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务农机局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第1页
区水务农机局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第2页
区水务农机局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第3页
区水务农机局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第4页
区水务农机局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区水务农机局 2016 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 年工作要点 2016 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一基五化”和区委“三区一中心”建设要求,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切实抓好水务农机灾后重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村人饮“民生工程”,努力推进新农村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机关建设,重塑水务农机新形象 2016 年,我局 将“建文明机关”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着力规范制度、完善机制,转变干部职工的学风、作风,全力投入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展现水务农机干部队伍新形象。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深化“建文明机关”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新一届党组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学习、座谈交心,理清了水利发展思路,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高度统一,被区委确定为区级部门“文明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 / 13 中,以“推动科学重建,服务农村农业,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 作用、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示范单位,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防汛抢险、文明创建及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高效廉洁行政,落实规范管理。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 ,以规范机关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利农机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教育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会议议事制度、局务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关 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等多项制度;组织召开了廉政专题讲座,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参公管理人员登记审核上报工作,完成 10 个基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资料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等工作;规范行政服务中心水务农机窗口办理程序;改革职工住宅区机关代管模式,实行了“业主自治”管理。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深化包村工作。在部门联系包村工作中,局党组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春节期间深入联系村和社区,慰问结对帮扶户的贫困群众和党员,送去慰问金 35003 / 13 元。在农作时节,为金 峰镇花池村联系户送去价值 2800 余元化肥等物资,并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为该村 55 户购置新型农机具的农户补贴专项资金万元,新建集中供水站 1 处,投资 110 万元,解决了该村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该村大力推广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精修高产鱼池、整治排洪沟、新建提灌站等设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机安全管理等工作,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各 项目标任务。 (一)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有序推进。按照“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要求,从年初开始,我局就强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共计 56 个水利农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含高新区、经开区),完成和基本完成项目 50 个,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投资万元的 90。其中,震损水库工程项目 34 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万元的 99;堤防工程项目 3 个,已完成 1 个(草溪河新皂段公里),完成投资 2032 万元,占计划 2547 万元的 80;中、小型灌区工程项目 11 个,已基本完成 9 个,完成投资3120 万元,占 计划万元的 99;农村人饮工程(打捆)项目 1 个,完成投资 1910 万元,占计划 2331 万元的 82,解4 / 13 决农村万人饮水困难;涪城区农村集中供水站灾后重建项目1 个,完成投资 170 万元,占计划 200 万元的 85;渔业池塘工程项目 1 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 85 万元,占计划100 万元的 85,整治修复鱼池 26 亩;农机库棚项目 1 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 35 万元,占计划投资 35 万元的 100,新建 260 平方米库房;机电提灌站灾后重建(高新区)项目1 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 900 万元,占计划投资 900 万元的 100;山洪预警、 微型水利和水利系统 3 个灾后重建,由于属新调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水利灾后重建项目的设建,显著提高了我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了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2016 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有力、有效服务于涪城新农村建设。 1.