. 我将在这里等你回来。 3.连词 if, unless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because, as, sinc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例如: I ll help her if she asks me to. 如果她要求我,我就帮助她。 I won t help her unless she asks me to. 除非她要求我,否则我不会帮她。 He didn t come because he was ill. 因为他病了,所以没来。 As he hasn t appeared yet, we shall start without him. 既然他还没有出现,我们就先开始吧。 Since everybody is 9 / 75 here, let s begin. 既然大家都到了,咱们就开始吧。 4.连词 in order than, 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so?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例如: I locked the door in order that we might continue our discussions undisturbed. (=I locked the door in order to continue our discussions undisturbed.) 我把门锁上了,以便我们可以继续讨论而不受打扰。 The car ran so fast that I couldn t see who was in it. 汽车跑得那么快,我没看清谁坐在里面。 5.连词 than, as?as?, not as/so?as?用来引导比较状语从句。例如: He is better educated than his brother. 他比他兄弟受的教育好。 He is as well educated as his brother. 他和他兄弟受的教育一样好。 He is not as/so well educated as his brother. 他没有他兄弟受的教育好。 10 / 75 6.连词 although, though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where, wherever 引导地点状语从句。例如: I ll go wherever you go. 不管你去哪儿, 我就去那儿。 Stay where you are! 原地别动 ! Though/Although she is rich, she s not happy. 尽管她富有,但她并不幸福。 一般来说,连词性质的连接词连接两个分句或引导一个从句,两个分句或主从复合句之间用逗号连接。 (三 )副词性连接词 副词性质的连接词不能象连词一样分句或主从复合句之间用逗号连接。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连接两个分句或引导从句。它们引导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之间要用分号或句号,而它们与引导的句子之间往往用逗号。副词性质的连接词在写作中常常使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表示顺序的,如 first, in the first place, then, 11 / 75 finally, in the end 等等。尤其要注意 then. 如: 误: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n XX, then he found a job. 正: 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n XX, and then he found a job.或者 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n XX. Then he found a job. 2.表示递进关系的,如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furthermore, moreover 等。注意 in addition 与 in addition to 的区别: in addition 是副词性质 ;而 in addition to 是介词性质,后面必须接宾语。 3. 表 示 转 折 关 系 的 , 如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等等。要注意不要把 however 当成连词。如: 误: In XX,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the war on Iraq on account of Iraq possess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 however, no WMD has been found in Iraq so far. 正: In XX,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the war on Iraq on account of Iraq possessing weapons of mass 12 / 75 destruction (WMD). However, no WMD has been found in Iraq so far. 化繁为简 破解英语长难句 一 长难句基本句型特征 考研英语长难句的是如何构成的?命题人员在英语原文基础上进行改造时,主要从结构上通过四种方式来使句子更加复杂: 1、复合从句 2、成分省略 3、使用插入成分 4、改变句序 这四种方式往往相互结合,形成错综复杂的句子,即混合型句子。目的是提高难度,增强干扰,打断和打乱考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检验考生阅读能力和的目标。下面分别对这四种方式进行解析。 我们要时刻牢记的一点是,考试中的长难句绝大多数为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其它成分都是围绕这三个主要成分其中之一。这就是所有长难句的核心和本质。必须牢记。 13 / 75 最常见的是围绕主语和宾语我们要根据这些次要成分的位置和字面意义来推测它们和主干意群的逻辑关系。在切分意群时,意群的大小根据自己实际理解能力来分解。标准就是看一眼就能理解的信息。经过训练后,我们看一眼就能把握的意群会越来越多,从而完成从菜鸟到 “ 大虾 ” 的转变。 