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pdf_第1页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pdf_第2页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pdf_第3页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pdf_第4页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4 卷第1 期 2 0 1 4 年1 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P E R I O D I C A LO F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A 4 4 ( 1 ) :0 1 6 0 2 3 J a n ,2 0 1 4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徐智昕1 ,周慧2 3 “,郭佩芳1 ,侍茂崇1 ( 1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 6 6 0 0 3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 6 6 0 7 1 3 国家海洋局海洋一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 6 1 0 0 5 ) 摘要:利用日本气象厅( J A M s T E C ) 所提供的A r g o 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 M in d a n a o D o m e ;M D ) 的 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 D 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 。N 1 0 。N ,1 2 7 。E 1 4 5 。E 范围内1 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 构。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 0 6 0 0m 之间,强度在次表层1 0 0 2 0 0m 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 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M D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 秋弱,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 1N in o 期间,M D 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M D 增强。局地风场对M D 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M D 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o 3 4 6 。M D 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 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增大,暖水厚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 D 的发展;反之亦然。 关键词:棉兰老隆起( ) ;风应力旋度;暖池;相关 中图法分类号:P 7 3 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 6 7 2 5 1 7 4 ( 2 0 1 4 ) 0 1 0 1 6 0 8 棉兰老隆起( M in d a n a oD o m e ;M D ) 是指由北赤道 流、棉兰老流和北赤道逆流所构成的位于菲律宾海棉 兰老岛以东一个气旋式的再循环结构。因为M D 位于 热带西太平洋西边界,且濒临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因此 M D 的结构特征和变异规律对于了解太平洋西边界流 的结构和变化特征以及热量的经向输送都非常重要。 以往研究的棉兰老冷涡( M in d a n a oE d d y ;M E ) 其实是 M D 的西部的低温中心,M a s u m o t oa n dY a m a g a t a B 认 识到了包含M E 的这一气旋式再循环区的整体效应, 将其定义为M D 并用数值模式对其季节、年际变化特 征进行了研究。而在M a s u m o t oa n dY a m a g a t a 之前的 研究均是对于棉兰老冷涡的研究,对这个范围更为广 阔的气旋式冷水区的研究较少。 M a s u m o t o 和Y a m a g a t a 指出,M D 在北半球冬季 增强是由于与东北亚冬季季风相关的正风应力旋度增 大而引起的局部上升流,在春季衰退是由于下降流的 影响。这种季节变化已被很多研究证实。T o z u k a 等 2 利用全球海洋模式( O G C M ) 对M D 的季节和年际变异 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K a s h in o 等 3 1 根据位于8 。N , 1 3 7 。E ;5 。N ,1 3 7 。E ;和8 。N ,1 3 0 。E 的T R I T O N 浮标 水下传感器数据,通过分析温度和热收支变化,进一步 验证了M D 演变过程中的半年、一年和年际变化信号, 即E N S O 时间尺度上的M D 区域的热容量变化。S o n g 等 4 利用一层半模式研究了M D 区域的S S H 变化并 指出该区域存在显著的0 5 年、1 年、2 7 年和超过8 年的周期变化。 由于以往的研究基于单独的断面观测,关注的主 要是棉兰老冷涡且主要是表层的结构讨论 5 - 1 0 ,而对于 M D 这一更大范围冷水区的研究,特别是其三维结构特 征的研究较少。