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5 高数知识总结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导数公式: 2 (tanx)?secx(ctanx)?cscx(secx)?secx?tanx(cscx)?cscx?cotx(a)?alna(log ax x 2 (arcsinx)?(arccosx)?(arctanx)? 1?x 2 / 115 2 1?x1 2 1?x 2 x)? 1xlna (arccotx)? 11?x 2 基本积分表: 3 / 115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tan?sec?a?x?a? xdx?lncosx?C ?cotxdx?lnsinx?C xdx?lnsecx?tanx?C ?cos?sin dx 2 xx ? ?sec?csc 4 / 115 2 xdx?tanx?Cxdx?cotx?C dx 2 2 ?cscxdx?lncscx?cotx?C dx 2 ?sec x x?tanxdx?secx?C 5 / 115 xdx?cscx?C x ?xdx?adx?xdx 2 2 ? 1a1 arctanlnln xa ?C?C?C ?cscx?cot?a 6 / 115 dx? a x?ax?aa?xa?xxa lna ?C 22 2a12a ?shxdx?chxdx? ? 2 ?chx?C?shx?C 7 / 115 ?ln(x? x?a)?C 2 2 22 a?x 2 ?arcsin?C dxx?a 2 2 8 / 115 ? 2 In? ?sin 02 n xdx?cos n xdx? 2 n?1naaa 9 / 115 2 In?2 x?a)?Cx?axa?C 2 2 2 2 ? sinx? 2u1?u x?adx?x?adx?a?xdx? 10 / 115 2 2 2 2 2 x2x2x2 x?a?x?a?a?x? 2 2 2 2 11 / 115 2 2 2 ln(x?lnx?arcsin 2 2 ?C 2 , cosx?2 1?u1?u 2 12 / 115 , u?tan2 x2 , dx? 2du1?u 2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e?e 2e?e 2shxchx 2x ?x 13 / 115 x ?x 双曲正弦 :shx? 双曲余弦 :chx? 双曲正切 :thx?arshx?ln(x?archx?ln(x?arthx? 12ln1?x1?x lim sin x(1? x1x x?0 ?1) x 14 / 115 lim e?ee?e xx ?x?x x? ?e ? x?1) x?1) 2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15 / 115 和差角公式: 和差化积公式: sin(?)?sin?cos?cos?sin?cos(?)?cos?cos?sin?sin?tan(?)?cot(?)? tan?tan?1?tan?tan?cot?cot?1cot?cot? sin?sin?2sinsin?sin?2cos ?2 cossin ?2 ?2 ?2 16 / 115 cos?cos?2coscos?cos?2sin ?2 cossin ?2 ?2 ?2 倍角公式: sin2?2sin?cos? cos2?2cos?1?1?2sin?cos?sin?cot2?tan2? cot?12cot?2tan?1?tan? 222 17 / 115 2 2 2 sin3?3sin?4sin?cos3?4cos?3cos?tan3? 3tan?tan?1?3tan? 2 3 3 3 半角公式: sintan 18 / 115 ? 2 ? ?cos? 21?cos?1?cos? asinA 1?cos?sin?bsinB ? cos cot ? 2 19 / 115 ? 1?cos? 2 ? 2 1?cos?sin? 2 ? 2 ?c sin?1?cos? 20 / 115 ? 2 ? 1?cos?1?cos? 2 ? sin?1?cos? 正弦定理: ? sinC ?2R 余弦定理: c?a?b?2abcosC 21 / 115 反三角函数性质: arcsinx? ? 2 ?arccosx arctanx? ? 2 ?arccotx 高阶导数公式 莱布尼兹公式: n (uv)?u (n) 22 / 115 ? ?C k?0 kn u (n?k) v (k) (n) v?nu (n?1) 23 / 115 v? n(n?1)2! u (n?2) v? n(n?1)?(n?k?1) k! u (n?k) v (k) 24 / 115 ?uv (n)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f(b)?f(a)?f?(?)(b?a) ?f?(?)F?(?)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f(b)?f(a)F(b)?F(a) 当 F(x)?x时,柯西中值定理就是 曲率: 弧微分公式:平均曲率: K? 25 / 115 ds?s ?y?dx,其中 y?tg? ?:从 M点到 M?点,切线斜率的倾角变 ?s d?ds y?(1?y?) 2 3 2 化量; ?s: MM?弧长。 M 点的曲率:直线: K?0; 26 / 115 K?lim ?s?0 ?. 半径为 a 的圆: K? 1a .