请看下面例句: The fact that these people live near famous caves, which contain vivid paintings from Europe?s early humans, leads him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y are extremely likely to be the most direct relatives of the first modern humans in Europe, who supposedly migrated from Africa. (46 words)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句子意群切开,化繁为简,分而治之。目前大多数同学会看到后面的信息就忘掉前面的信息,一句话反复读,但总理不清头绪,浪费大量时间。 通过训练,我们将学会如何快速解开错综复杂的意群,避免信息杂乱无章,清晰地把握句子的含义。 14 / 75 在这里强调,在初级阶段一定要动手做标记,不迈出这 一步,我们会永远停留在看到长难句就头脑混乱直到短路的阶段。 整个处理过程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信息的复杂程度来处理。即单词 ?意群 ?句子。万万不能尝试一下子理解或者翻译全句。再次强调一下,理解句子不同于做翻译题。 一、复合从句 在考研中,复合从句中的从句最常见的是定语从句。此类句子就像一棵信息树,树上生枝,枝上生杈,杈上生叶。必须找出树的主干从哪里分出枝,枝上哪里分杈,依此类推。只要抓住句子的各个连接点,就能理出句子层次,才能完全把握整个句子。 遇到长难句时,需要根据题型来决定处理的深度。如果是阅读理解通读文章时,抓大放小,抓主放次。即抓住主谓 宾或主系表。如果是阅读理解问题相关句,需要快速罗列理顺主次意群,如果是翻译,则需要进一步处理意群的顺序,润色汉语的选词。 15 / 75 如果从句长,可以借助汉语的代词来加快理解过程。尤其是连续出现的从句里套从句,可以反复利用这些汉语代词做节点,这样就能很快理清思路。后面会有详细讲解。 二、成分省略 句子成分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考研中一般难度大的省略不是主语和谓语的语法省略,而是为了 某种具体表达目的省略。在这里列出一些出现频率高的类型。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判断并补充省略的成分,否则理解句子时可能漏掉重要信息。 例 1: It is quite uneasy not to be able to see or to establish contact with the others, even though we have learnt 意群直译:很不自在,看不见也无法直接联系对方,即使我们已学会跟看不见的人交谈,就好像打电话一样。 例 2: In their hearts, women think it is men?s business 16 / 75 to earn money and theirs to spend it if possible during their husband?s life, but, at any rate, after his death. 意群直译:女人们从心底认为:挣钱是男人的事情,她们只管花钱 如果可能,在丈 夫活着的时候花;但,那就在丈夫去世后再花。 三、使用插入成分 插入语和同位语都是常见的插入成分,一般为主谓结构、介宾结构、或名词短语。插入成分使句子主要成分直接的联系被切断,。因而句子的信息连贯性遭到破坏,干扰了考生获取信息的思路,从而使考生无法顺利理解句子。 插入成分为主谓结构的时候,一般都是 “sb say/reason/suggest” 这种格式,。 插入成分是介宾结构可以同样处理。定语从句和分词做定语时,如果出现在主谓之间也可以看作是插入语。 插入成分时同位语时,阅读理解不需细读,考研阅读不会考查这些成分的信息。牢记一切从简的原则。翻译句子中出现17 / 75 才需要考虑。 1、第一种情况:插入成分做主语的同位语。这经常是一些人物的身份或姓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但从逻辑上都是为了主语服务的。 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注意下划线的部分。 例 1: Frank Smith, Professor of the Economics Department, 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 Nowhere 例 2: Nancy Dubler, director of 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 contends that the principle will shield doctors who 例 3: Almost immediately word flashed on the Internet and was picked up, half a world away, by John Hofsess, 2、第二种情况:插入成分做主语的定语 Those people, may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few academic philosophers study death, happiness and so on. 18 / 75 意群直译:不知道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事,。 3、第三种情况:插入成分做其它名词同位语 Most experts see in this a paradox - an endless conflict between the desire to conform and the desire to 意群直译:不断的冲突,在从众的欲望和试图保持独立的欲望之间。 四、改变语序 考研长难句改变语序,通常是倒装形式,分为语法倒装和修辞倒装。考研难点多为修辞倒装。修辞倒装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以往的长难句常以某些连词或副词引导倒装。 例 1: Only after studies provided evidence of the harmful effects of this program, has it been possible to modify TV programming policies. 意群直译:只有当研究提供证据,证据 是这个节目有不良影响,电视节目的播放政策才可能有所改变。 例 2: And never 19 / 75 before has it been so undeniable that mutually beneficial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f cooperation are a vital global necessity. 意群直译:过去从来没有这么不容置疑,各国互利的国际合作 机构是全球必需品。 二 长难句复杂成分解析 在考试中,任何一个句子成分都有可能挂上各种形式的意群结构,如短语和句子,干扰视线,增加难度。 为方便归类,我们按照各个句子成分所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逐一举例说明。刚刚讲过的四类增加句子难度的方式都将在其中体现,并指出破解的简单技巧。 