对该区域变异规律研究主要是针对棉 兰老冷涡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受E N S O 循环影 响的讨论 5 1 1 ,鲜有其他时间尺度的讨论。由于M D 位 于太平洋西边界,此区域风场变化非常复杂,除与E N S O 有关的风场的年际变化外,还受很强的热带季风及 局地风场的控制。地形的复杂和气候条件的多变性使 得M D 的变化异常复杂。随着观测手段的改进,该区 域的观测资料也越来越多。从卫星高度计资料来看, M D 是与北赤道流一棉兰老流及北赤道逆流构成的1 个 气旋式再循环结构紧密相连,其东西向尺度变化异常 大,有时甚至可以达到4 0 个经度以上。如此大范围的 冷水必然会对该区域的环流以及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利用近十年来构建起来的A r g o 剖面浮标大 洋观测网资料,来系统研究这一气旋式再循环区域的 三维结构以及各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一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 G C M A C l l 0 2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2 0 1 2 C B 9 5 6 0 0 0 ;2 0 1 2 C B 9 5 6 0 0 1 ) 资助 收稿日期:2 0 1 2 1 2 2 1 ;修订日期:2 0 1 3 一O l 一1 7 作者简介:徐智听( 1 9 8 9 ) ,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南海流涡结构。E - m a il :x u z x - 1 2 0 5 1 6 3 c o m 通讯作者:E - m a il :z h o u h u i q d io a c c n 1 期徐智听,等: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1 1A r g o 资料 文中所用的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 J A M S T E C ) 所 提供的2 0 0 1 年1 月2 0 0 9 年1 2 月间A r g o 全球l 。 1 。格点温、盐度资料。原始资料来源于全球A r g o 资料 中心( G D A C ) 收集的约4 4 万条经过实时或延时质量控 制的剖面资料以及该区域其他的观测资料。在对这些 资料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 剔除了某些A r g o 浮 标观测存在系统压力误差的剖面以及位于边缘海或没 有浮标定位信息的剖面) 后,又对这些剖面资料进行了 盐度漂移订正,并剔除了盐度值与W G H C 历史资料 ( R o e m m ic ha n dG il s o n ,2 0 0 9 ) D z 盐度值之差大于0 1 的剖面以及观测深度小于6 0 0m 的剖面。最后对剩余 的约3 5 万条剖面资料进行最优插值及客观分析得到 了l o 1 。全球格点温度、盐度资料。文中仅选用了西热 带太平洋( 1 5 。S 1 5 。N ,1 2 0 。E 1 4 0 。W ) 的温、盐度剖面 资料。 1 2 风场资料 本文所用的风场资料是由N O A A 提供的卫星观 测数据。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 4 。,时间间隔包括6h , 日平均和1 1 年( 1 9 9 5 - - 2 0 0 5 ) 气候态平均,数据发布时 间从1 9 8 7 年7 月至今。本文采用从2 0 0 1 年1 月 2 0 0 9 年1 2 月月平均的风速数据。 1 3 采用方法 由于M D 濒临热带西太平洋暖池,表层容易收到 暖池的伸展而冷信号被掩盖,其低温中心在次表层到 中层比较显著。作者根据资料得到西太平洋多年平均 温度场以及M D 中心位置的垂直温盐图,确定1 0 0m 处的温度场最能代表M D 的强度。应用统计分析方法 如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讨论M D 的变化机制。 2 结果分析 2 1 三维结构特征 根据A r g o 资料分别计算得到西太平洋各层多年 平均的温度分布和盐度分布( 见图1 ,2 ) 。 ( a 1 0 m 层;b 5 0 m 层;c 1 0 0 m 层;d 2 0 0 m 层;e 4 0 0 m 层;f 5 0 0 m 层;g 6 0 0 m 层;h 7 0 0 m 层。) 图1西太平洋各层多年平均温度分布 F ig 1 A n n u a la v e r a g et e m p e r a t u r ed is t r ib u t io nind if f e r e n tl a y e r sint h eW e s t e r nP a c if ic 由图1 可以看出,由于M D 濒临西太平洋暖池,所 以在表层( 见图l a ) 和5 0m ( 见图l b ) 看不到明显的冷 水。而到了1 0 0m ( 见图l c ) 处,由于暖池在此深度上的 强度变弱,棉兰老岛东部就出现了明显的低温区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本文以2 5 等温线包围区域来定义M D 在1 0 0r r l 的核 心位置,由该图可看出M D 呈1 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狭 长形状,中心位置大约在7 5 。N ,1 2 8 5 。E 。由图1 的 a g 分图可看出,M D 的顶部位于5 0I T I 层,而其底部 则见于6 0 0I T I 层。在5 01 T I 层,M D 中心的水温低于 2 8 ,比周围低0 2 o 4 ( 见图1 b ) ,而在6 0 0m 层 M D 中心的水温降至6 4 以下,比周围低0 1 o 5 ( 见图l g ) 。应注意的是,在1 0 0r f l 层M D 中心的水温 低于2 2 ,比周围低3 多( 见图l c ) ,而在2 0 0m 层 M D 中心的水温则降至1 2 5 以下,比周围低2 多 ( 见图l d ) 。显然,M D 的强度并非表现在表层而是在 次表层1 0 0 2 0 0m 附近最显著。 ( a 1 0 I T I 层;b 5 0 t e l 层;c 1 0 0 in 层;d 2 0 0 I T I 层;e 4 0 0r n 层f 5 0 0 m 层;g 6 0 0 I T I 层;h 7 0 0 m 层。) 图2 西太平洋各层多年平均盐度分布 F ig 2 A n n u a la v e r a g es a l in it yd is t r ib u t io nind if f e r e n tl a y e r sint h eW e s t e r nP a c if ic 由图2 可以看出,在M D 中心及其附近海域,盐度 的垂直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在1 0 0m 层( 见图2 c ) 盐 度偏高,约为3 4 7 ;而在2 0 0m 层以下盐度降至3 4 5 ( 见图2 d g ) ,均比周围低0 2 o 3 。管秉贤认为,这 一盐度极小值是北太平洋中层水所固有的,它随着棉 兰老海流进入苏拉威西海,并遍及棉兰老岛以东、0 N 5 。N 以北的2 0 0 3 0 0m 层水域j 。 模式研究表明 1 1 ,在热带西太平洋,亚洲冬季季 风正的风应力旋度的增强引起的局地E k m a n 上升流, 促使了M D 的产生。图3 是1 2 8 5 。E 断面处的温度和 盐度分布。从图3 a 可以看到,在0 N 9 。N 之间3 0 0r n 以浅的等温线明显地上凸。这是由于E k m a n 抽吸效 应引起的下层冷水涌升所造成的。盐度垂直分布也可 以说明这一点,如图3 b 所示。在4 。N 以北有一股低盐 水,其盐度最小值小于3 4 3 ,从4 0 0m 以深向斜上方涌 升。正是由于下层低盐水的涌升,形成了位于4 。N 附 近的盐度锋面( 1 0 0 3 0 0m ) ,此外还使得4 。N 以北的 盐度跃层( 中心位置在5 01 T I 附近) 比4 。N 以南的浅,且 垂直梯度也大得多。在该盐度锋面的南侧为来自东南 方向的高盐水南太平洋热带水( S P T W ) ,其核心附近的 最大盐度值为3 4 9 ,该水团由新几内亚沿岸潜流 ( N G C U C ) 携带,沿着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向W N W 方向流动跨越赤道进入北太平洋。对照图3 中温度和 盐度断面在4 。N 1 0 。N 附近出现明显的等温线和等盐 线抬升的现象,表明M D 的低温低盐特征是一致的。 另外,从图3 b 还可以看到北太平洋中层水( N P I W ) 在 1 期 徐智听,等: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M D 中的强烈涌升现象,该水团沿着2 6 8 等密度面经 过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下潜过程可以到达西边界流 区域。在1 5 。N 附近其盐度为3 4 2 ,深度在5 0 0m ,在 其到达低纬度区域逐步抬升至4 0 0m ,盐度也因为混合 效应达到3 4 4 3 4 5 。但是从图3 b 可以看到在M D 核心位置,由于剧烈的涌升,3 4 5 盐度等值线抬升到了 2 0 0m ,相对于其他位置平均的5 0 0m 深度抬升了3 0 0m 左右。 综上所述,M D 的强弱变化对局地温盐结构的形态 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当M D 强盛时,深层低盐冷水 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 反之当M D 较弱时,深层低盐冷水向上涌升减弱,温跃 层深度变深,上混合层厚度变厚,这些也体现了M D 是 1 个气旋式冷水区的特征。 图3 多年平均1 2 8 5 。E 断面温度分布( a ) 和盐度分布( b ) F ig 3 A n n u a la v e r a g et e m p e r a t u r ed is t r ib u t io n ( a ) a n ds a l in it yd is t r ib u t io n ( b ) o ft h ec r o s ss e c t io na t1 2 8 5 。E 为了更全面分析M D 的三维结构,同理绘制M D 核心纬度上7 5 。N 处断面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图( 见图 4 ) 。由图4 可以看出,温度等值线和盐度等值线在 1 2 7 。E 1 4 5 。E 范围内有抬升现象。因为M D 的东西向 范围大约从1 2 7 。E 一直延伸到1 4 5 。E ,所以由图4 a 显 示的温度垂向分布比较均匀。在1 0 0m 存在盐度最大 值,约为3 4 7 5 ,小于该层其他纬度处的盐度,这正是由 于深层低盐水向上涌升导致3 4 8 盐度等值线在M D 核心处断裂。而往下至2 0 0 3 0 0m ,盐度值有所下降, 原因如上所说是由于北太平洋中层水的影响。接着往 下盐度又有所升高,这可能是由于来自南半球的相对 高盐水的影响( 见图4 b ) 。 1 3 01 3 21 3 4 1 3 6 1 3 8 1 4 01 4 21 4 4 1 4 6 1 4 81 5 0 。E 图4 多年平均7 5 。N 断面温度分布( a ) 和盐度分布( b ) F ig 4 A n n u a la v e r a g et e m p e r a t u r ed is t r ib u t io n ( a ) a n ds a l in it yd is t r ib u t io n ( b ) o ft h ec r o s ss e c t io na t7 5 。N 2 2 季节变化特征 根据A r g o 资料绘制西太平洋1 0 0m 层冬( 1 月) 、 春( 4 月) 、夏( 7 月) 、秋( 1 0 月) 4 个季节的温度分布和 盐度分布( 见图5 、6 ) 。 2 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 年 图5 1 0 0m 层西太平洋多年月平均温度分布 F ig 5 Y e a r so fm o n t h l ym e a nt e m p e r a t u r ed is t r ib u t io na t1 0 0md e p t hint h eW e s t e r nP a c if ic 图6 1 0 0m 层西太平洋多年月平均盐度分布 F ig 6 Y e a r so fm o n t h l ym e a ns a l in it yd is t r ib u t io na t1 0 0md e p t hint h eW e s t e r nP a c if ic 由图5 可以看出,若以2 4 等温线作为M D 核心 的界限,其分布范围的季节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其中, 冬季M E ) 的分布范围最大,其南北、东西向尺度分别为 7 5 0 和20 0 0k m ;秋季最小,其南北、东西向尺度分别为 3 0 0 和10 0 0k m 。