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b 矩形法: ?f(x)? ab b?an 27 / 115 (y0?y1?yn?1) 梯形法: ?f(x)? a b b?a1 (y0?yn)?y1?yn?1n2b?a3n (y0?yn)?2(y2?y4?yn?2)?4(y1?y3?yn?1) 抛物线法: ?f(x)? a 定积分应用相关公式: 功: W?F?s 水压力: F?p?A 引力: F?k 28 / 115 m1m2r 2 ,k为引力系数 函数的平均值: y? 1b?a b ?b?a a 1 b f(x)dx 29 / 115 均方根: ? a f(t)dt 2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空间 2点的距离: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d?M1M 2 ? (x2?x1)?(y2?y1)?(z2?z1) 30 / 115 222 PrjuAB?cos?,?是 AB与 u轴的夹角。 ? Prju(a1?a2)?Prja1?Prja2? a?b?a?bcos?axbx?ayby?azbz,是一个数量两向量之间的夹角: cos?k , axbx?ayby?azbz ax?ay?az?bx?by?bz 2 31 / 115 2 2 2 2 2 i? c?a?b?ax bx jayby ? az,c?a?bsin?.例:线速度: bz 32 / 115 aybycy azbzcz ?v?w?r. ax ? 向量的混合积: abc?(a?b)?c?bx cx 代表平行六面体的体积 。 ? ?a?b?ccos?,?为锐角时, 33 / 115 平面的方程: 1、点法式: ? A(x?x0)?B(y?y0)?C(z?z0)?0 ,其中n?A,B,C,M0(x0,y0,z0)Ax?By?Cz?D?0xa?yb?zc?1 d? Ax0?By0?Cz0?D A?B?C 空间直线的方程: 2 2 2 2、一般方程: 3、截距世方程: 34 / 115 平面外任意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 ?x?x0?mt x?x0y?y0z?z0? ?t, 其中 s?m,n,p; 参 数 方程: ?y?y0?ntmnp?z?z?pt 0? 22 22 二次曲面: 1、椭球面: 2、抛物面: 3、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 xaxa 2222 35 / 115 xa 222 ? yb ? 2 zc ?1 xy 2p2q ?z 36 / 115 ? ybyb 2222 ? zczc 2222 ?1 ?1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全微分: dz? ?z?xdx? ?z?y 37 / 115 dy du? ?u?xdx? ?u?ydy? ?u?zdz 全微分的近似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z?dz?fx(x,y)?x?fy(x,y)?y: dz?z?u?z?v z?fu(t),v(t)? dt?u?t?v?t?z?z?u?z?v z?fu(x,y),v(x,y)? ?x?u?x?v?x 当 u?u(x,y), v?v(x,y)时, du? 38 / 115 ?u?xdx? ?u?y dy dv? ?v?xdx? ?v?ydy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FFFdydy?dy 隐函数 F(x,y)?0?x2?(?x) (?x)? dxFy?xFy?yFydxdxFyFx?z?z 隐函数 F(x,y,z)?0? ?xFz?yFz 39 / 115 2 高数重点知识总结 1、基本初等函数:反函数 (y=arctanx),对数函数 (y=lnx),幂函数 (y=x),指数函数 (y?ax),三角函数 (y=sinx),常数函数 (y=c) 2、分段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x2?xx ?lim?1 3、无穷小:高阶 +低阶 =低阶 例如: lim x?0x?0xx sinx 4、两个重要极限: (1)lim?1 x?0x (2)lim?1?x?e 40 / 115 x?0 1 x ?1? lim?1?e x? ?x? g(x) x 经验公式:当 x?x0,f(x)?0,g(x)?, lim?1?f(x)? x?x0 ?e 41 / 115 x?x0 limf(x)g(x) 例如: lim?1?3x?e x?0 1 x x?0? ?3x?lim? x? ?e?3 5、可导必定连续,连续未必可导。例如: y?|x|连续但不可42 / 115 导。 6、导数的定义: lim ?x?0 f(x?x)?f(x) ?f(x) ?x x?x0 lim f(x)?f(x0) ?f?x0? x?x0 7、复合函数求导: 43 / 115 df?g(x)?f?g(x)?g(x) dx 例如: y?x?x,y? 2x?2x?1 2x?x4x2?xx 1? 1 8、隐函数求导: (1)直接求导法; (2)方程两边同时微分,再求出 dy/dx x2?y2?1 例如:解:法 (1),左右两边同时求导 ,2x?2yy?0?y? x ydyx 法 (2),左右两边同时微分 ,2xdx?2ydy? 44 / 115 dxy 9、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若 ? ?y?g(t)dydy/dtg(t)? , 则 , 其 二 阶 导 数 :dxdx/dth(t)?x?h(t) d(dy/dx)d?g(t)/h(t)? dyd?dy/dx? 2dxdxdx/dth(t) 2 10、微分的近似计算: f(x0?x)?f(x0)?x?f(x0) 例如:计算 sin31? 11、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第一类:可去间断点和跳跃间断点;例如: y? sinx 45 / 115 , y?sgn(x)(2)第二类:振荡间断点和无穷 间断点;例如: f(x)?sin?, y?