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_第1页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_第2页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_第3页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_第4页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确定了 “ 五大教育领域 ” 的同时,顺应了世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潮流,强调了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综合,并且将 “ 整合 ” 的观念作为一条主线引进到所有内容之中。纲要指出 “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 ”“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顺应了幼教改革新理念,尝试实践 “ 整合课程 ” ,并对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整合进行实践研究。随着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整合课程的开展,我们已经能意识到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八大智能平衡发展中的有力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中,我们是如何做到区域活动与课程的主题有效整合起来的呢? 一、内容的整合:围绕主题预设区域活动内容。 当每个新的主题即将开展之前,我们两位老师就要一起讨2 / 7 论: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置哪些区域?每个区域从进入主题到深入主题的过程中在内容上、材料上要求上可以怎样变化和发展?通过讨论对本主题的区 域活动内容基本已经预设好了。如在 “ 相反国 ” 主题即将进入之前,我们就结合主题目标,设计了以下区域的内容: 1、美工区:提供印画、刮画、盖印等材料; 2、语言区:提供相反词卡和图片、颠倒的情景图片、 “ 如果 会怎么样 ” 的题目条等; 3、角色区域:心情纸偶、镜子游戏;建筑区域:建构相反国;益智区域:提供翻翻棋、黑白五子棋、磁铁动物走迷宫等材料;科学区:提供温度计、磁铁、记录表等。展示区:展示幼儿自制的印章或图案、布置夜晚的世界场景、黑白博物馆等,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和主题活动内容有关联的,在目标上有的是为集体活动的作先前经 验准备,有的是集体活动目标的延伸或巩固。这样,我们在进入主题之前就对整个区域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随着主题的深入逐渐添加和更换。但是预设的内容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在随主题进行过程中,我们还是会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的。如我们在进行到活动 “ 冷和热 ” 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对热水变冷的秘密探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在科学区域原本提供温度计和热水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增添了毛巾、冰块、冰毛巾、冷水、扇子、调羹、空玻璃杯和大的容器等,引导幼儿想不同的方法使热水变冷。这样,既顺应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3 / 7 活动目标得到更 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化。 二、指导的整合:贯穿整合理念,及时指导和调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活动方式、现有水平,思考幼儿哪些经验有待修改、完善与丰富?可以在何时、如何开展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进而促进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共同深入。在 “ 旋转乐园 ” 的主题进行过程中,孩子们对 “ 旋转玩具商店 ” 和 “ 建构旋转乐园 ”“ 制作旋转玩具 ” 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可是几天下来,我发现美工区制作旋转玩具的孩子乐此不彼,旋转玩具店里只有服务员在忙乎着整理和摆放,却无人前来购买商品;建筑区域的孩子也忙着建构自己 理想中的美丽的 “ 旋转乐园 ” 。这个区域场景表面看起来大家都在很主动很认真地活动着,可是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审视这些游戏情况,游戏中缺少了语言交往的机会,缺少了 “ 流动的生机 ” 。于是我就在下一次活动开始的时候和孩子们谈话:手工区的孩子做好了几个玩具可以做什么事?(给商店送货、去银行、买玩具、参观 “ 旋转乐园 ” ,看表演等等)建筑队的孩子建构完成后可以做什么?商店里的服务员又可以想什么办法让店里的生意好起来等。经过这样的讨论和鼓励,孩子们尝试着去交往,继而还想出了早晚班的分工。几天下来,问题又出现了,虽然为孩子们创造了交 往机会,但是出来交往的孩子买了玩具往哪里去?参观累了干什么?于是在和孩子们的4 / 7 讨论中又产生了新的区域 “ 休息小站 ” ,他们还为 “ 休息小站 ” 出谋划策:有的孩子在上过该主题中的 “ 果汁机转转转 ” 的活动后,想出了榨果汁,卖果汁的内容;有的孩子想出了用橡皮泥通过搓捏螺旋线条的方法做大大泡泡糖等。这样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还促进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促使主题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环境的整合:反映整个主题的过程和结果 区域活动以孩子为本,强调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来艺术地、巧妙的支持、引导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对每个区域来说,要着重呈现阶段性成果。在区域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图片和幼儿作品、照片等。实践中,我们每个主题展开之前首先在对主题目标和内容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设想一个区域环境的框架结构,每个区域先呈现什么?哪些材料是要作为主题的先期经验预先提供的?哪些是要在主题展开过程中逐步增添的?哪些要作为主题的延伸展示的?等等那些都预先做到心中有数。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也就体现了活动主题的进展和变化过程。比如在主题 “ 再见了,幼儿园 ” 的实施过程 中,我们先在语言区展示了孩子们从小班到大班的一些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或者春游等有意义的活动照片,引起孩子们对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回忆和讲述,然后提供班级同伴和老师的名字卡片,让幼儿边找字、认字边将组合的名字排列在语言区5 / 7 的墙面上,并讲讲和好朋友的趣事。手工区提供各种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的范例,鼓励孩子们去为好朋友制作礼物;绘画区张贴了孩子们的照片,让幼儿把自己或好朋友的样子以拍照片的形式画下来,孩子们从画单个的朋友图象到画一群好朋友,到最后拍过毕业照后画全班小朋友的集体照,这些作品逐步增添在该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环境 不断的在丰富和变化,孩子们的水平和能力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孩子们在参观过小学后,我们把参观时拍到的小学里的照片张贴在建筑区中,于是孩子们又自然而然的建构起 “ 理想中的小学 ”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好环境创设的领路人,既要通过预设的环境吸引孩子主动进入各区域的活动,又要指导孩子在参加各区域的活动后共同把区域环境布置的更加丰富起来。因此,我们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就是体现了主题的实施和丰富完善的过程,也可以说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了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四、规则的整合:从完 全自主到半自主 说到区域活动,我还不得不提一下区域活动的规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知道以往在 “ 尊重幼儿个性 ” 的理念支撑下,都是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的。在那种情况下,也出现过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爱跳舞表演的孩子可以连续多天去表演区域;喜欢画画的孩子难得去一次探索区域;老师6 / 7 精心设计的数学操作材料玩过一两次就没人问津了等等。现在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觉得孩子的个性是要培养的,但是也要注意培养和促进孩子的各大智能尽可能的平衡发展。在指导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先改变上述情况,让孩子们逐渐形成每个区域都要轮流玩的 意识,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教师精心预设的每个区域的活动,能在不同的区域中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指导中,将原先的在规定人数范围内幼儿可以完全自主选择的规定,改为要求幼儿在一个星期的多次区域活动中,保证每个区域至少轮流进去活动一次的半自主规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规则上的这个变化,的确促进了孩子们能力上的均衡发展。如我班的朱怡君小朋友,原本就只爱画画,别的地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