切记切记!为了快速准确理解句子,在快速分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句子进行直译,但务必记住,直译基本就是逐字逐句译,所见所想所得,不要浪费时间在咬文嚼字上! 一、复杂主语 20 / 75 常见的是复杂主语成分会以短语、从句等形式出现。注意主谓之间经常出现的干扰成分在逻辑上仍属于主语部分。 、短语类复杂主语 1、介词短语 例 1: Numerous other commercial enterprises, from theaters to magazine publishers, from gas and electric 主语识别:介宾短语 from theaters to magazine publishers, from gas and electric utilities to milk processors,对主语 Numerous other commercial enterprises 作进一步说明。 主语直译:许多其他商业企 业, 从剧院到杂志出版社、 从燃气电器公司到牛奶加工厂, 21 / 75 例 2: Our hope for creative living in this world that we have inherited from our ancestors lies in our ability to re-establish the moral ends of our lives. 主语识别:快速略读,寻找独立的谓语动词。此处为 lies. 主语直译:我们的希望, 创造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 2:分词短语 例句: Even being good at getting other people to fight for you and telling them how to do it most 主语识别:在这个句子里面,分词位于句子开头,往往可以作主语和状语,需要迅速判断这个句子发现第一个独立的动词,之前的所有分词短语点明了 this指代的内容。 主语直译:即使善于让别人去为你打仗,并告诉他们怎样做22 / 75 最有效 这 3:不定式短语 例句: The ability to solve any problem or even to recognize that a problem exists depends on our memory. 主语识别:方法同介词短语例 2,寻找 “ 落单的 ” 动词。此处为 depends. 主语直译:能力, 来解决任何问题, 甚至识别一个问题的存在,。 从句类复杂主语 这些复杂 主语有同位语或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修饰。 例 1:主语从句 23 / 75 主语及其繁琐,但语序并不 复杂,在理解的时候直接顺着拆开意群即可。 主语拆分: 意群直译: 例 2:同位语从句 The fact that these people live near famous caves which contain vivid paintings from Europe?s early humans, leads him to the conclusion 我们会发现主语部分一直延伸到 early humans,主句的主干是 The factleads him to the conclusion 1、主干意群理顺:事实引导他得出结论 2、次要意群理顺过程: 1)、主语的同位语从句解析: 24 / 75 2)、意群理顺直译: 此处的一群信息可以加工成偷梁换柱的干扰选项。比如: European humans lived near the famous caves with vivid paintings. 请指出该句谬误之处。 例 3: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The king, whose power is unlimited, and whose treasures surmount all real and imaginary wants, is compelled to ease, 1、主干辨析: 这个句子出现对谓语部分的干扰,需要迅速排除。主语 The king 容易确定,迅速寻找它的谓语部分,发现独立的谓语is与其保持一致。而谓语部分并不完整 ,又一次受到干扰,因为 ease是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 25 / 75 该句主干为: The king is compelled to ease 【小提示】:如何快速确定主谓? 对于这种 干扰主谓的成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主句主语后面出现逗号,立刻去寻找第二个逗号,看后面有没有在人称和数与主语保持一致的动词出现,直到找到为止。注意不要仔细读两个逗号之间的信息。 现在可以确定,原文的主句大意就是 “ 国王被迫 ” 。 下一步分解主语部分,就要看是什么样的国王。 2、主语意群分析: 古代漢語連詞研究 摘要:对于古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历来多从单本著作入手,详尽研究该本文献中有关连词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连词的定义入手,探究它的来龙去脉、产生发展,接着再进行专书研究,从甲骨文中的连词开始,到孟子中的连词再到史记连词,为古代汉语连词研究展开一个新面貌。 26 / 75 人们在尚未接触语言学之前对连词的定义应该比较模糊。首先,它的属性很明确,即它是一种虚词。以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为例,该书中对连词的定义为: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分句与分句,以及句与句的词类。不管是在丰富词的类型方面还是充当句子的成分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所发挥的作用自不必赘述。古代汉语连词系统中除了少数几个连词与现代汉语全然不同,大部分的都是延续至今的。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断 言现代汉语连词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它是不断地从古至今发展过来的。研究连词,无论是古代汉语连词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这样就更能理解在此阶段中出现的文献中的连词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对文献的解读多方面解读。 关于汉语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学家已经发现连词早在殷商时代就已产生了。甲骨卜辞作为殷代王家档案,可以部分反映出当时语言的基本面 貌。据研究,甲骨卜辞文已经初步具备一个包括连词在内的虚词系统 ,其中连词有 “ 及 ” 、“ 于 ” 、 “ 以 ” 、 “ 若 ” 、 “ 则 ” 等。