实施新农村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要求,我局在充分征求乡镇和 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涪城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水利、水产专项规划。利用 3 年( 2016 2016 年)时间,在金峰、玉皇、关帝、石洞、杨家 5 个乡镇,规划投资约亿元。今年以杨家5 / 13 镇团阳寺村、金峰镇莲花池村、关帝镇字库村等村为重点,利用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扶贫新村、集雨节灌等项目,整治排洪沟 10685 米,安装 U 型槽 43364 米,新建蓄水池 85口、蓄粪池 20 口,建中心村供水设施 2 处,改建小(二)型水库 11 座,新、改建提灌站 15 处,整治塘堰 12 口,整治淘淤石河堰 3 口,完成投资 3170 万元。 2.完成蓄水保栽 及水费征收任务。今年,全区累计受旱面积万亩,针对初春旱情,我局编制了供用水方案,加大调水配水力度,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实施了渠道岁修工程,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工作,累计投入资金 184 万元(上级财政资金 14 万元),投入抗旱用电 48 万度,抗旱用油 36 吨 ,补水灌溉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不足 10%;全区计划栽插水稻面积 10 万亩,实际完成万亩 ,实现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年末总量蓄水达 3713 万立方米。 在农业水费征收工作中,继续推行预收制度。全区应收农业水费 341 万元,在 5 月 20 日前,预收水费 273 万元; 8 月底,征收农业水费 万元,占任务的 %。 3.完成水利系统灭螺任务。春秋两季共查螺面积万平方米,硬化疫区输水渠道公里,有效消除钉螺滋生环境,确保了灌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4.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经过对移民人数新增、减少(死亡、失踪等)、更名的层层核实、报批,目前在册领取补助6 / 13 资金的农业人口为 841 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 42050 元,非农业人口 446 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 22300 元。 5.制定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编制了涪城区重点水源近期规划和涪城区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同时,结合涪城水利现状,先后编 制了涪城水利十二 .五发展规划、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施规划( 2016-2016 年)、涪城区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2016-2020)、涪城区 2016-2016 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骨干工程,完善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全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我区构建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6.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全区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 1700 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 123%;新增灌面万亩,占目标任务的 111%; 新增节水灌面万亩,占目标任务的 117%;整治震损水库 34 座,占目标任务的 100%;硬化渠道 70 公里,占目标任务的 140%;修建防洪堤公里,占目标任务的 160%;解决农村万人的饮水安全,占目标任务的 100%(根据资金落实情况,上级任务相应调减);水产品总产量达万吨,占目标任务的 102%,实现总产值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102%。经统计, 2016 年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入 12000 余万元,动用土石方 950 万立方米,出动机械台班17 万个,投工 197 万个。 7 / 13 (三)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饮水“民生工程”,解决农 村 2 万人的饮水安全(含高新区万人,区内城郊乡、龙门镇、杨家镇、玉皇镇、金峰镇 5 个乡镇共 10 个村万人)。实施“ 2016 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 150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120 万元,地方配套 30万元),解决青义镇、丰谷镇 3000 人饮水安全。实施“吴家镇孔雀村供水站项目”,总投资 60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 40 万元),解决孔雀村 1700 人的饮水安全。 (四)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及河道管理工作。汛前,召开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汛前准备进行了大检查,落实了隐患整改责任;配合 区纪委分两次对全区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情况进行抽查;与各乡镇层层签订了 2016 年防汛安全责任书,建立了区机动防汛抢险队;编制了全区 47 座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及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行计划,落实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库安全责任制;清理辖区河道 3 处,清障 10 万余立方米;开展河道采砂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取缔非法采砂场 1 处,清退采砂许可到期的采砂场 3 处,全年办理洗砂场采砂许可 2处,征收砂石资源费万元。在强降雨过程中,及时启动 III级应急响应预案,组织 120 余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社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转移安置群众 711 人。 (五)积极开展节水与水土保持工作。多种形式宣传水8 / 13 法,发放 5000 册宣传资料;开展系统执法培训,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整改了关帝镇七一水库、杨家镇杨柳水库、新建水库、民主水库承包人擅自在水库大坝上违规建房的行为;整改了杨家镇万和页岩砖厂擅自改变该村境内团结斗渠渠道走向的违规行为;抓好了“成绵乐客运高速专线”涉及涪城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配合市水政监察支队扣押丰谷“和谐砂场”违规采砂车辆两台;配合市公安局、水务局、河道管理局、城 管办等部门,清理了城区违法占用河滩地种菜现象;配合市水务局、公安局、绵阳国投、电业局等部门,对丰谷河段 6 家无证违规采砂场采取了强制断电,确保丰谷河道安全。(六)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民生工程”。