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一、通假字,1、形声辨义法(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北冥(声旁“冥”代替形声“溟”)有鱼,其名为鲲小知(通“智”)不及大知夙遭闵(通“悯”)凶;零丁(通“伶仃”)孤苦;常在床蓐(通“褥”)举酒属(属,通“嘱”)客人生如梦,一尊(“樽”)还酹江月赢粮而景(通“影”)从传道受(通“授”)业解惑也召有司案(通“按”)图拜送书于庭(通“廷”)“从”代替“纵”,“取”代替“娶”,“当”通“挡”。,(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声字“材”代替声旁字“才”)或师焉,或不(通“否”)焉(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声旁“巨”相同,“把守”的意思。)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云销雨霁(“销”通“消”)涂(通“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蒲苇纫如丝(纫,通“韧”)輮使之然也(輮通“煣”),2、同音不同形乃瞻衡(通“横”)宇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御六气之辩(通“变”)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倍,通“背”)德也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通“无”)被(被,通“披”)坚执锐(被发文身皮褐怀玉)3、不同音不同形而(而,通“能”)征一国者扁鹊望桓侯而还(还,通“旋”,回转)走,二、一词多义,掌握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1)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开来。如“寒”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或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大渡桥横铁索寒,(2)辐射式。即词的引申义环绕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由其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盘根错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清明时节雨纷纷单于壮其节钿头银篦击节碎,又如“负”,本义是背载物,载。引申为承受、承担,支撑;再引申为抱有、享有,又引申为依仗、凭借,进而引申为辜负、对不起等。,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载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支撑3、久负盛名享有4、负势而上凭借5、誓天不相负辜负,爱,爱护喜欢,爱好爱惜,吝惜爱慕,欣赏恩惠隐蔽,躲藏,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古之遗爱也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薆,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安稳安全安逸安抚,抚慰安置、安放哪里养生使安,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6沛公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左右欲兵之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器,军械士兵,军队用兵策略,战略用兵器杀人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兵,1朝服衣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zho早晨上朝朝见,朝拜朝廷朝代朝政对、向,推导提示:“朝”本义为“早晨”,读zh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朝cho,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台阶清除,去掉清除,去掉整修,修理拜官,授职门屏之间,推导提示:“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除,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言词,言语文词,文学藉口推辞告别,辞别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计较辞令,应酬的言辞辞谢,婉言道歉命令,辞,推导提示:“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近于,几乎大概,恐怕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推导提示:“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殆,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对着,面对抵,两者相抵阻挡,抵挡执掌,主持承担应当,应该恰当,适合,合宜判处,判罪阻,拦占据、把守值,在,正在必然,必定、一定,推导提示:“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圣贤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路,道路取道道理,规律主张,思想,学说道义说,谈论道理、规律意向走路、赶路料想通导、引导道德和正义,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道,发,本义:放箭。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出发;上路。例: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打开粮仓。例:途有饿殍而不知发。派遣。例: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发生;发出。例:使人发书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花开放。例: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鼓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击鼓进攻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泛指敲击,弹奏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挥动(鼓刀:挥动屠刀,杀牲割肉。)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拍打;振动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石钟山记),事,事故旧,与“新”相对衰老仍然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原因,缘故故意,特意原来,本来所以,因此故事:旧事,前例死亡,故,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3暮去朝来颜色故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5君安与项伯有故6既克,公问其故7故遣将守关者8此物故非西产9故臣复取璧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1病故,物故,推导提示:“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3固请,召有司案图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固险要的地势坚持,坚决顽固,固执本来,原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巩固、安定坚守、安定,推导提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固,经过,通过超过胜过过分,过于错误,过失责备访问到,到来,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4以其境过清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7今公子故过之8一日,大母过余曰,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5假令仆伏法受诛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借凭借,借助宽容假,不真,与“真”相对假令:假如给与,推导提示:“假”的本义是“借”.“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予”之义。借来东西(比如钱)当然就有了“凭借”.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假,1凡天地之间2奉命于危难之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安得广厦千万间5彼节者有间6遂与外人间隔7间以诗记所遭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骨微伤,病间月11间关莺语花底滑12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两事物的当中中间,期间一会儿指房屋的间数间隙,空隙隔离间或离间参与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谍表时间,有时、偶然表状态,从小路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推导提示:间的本义是“门缝”。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时间的“空隙”,即“空闲”。“夹缝”是在两个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由此可引申出许多意义:“间隔、参与、中间、离间”等。“离间”再引申出“间谍”之义,间谍当然是“秘密”的喽。,间,1金就砺则利2连辟公府不就3轲自知事不就4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6若无罪而就死地7荆轲遂就车而去,接近,依靠赴任,就职完成,达到目的成就即,随即走向,走上上车、上路,推导提示:“就”的本义是“走近、靠近、走上、趋向”。引申为达到目标的含义“成就、成功、完成”。走上领导岗位,就是“担任、赴任”。,就,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2举类迩而见义远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5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8杀人如不能举9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10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12兔起凫举13主人不问,客不先举14卒叫,函谷举15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起,抬起举出,提出发动,举行推荐,推举推荐,推举总合,聚合,拿全,皆尽举言:发言举事:作事情包举:并吞飞动问攻占、占领举动,推导提示:“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举,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佛印绝类弥勒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7绝代:8绝伦:9不如早与之绝10抢呼欲绝11以为妙绝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断绝停止,消失隔绝,阻绝极,最,非常完全,绝对,全然横渡1久远的年代2当代独一无二独一无二,超越同等绝交绝命达到极点陡峭的,推导提示:“绝”的本义是“绳索断”。