其作用有的是连接词与词的,也有的是连接分句与分句的,比如说 “ 及 ” 、 “ 于 ”27 / 75 是连接词与词的。从中古时期开始 ,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逐渐分化 ,书面语中的连词系统基本保持古代汉语的面貌 ,延续使用至近代 ,即文言的连词系统。口语中的连词不断发展演变 ,历经中古、近代两大历史时期 ,才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连词系统。晚唐代以后 ,连词在中古汉语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变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新旧形式继续交替 ,双音节词剧增 ,口语化趋势 已经形成。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大多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清中叶至清末到民国初年这段时期是近代汉语演变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 ,连词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大量增加 ,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也已全部出现 ,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旧的形式。当然这个时期的连词与现代汉语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 ,这体现的是汉语过渡时期不稳定的特征。经过这个时期 ,连词中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趋于消亡 ,比如同义异形、文言词、紧缩形单音节词等现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筛选同义异形的词,把晦涩冷僻的词淘汰出去,通俗常用的词则加以保留,此外,紧缩形单音节词和文言词大 量摒弃,大大重用口语词和双音节词 ,这样连词才呈现出了现有的面貌。这大致就是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过因为研究方法、方式的不同,人们对于这一点又有着不同的见解。 关于连词分期,汉语中的连词和汉语其他的语法现象一样,28 / 75 从产生、发展到现代的形式,经历了一个很悠久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连词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期应该与汉语语法史的分期一致。王力先生提出的汉语语法史分期是 :(一 )公元 3 世纪以 前 (五胡乱华以前 )为上古期。(3、 4世纪为过渡阶段 ); (二 )公元 4 世纪到 12世纪 (南宋前半 )为中古期。 (12、 13世纪为过渡阶段 ); (三 )公元 13世纪到 19世纪为近代。 (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 段 ); (四 )20世纪 (五四运动以后 )为现代。 吕叔湘先生却认为: “ 以晚唐五代为界, 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 ,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 吕叔湘 1985)。在此基础上他还补充道 ,“ 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 ,它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 ,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 ,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 ”( 近代汉语读本 序 )。我阅读了安徽大学中文系周刚先生写的一篇论文,他在参考了前贤的分期之后,根据连词本身的特点,把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了五个时期。我发现这五个分期恰到好处地总结了我想表达的重点即连词 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它们分别是: (一 )上古时期 (殷商 两汉 ); (二 )中古时期 (魏晋 唐中叶 ); 29 / 75 (三 )近代时期 (晚唐 清中叶 ); (四 )近代至现代过渡时期、 (清中叶 清末、民国初年 ); (五 )现代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 )。 对于专书研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 专书研 究,就要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 ?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地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 ” 连词在古汉语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所以要研究古代汉语中的连词,我们必须在已有的文献、古籍中去发现。 前面已经提到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连词的存在,有学者通过参考张玉金的甲骨文虚词词典和赵诚的甲骨文简明词典 虚词 ,并且依照姚孝遂的殷虚甲骨刻辞类纂中的辞例的用法进行了分析总结 ,从而确定甲骨文连词为 “ 眔、又、以、及、于、并、乍、若 ” 等。根据它们的意义 ,我们将它们分为以下两类 : 连接词与词的连词 : 眔、又、以、及、于、并;连接分句的连词 :乍、若。甲骨文连词的语法功能30 / 75 与现代汉语连词基本相同 ,例如 ,能够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能够连接联合关系的词语、词组和句子以及连接偏正关 系的分句;在把词、词组或者分句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只有连接作用 ,没有修饰补充的作用 :如果删去连词 ,句子的基本意思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 ,连词在句子中也不受修饰。接着,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骨文连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首先,甲骨文连词连接的前后两项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数词。