为提高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农机普及率,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今年在农作季节分别召开了“绵阳市油菜免耕直播机收现场会”、“机械化插秧示范现场会”,计划落实中央购置补贴资金 1000 万元,实际落实补助资金 1200 万元,受益农户达 4353 户,推广拖拉机 97 台,联合收割机 39 台,种植施肥机械 2台,耕整机 1838台,其它机 具 3878余台(套)。目前,全区农机化发展态势良好,拥有农机具总量达 38854台(套),总动力达万千瓦。 2016 年,全区完成小麦、水稻机收万亩,机耕面积 万作业亩,机播 1 万亩,机电提水 1920万方,机灌万亩。 (七)扎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随着我区新机具快速9 / 13 增加,农机安全隐患也明显增多。区农机监理站在新的安全生产形势下,转变思路、创新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一是抓好农机年检及源头管理,共计出动检查 83次,检查农业机械 367 台次,检验合格拖拉机 630 余台,查出不合格机车 126 台,擅自改型 3 台, 冒用牌证 1 台,有效降低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几率。二是开展农机执法检查活动,依法处理违章搭人 22 台次 41 人次。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发放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耕整机使用、维护与安全注意事项等资料万余份,从而有效巩固了农机安全成果,全年无一例农机事故发生。 (八)大力发展全区水产养殖产业。坚持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指导,在金峰镇、关帝镇、杨家镇等乡镇实施了以休闲渔业打造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渔村”项目建设,总投资1300 余万元,改造渔池进排水系 15 公里,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400 亩,鱼苗繁殖基地 30 亩;全年共发放加州鲈、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 320 万尾,发展特种水产养殖 3500 亩,扶持渔业科技示范户 1354 户;开展春季禁渔及非法捕捞工作,没收违法渔获物 20 公斤,行政处罚 1 人次;全年共处理水质污染、渔事纠纷等案件 10 起,落实了渔船安全管理责任;组织渔业技术培训 25 次,培训 1 万余人次,开展广播技术讲座 25 次,印发技术资料万余份。年末,全区水产品总量达到 9000 吨,比去年递增 %,实现渔业总产值10 / 13 亿元,渔业为农民人均增收 120 元。 (九)有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 部署,我局将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水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了责任,全员参与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局领导带队联系会仙路社区,圆满迎接中央文明委入户调查 ,局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在基层站所重点开展了国管主渠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清除渠道管护范围内的垃圾、弃土、杂草,并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奶牛养殖户、养猪场、养鸡场等向渠道倾倒牲畜粪便的行为进行了制止。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涪翁堰、普明堰、龙西堰三个管理所,全力投入、很抓落实,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和清运生活垃圾 10 余 吨,整治入河排污口 4 处,悬挂宣传标语 10幅,清除门面小广告 680 余处,多次迎接了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 (十)提前完成 29 基地拆迁工作任务。在 29 基地拆迁工作中,我局承担了石塘镇古井村三社共 110 户的拆迁任务。由局两名领导带领 13 位同志,组成 4 个拆迁组驻扎现场。通过拆迁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春节前就提前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分配的拆迁任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 2016 年工作要点 11 / 13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三区一中心”和“三圈推进”战略部署,依托水利“十二 .五”发展规划,包装亮点水利项目,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保障农业用水、群众饮水、防洪及水生态 “四大安全”,实现水务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涪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围绕产业发展,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区委一圈层园区建设、二圈层小集镇建设、三圈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心,一是抓好中小河流堤防建设,提高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为招商引资服务;二是抓好园区排洪沟渠建设,提 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服务;三是抓好农村排灌沟渠建设,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2.围绕城乡统筹,抓好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按照市委 “一基五化”建设要求,努力完善投资机制,着力从多渠道、多层面解决水利建设的投入问题,集中资金打造新农村示范片水利项目。以金峰镇的大石桥村、莲花池村,关帝镇的字库村及杨家镇万和村为重点,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力争在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以金峰镇莲花池村为基地,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抓好优质鱼苗繁殖;以“绵阳市震12 / 13 华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 ,建设具有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的养殖基地。 3.围绕民生民意,抓好为农服务工作。实施好人畜饮水民生工程项目,整合灾后重建、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实施农村饮水“民生工程”,重点做好第三圈层与城区供水系统和燕儿河水厂的衔接,本着“城乡统筹、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期向杨家、玉皇、石洞、关帝、金峰场镇及农村供水,推进城乡饮用水一体化;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推广适合我区农业产生条件的新型农机具;抓好引、蓄水工作,保障农业用水;做好防汛工作,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围绕巩固提升,做好灾后重 建后续工作。认真梳理全区水利农机灾后重建项目,完善扫尾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