由图6 的a d 分图可明显看出,M D 是一低盐区域。这一低盐特征与赤道附近的高盐水形 成十分明显的对比。春季时,M D 的盐度最低,达到 3 4 6 以下。秋季时,其盐度偏高。 由1 0 0m 层的多年平均温度分布,可大体取M D 的范围为5 。N 1 0 。N ,1 2 6 。E 1 4 5 。E 。对1 0 0m 层M D 平均温度作功率谱分析,结果如图7 所示。 1 期 徐智听,等: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童 = 器 屯 昌 暑 皇 3 拿 h Q 薹 。 山 越 龆 艇 图7 1 0 0m 层l V l D 平均温度功率谱图 F ig 7 T h ep o w e rs p e c t r u mo fM Da tl o o md e p t h 图7 是对1 0 01 1 1 深度上的M D 平均温度作的功率 谱分析。有2 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信号周期,1 个是1 2 个月的季节循环,另1 个就是6 个月的信号。由于M D 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故其温度变化表现出显著 的季节信号特征。分析还发现1 个仅次于季节循环的 周期为6 个月左右的半年信号特征,该信号也明显通 过了显著性检验。已有研究表明,M D 存在着比较显著 的半年周期变化 2 + 4 ,本文则首次利用A r g o 观测资料 揭示了M D 存在的半年周期信号,其动力机制尚需进 一步研究。 2 3 年际变化特征 现有的研究已证明,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异常海 温的变化及其沿赤道东传是导致E N S O 循环的重要机 制。故在同一副图上绘制1 0 0r n 层M D 温度异常与 N in 0 3 指数时间序列( 见图8 ) 。进一步对两者进行相 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是一0 4 1 48 ,超过9 9 的信度检验,说明两者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具体来 图81 0 0m 层M D 温度异常与N in 0 3 指数时间序列 F ig 8T h et im es e r ie so f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o m a l yo f M Da tl o o md e p t ha n dN in 0 3in d e x 说,对照图8 中M D 温度异常与N in 0 3 指数时间序列 分布,可看出在2 0 0 4 年和2 0 0 6 年弱厄尔尼诺年的时 候,M D 的温度均偏高,强度减弱;在2 0 0 2 - - 2 0 0 3 年厄 尔尼诺中等强度的时候,大体前半年温度偏高,后半年 温度偏低,所以大致是接近平均值的;在2 0 0 9 - - 2 0 1 0 年厄尔尼诺较强的时候,M Y ) 温度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强度增强。 3 讨论 3 1M D 变化与风应力旋度的关系 为了研究I V I D 变化与风应力旋度的关系,绘制1 0 01 T I 层的M D 多年平均温度分布的时间过程曲线,同时利 用该范围内的卫星风场数据求风应力旋度,并将两者 绘制在同一幅图上( 见图9 ) 。然后对两者做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为一o 3 4 6 ,超过9 9 的信度检验。表明两者 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正的风应力旋度产生向上的E k - m a n 抽吸将下层冷水上翻,使得M D 的强度增加,反之 亦然。 年份Y e a r 图9 1 0 0m 层M D 平均温度与风应力旋度时间序列 F ig 9T h et im es e r ie so ft h ea v e r a g e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M Da n dw in ds t r e s sc u r l 3 2M D 变化与暖池的关系 前面讨论了M D 变化与N in 0 3 指数的关系,其相 关系数为一o 4 1 48 ,虽然已经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 作者认为直接与暖池相关,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相关系 数。因为暖池位于M D 上方,与M D 变化应该有更密 切的关联。本文选取暖池的范围为1 5 。S 1 0 。N ,1 2 0 。E 1 4 0 。W 之间的海域。在同一幅图上绘制1 0 0r n 层M D 温度异常与暖池温度异常时间序列( 见图1 0 ) ,并对两 者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一0 7 0 2 ,超过9 9 的信度检验。这表明,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 其暖水范围的增大,暖水厚度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 抑制M D 的发展;反之亦然。 。g备d_【譬u嚣暑Pu一越塔R翅匿 l , 2 l O 一 一 2 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 正 艇 味 髓 赠 。 