在甲骨卜辞中 ,还有另外一个较为特殊的连词 “ 又 ”, 主要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其次,在甲骨卜辞中 ,连词结构可以作多种句子成分 ,如 : 连词结构作句子的主语,这样的连词主要有 “ 眔、又、及 ” 三个;连词结构作谓语,这样的连词有 “ 又、并 ” 两个词;连词结构作 宾语,这样的连词有 “ 眔、以、又、于 ” 四个词。此外 ,连词结构还可以作兼语、时间状语以及同位语等。最后,甲骨文连词结构独自成一小句,连词及其所连接的成分组成连词结构 ,在省略其前后成分的时候 ,可以单独出现 ,独立成一句或一大句。在甲骨卜辞中 ,连词虽然已经出现 ,但是其数量还很少 ,用法也远远不及现代汉语连词的用法广泛。向熹也曾指出 :“ 卜辞里还没有表示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让步等关系的连词。 ” 但是,根据连词所连接的词语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又可以将甲骨文连词划分为并列连词和承接连词两类。所谓的并列连词 ,31 / 75 就是 指连接具有并列关系的词、词组或者分句的连词 ,连词前后两项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的连词有 “ 眔 ” 、 “ 以 ” 、“ 及 “ 、 “ 于 ” 、 “ 并 ” 、 “ 又 ” 等六个。所谓的承接连词 ,是指用来表示前后两个词、词组或者分句、段落之间的承接关系的词。这样的词 ,在甲骨文中有 “ 又 ” 这个连词。甲骨文 “ 又 ” 可 以连接数词,在连接数 词的时候,前后往往不尽相等,一般是前面为整数,后面为零数。甲骨文连词 “ 又 ” 还能连接三个数词 ,意思与所连接的两个数词是相同的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在连接两个以上的数词时 ,有时并不是每个词语前都用连词 ,而有时又在每一项之前都用连词连接 ,这种情况 ,在后代文献中很少见到。在卜辞中 ,无论 “ 又 ” 连接的是整数 ,还是零数 ,都可以直接带一个名词。连接数词的 “ 又 ” 不同于一般的连词 ,所连接的数词由于前后数量的多少或者是零整的不同 ,前后的位置不能互换 ,否则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甲骨卜辞中 ,用来连接两个分句的连词很少 ,只有 “ 乍 ” 和“ 若 ” 两个连词 ,都表示假设关系 ,用于连接两个复句 ,我们称之为假设连词。所谓的假设连词 , 是指连词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或句子 ,前一个提出假设 ,后一个为假设情况下所推测出的结果。这些都是甲骨文中的连词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 ,连词多用来连接名词或者动词 ,而连接句32 / 75 子、分句的很少 ,没有发现连接句群的甲骨文连词。在体系上 ,甲骨文连词系统还不完善。甲骨卜辞中没有出现复句连词以及表示转折的连词 ,甲骨文连词系统中也还没有出现 ,这也是连词体系在甲骨文阶段还没有充分发展的一个体现。甲骨文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字,它以书面的形式,记 录着当时的一些事情,极具历史价值,同时,它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小觑。通过对甲骨文中的连词研究,我们看到了上古汉语中的连词及其用法,以上是甲骨文中连词的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汉语发展的重要阶段,产生了许多语论式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反映了先秦时期口头语言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书面语的特点。孟子即是这些著作中篇幅较长、较为成熟的代表作,是研究先秦语言重要的语言材料。我们先来概述一下孟 子这本著作。它是中国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体裁与论语大致相似,是先秦中期文学影响较大的文本,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上古汉语的实际面貌,是汉语语法史研究中适于利用的宝贵材料。学者们采用专书语法研究的方法对这种典型的语料进行穷尽性的调查研究,发掘和归纳其中的语法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完成整个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草拟更为完整详实的上古汉语语法史著作提供可靠而扎实的基础实证材料。孟子全文共使用字 1906 个,其中使用频率超过 100 次33 / 75 的字有 66 个,虚词有 33 个。在 33 个虚词中,可作连词有 20 个,超过一半还多。此外,就全书中的高频词来看,全文使用频率超过 200 次的字有 27 个,其中虚词有 18 个,占一半以上。在 18 个虚词中,可作连词的有 12 个,又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连词在孟子一书语法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连接词与词的连词。根据连接对象的不同,过去有些陈旧的语法将连词直接划分为连接词和和连接短语两类,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有些连词连接的两部分分别是词与短语,这些连词既不能完全归到连接词的连词中,也不能完全归于连接短语的连词中。因此本文的研究中不采取这样的细分,而将短语归入词一 类。不论是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短语与短语,均归入连接词与词的一类。孟子中出现的这部分连词有 “ 而 ” 、 “ 及 ” 、 “ 且 ” 、 “ 如 ” 、“ 斯 ” 、 “ 为 ” 、 “ 以 ” 、 “ 与 ” 、 “ 于 ” 、 “ 则 ” 、 “ 之 ” ,共计 11 个,占单音连词数量的 56%。其次,就是连接句与句的连词。孟子中这部分单音连词有 “ 而 ” 、 “ 故 ” 、“ 则 ” 、 “ 抑 ” 、 “ 将 ” 、 “ 其 ” 、 “ 然 ”7 个,占孟子单音连词总数量的 40%。这部分连词可分为两类,一类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分句,所连接的两部分内容构成复句,这类连词有 “ 而 ” 、 “ 故 ” 、 “ 则 ” ;一类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所34 / 75 连接的两部分内容构成句群,这类连词有 “ 抑 ” 、 “ 故 ” 、“ 将 ” 、 “ 其 ” 、 “ 然 ” 。