断点) 12、渐近线: 水平渐近线: y?limf(x)?c x? ?1?x? 1 19、改变凹凸性的点: f(x0)?0, f(x0)不存在 20、可导函数 f(x)的极值 点必定是驻点,但函数的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1、中值定理: (1)罗尔定理: f(x)在 a,b上连续, (a,b)内可导,则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f(?)?0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f(x)46 / 115 在 a,b上连续, (a,b)内可导,则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f(b)?f(a)?(b?a)f(?) (3)积分中值定理: f(x)在区间 a,b上可积,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b ?f(x)dx?(b?a)f(?) a 22、常用的等价无穷小代换: xsinxarcsinxarctanxtanxex?12(?x?1)ln(1?x)1?cosx 12x2111 tanx?sinxx3,x?sinxx3,tanx?xx3 47 / 115 263 23、对数求导法:例如, y?xx,解: lny?xlnx? 1 y?lnx?1?y?xx?lnx?1? y 24、洛必达法则:适用于 “ 0?” 型, “” 型, “0?” 型等。当 0? x?x0,f(x)?0/?,g(x)?0/?, f(x),g(x)皆存在,且 g(x)?0,则 f(x)f(x)ex?sinx?10ex?cosx0ex?sinx1 lim?lim 例 如 , limlimlim? 2x?x0g(x)x?x0g(x)x?0x?0x?0x2x22 25、无穷大:高阶 +低阶 =高阶 例如, 26、不定积分的求法 48 / 115 (1)公式法 (2)第一类换元法 (3)第二类换元法:哪里复杂换哪里,常用的换元: 1)三角换元: 23 ?x?1?2x?3?lim? x? 2x5 x2?2x?lim?4 x?2x5 3 49 / 115 a2?x2,可令 x?asint; x2?a2,可令 x?atant; x2?a2,可令 x?asect 2)当有理分式函数 中分母的阶较高时,常采用倒代换 x? 1 t 27、分部积分法: udv?uv?vdu,选取 u的规则 “ 反对幂指三 ” ,剩下的作 v。分部积 x3 分出现循环形式的情况,例如: ecosxdx,secxdx ? ? 50 / 115 28、有理函数的积分: 例如: 3x?22(x?1)?x11 dx?2dx?x(x?1)3?x(x?1)3?x(x?1)2?x?13dx 11x?1?xx?1?x1dx?需要进行拆分,令 ?x(x?1)2 x(x?1)2x(x?1)2x(x?1)(x?1)2 其中,前部分 ? 111? 2xx?1(x?1) 29、定积分的定义: ?f(?)?x ?f(x)dx?lim? 51 / 115 a ?0 i i i?1 b n 30、定积分的性质: b (1)当 a=b时, ?f(x)dx?0; 52 / 115 ab a (2)当 ab时, ?f(x)dx?f(x)dx a b a?aa (3)当 f(x)是奇函数, ?f(x)dx?0,a?0 a (4)当 f(x)是偶函数, 53 / 115 b ?a ?f(x)dx?2?f(x)dx cb (5)可 加性: ?f(x)dx?f(x)dx?f(x)dx a a c x x 54 / 115 d 31、变上限积分: ?(x)?f(t)dt?(x)?f(t)dt?f(x) ?dxaa d 推广: dx u(x) ?f(t)dt?f?u(x)?u(x) a b 32、定积分的计算: b 55 / 115 b ?f(x)dx?F(b)?F(a) a 33、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udv?uv?vdu 例如: xlnxdx ? a b a ? a ? 56 / 115 ?b b? 34、反常积分: (1)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f(x)dx?lim?f(x)dx a a b bt?a? (2)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35、平面图形的面积: (1)A? ?f(x)dx?lim?f(x)dx 57 / 115 a t d ?f(x)?f(x)?dx (2)A?(y)?(y)?dy 2 1 2 1 a c 2 58 / 115 (2)绕 y轴旋转, ?f(x)dxV?(y)dy ? 2 a c b d b 36、旋转体的体积: (1)绕 x轴旋转, V? 高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 绝对值得性质: 59 / 115 (1)|a+b|?|a|+|b| (2)|a-b|?|a|-|b| (3)|ab|=|a|b| a|a|(b?0)(4)|b|=|b| 函数的表示方 法: 表格法 图示法 函数的几种性质: 函数的有界性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 反函数: 公式法 ?1 y?f(x)y?f(x)存在,且是单定理:如果函数在区间 a,b上是单调的,则它的反函数 值、单调的。 60 / 115 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 对数函数 反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应用 极限与连续性: 数列的极限: 指数函数 三角函数 定义:设 ?xn?