羔 年份Y e a r 粘 呋 越 赠 山 5 参 图1 0 1 0 0m 层M D 温度异常与暖池温度异常时间序列 F ig 1 0 T h et im es e r ie so fh t e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o m a l yo fM Da n d 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o m a l yo fw a r mp o o la tl o o md e p t h 4 结论 ( 1 ) M D 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 。N 1 0 。N ,1 2 6 。E 1 4 5 。E 范围内1 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范围大 致在5 0 6 0 0I T I 之间,其强度并非表现在表层,在次表 层1 0 0 2 0 0I n 附近最显著。该M D 具有明显的季节 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冬季M D 的分布范围最 大,其南北、东西向尺度分别为7 5 0 和20 0 0k m ;秋季 最小,其南北、东西向尺度分别为3 0 0 和10 0 0k m 。 ( 2 ) M D 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冷水向上涌升 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高 温高盐的南太平洋热带水( S P T W ) ,由新几内亚沿岸潜 流( N G C U C ) 携带,沿着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向W N W 方向流动跨越赤道进入到M D 次表层,北太平洋中层 水( N P I W ) 则在M D 的核心位置抬升到了2 0 0r n 。 ( 3 ) M D 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其中较 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分别为:一年和半年。在E 1N in o 期 间,M D 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冷涡增强;而在L a N in a 期间,M D 的次表层水温上升,冷涡减弱。 ( 4 ) M D 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 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一o 3 4 6 ,超过9 9 的信度检验。 ( 5 ) M D 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一o 7 0 2 ,超过9 9 的信度检验。在暖池发 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的增大,暖水厚度的 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 D 的发展;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 - 1 1 M a s u m o t oY ,Y a m a g a t aT R e s p o n s eo ft h ew e s t e mt r o p ic a lP a c if ict ot h eA s ia nw in t e rm o n s o o n :T h eg e n e r a t io no ft h eM in d a n a o D o m e E J JP h y sO c e a n o g r ,1 9 9 1 ,2 1 :1 3 8 6 1 3 9 8 2 T o z u k aT ,K a g im o t oT ,M a s u m o t oY ,e ta 1 S im u l a t e dm u h is c a l e v a r ia t io n sint h ew e s t e r nt r o p ic a lP a c if ic :T h eM in d a n a oD o m er e v is it e d J JP h y sO c e a n o g r ,2 0 0 2 ,3 2 :1 3 3 8 1 3 5 9 3 K a s h in oY ,I s h id aA ,H o s o d aS O b s e r v e do c e a nv a r ia b il it yin t h eM in d a n a oD o m er e g io n J J o u r n a lo fP h y s ic a lO c e a n o g r a p h y , 2 0 1 1 ,4 1 ( 2 ) :2 8 7 3 0 2 - 4 1S o n gD ,H uDX ,Z h a iFG S e as u r f a c eh e ig h tv a r ia t io n sint h e M in d a n a oD o m er e g io ninr e s p o n s et ot h en o r t h e r nt r o p ic a lP a c if ic w in d s J C h in e s eJ o u r n a lo fO c e a n o l o g ya n dL im n o l o g y ,2 0 1 2 , 3 0 ( 4 ) :6 7 5 6 8 3 5 L u k a sRB ,F ir in gE ,H a c k e rP ,e ta 1 O b s e r v a t io n so ft h eM in d a n a oC u r r e n td u r in gt h eW e s t e r nE q u a t o r ia lP a c if icO c e a nc ir c u l a t io ns t u d y l J JG e o p h y sR e s ,1 9 9 1 ,9 6 :1 7 3 1 8 5 I - 6 管秉贤棉兰老冷涡的变异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J 海洋与湖 沼,1 9 8 9 ,2 0 ( 2 ) :1 3 1 1 3 8 7 W ij f f e l sS ,F ir in gE ,T o o l eJ T h em e a ns t r u c t u r ea n dv a r ia b il it y o ft h eM in d a n a oC u r r e n ta t8 。