然后,就是连接词与句或句与词的连词。孟子中这部分连词有 “ 而 ” 、 “ 故 ” 、 “ 况 ” 、“ 斯 ” 、 “ 以 ” 、 “ 因 ” 、 “ 则 ” ,计 7 个。其用法灵活,是连词种类里数量最多的一组。这类连词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连接句和谓 词性成分,一类可以连接句和体词性成分。连词所连接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看作语义关系。根据连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孟子中的单音连词分为十类,即:并列连词、承接连词、因果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假设连词、选择连词、让步连词、目的连词、修饰连词。 1.其中表并列的连词共有 6 个,即 “ 而 ” 、 “ 及 ” 、 “ 且 ” 、“ 为 ” 、 “ 与 ” 、 “ 于 ” 。例句有 “ 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 ” 、 “ 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 、 “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 、 “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 等。 2.其中表承接的连词共有 3 个,即 “ 而 ” 、 “ 以 ” 、 “ 则 ” 。例句有 “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 ” 、 “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 “ 舜往于田,则吾既得命矣 ” 等。 3.其中因果连词有 7 个,包括 “ 而 ” 、 “ 故 ” 、 “ 如 ” 、35 / 75 “ 斯 ” 、 “ 以 ” 、 “ 因 ” 、 “ 则 ” 。例句有 “ 若民,苟无恒产,因无恒心 ” 、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等。 4.其中递进连词有 “ 而 ” 、 “ 况 ” 、 “ 且 ” 、 “ 以 ”4 个。例句有 “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 等。 5.其中转折连词有 “ 而 ” 、 “ 乃 ” 、 “ 然 ” 、 “ 若 ” 、 “ 以 ” 、“ 则 ” ,共计 6个。例句有 “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 、 “ 皆古人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 、 “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等。 6.其中的假设连词有 “ 而 ” 、 “ 苟 ” 、 “ 其 ” 、 “ 如 ” 、“ 若 ”5 个。例句有 “ 而舜既为天子,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 、 “ 苟行王政,四海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 畏焉? ” 等。 7.其中选择连词有 “ 将 ” 、 “ 其 ” 、 “ 抑 ” 、 “ 则 ” 。例句有 “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 等。孟子中让步连词有“ 虽 ” 、 “ 则 ” 。例句有 “ 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 、 “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 等。 36 / 75 8.其中目的连词有 “ 而 ” 、 “ 以 ” 。例句如下, “ 益烈山泽而 焚之 ” 、 “ 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 等。 9.其中修饰连词有 “ 而 ” 、 “ 以 ” 、 “ 之 ” 。例句如下: “ 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 、 “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 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 ” 、等。 以上这些都是单音连词。孟子共出现单音连词 22 个,分别是 “ 而 ” 、 “ 故 ” 、 “ 及 ” 、 “ 将 ” 、 “ 况 ” 、 “ 乃 ” 、“ 其 ” 、 “ 且 ” 、 “ 然 ” 、 “ 如 ” 、 “ 若 ” 、 “ 斯 ” 、 “ 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陶瓷插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东深圳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生产主管等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幼儿园园长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贵州警察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惠州龙门县教育局招聘教师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医务人员25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溆浦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6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低介电常数材料应用
-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说课稿课件
- 2023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计算技术导则
- GB/T 3672.1-200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 月度工作总结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箱涵高支模方案
-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
- 艺人明星形象代言肖像权使用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