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pdf_第1页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pdf_第2页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pdf_第3页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信息 2 0 1 1 年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 蔡秀芳 ( 浙江海洋学院舟山市3 1 6 0 0 4 ) 摘要探讨了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的意义和范围,从涉海类数据库建设、互联网与海洋文献信息资 源、海洋文献开发利用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4 个方面论述了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现 状,指出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范围研究现状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与海洋有关的文献 资源,是文本化的海洋知识财富,是人类收集积 累贮存下来的文献资料总和。研究涉海类文献信 息资源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战略来看,海洋科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 节,海洋产业是朝阳产业。但如果没有涉海类文 献所提供的信息保障和技术保障,海洋世纪只是 一句口号。其次,涉海类文献信息可为各类海洋 数据库建设积累经验,为网络时代的海洋信息服 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储备。第三,涉海类文献信息 资源的研究可以丰富文献学理论思想,完善文献 学体系构建,促进古代文献学的现代转换。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仅包括各种形式 的海洋类数据库、网络环境下的海洋信息资源和 海洋文献,还应包括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与 海洋科技体制的改革探索。前三者是海洋类文献 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后者是这些基础设施能否 产生社会效益的实践检验和衡量标准。 1 海洋类数据库建设 海洋类数据库建设是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的 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海洋类数据库的建 设与研究集中在数据库的共享研究、特色海洋数 据库建设实践经验总结、利用x M L 技术构建海洋 类数据库的方法和海洋类数字图书馆的建设4 个 方面。 收稿日期:2 0 1 0 年2 月5 日 1 1 提高利用率和服务效益的海洋类数据库的 建设情况与共享研究 张峰提出应用目录技术建立海洋信息资源目 录服务系统,并认为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核心元 数据、系统接口和用户权限管理 。目录服务系 统主要作用于通过建立、关联各类数据库实现对 海洋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栾振东论述了利用 G I S 技术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利用空间数据仓库技 术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海洋 基础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输 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海洋基础数 据管理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挖掘 技术、元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将来源不 同、格式各异的空间数据库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海量数据的系统分析“。所以,这一系统也 是对海量的海洋信息的有效利用与深度开发。 王英梅等指出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对G P S 依赖性强、与R S 配合紧密、具有较强的动态模 拟功能。网络化分布的海洋数据库群的共享,是 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数据互 操作的研究,制定数据标准,对地理信息进行语 义研究,以实现数据最广泛的共享”。海洋数据 库的建立与整合是建立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 基础。何广顺等介绍了国内外空间信息数据库建 设的现状,分析我国建设海洋空间信息数据库面 临的问题,提出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开放式的 G I S 空间数据共享方案以及建立图形、影像、D E M 第2 期蔡秀芳: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 三库一体的空间数据库”。“数字海洋”空间信 息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海洋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服 务质量的提高。 1 2 从特色数据库建设实例出发,对海洋类数 据库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和理论升华 刘爱原介绍了集美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 实践过程,探讨了建设数据库的体会:特色化、标 准化与规范化、重视知识产权、组建建库团队。1 。 刘月秀等在介绍国内海洋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 后,分析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建设海洋特色数 据库的优势条件,强调了海洋特色数据库建设所 遵循的独立性、协调性、实用性等基本原则”1 。 