是一个数列, a 是一个定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 总存在正整数 N,使得对于 nN的一切 xn,不等式 limxn ?xn极限,或称数列收敛于 a,记做 n? ?a xn?a? 都成立,则称数 a 是数列 ?xn?的 ,或 xn?a 61 / 115 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定理 :如果数列 ?xn?收敛,则数列 ?xn?一定有界 推论:无界一定发散收敛一定有界有界命题不一定收敛 函数的极限: 定义及几何定义 函数极限的性质: limf(x)?Ax?x0 同号性定理:如果,而且 A0(或 A 如果 x?x0 limf(x)?A ,且在 x0 的某一邻域内,恒有 f(x)?0, 则 A?0。 limf(x)limf(x) 62 / 115 如果 x?x0 存在,则极限值是唯一的 如果存在,则在 f(x)在点 x0的某一邻域内是有界的。 无穷小与无穷大: 注意 :无穷小不是一个很小的数,而是一个以零位极限的变量。但是零是可作为无穷小 x?x0 f(x)?的唯一的常数,因为如果 f(x)?0 则对任给的 ?0,总有,即常数零满足无穷小的定义。除此之外,任何无论多么小的数,都不满足无穷小的定义,都不是无穷小。 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的关系: 1 如果函数 f(x)为无穷大,则 f(x)为无穷小 1 63 / 115 如果函数 f(x)为无穷小,且 f(x)?0,则 f(x)为无穷大 具有极限的函数与无穷小的关系: 具有极限的函数等于极限值与一个无穷小的和 如果函数可表为常数与无穷小的和,则该常数就是函数的极限 关于无穷小的几个性质: 定理: 有限个无穷小的代数和也是无穷小 有界函数 f(x)与无穷小 a 的乘积是无穷小 推论: 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定理:两个函数 f(x)、 g(x)的代数和的极限等于它们的极限的代数和 两个函数 f(x)、 g(x)乘积的极限等于它们的极限的乘积 极限存在准则与两个重要极限: 准则一 64 / 115 设函数 f(x)、 g(x)、 h(x)在 x?x0的某个邻域内满足条件: g(x)?f(x)?h(x) x?x0 x?x0 limg(x)?A , x?x0 limh(x)?A 则 准则二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定理:如果单调数列有界,则它的极限必存在 limf(x)?A 重要极限: 65 / 115 sinx ?1 x?0x lim 1?cosx1 ?2x?02 x lim 1 1x lim(1?)?elim(1?x)x?e xx?或 x?0 66 / 115 无穷小阶的定义: 设 ?、 ?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无穷小。 lim 如果 ? ?0?,则称 ?是比 ?高阶的无穷小,记做 ?o(?) ?,则称 ?是比 ?低阶的无穷小 如果 lim 如果 lim 67 / 115 ? ?c(c?0,c?1)?,则称 ?与 ?是同阶无穷小 ?1?,则称 ?与 ?是等阶无穷小,记做 ? 如果 lim 几种等价无穷小: 对数函数中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x?0时, ln(1?x)x(x?0) loga(1?x) 1 x(x?0)lna 三角函数及反三角函数中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68 / 115 x?0时, sinxxtanxx 1?cosx 12 x 2arcsinxxarctanxx 指数函数中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x?0时, ex?1xax?1?exlna?1lna xn 二项式中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x?0时, (1?x)?1ax a 69 / 115 ?x?1 函数在某一点处连续的条件: limf(x)?f(x0)x?x0 由连续定义可知,函数 f(x)在点 x0 处连续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f(x)在点 x0处有定义 limf(x)x?xf(x)x?x00 当时,的极限存在 极限值等于函数 f(x)在点 x0处的函数值 f(x0) 如果函数 f(x)在点 x0处连续,由连续定义可知,当 x?x0时,f(x)的极限一定存在,反 极限与连续的关系: 之,则不一定成立 70 / 115 函数的间断点: 分类:第一类间断点 (左右极限都存在 ) 第二类间断点 (有一个极限不存在 ) 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 定理:如果函数 f(x)、 g(x)在点 x0 处连续,则他们的和、差、积、商在 点 x0也连续 反函数的连续性: 定理:如果函数 y?f(x)在某区间上是单调增的连续函数,则它的反函数 x?(y)也在对应的区间上是单调增的连续函数 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 值 推论:如果函数 f(x)在闭区间 ?a,b?上连续,则 f(x)在 ?a,b?上有界 定理:设函数 f(x)在闭区间 ?a,b?上连续,两端点处的函数值分别为 71 / 115 f(a)?A,f(b)?B(A?B),而 ?是介于 A 与 B 之间的任一值,则在开区间 (a,b)内至少有一点 定理:设函数 f(x)在闭区间 ?a,b?上连续,则函数 f(x)在闭区间 ?a,b?上必有最大值和最小 介值定理: ?,使得 f(?)