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小议文本教学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小议文本教学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内容摘要:文本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左膀右臂。文本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依托,作文教学是文本教学的应用,二者相得益彰,互为支撑。初中三年的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是典范之作,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学好教材,巧用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实写作的内容,美化文章的语言,那学生要想写出 “ 真 ” 文字,表出 “ 真 ” 感情便不再是难事。 关键词:文本教学作文教学结合真实 这是个饕餮遍地, “ 吃货 ” 盛行的时代。在信息发 达的今天,只要我们馋细胞稍作运转,就可在 “ 淘宝 ” 、 “ 美团 ” 这样的美食集聚地找到让我们味蕾舒坦的东西。可这些外表华丽,口味厚重的食物是否是我们生存的必须,健康的所依呢?待这些辛辣油腻破坏了我们的舌唇,扰乱了我们的代谢,大家方才醒悟,其实,一碗来自妈妈厨房的清粥足以让我们获得营养,心神惬意安宁。 这个小例像极了今天学生们的写作。为了能吸引住评卷老师的眼球,有多少学生绞尽脑汁,多方寻 “ 计 ” ,都希望自己能找到昔日传说中的 “ 九阴真经 ” 、 “ 葵花宝典 ” ,用各种所谓的 “ 新颖 ” 装潢作文。他们的作文也许看上去确实新颖别致,与 众不同了,可是那个中的腻味失真确是显而易见的。2 / 7 这样急功近利的作文现状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反思的。我们定是在作文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真实性、情感真实性的有效指导,在作文评价体系上又过多的强调了 “ 新颖别致 ” ,以致学生曲解了个性文章的真实本质,一味的追求浮于作文表面的 “ 形式 ” 包装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近年来,我市学业水平考试的作文命题样式丰富,时而命题作文,时而半命题作文,时而给材料作文,时而看图作文 。其实,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作文命题始终坚持作文与做人同行的原则,让学生有话可说,突出写作的主体 “ 我 ” ,强调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引导作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身边的人和事,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然而,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近年来的考试实战中,作文出现的大量问题一直是语文老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构思新奇但和内容严重脱节。考场作文中许多学生很注重结构 “ 包装 ” ,题记式、日记体、小标题等时髦的结构形式的文章凡有应有,诗歌、小说、童话、寓言等体裁比比皆是,洋文、中文甚至文言文也被大胆广泛 使用。这确实让评卷的教师在开始阅卷时眼前为之一亮,然而读起来却发现,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内容和形式严重脱节。 3 / 7 二、语言华丽但无真情实感。许多学生作文片面追求词句的华丽,喜欢堆积辞藻、铺排句段,缺乏真情的流动,实在难以感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 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而心灵的震撼来源于生活。我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反映什么样生活的作文,生活丰富多彩,作文 也就会摇曳多姿。然而今天的学生们也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现实,接触自然,深入社会;也曾懂得 “ 处处留心皆学问 ” 的道理;更不乏 “ 描写真实的自我体验,展现真实的社会现实以及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 的种种愿望,可为什么还是写不出动人的真挚文作呢?我认为,这是平日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节的关系。 因为脱了节,学生认为教材是教材,考试是考试,作文是作文,三者互不相干;作家们有作家们的生活,学生们有学生们创作,二者互不牵涉。他们眼中看到的教材是干枯的文字,是考试的范围;是别人的故事,是他家的小情。他们看不到那字里行间的血泪, 那质朴纯净表达背后的真实。所以他们忘记了,作文如做人。他们认为阅卷老师就是个买椟还珠商人,于是他们的作文越来越多的重视外在的形式包装,而忽略了 “ 文要表心 ” 的宗旨。而有些老师为了迎合阅卷同行的4 / 7 口味,拼命指导学生如何对作文进行包装,甚至有时还帮助学生总结出如何包装作文的种种方略,想靠这来蒙蔽阅卷老师的眼睛。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作文价值倾向,它过分强调作文的外在形式,甚至夸大其作用,从而导致学生作文严重背离了正常的轨道,说大话,抒假情,这对学生作文有害而无益。 因为脱了节,学生的作文语言或而枯燥贫乏;或而生搬硬套古诗名句;或而故意堆积辞藻、铺排句段,故意引用名言警句;或而无病生吟、矫揉造作。可作文的语言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感情的,而离开了生活,一切语言都变得毫无生气活力。而阅读教材中那些点滴的作者生活、情感经历、心路历程不就是学生作文语言致好的范本吗?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鲜活的语言需靠平时不断的训练和砥砺。只有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落实,加强课堂的时效性,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把教材里的写作之道内化为自己的 “ 烹饪大法 ” ,学生的作文语言才能鲜活起来。 初中三年的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是典范之作,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学好教材,巧用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实写作的内容,美化文章的语言,那语文老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自会烟消云散。 