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巴林银行破产案.ppt_第1页
案例11巴林银行破产案.ppt_第2页
案例11巴林银行破产案.ppt_第3页
案例11巴林银行破产案.ppt_第4页
案例11巴林银行破产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林银行案例分析,目录,巴林银行破产,巴林银行背景介绍,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时,所用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位特殊的客户:英国王室,从此便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巴林银行背景介绍,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获利甚丰。1989年7月10日尼克里森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90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1992年巴林总部派尼克里森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1994年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业务网络点遍布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达到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巴林银行背景介绍,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995年3月2日,巴林银行亏损额高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美元。1995年3月5日,国际荷兰集团与巴林银行达成协议,接管其全部资产与负债,更名为“巴林银行有限公司”。1995年3月9日,此方案获英格兰(中央)银行及法院批准。至此,巴林银行230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道了一个相同的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为什么这么一家曾辉煌一时的老牌银行竟在一夜之间破产?究竟是谁断送了巴林银行?是胆大妄为的里森?是充满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还是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漏洞?或外部金融监管的松懈?在弄清这些问题前,让我们对相关背景先做一些了解。,它的破产不仅震惊英伦三岛,而且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的金融界,使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导致英镑汇率和银行股票的大幅下滑,同时也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引起世界股市的下挫。,巴林银行倒闭的过程,事件前的人生轨迹,1987年,1989年,1992年,尼克李森1987年7月到摩根斯坦利银行的期货与期权部门进行清算工作,进入巴林银行,尼克李森继续在期货与期权部门作清算工作。处理巴林银行在雅加达业务大量的票证,为公司消除了一亿英镑的负债,经过培训成了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尼克李森成为新加坡分行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的总经理。1994年的头七个月,他在新加坡的套做与交易业务赚进了二百五十万美元,成为一个交易明星,尼克里森,明星变魔鬼,帝国倒闭演化的过程,88888账户的建立,巴林银行原本有一“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建立“88888”错误账户。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原来的帐户来与伦敦总部联系,但这个已经建立的88888错误帐户,却没有被销掉。就是这个被忽略的“88888”账户,日后改写了巴林银行的历史。,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金姆王误将客户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的指令当做了卖出,损失是2万英镑,当晚清算时被里森发现。但里森决定利用“88888”账户掩盖失误。几天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损失升到了6万英镑,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笔损失。此后,类似的失误都被记入“88888”账户,不到半年的时间,该账户就吸收了30次错误。里森不想将这些失误泄露,因为那样他就只能离开巴林银行。同时,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1993年1月,里森手下的一名交易员出现了两笔大额差错:一是,客户的420份合约没有卖出,另一笔是100份合约的卖出指令误为买入。他再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亏损数额日趋增长至600万英镑,以致无法用个人收入填平。在这种情况下被迫以自营增加收入,幸运的是“88888”账户在1993年7月转亏为盈。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Textinhere,瞒天过海,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1993年7月,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份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于价格过低而无法成交。为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叉按惯例用“88888”账户卖出部分期权。后来,他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差错。结果,随着行情不利变化,里森再一次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境地。到1994年时,亏损额已由2000万、3000万一直增加到7月份的5000万英镑。为了应付查账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其间,巴林总部虽曾派人花了1个月的时间调查里森的账目,但却无人去核实花旗银行是否真有这样一笔存款。,1994年下半年起,尼克里森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他认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日经指数将会在19000点以上浮动,如果跌破此位,一般说日本政府会出面干预,故想赌一赌日本股市劲升,便逐渐买人日经225指数期货建仓。不料,日经指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到1995年1月18日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里森所持的多头头寸遭受重创。为了反败为胜,他继续从伦敦调人巨资,增加持仓,即大量买进日经股价指数期货,沾空前日本政府债券。,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为维持数额如此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万英镑。巴林总部竟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2月中旬,巴林总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了其47000万英镑的股本金。1995年2月23日,是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这一天,日经指数下跌了350点,而里森却买进了市场中所有的合约,到收市时,里森总共持有61039份日经指数期货的多头合约和26000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的空头合约,而市场走势和他的操作完全相反,里森带来的损失达到8.6亿英镑,这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最终把巴林银行送进了坟墓。,帝国灭亡,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3月2日,巴林银行由于投资失败引致的亏损高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多美元。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1NG)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3月9日,荷兰国际集团收购法律程序完成,其全部业务及部分证券基金业务恢复运作。,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培养成这个样子的。”,里森的结局,2月23日,里森逃离新加坡。3月2日凌晨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被捕;11月22日,德国警方将在逃的里森引渡到新加坡受审;12月2日,新加坡法庭以非法投机并使巴林银行倒闭的财务欺诈罪判处里森有期徒刑6年6个月,同时令其交付15万新加坡元的诉讼费。1999年4月5日,新加坡司法当局宣布,因其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于1999年7月3日获释,并将其驱逐出境。7月4日,里森回到伦敦。,?,为什么这么一家曾辉煌一时的老牌银行竟在一夜之间破产?,倒闭原因(1)巴林银行破产与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具有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是一项重要的法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务由同一人兼任,员工可以舞弊又能自己掩盖这种舞弊,这样的职务便是不相容职务。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不能由同一人兼任。但是遗憾的是,在巴林银行,里森一人身兼交易部和清算部两个部门的领导职务。,倒闭原因虽然公司总部对他的职责非常清楚,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生怕因得罪他而失去了这个“星级交易员”。伦敦总部也曾想确定来自新加坡分部的利润是否能够长期持续下去,还派了一个审计组来到新加坡分部,审计组主要依靠里森提供的情况,编制了一个长达24页的报告。他们对公司的一般性风险有所了解,在报告中这样写到:“管制有可能被总经理一人取代”,“他负责前台交易及财务管理”,“可能会议集体的名义做交易,并保证按自己的意图去交割和记录”。但是报告接着又说,“鉴于行政财务管理方面缺少有经验的资深骨干,总经理必须积极兼任交易和后勤管理两职”,倒闭原因(2)巴林银行破产与企业内部审计管控落实不到位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新加坡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出现了5000万英镑损失时,里森编造了一项假账在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内部审计人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内部审计,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去和花旗银行核对账目。可见,巴林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倒闭原因里森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倒闭原因(3)内部预警系统失效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未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1月份的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份;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份(增长4倍);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头寸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上持有的头寸多出8倍,这个信号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作出应有的反应。总之,巴林银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倒闭原因(4)内部风险管控没有得到连续、有效的监控。一个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如果说它没有风险管控制度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仅有内部风险管控的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认真执行,得到连续、有效的监控,否则只能算是白纸一张。,倒闭原因里森后来在狱中感慨“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这件事我觉得不可置信,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是假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却仍旧支付这些钱。”可以说,巴林银行的倒闭不是一人所为,而是一个组织结构漏洞百出。内部管理失控的机构所致。,倒闭原因(4)管理层失职1994年末和1995年初,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能够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示的忧虑。那么倒闭时可能避免的。当时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第二封信更是向新加坡国金所作出许多毫无基础的错误保证。同样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琼斯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他在未经独立详细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情况下,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国金所征询的复函上签字。,倒闭原因从金融伦理角度而言,如果对以上所有参与“巴林事件”的金融从业人员评分,都应给不及格的分数。尤其是巴林的许多高层管理者,完全不去深究可能的问题,而一味相信里森,并期待他为巴林套利赚钱。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巴林破产的两个月前,即1994年12月,于纽约举行的一个巴林金融成果会议上,250名在世界各地的巴林银行工作者,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