? (a?b) 推论: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必能取得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推论:设函数 f(x)在闭区间 ?a,b?上连续,且 f(a)?f(b)?0(两端点的函数值异号 ), 则在 (a,b)的内部,至少存在一点 ?,使 f(?)?0 72 / 115 导数与微分 导数: 定义: y?lim ?x?0 f(x?x)?f(x) ?x 导数的几何定义:函数在图形上表示为切线的斜率 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表示: 如果函数在 x 处可导,则在点 x 处连续,也即函数在点 x 处连续 一个数在某一点连续,它却不一定在该点可导 据导数的定义求导: y|x?x0?lim 73 / 115 f(x0?x)?f(x0)?y ?lim ?x?0?x?x?0?x y|x?x0?lim x?x0 f(x)?f(x0) x?x0 f(x?x)?f(x) ?x y|x?x0?lim 74 / 115 ?x?0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常数导数为零 (c)?0 nn?1(x)?nx 幂函数的导数公式 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sinx)?cosx (cosx)?sinx 1 (cotx)?csc2x2(secx)?secxtanx sinx (cscx)?cscxcotx (tanx)? 1 ?sec2x2 cosx 75 / 115 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xx (e)?e (logax)? 11 logae?xxlna (ax)?axlna 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x2 1 76 / 115 (arctanx)? 1?x2 (arcsinx)? 1 (arccosx)? 1 ?x2 1 (arccotx)? 1?x2 考研数学讲座 考好数学的基点 “ 木桶原理 ” 已经广为人所知晓。但真要在做件事时找到自身的短处,下意识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77 / 115 以求得满意的结果。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与数学专业的学生的最基本差别,在于概念意识。 数学科学从最严密的定义出发,在准确的概念与严密的逻辑基础上层层叠叠,不断在深度与广度上发展。形成一棵参天大树。 在高等数学中,出发点处就有函数,极限,连续,可导,可微等重要概念。 在线性代数的第一知识板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矩阵的秩。而第二知识板块中,则是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在概率统计中,第一重要的概念是分布函数。不过,概率不是第一层次基础课程。学习概率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 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大多没有概念意识,记不住概 念。更不会从概念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基础层次的概念不熟,下一层次就云里雾里了。这是感到数学难学的关键。 大学数学教学目的,通常只是为了满足相关本科专业的需78 / 115 要。教师们在授课时往往不会太重视,而且也没时间来进行概念训练。 考研数学目的在于选拔,考题中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并重。这正好击中考生的 软肋。在考研指导课上,往往会有学生莫名惊诧, “ 大一那会儿学的不一样。 ” 原因就在于学过的概念早忘完了。 做考研数学复习,首先要在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上下足功夫。 按考试时间与分值来匹配,一个 4 分的选择题平均只有 5 分钟时间。而这些选择题却分别来自三门数学课程,每个题又至少有两个概念。你可以 由此体验选拔考试要求你对概念的熟悉程度。 从牛顿在硕士生二年级的第一篇论文算起,微积分有近四百年历史。文献浩如烟海,知识千锤百炼。非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们所接触的,只是初等微积分的一少部分。方法十分经典,概念非常重要。学生们要做的是接受,理解,记忆,学会简单推理。当你面对一个题目时,你的自然反应是, “ 这个题目涉及的概念是 - - -” ,而非 “ 在哪儿做过这道题 ” ,才79 / 115 能算是有点入门了。 你要考得满意吗?基点不在于你看了多少难题,关键在于你是否对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非常熟悉。 阳春三月风光好,抓好基础正当时。 考研数学讲座笔下生花花自红 在爱搞运动的那些年代里,数学工作者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指责, “ 一支笔,一张纸,一杯茶,鬼画桃符,脱离实际。 ” 发难者不懂基础研究的特点,不懂得考虑数学问题时 “ 写 ”与 “ 思 ” 同步的重要性。 也许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影 响,今天的学生们学习数学时,也不太懂得 “ 写 ” 的重要性。 考研的学生们,往往拿着一本厚厚的考研数学指导资料,看题看解看答案或看题想解翻答案。 动笔的时间很少。 