谢轶茵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设中国海洋 文献数据库的情况,分析了该馆在数据库检索系 统设计方面的成就:数据库检索界面的统一、数 据库全文快速检索、查询检索入口的多样化、全 文阅读和打印简单化 。以上高校图书馆的实践 经验为建立海洋特色数据库提供了宝贵经验。 1 3 海洋类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岳艳明针对海洋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存在 的馆藏资源不足、共享水平不高、文献服务针对 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数字时代图书馆构建海洋信 息数据库、加强海洋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 享、开展特色化服务的措施”。董文静分析了数 字图书馆建设所涉及的众多关键技术:信息生成 与获取技术、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信息检索技 术和信息发布技术,指出海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应包括海洋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海洋特色 数字化资源建设、海洋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建 设、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 1 4 利用x M L 技术构建海洋数据库 田友强提出用J 2 E E 和X 札技术构建由表示 层、W e b 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构成的海洋异构数 据源集成系统。X 札描述海洋数据和创建全局视 图模型,利用S V G 技术实现海洋数据的可视化“ 。 郭忠文提出以S O A 构架和W e bS e r v ic e 技术为支 撑,针对海洋学科中数据源异构性问题设计了海 洋数据集成系统“。夏登文给出分布式数据搜索 的冲突与异构、局部数据统计与全局集成、多态 输出的模式转换等海洋基础数据模型中关键问题 的解决方案,提出建立支持多源、多态、多样性 的海洋基础数据模型和数据仓库模型,并提出建 立海洋基础数据业务流程模型体系结构和流程建 模方法“。以上3 篇文章有理论深度,对于海洋 数据库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马劲松等介绍 了水下数字地形以地理经纬度的形式储存信息。 不同于传统G I S 的平面地图投影坐标系,水下数字 地形显示系统首先解决水下数据的二重变换数字化 问题,通过仿射变换技术和墨卡托投影变换以及剖 面算法原理解决水下数字地形的生成技术,通过 O p e n G L 实现基于球面的水下三维地形显示术“。 2 互联网与海洋文献信息资源 2 1 W e b 技术与海洋信息资源的挖掘、整理 张彩云等介绍了利用因特网查询海洋信息资 源的方法:搜索引擎、网上指南、虚拟图书馆, 总结了海洋信息资源表现形式、站点分布,分析 了海洋信息资源特点“ ,这是第一篇研究利用互 联网开发海洋信息资源的学术论文。黄南艳重点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海洋文献信息工作面临的挑战 与机遇,提出网络环境下发展海洋文献信息的建 议“。任似娅等对海洋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进 行调查,认为海洋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 要在于处理好宏观与微观、传统文献和电子文 献、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馆藏价值与使用价值 的关系“。这些论文大都从操作方法和经验层面 上探讨网络时代海洋信息资源建设,还缺少必要 的技术研发和理论生成等深层次的学术探索。 2 2x M L 与海洋信息发布服务 陈继香指出X M L 技术不仅可以直观描述海洋 数据,还能提高海洋资料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如 果说w e b 技术改变了用户和应用程序间的交流方 式,那么X 札则改变应用程序及其交流方式,改变 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方式 。基于X 儿的 数据交换系统,可以方便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其交换系统中,有x 儿D O C ,R D B M S ,0 0 D B M S , 只需每个系统将其内部数据转换为基于海洋行业 标准的x 札数据格式便可用于系统间的交换。 2 3W e b GlS 技术与海洋信息资源建设 W e b G I S 技术将G I S 与W e b 技术有机结合,把 海洋部门分散孤立的G I S 系统融入w e b 中。刘振 民指出w e b G I S 技术的特点是在空间框架下实现 图形、图像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动态连接,提供网 上可视化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系统开发 实例,必须对W e b G I S 平台进行必要的空间化改 海洋信息 造和信息显示的底图研制。薛存金等指出w e b S e r v ic e 技术为信息系统应用层的集成提供了可 能。基于W e bS e r v ic e 的框架体系结构以服务为 核心,通过x 儿标准及扩展协议进行功能的组合和 分解,实现海洋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 。 孟志河等提出利用w e b G I S 技术进行海洋工程防 灾、减灾、救灾和加快海洋工程建设的解决方案, 介绍了利用M a pX t r e m eN T 控件,V is u aC + + N e t ,A s P 等技术实现深水港建没系统“ 。这是 w e b G I S 技术在海洋工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3 1 海洋文献典籍类型研究 郑杰文认为海洋文化典籍可分为海洋古典文 献、海洋方志资料、海关物流文献、海洋科技文 献4 类“,这是迄今第一篇海洋文献类型学研究 的论文,对海洋文化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3 2 海洋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谢轶茵概括了湛江海洋大学海洋文献开发与 利用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周莉分析了我国海洋 类高校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图书馆海 洋文献资源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时效性。