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1页
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3页
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4页
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必修 2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课前准备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 19世纪 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 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识记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菜篮子工程 ”“ 安居工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2 / 8 知识。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 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难点: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的原因。 (五)教学方式 分析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 (六)教学用具 采用 PowerPoint 课件方式辅助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探究部分 要求学生分组去采访一些长者,以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通过了解一些汕尾地区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3 / 8 行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以形成最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导入新课部分 播放摇滚歌手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 (演示导言) “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 自从中国步入近代。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社 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贫穷落后面貌,正如邓小平所说: “ 中国人民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全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在 20 世纪末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完这课后,我们将会很明白,这世界为什么变化快。先看看不同时期中国人有代表性的穿着打扮吧。 (三)师生互动部分 1、课堂探究一:近代以来衣着的演 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演示不同时期中国人有代表性的穿着打扮:清朝末年男子长袍马褂和旗女的旗服及汉女的上衣下裳制女服;清朝男子西装;民国时的中山装和女士的改良旗袍;建国初的列宁装和连衣裙;文革时的绿色军装和军棉大衣;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内流行的喇叭裤、夹克;现在的时装。 4 / 8 设问:( 1)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 2)请分别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从服装本身的特点、服装的功能、外来影响、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去思考) 2、课堂探究二:近代以来饮 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 “ 民以食为天 ” 。先演示 “ 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正在吃西餐 ” ,再演示粮票和油票。然后演示现在一些有广东特色的菜肴。 设问:( 1)西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 2)为何在改革开放前要这些票证来买吃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 3)请同学说说在改革开放前后你家饮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谈谈其中的原因 3、课堂探究三:近代以来住房状况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梦想。演示汕尾地区传统的民居以及现在的居民小区楼房和别墅。 设问:( 1)请分析一下汕尾传统民居和 “ 洋房 ” 的特点 ( 2)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4、课堂探究四:近代以来风俗习惯方面的演变及其原因 5 / 8 情境创设( 1):演示资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 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选自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 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选自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 1991 年版 设问:请分别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要求断发剪辫的原因 情境创设( 2):介绍缠足的由来,演示三寸金莲穿的鞋子。 6 / 8 设问:为何要放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情境创设( 3):演示资料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 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许珂:清稗类钞第 5 册,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 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50 年 4 月 13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设问:请结合汕尾实际谈谈中国近代以来婚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7 / 8 (四)知识结构探究 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梳理课本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动荡中近代生活发生变化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衣 (概括说 ) 食 住 社会风俗 原因 8 / 8 (五)课堂总结部分 总结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六)课后作业部分 1、巩固习题(略) 设计 10 道单项选择题, 1 道材料解析题, 1 道问答题。 2、课后拓展 探究 ( 1)访问老一辈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