数学书不比小说。看数学书和照镜子差80 / 115 不多,镜子一拿走,印象就模糊。 科学的思维是分层次的思维。求解一个数学问题时,你不能企图一眼看清全路程。你只能踏踏实实地考虑如何 迈出第一步。 或 “ 依据已知条件,我首先能得到什么? ” ; 或 “ 要证明这个结论,就是要证明什么? ” 。 在很多情形下,写出第一步与不写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 “ 连续函数与不连续函数的和会怎样? ” 写成 “ 连续 A + 不连续 B = ? ” 后就可能想到,只有两个答案,分别填出来再说。 如果, “ 连续 A + 不连续 B = 连续 C” 移项,则 “ 连续C 连续 A = 不连续 B” 81 / 115 这与定理矛盾。所以有结论: 连续函数与不连续函数的和一定不连续。 有相当一些数学定义,比如 “ 函数在一点可导 ” ,其中包含有计算式。能否掌握并运用这些定义,关键就在于 是否把定义算式写得滚瓜烂熟。比如, 题面上有已知条件 f (1) 0,概念深,写得熟的人立刻就会先写出 h 趋于 0时, lim( f(1+h) f(1) )/h 0 然后由此自然会联想到,下一步该运用极限的性质来推理。而写不出的人就抓瞎了。 又比如线性代数中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有定义式 A= , 0 ,要是移项写成 = 0 , 0 , 这就表示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X = 0 的非零解,进而由理82 / 115 论得到算法。 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是 “ 发散性 ” 。一个数学表达式可能有几个转换方式,也许从其中一个方式会得到一个 新的解释,这个解释将导引我们迈出下一步。 车到山前自有路,你得把车先推到山前啊。望山跑死马。 思考一步写一步,观测分析迈下步。路只能一 步步走。陈景润那篇名扬世界的 “1+2” 论文中有 28个 “ 引理 ” ,那就是他艰难地走向辉煌的 28步。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不熟悉基本计算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又一大障碍。 高等数学感觉不好的考生,第一原因多半是不会或不熟悉求导运算。求导运算差,讨论函数的图形特征, 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反应必然都慢。 线性代数中矩阵的乘法与矩阵乘积的多种分块表达形83 / 115 式,那是学好线性代数的诀窍。好些看似很难的问题, 选择一个分块变形就明白了。 概率统计中,要熟练地运用二重积分来计算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各类问题。对于考数学三的同学来说, 二重积分又是高等数学部分年年必考的内容。掌握了二重积分,就能 在两类大题上得分。 要考研吗,要去听指导课吗,一定要自己先动笔,尽可能地把基本计算练一练。 我一直向考生建议,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里,不仿多自我模拟考试。在限定的考试时间内作某年研考的全巻。中途不翻书,不查阅,凭已有能力做到底。看看成绩多少。不要以为你已经看过这些试卷了。就算你知道题该 怎么做, 你一写出来也可能会面目全非。 多动笔啊, “ 写 ”“ 思 ” 同步步履轻,笔下生花花自红。 84 / 115 考研数学讲座极限概念要体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的起点。说起极限概念的历史,学数学的都多少颇为伤感。 很久很久以前,西出阳关无踪影的老子就体验到, “ 一尺之竿,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近两千年前,祖氏父子分别用园的内接正 6n 边形周长替带园周长以计算园周率;用分割曲边梯形为 n个窄曲边梯形,进而把窄曲边梯形看成矩形来计算其面积。他们都体验到,“ 割而又割,即将 n 取得越来越大,就能得到越来越精确的园周率值或面积。 ” 国人朴实的体验延续了一千多年,最 终没有思维升华得到极限概念。而牛顿就在这一点上率先突破。 极限概念起自于对 “ 过程 ” 的观察。极限概念显示着过程中两个变量发展趋势的关联。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分为两类,一类是 x x0 ;一类是 x , “ 当自变量有一个特定的发展趋势时,相应的函数值是否无85 / 115 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数 a ? ” 如果是 ,则称数 a为函数的极限。 “ 无限接近 ” 还不是严密的数学语言。但这是理解极限定义的第一步,最直观的一步。 学习极限概念,首先要学会观察,了解过程中的变量有无一定的发展趋势。学习体验相应的发展趋势。其次才是计算或讨论极限值。 自然数列有无限增大的变化趋势。按照游戏规则,我们还是说自然数列没有极限。 自然数 n 趋于无穷时,数列 1/n的极限是 0; x趋于无穷时,函数 1/x 的极限是 0; 回顾我们最熟悉的基本初等函数,最直观的体验判断是, x 趋于正无穷时,正指数的幂函数都与自然数列一样,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趋于正无穷时,底数大于 1 的指数函数都无限增大,没有86 / 115 极限。 x 0+ 时,对数函数 lnx 趋于 ; x 趋于正无穷时, lnx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时,正弦 sinx与余弦 conx 都周而复始,没有极限。