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居民个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和实施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拓展研究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低碳经济形态转变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各个阶层家庭基本情况和低碳经济意愿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数据说明、调研背景、调研结果、调研体会、调研建议等内容 一、调研数据说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XX年1月15日3月1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 问卷数量:100份 调查范围:社会管理者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人们关于低碳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低碳经济与生活”的调研 从大的方面来看低碳对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就全球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是较高的但是由于他们消费水平高二氧化碳的减排责任并不占优势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五十四吨是世界二氧化碳的第二排放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高碳模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内容有人分析认为中国要达到欧洲的低碳水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降下来;但中国要继续发展钢产量就得继续维持十年至二十年当然既保持高能耗产品的产量又尽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也可以定义为低碳经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尽国际义务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出路 从小的方面着眼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首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知道素食比肉食消耗的资源少前者是低碳的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长久在空调房生活其实不利于强壮身体的养成许多习惯低碳生活的人士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其次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所以也可以说低碳生活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制能力自律程度如何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经济的、环保的、生态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就是高素质的人的生活方式那么低碳的生活就是高品位、高素质的生活 最后低碳生活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调研结果 (一)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的家庭基本情况包括月电费、月水费、月燃气费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的月水费较高达到每月40元左右个体工商户的电费尤其高于其他阶层至于燃气费方面各个阶层则相差无几由于天气较冷又加上是在寒假期间所以居民呆在家里的时间普遍增加很自然地居民们使用电视机、空调、电脑的频率也会增加其次是热水器、洗衣机在家时间长以至于用电量及用水量直线上升据资料显示家居用电也要排除相应的二氧化碳气体用电越多排放二氧化碳也就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 冬季大多数家庭的取暖也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大方面故针对家庭每年取暖费做了调查具体情况如图2.调查结果表明个体工商户阶层年取暖费平均高达XX元社会管理阶层取暖费在1700元左右相比较而言农村劳动者的年取暖费较低平均在700元左右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农业劳动者冬季根本不取暖 图2表1我们还针对每个家庭的取暖方式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家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取暖每个阶层的取暖方式比例见表1大多数社会管理阶层人员选择空调和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农业劳动人员基本全部自己烧暖气这与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密不可分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比例较为均等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5%选择使用空调取暖个体工商户中20%选择空调取暖使用空调的费用比较高不仅耗电而且产生氟利昂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产生的大量co2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二)家庭使用电器情况表2家庭使用电器主要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电风扇、空调、电磁炉、饮水机等各阶层使用比例如表2.其中80%的个体工商户、65%的社会管理人员、60%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空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将近一半的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也拥有空调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表3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频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碳的消耗以及碳的排放量与我们能否进行低碳的生活和低碳地消费息息相关为此我们也对此产开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的整体平均结果如下图所示 河北地区的家庭中有高达30%的家庭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使用空调还有将近45%的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电风扇512小时居民大量使用空调和电风扇空调热气的排放使得室外温度更高用电量也会随之增加用电增加co2的排放量也就越多温室效应由此愈演愈烈相对于电视机100%的使用而言电磁炉和饮水机的使用量较少仅有25%的农业劳动者使用电磁炉30%的农业劳动者使用饮水机 (三)家庭成员出行交通工具情况 调查地区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电瓶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当然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步行来代替交通工具这样一方面既节省耗电耗油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表4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将近70%80%会选择步行外出而社会管理人员中仅有20%偶尔采用步行方式外出他们的外出交通工具主要依赖于私家车表4图6大约有75%的个体工商户和40%的社会管理人员拥有私家车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及城乡无业失业者中只有较少数人采用私家车作为外出工具另外公交车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管理人员、城乡无业失业人员的主要外出交通工具我认为公交车相对于私家车等其他的交通工具而言载的人数多而耗油并不多是以后城市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发展方向 (四)家庭做饭能源使用情况 各阶层的家庭使用做法能源主要有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电等各阶层用来做饭的能源使用情况如图7可以显然看出无论个阶层电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做饭能源将近50%60%的家庭使用电来做饭另外社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多采用液化气做饭农村劳动者则多数使用煤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对于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的使用则较为均衡 据材料了解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液化气是指炼厂气、天然气中的轻质烃类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煤气是以煤或重油为主要原料制取的可燃气体天然气方便清洁而且方便储存火焰的温度高以1公斤煤炭与1立方米的天燃烧值相比煤炭的热值还不及天然气的一半天然气的热效率可达75以上而煤炭的热效率却只有4060即使是石油它的热效率也只有65%左右最主要的是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对环境污染小 (五)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人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人们树立“低投入、低能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品极力促进市场低碳消费的导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对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才能做好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低碳的普及表5其中大约100%的人知道全球变暖85%左右的人知道气候变化大约60%100%的人们知道节能减排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约有35%的居民了解几乎没有人了解碳中和和ipcc气候报告 由图8可知不管是个阶层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低碳”低碳生活可以促使社会发展的改变促使公众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人们将享受到更加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图9可以看出整体而言仅有10%15%的人们尚不确定”低碳“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由上图看出34%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24%的人们认为低碳经济不一定是高成本、高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障碍另外还有22%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必须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20%认为低碳不是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低碳”已经被大多数的居民所认知所了解听说过“低碳生活”理念的受访者所占比重高达93%其中有39%的受访居民表示很了解“低碳生活”理念而在全部受访人群中仅有7%的受访人表示对“低碳生活”一无所知而这些人大多是农村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另外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已经认识到了使用节能产品的新能源产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认识是一方面践行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虽然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益处和优点但是并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对家庭成员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调查 (六)家庭成员“低碳”生活践行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5%的人们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50%的人们认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剩下的人们约占35%表示会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并且会带动身边的人我们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情展开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虽然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都对“低碳生活”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行动方面似乎做得不是特别好很多居民依然习惯于使用私家车或者是电动车只有大部分学生和少部分的上班族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是选择乘坐公交车;在使用家用电器方面大多数家庭在暑期使用空调、电视、电脑、热水器的时间增多用电量增加而且大多数居民没有即使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另外约有40%的人们对自己所在小区的环境表示不太满意没有人负责;20%认为十分不满意基本没有绿化可言;仅有10%的少数人对自己小区的环境表示满意塑料袋也是对我们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祸害去超市购物忘记带购物袋时50%的人们会购买塑料袋继续购物45%的人们购买环保购物袋购物5%的人们停止购买回家 但与此同时也有好的一面大多数家庭选择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而不是电热水器;大多数居民选择自带购物袋而不是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多数是老人他们在家的时候不经常开空调、电风扇电视、电脑的使用时间也较少开关冰箱们的次数也尽量减少电器使用完毕时大多能及时切断电源以将减少浪费;在用水的问题上老人们大部分都很注意水的循环利用比如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或是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等别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只要大家都坚持那么我们每个人节省下来的点滴能源也会积少成多 四、调研体会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五、调研建议 对于企业: 1.继续发展创新将低碳研制进行到底为社会各层次的消费者做出贡献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2.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严格本着为老百姓身体健康给消费者生活创造便利的目的 3.确保百姓使用产品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的威胁 4.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低碳建筑发展的模式既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技术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尽可能的约束成本更好的贴近社会的需求 5.促进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室用电 对于政府: 1.在低碳产品的宣传过程中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给予社区补助发放一些低碳产品供这些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体验感受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政府可以对低碳的企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真正能够做到使低碳企业得到税收的减免和政策的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提倡低碳生活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的决心让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