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_第1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_第2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_第3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_第4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 莲山课 件 k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 一、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 2)构成条件:一是必须是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下的阳光、空气等,都不是商品。 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用于自己消费或者赠与他人的;礼品也不能成为商品。 ( 3)范围: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 产品又包含于物品。 例 1XX 年 8 月 8 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陆同胞向台湾捐助了尤其是的人造板10 亿元人民 币,展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材料中的活动板房等物品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 答案: D 2 / 8 点拨:用于捐赠的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用于交换,仍然不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能够进 行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正是基于凝结的 “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及其量的差别。 例 2 读郑板桥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买粮炊饭放归船。拨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 卖得鲜鱼百二钱 ” 的目的是() A获得粮食的价值 B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c获得凝结在粮食中的人类劳动 D获得粮食的价格 答案: B 点拨:读古诗首先要理解该表明的意思。 “ 卖得鲜鱼百二钱 ” 是为了 “ 买粮炊饭 ” ,即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故答案选 B。 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3 / 8 3、货币的产生 ( 1)偶然的物物交换 原始社会末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 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彼此需要对方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商品 商品( W W) ( 2)扩大的物物交换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 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寻找,或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用公式表示:商品 商品( W W) (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 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商品共同的等价物。这种共同的等价物叫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分成了两步: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商品 一般等价物 商品( W-W-W) ( 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4 / 8 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人们逐渐发展金、银作为一种价值大、体积小、便于分割、易于携带、还能长时间保存的商品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人们就把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所有商品交换的媒介。当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 出现了。 用公式表示:( W G W) 示例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BcD 答案: c 点拨: 表述不正确,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比商品得晚,并且二者都是一个历史范畴。 表述正确。 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2)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示例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先5 / 8 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BcD 答案: c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6、货币的含义和职能 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基本职能: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价值尺度与价格的关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6 / 8 原因:货币出现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 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特点: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7、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 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 2)支付手段。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 3)世界货币。当 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例 6 今年十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 120 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答案: B 四、纸币 7 / 8 1、纸币的产生 使用金银条块的缺点:核实重量,检查成色。 使用铸币的缺点:交易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 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 ,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不足值的铸币为纸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3、纸币的发行规律 ( 1)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2)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 3)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电子货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 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 计算机进行贮存、 转账、购买、支付 的 “ 电子货币 ” ,人们越来越多的借 助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 务,这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8 / 8 示例近年来,网上购物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年轻人更是热衷于在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国内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购物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