在物理学中,正弦 y = sinx的图形是典型的波动。 我国高等数学教科书上普遍都选用了 “ 震荡因子 ”sin 。当 x 趋于 0 时它没有极限的原因是震荡。具体想来,当 x由变为时,只向中心点 x = 0 靠近了一点点,而正弦 sinu却完成了 140多个周期。函数的图形在 +1与 1 之间上下波动 140多次。在 x = 0 的邻近,函数 各周期的图形紧紧地 “ 挤 ” 在一起,就好象是 “ 电子云 ” 。 当年我研究美国各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时,曾看到有的教材竟然把函数 y = sin 的值整整印了一大页,他们就是要让学生更具体地体验它的数值变化。 x 趋于 0 时 sin 不是无穷大,直观地说就是函数值震荡而没有确定的发展趋势。 1/x 为虎作 伥,让震荡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87 / 115 更深入一步,你就得体验,在同一个过程中,如果有多个变量趋于 0,就可能有的函数趋于 0 时 “ 跑得更快 ” 。这就是高阶,低阶概念。 考研数学还要要求学生对极限有更深刻的体验。 多少代人的千锤百炼,给微积分铸就了自己的倚天剑。这就是一套精密的极限语言,。没有这套语言,我们没有办法给出极限定义,也无法严密证明任何一个极限问题。但是,这套语言是高等微积分的内容,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很难搞懂。数十年来,考研试卷上都没有出现过要运用 语言的题目。 研究生入学考题中,考试中心往往用更深刻的体验来考查极限概念。这就是 “ 若 x趋于 时,相应函数值 f有正的 极限 总有 f 0 ” *“ 若 x 趋于 x0 时,相应函数值 f 有正的极限,则在 x0 的一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 f恒正 ” 这是已知函数的极限而回头观察。逆向思维总是更加困难。88 / 115 不过,这 不正和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一个道理吗。 除了上述苻号体验外,能掌握下边简单的数值体验则更好。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为 0,则 x 的绝对值充分大时,(你不仿设定一点 x0,当 x x0 时, ) 函数的绝对值恒小于 1 ,则当 x 充分大时, (你不仿设定一点 x0,当 x x0时, )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为无穷大,则 x的绝对值充分大时,( 你不仿设定一点 x0 , 当 x x0时, ) 函数的绝对值全大于 1 *若 x 趋于 0 时,函数的极限为 0,则在 0的某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或 x的绝对值充分小时,函数的绝对值全小于 1 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了,你得反复领会极限概念中 “ 无限接近 ” 的意义。 你可以试着理解那些客观存在,可以自由设定的点 x0,或充分小的数 0,并利用它们。 考研数学讲座 “ 存在 ” 与否全面看 89 / 115 定义,是数学的基本游戏规则。所有的定义条件都是充分必要条件。 即便有了定义,为了方便起见,数学工作者们通常会不遗余力地去寻觅既与定义等价,又更好运用的描述方式。讨论极限的存在性,就有如下三个常用的等价条件。 1 海涅定理 观察 x 趋于 x0 的过程时,我们并不追溯 x 从哪里出发;也没有考虑它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无限靠近 ;我们总是向未来,看发展。因而最直观的等价条件就是海涅定理: 定理 极限存在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论 x 以何种方式趋于x0 ,相应的函数值总有相同的极限 A 存在。 这个定理条件的 “ 充分性 ” 没有实用价值。事实上我们不可能穷尽 x 逼近 x0 的所有方式。很多教科书都没有点出这一定理,只是把它的 “ 必要性 ” 独立成为极限的一条重要性质。即唯一性定理: “ 如果函数有极限存在,则极限唯一。 ” 90 / 115 唯一性定理的基本应用之一,是证明某个极限不存在。 2用左右极限来描述的等价条件 用 语言可以证得一个最好用也最常用的等价条件: 定理 极限存在的充分 必要条件为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这是在三类考研试题中出现概率都为 1的考点。考研数学年年考连续定义,导数定义。本质上就是考查极限存在性。这是因为 函数在一点连续,等价于函数在此点左连续,右连续。 函数在一点可导,等价于函数在此点的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 由于初等函数有较好的分析性质。考题往往会落实到分段函数的定义分界点或特殊定义点上。考生一定要对分段函数敏感,一定要学会在特殊点的两側分别考察函数的左右极限。 突出极限值的等价条件 91 / 115 考数学一,二的考生,还要知道另一个等价条件: 定理 函数 f在某一过程中有极限 A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 A为无穷小。 从 “ 距离 ” 的角度来理解,在某一过程中函数 f与数 A无限接近,自然等价于函数 值 f与数 A 的距离 f A 无限接近于 0 如果记 = f A,在定理条件下得到一个很有用的描述形式转换: f= A + 考研题目经常以下面三个特殊的 “ 不存在 ” 为素材。 “ 存在 ” 与否全面看。有利于我们理解前述等价条件。