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编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从感性5 / 7 到理性,从情感到哲思,从观察身边琐事到对生活的思考,文本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思想,更触摸到他们的心弦。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 “ 小我 ” ,也能看到 “ 大我 ”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去探究 ,在阅读中提升认识,寻找到写作的途径。 对文本的教学,老师们一向是一丝不苟,特别是一些经典,如解剖麻雀般,从构思立意到语言文字,讲析深入而透彻。当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对文本的技法已经熟练掌握。此时,对于写作基础还很薄弱的初中生而言,范文的指路无异于茫茫大海上的指航灯,会让学生豁然开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学完一篇文章,及时地模仿借鉴,或思路,或描写,或语言,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全篇,举一反三,迅速反馈,将收获颇丰。 因此,我们在文本教学中,除了传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有意识地和写作训练相结合,有效地 开发利用课本资源,为写作提供更丰富的 “ 食材 ” 。 教材是珍馐 “ 真宴 ” 。初中生因为年龄、经历的限制,他们看待生活,分析问题时目光难免狭窄,认识难免浅薄,思考难免片面,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高屋建瓴,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很深入、全面、辨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此时,我们的文本能成为一席有示范性的 “ 真宴 ” ,让学生从中去体6 / 7 会真实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同时也让他们在与作者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去感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而达到认知的提高,思想的升华。 教材是储米粮仓。学生提笔行文时总感叹 “ 无米 ” ,或是感慨 “ 米 ” 的陈 旧。一写到老师,就是 “ 生病时的问候 ”“ 犯错时的交流 ” ,一写到母亲(或父亲),就是 “ 雨天送伞 ”“ 生病送医院 ” ,仿佛天下所有的老师和父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个性,没有生命,只有概念和模式。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关注得少,思考得少,忽略了身边很多新鲜的、感人的细节。而文本却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平凡鲜活的人,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平淡却感人的生活画面,文本向学生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还原了生活的真相。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触摸到这一点,无疑为学生打开了生活的大门,让他们看到生活平凡而深刻 的一面。 教材是 “ 真宴 ” 食谱。一堆同样的食材,有的人能够烹制美味佳肴,而有的人却只能将其煮熟充饥。究其原因,在于对食材的使用和烹制方法缺乏创意。同样,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的结构图就是一顿盛宴的精致食谱,只有心中有佳味才能安排妥帖,总览全局,才能清晰流畅地表达。再好的材料如果不善于布局,巧妙构思,运用一些写作的技法,也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优秀的课文不仅能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7 / 7 教给他们关注生活的视角,同时,很多作家的作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行文的结构和写作的技法上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在文本的教学中, 老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外,还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的技巧,将此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教材是 “ 真宴 ” 提味料。一个很感人的材料为什么写出来却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学生常常困惑于此,其实成败的根源就在表达上。同样是表现美丽, “ 她多美丽啊 ” 和 “ 她美若天仙 ” ,哪一句更有表现力自不用多说,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工程改造合同协议书
- 餐饮特许经营加盟合同
- 在线教育平台用户体验优化与满意度调查报告:2025年市场前景预测
- 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 2025年能源行业绿色金融创新报告:市场发展与实践案例
- 中医院外科考试题及答案
- 电竞俱乐部运营管理与品牌建设2025年市场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
- 中医药膳养学试题及答案
- 中医学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 代建管理工作程序
-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 便秘的中医护理
- 机电设备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
-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
- 多模态技术在智能养鸡工厂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征信知识专项培训课件
- 《美国司法体系》课件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在游戏上的应用》
- 小学信息技术试题(附答案)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