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学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让学生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风格特征,情感的表达,激发学生对陕北民歌的热爱。2、通过学唱拥军秧歌,让学生认识民歌中的歌舞曲,运用简单的舞蹈“十字步”对学生渗透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切身体验歌舞的表现形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难点:能够体验并能唱出陕北民歌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绸子。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请同学们认真听。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好,大家对这首歌曲熟不熟悉?歌名叫?是谁演唱的?同学们知识面很广!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是由歌手阿宝演唱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谁来谁说说这首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什么?(音调高、声音高亢、嘹亮旋律粗犷激昂)那为什么阿宝的声音如此高亢嘹亮,(用到了方言,)为什么他唱的这首民歌如此自由、奔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陕北去寻找答案吧。陕北是我国西部陕西省北部的革命老区。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它地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黄河从其腹地流过。这里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在这样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着勇敢、淳朴、善良、个性刚毅的陕北人。他们的生活是以农耕、游牧生活为主,极其寒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陕北人的服饰特点是:毛巾头上戴,皮袄板在外,腰扎红腰带。窑洞是陕北的特色建筑,是陕北农民的象征。这里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比如说腰鼓、剪纸等。陕北人民最亲密的伴侣就是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在陕北,人们用民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唱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大山里放牧的时候,有时为了消除寂寞,就会用拦羊嗓子、喊牛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们创作的民歌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音调自由奔放、豪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陕北民歌。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2、(1)初听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富有激情、有活力、热烈)(2)复听你从歌曲中你还听出了什么?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场景?他们在干什么呢?(3)创作背景这首歌曲是由安波先生填词而成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歌曲描绘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是革命圣地,八路军抗日救国的行动感染了解放区的广大群众,春节快要到了,陕北人民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出于对八路军的拥戴,为了表达自己拥军的热情,纷纷赶上猪羊慰劳抗日英雄和革命领袖,常常出现军民鱼水一家人的动人情景。欢腾跳跃、锣鼓震天鞭炮声声,人们拥军的热烈场面。3、学唱歌曲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陕北民歌拥军秧歌,感受到了陕北人民那种热情向上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精神面貌,课下希望同学们搜集更多的陕北民歌,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6课缆车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缆车,听辨男声音色,感受童声、女声、男声3类不同音色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2、认识拍,理解其含义和强弱规律。教学内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意大利歌曲缆车欢乐兴奋的情绪,使学生从旋律上行、下行的进行方式中想象出缆车上下飞速滑动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拍的拍号、含义、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并且能够在歌曲与练习中。2、通过视唱、歌曲演唱、节奏拍击与听听唱唱拍拍等系列音乐活动,掌握拍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缆车。1、欣赏书上的插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听第一遍时,能感受男高音独唱高亢嘹亮的音色,并与童声、女声音色加以区别。2、介绍歌曲两部分不同的表现内容与情绪。听第二遍时,想象这两部分的音乐形象。3、请乘坐过缆车的同学讲讲自己那时的心情与所见所闻。4、听第三遍,感受歌曲的风格,并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力度变化,轻声哼唱旋律。 (二)认识拍、拍号及其强弱规律、指挥图式。1、学习音拍的含义、强弱规律与指挥图式。2、看谱视唱一、视唱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