我 用 exp表示以 e 为底数的指数函数,内填指数。 例 1 x 趋于 0时,函数 exp 不存在极限。 分析 在原点 x = 0 的左侧, x恒负,在原点右侧, x 恒正。92 / 115 所以 x 从左侧趋于 0 时,指数 1/x 始终是负数,故左极限 f= 0 , x 从右侧趋于 0 时,函数趋向 + , 由定理,函数不存在 极限。也不能说, x 趋于 0 时, exp是无穷大 但是,在这种情形下,函数图形在点 x = 0有竖直渐近线 x = 0 例 2 x 趋于 0时, “ 震荡因子 ”sin 不存在极限。俗称震荡不存在。 分析 用海涅定理证明其等价问题, “x 趋于 + 时, sinx 不存在极限。 ” 分别取 x = n 及 x = 2n 两个数列, n 趋于 + 时,它们都趋于 + ,相应的两列正弦函数值却分别有极限 0 与 1,不满足唯一性定理)。故 sinx不存在极限。 93 / 115 例 3 x 趋于 时,函数 y = arctgx 不存在极限。 分析 把 视为一个虚拟点,用定理。由三角函数知识得, x 趋于 + 时,函数极限为 /2 , x 趋于 时,函数极 限为 /2 , 故,函数 y = arctgx 不存在极限。 请注意,证明过程表明,函数 y = arctgx 的图形有两条水平渐近线。即 方向有水平渐近线 y = /2 ; + 方向则有 有 y =/2 例 4 当 x 1 时, 函数 f (x) = (exp (1/(x 1) )( x平方 1)(x 1) 的极限 等于 2 等于 0 为 不存在但不为 分析 考查 x 1 时函数的极限 ,通常认为 x 不取 1 ;94 / 115 而 x1 时,可以约去分母 = 0 , x 从右侧趋于 1 时,函数趋向 + , ) 例 5 f=) ) + sinx x , 求 x趋于 0 时函数的极限。 分析 绝对值函数 y = | x | 是典型的分段函数。 x = 0 是其定义分界点。一看就知道必须分左右计算。如果很熟悉 “ 典型不存在 1” ,这个 5 分题用 6 分钟足够了。实际上 x 0- 时, lim f=/ 1 = 1 x 0+ 时, exp + ,前项的分子分母同除以 exp 再取极限 lim f=/+1 = 1 由定理得 x 0 时 , lim f= 1 例 6 曲线 y = exp(1/x 平方 ) arctg(x 1)(x+2)的渐近线共有 95 / 115 1 条 2 条。 3条。 4 条。 选 分析 先观察 x趋于 时函数的状态,考查曲线有无水平渐近线;再注意函数结构中,各个因式的分母共有三个零点。即 0, 1 和 2;对于每个零点 x0 ,直线 x = x0 都可能是曲线的竖直渐近线,要逐个取极限来判断。实际上有 x 时, lim y =/4 , 曲线有水平渐近线 y =/4 其中, x 时, lim exp(1/x 平方 ) = 1 lim(x 1)(x+2) = 1 考查 “ 嫌疑点 ” 1 和 2时,注意运用 “ 典型不存在 3” , f= e/2 ; f= e/2 , x = 1 不是曲线的竖直渐近线。 类似可以算得 x = 2 不是曲线的竖直渐近线。 x 0 时,前因式趋向 + ;后因式有极限 arctg, x = 0 是96 / 115 曲线的竖直渐近线。 啊,要想判断准而快,熟记 “ 三个不存在 ” 。看了上面几例,你有体会吗? 一、 函数、极限、连续 函数 1、 分段函数 讨论 y=f 在分段点处的极限、连续、导数等问题时,必须分别先讨论左、右极限,左、右连续性和左、右导数,需要强调:分段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不能用初等函数在定义域内皆连续这个定理。 Eg: f(x)=|x|; 和符号函数 f(x)=sgn x; 两个都是分段函数。 2、 隐函数 由方程 F=0确定 y=y称为隐函数,有些隐函数可以化为显函数,有的不可以化。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阳安全员培训课件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课件
- 矿大测试技术试题题库及答案
- 辅警岗前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永州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张掖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朝阳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工业革命影响
- 邮储银行2025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河南地区
- 工商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生物医学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贷款电子合同电子版(2025年版)
- 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短剧叙事策略与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配合
- 2025版员工试用期延长协议书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课件
- 农业补助申请书
-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13-81-2006)
- IP授权使用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图职能部门及工作职责
-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