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比喻引申出“横渡”的意义。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意义: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尽头,极点”。由“到了极点”引申出程度副词“极”和动词“超越”(到了极点就是超越一切)之义。,绝,名,名字;名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乐府诗集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欧阳修醉翁亭记)出名,有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名声,名誉,名望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名达于缙绅间。(黄宗羲柳敬亭传)以私人名义占有不名一钱。(王充论衡)说出莫名其妙,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5复前行,欲穷其林6穷巷陋室穷山恶水7公孙衍穷张仪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困窘,处境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贫困穷尽寻求到尽头僻、荒使.困窘穷冬:严冬,推导提示:“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仕途上不通,则是“不得仕进,不能显贵”;生活上“阻塞不通”,则是“生活困难,无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了。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穷,1沛公不胜杯杓2刑人如恐不胜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5予观夫巴陵胜状,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尽胜利,战胜,取胜胜过,超过优美的,好的,推导提示:“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胜,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4人皆得以隶使之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派遣,命令使,让出使使唤使者使命主使,指使假使,推导提示:“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使,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5拜送书于庭6举世唯知其书7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写,记下文字书信书籍,书国书书法、字体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推导提示:“书”的本义是“写,写字”。作名词是意义为“字”;“信”,“书籍”等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古又引申出“信”和“一般的书籍”等意义。,书,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2属予作文以记之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若属皆且为所虏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连接,连缀通嘱嘱托隶属掌管类等、辈系、是,推导提示:“属”的本义是“连接”。“撰写”正是把一个个字连接起来;“跟随”也是连接的形象描述。跟随某人自然“属于”某人一伙的,“隶属”当然是同一“类”被“管辖”的,“亲属”更是属于同一类的,属,通,没有堵塞,可以通过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通往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北通巫峡。(范仲淹岳阳楼记)传递;传达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通其意。(贾谊过秦论)沟通;接通阡陌交通。(陶渊明桃花源记)往来友好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了解;精通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疏通;开通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恶,略,1阿母谢媒人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3乃令张良留谢4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7及花之既谢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推辞,谢绝道歉,认错辞别辞别感谢告诉凋落请问,推导提示:“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当然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申出“辞,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谢,三、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代词语今天词义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失去了古代词语的意义,即意义转移了。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例:江、河因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例:臭、谷(由谷类的总名到现在专指小米或稻子),四、词类活用,1、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的活用;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1.襟三江而带五湖2.雄州雾列,俊彩星驰3.宾主尽东南之美4.而耻学于师5.小学而大遗6.六王毕,四海一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8.项伯杀人,臣活之。9.籍吏民,封府库1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文言虚词,(略),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汝是大家子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人非草木富贵非吾愿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5、无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今臣亡国贱俘宾主尽东南之美,在古汉语中,是”多用作代词,很少用来表示判断。是岁,元和四年也。是乃仁术也。,故事一则,你能很快找出故事中的判断句吗?,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此必苦李。,(语意直接表判断),二、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例:而君幸于赵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用“见”、“于”,“见.于.。”表被动。例:遂见用于小邑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注意:见放在动词前,还可以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府吏见丁宁”,“慈父见背”,“见谅”,“诚请见教”等。,用“为”、“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若属皆且为所虏。既自以心为形役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用介词“被”表被动。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忠而被谤,信而见疑,2、无标志的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一试身手,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2、()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A,一试身手,翻译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广东高考题),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5.省略量词。,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便舍船,从口入。,(1)省主语,村人,渔人,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省谓语,鼓,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跃,省略句,(3)省宾语,竖子不足与谋!,必以分人,之,之,省略句,(4)省介词,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于,以,三、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科级领导干部选拔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
- 甘南州中考试题及答案
- 工厂机电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照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融创会计笔试题库及答案
- 人资岗位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妇产科护理学专项)产前检查护理案例分析试附答案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线上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畜牧防疫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预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2025年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越战老兵进校园演讲稿
- 2021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上册全册全单元知识点总结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学术英语(综合)》课后答案
- 计划生育证明表格
- 磁粉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