N J JG e o p h y sR e s ,1 9 9 5 ,1 0 0 ( 1 8 ) :4 2 1 4 3 5 8 Q uTD ,M it s u d e r aH ,Y a m a g a t aT Ac l im a t o l o g yo ft h ec ir c u l a t io na n dw a t e rm a s sd is t r ib u t io nn e a rt h eP h il ip p in ec o a s t J J P h y sO c e a n o g r ,1 9 9 9 ,2 9 ( 1 ) :4 8 8 5 0 5 - 9 1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等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 r g o 观测 研究口 热带海洋学报,2 0 0 6 ,2 5 ( 6 ) :8 - 1 4 r I O Z h o uH ,Y u a nDL ,G u oPF ,e ta 1 M e s c r s c a l ec ir c u l a t io na tt h e in t e r m e d ia t e - d e p t he a s to fM in d a n a o J S c ie n c eC h in a ,2 0 1 0 ,5 3 ( 3 ) :4 3 2 4 4 0 1 1 Z h a n gQL ,Z h o uH ,L iuHW I n t e r a n n u a lv a r ia b il it yint h e M in d a n a oE d d ya n dit sim p a c to nt h e r m o h a l in es t r u c t u r ep a t t e r n l - J A c t aO c e a n o l o g ic aS in ic a ,2 0 1 2 ,3 1 ( 6 ) :5 6 6 5 1 2 R o e m m ic hD ,G il s o nJ T h e2 0 0 4 2 0 0 8m e a na n da n n u a lc y c l e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a l in it ya n ds t e r ich e ig h tint h eg l o b a lo ceanf r o m t h eA r g oP r o g r a m J P r o g r e s sinO c e a n o g r a p h y ,2 0 0 3 ,8 2 ( 2 ) : 8 卜1 0 0 1 3 S u z u k iT ,S a k a m o t oT T ,N is h im u r aT ,e ta 1 S e a s o n a lc y c l eo f t h eM in d a n a oD o m eint h eC C S R N I E S F R c G Ca t m o s p h e r e - o c e a nc o u p l e dm o d e l - J G e o p h y sR e sL e t t ,2 0 0 5 ,3 2 ,L 1 7 6 0 4 pi一对go嚣时o-;葛矗4暑Q_山声 pI曹茸。嚣Q鲁_芒Q厶go9 1 期 徐智昕,等:棉兰老隆起二- - 5 皿相俐何z x 、n J z 串 2 3 : 一 T h eT h r e eD im e n s io n a lS t r u c t u r eF e a t u r ea n dV a r ia t io n R e g u l a r it yo ft h eM in d a n a oD o m e X UZ h i X in l 。Z H O UH u i2 , 3 ,G U OP e i F a n 9 1 ,S H IM a o C h o n 9 1 ( 1 O c e a nU n iv e r s it yo fC h in a ,Q in g d a o2 6 6 0 0 3 ,C h in a ; 2 I n s t it u t eo fO c e a n o l o g y ,C h in e s eA c a d e m yo fS c ie n c e s ,Q in g d a o2 6 6 0 7 1 ,C h in a ; 3 T h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G l o b a lC h a n g ea n dM a r in e - A t m o s p h e r icC h e m is t r y ( G C M A C ) ,S O A ,X ia m e n3 6 1 0 0 5 ,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o nt h eA r g og r id d e dd a t ao f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s a l in it yp r o v id e db yJ A M S T E C ,t h et h r e e d im e n s io n a ls t r u e t u r eo ft h eM in d a n a oD o m e ( M D ) a n dit sv a r ia b il it ya r es y s t e m a t ic a l l y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it sh o r iz o n t a lr a n g eisa b o u t5 。N 1 0 。N ,1 2 6 。E 1 4 5 。E ,p r e s e n t in ga san a r r o wb a n d e d s t r u c t u r eint h ez o n a ld ir e c t io n I ts p r e a d sv e r t ic a l l yf r o m5 0 md e p t ht oa b o u t6 0 0 md e p t hd o w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