提出 海洋类高校图书馆应联合起来,分别建立特色数 据库、专有数据库,以形成完整的海洋基础文献 数据库,并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海洋信息资源共 享“ 。张文瑛探讨了海洋期刊的收集、整理与利 用。调整期刊采购思路、题录思路、加强信息资 源的宣传、管理和检索服务“ 。侯秀生提出重视 海洋科技信息工作是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共 同特点。虽然我国已开通了海洋信息网站,但信 息情报仍不能适应海洋事业大发展的需要“。 我国海洋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还处在经验 总结和方法探索阶段,没有站在理论制高点和高 新技术平台上深入推进海洋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3 3 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挖掘 数字化技术为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 方便,在生成海量信息的同时,加快资源更新速 度。海洋文献信息资源挖掘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董民辉列举了国内外海洋研究机构、海洋类 电子出版物和水产资源数据库等海洋信息资源, 介绍了网络数据挖掘方法“ 。王静芳以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保障重点学科建 设为例,提出重点学科建设应得到图书馆全面而 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 韩真等分析了建设涉海类特色文献资源的途 径在于设立海洋文献中心、扩大海洋文献虚拟馆 藏、构建特色文献资源保障机制“ 。文信原指出 我国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匮乏,应加强外文海洋书 刊的订购协调、开展联机编目协调、合作进行馆 藏文献的数字化工作、重视海洋图书情报的舆论 宣传等”“。任似娅等指出浙江海洋学院图书馆在 文献资源方面并不适应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 战略目标。通过提出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目标、馆 藏需要教师参与、走“共建、共知、共享”的整体 化发展道路等实现新文献资源体系的建立” 。侯秀 生分析我国海洋文献信息资源滑坡的现实状况,提 出开辟渠道,建立海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高峻等指出海洋科技期刊对全面利用和开发海洋 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科技期刊是海洋科学技术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或影响生产力的传媒”“。巫小兰 指出大规模的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科技档案,提 出加强海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 4 海洋特色图书馆的建设 海洋特色图书馆的建设是指海洋类图书馆积 极拓展海洋特色藏书体系,以海洋特色信息资源 为主,能够集中提供海洋特色文献信息,以便满 足当地经济发展的特定需要。郑小云介绍了北海 市建设海洋特色图书馆的自然优势和社会责任, 从馆舍、经费、文献采集原则、馆藏内容和载体、 文献管理和服务方式几个方面论证了特色图书馆的 实施方法,提出其特色要体现于观念新、馆员素养 高、检索联机和有偿服务上”“。宋金琴指出图书 馆海洋信息服务滞后,主要因为海洋文献利用率 低、可获率低、共享率低、文献单一、数据库规 模效应尚未形成,提出应建成数字海洋图书馆、 实现知识共享、进行海洋信息精品服务“。陈毓 生认为上海水产大学建立海洋科技文献馆舍的时 机和条件已成熟,探讨了建设海洋科技文献馆舍 的方法步骤,指出馆舍建设应注意到的问题” 。 4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海洋科研体 制改革探索 4 1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影响力 海洋科技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2 期蔡秀芳: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综述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还要取决于海洋科技成果的 推广与转化。徐质斌分析了我国海洋科技成果应 用推广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其推广应用中的各种 障碍,提出提高海洋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效率的具 体措施”“。海洋科技成果还可通过海洋科研论文 的被引用情况得到印证。樊怡菁介绍了国际海洋 科学和中国海洋科学论文产出概况,指出中国海 洋科研论文总量占中国所有学科S C I E 论文总量 的0 6 2 ,远低于国际水平。中国海洋科学国际 1 顶尖论文只有2 篇;中国海洋科学热门论文 数为1 篇”“。中国海洋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 不容乐观。 4 2 海洋科技发展与创新 刘曙光在对海洋科技创新和技术预见概念分 析的基础上,提出将技术预见引入海洋科技创新 领域,论证了技术预见对海洋科技创新的预警、 指导、引导和整合作用“ 。倪国江、文艳介绍美 国海洋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美国海洋科技发展 的主要推进因素,他认为美国海洋科技发展对我 国海洋科技研究在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完 善、海洋科研体制改革、融资渠道的拓展、跨学 科研究和海洋科技产业化等都有借鉴作用” 。 4 3 海洋科技体制改革 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的海洋基础研究与 科技开发状况不仅取决于海洋科技水平和文献资 源建设程度,还取决于海洋科技体制先进与否。 