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_第1页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_第2页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_第3页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_第4页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都说教师必须从传统 “ 教书匠 ” 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名 “ 研究者 ” 、 “ 学习者 ” 、 “ 引导者 ” 、 “ 创造者 ” ,确实,新课程正使我们教师转变角色。昨天去采荷二小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我更想说:在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这条长河中,让我们做一名快乐的 “ 引航员 ” ,载着学生走向河流深处 没有气壮山河,没有纵横捭阖,虞老师用简约的旋律,轻松的基调,丰富的内涵,温暖的抒情,演绎了这节课。这样清缓、朴实,这样亲和、悠长,缓缓流入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久久地沉浸在无 限的思索中: 教材是船课堂是舵 作家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用清新的笔触,运用了大量的事例 栽花、拔草、 “ 种菜 ” 、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抓蚂蚱、 “ 浇菜 ” 、睡觉等,描述了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大干 “ 瞎闹 ”“ 胡闹 ” 之事,处处透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在这艘大大的船上,个个都是鲜活的事物,“ 语言描写 ” 、 “ 动作描写 ” 、 “ 特殊句式 ” ,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哪一样都舍不得扔掉。如何在众多事物中,找寻那把最有力最有效的舵呢?特级教师的功力就在这里。 这堂课,虞大明老师侧重于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中,2 / 7 第二学 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虞老师的这堂课上,鲜明又合理地践行了这两种阅读方法,第一遍,快速读,你觉得这个园子有什么特点?第二遍,把刚才的阅读感受变回问题,再读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问题找句子,在旁边写批注。这里虞老师采用了 “ 略读 ” 的方法引导学生长文短读,概括课文又带着感受与问题回读课文。第三遍,虞老师采用了浏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 “ 快速浏览全文,圈一圈,采用圈关键字的方式看看萧红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 第四遍,虞老师淡淡的一句追问:这么多事 例中,哪件写得最具体呢?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写具体?一舍一取,删繁就简,直接把学生带入了最能凸显祖父的爱的事例,来引领学生精读重点部分。看似简略的四遍读,实则一遍比一遍深刻,一遍有一遍效力。 “ 让学生学习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逻辑起点。 ” 而在此基础上重点部分采用精读,真正实现了略读课文的简约但不简单,教师教得简,但学生学得丰。 是的,教材就像是一艘船,留给我们师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而睿智的眼光,精心的取舍,轻松的课堂就如那支舵,引领着我们走向河流深处。 学生掌舵教师引 航 3 / 7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应 “ 冲 ” 在前面,成为阅读实践的先锋,因此,掌舵人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则 “ 或隐或退 ” ,犹如一位引航员,成为学生阅读实践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和伙伴。因此,要真正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合理的角色定位是基础和前提。 虞老师曾说:阅读教学的三种价值取向分别是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人文精神取向。阅读教学应当以突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取向,略读课文教学更是如此。在祖父的园子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上,虞老师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略读、浏览、 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方法;其次是在粗知文本大意的基础上要恰当地学习语言;也就是关注语文知识取向。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在课上虞老师没有做一次写话的训练,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概括了一些写作方法:比如, 1、以后写作文要写重点段时,可以把这段写的字数多一点,分自然段来写; 2、把一段话写具体可以加上语言对话描写; 3、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 4、离开写作的目的,写作就无好坏之分; 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咱们说话要有理有据。请你仔细地、快速地浏览这几个自然段,思考一下:你为什么 觉得 “ 铲地 ” 这件事写得最具体? 4 / 7 学生浏览。 师:你凭什么说 “ 铲地 ” 这件事是最具体的?说话要有根据。你说? 生 8:我认为 “ 铲地 ” 这件事是最具体,是因为别的事都没有描写对话,而这件事写出了作者与祖父的对话。 师:这是一条理由,请坐。你很会发现!萧红在定 “ 铲地 ”这件事的时候,抓住人物的什么进行描写? 生:语言。 师:这就给我们什么启示?今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把作文写具体,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 生:语言。 师:抓住语言进行描写。哎,这是一条理由。有第二条吗?你说。 生 9:自然段是最多的。 师:哦,数一数有几段? 生: 8 段。 师:而其它事情顶多顶多一个自然段,这也是一个依据。写“ 铲地 ” 这件事,自然段是最多的,而且字数也是最多的。这就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今后我们要把一件事写具体,也可以学着萧红的样子,怎么样? 生:把自然段写多点。 师:对。多写几个自然段,没错,确实没错 5 / 7 师:两条依据了,还有第三条吗? 生 10:我觉得 “ 铲地 ” 这件事写得最具体,因为作者还进行动作描写,比如 “ 抛 ” 字。 师:人物的动作描写。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 生:还有人物的神态描写。 师:我相信,你们在读 这几个自然段,一定对祖父的神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不对?祖父的什么神态? 生:笑。 师:找到了吗?我们要学会快速浏览。 师:几次? 生: 3 次。 师:抓人物的神态也可以把一件事写具体。因为有这样的三条依据,所以才觉得 “ 铲地 ” 这件事情最具体。那虞老师就纳闷了:我觉得萧红在园子里的每件事情都很快乐,对不对? “ 我不会站在你的前面,因为我不想带领你;我会站在你的后面,因为我想推动你;我也会站在你的左右,因为我想与你们携手同行! ” 借用一句名言,或许能让我们教师明白: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该是一位怎样的 引航员。 快乐渡船风景无限 “ 情 ”“ 趣 ” 二字,在有儿童存在的地方来说,我认为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整节课,无论6 / 7 是师生对话与文本对话,虞大明老师彰显着语文味的情境学习。一篇篇看似孤立的、沉默的文本,当我们引着学生去揭开知识的文本的表层,把文本还原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中,我们将会发现,学生也走进了瑰丽的精神家园,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成长,激发出无限的创造潜力。 “ 好,现在我们来浇菜! ” 学生做浇菜状,虞老师眼疾手快,请两位学生上台, “ 恭喜你们,全班只有你们两位浇对了! ”其他学生恍然:哦,只 有他们两个边浇菜边喊: “ 下雨了,下雨了! ” 祖父的园子第 16 自然段,萧红以清新的笔触,儿童式的言说方式,反复使用 “ 愿意 就 ” 的句式,抒发了自由的心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又通过什么样的句式表现出来,我想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处理该段教学时都会抓住这两点。 虞大明老师也紧扣住这两点,使用了比较的策略:出示自己写的一段话,这段话用上了很多修饰性的词语,着重描写了花园的美景。然后请学生把这段话与第 16 自然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白 不同的语言如果离开了目的,就无所谓好坏。 学生无疑是老师最铁杆的 “ 粉丝 ” ,他们对老师既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好奇。虞大明老师在学完课文后补充了自己的童年趣事片段,网鸟捕鼠小鸡之死,还有7 / 7 一张很有意思的孩童照片,骑在祖父的头上,尽显天真。学生读着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文字,看着好玩的图片,各个兴趣盎然,乐不可支。 以上的教学片断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