王淼剖析了我国海洋科技体制在科技机构和科技 运行机制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我国海洋 科技体制的建议,将海洋科技组织机构分为基础 研究、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机构和海洋社会服务 机构,形成国家重研究,地方和部门重开发与服 务的海洋科技力量格局,还提出海洋科技运行机制 在选题、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王 芳等分析了我国海洋科技机构现状,提出海洋科 技体制改革措施”“。 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的经济价值是不言 而喻的,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所有的涉海类文献信 息研究都有所论及。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海洋 文献和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总结的研究论 文也不少。但是从构建海洋文献学的宏观视角上 看,研究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的论文可谓凤毛麟 角。这说明涉海类文献信息资源的研究还有待于 从学科视角和学理层面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 张峰海洋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设计初步研究 J 地理 空间信息,2 0 0 8 ( 4 ) :3 卜8 4 2 栾振东对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的探讨 J 海洋科学,2 0 0 8 ( 1 0 ) :6 9 3 王英梅,刘闯围内外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现状与 发展趋势 J 资源科学1 9 9 9 ( 6 ) :7 5 7 9 4 何广顺,季四海构建“数字海洋”空间信息数据库 J 海洋信息,2 0 0 4 ( 1 ) :卜4 5 刘爱原“水产科技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与思考 J 6 刘月秀,李振玲我馆建设海洋水产特色数据库的思考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 0 5 ( 5 ) :3 5 3 7 7 谢轶菌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J 图书馆学研究, 2 0 0 4 ( 3 ) :2 3 2 4 8 岳艳明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海洋信息服务 J 图书情报工 作,2 0 0 6 ( 5 ) :1 2 5 一1 2 7 9 董文静海洋数字图书馆建设概论 J 海洋信息,2 0 0 5 ( 2 ) :8 一1 0 1 0 田友强基于J 2 E E 和x M L 的海洋数据集成系统原型设计与实 现 D 青岛:中陶海洋大学,2 0 0 5 1 1 郭忠文面向服务构建的海洋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计算机应用研究,2 0 0 6 ( 2 ) :1 5 卜1 5 t 1 2 夏登文数字海洋基础数据及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及相关技 术研究 D 沈阳:东北大学,2 0 0 6 1 3 马劲松,徐寿成数字海洋虚拟水下数字地形实现的关键 技术 J 海洋测绘,2 0 0 7 ( 3 ) :4 8 5 0 1 4 张彩云,商少平I n t e r n e t 与海洋信息资源 J 海洋科 学,1 9 9 9 ( 5 ) :6 9 7 1 1 5 黄南艳网络环境下海洋文献工作的对策 J 海洋信息, 2 0 0 2 ( 2 ) :1 3 一1 5 1 6 任似娅,邹丽红网络环境下海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 设探讨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 0 4 ( 8 ) :3 4 3 6 1 7 陈继香X M L 在海洋数据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J 海洋通 报,2 0 0 5 ( 4 ) :4 6 5 0 1 8 刘振民w e b G I s 技术在海洋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J 海洋技 术,2 0 0 3 ( 4 ) :2 7 3 1 1 9 薛存金海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分析 J 】海洋学报 2 0 0 8 ( 4 ) :5 6 6 L 2 0 孟志河海洋工程信息系统的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技 术,2 0 0 9 ( 7 ) ( 上旬刊) :2 5 7 2 1 郑杰文海洋文献的类别及研究意义 J 中国海洋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7 ( 4 ) :2 9 3 0 2 2 谢轶茵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海洋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J 图 书馆学研究,2 0 0 5 ( 3 ) :9 8 2 3 周莉海洋类高校图书馆海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 0 7 ( 7 ) :9 9 一1 0 0 2 4 张文瑛浅谈图书馆海洋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现代 情报2 0 0 2 ( 1 0 ) :6 7 2 5 侯秀生关于当前海洋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建议 J 海洋 信息,1 9 9 8 ( 1 2 ) :5 6 2 6 董民辉海洋类文献资源及其数据挖掘方案 J 】江西图书 馆学刊,2 0 0 6 ( 2 ) :3 6 3 7 2 7 王静芳海洋类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J 科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 0 0 5 ( 9 ) :5 7 5 8 2 8 韩真涉海类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J 海洋信息。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