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ppt_第1页
农产品物流.ppt_第2页
农产品物流.ppt_第3页
农产品物流.ppt_第4页
农产品物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产品物流概论,福建农林大学,第四章林产品运输与配送管理,中国是一个林业产业大国。目前,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第一节林产品流通,福建省林业用地1.37亿亩、占土地总面积75.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有林地面积1.15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一,其中竹林1490万亩、居全国第一;森林蓄积量4.8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其中人工林蓄积量1.9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木本植物1943种、陆生野生动物828种,均占全国1/3。,林产品与人类生活及许多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木材具有重量轻、强比重大、易于加工成型、对电和热的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制造车、船、器械、日用品及修建船坞码头、桥梁、房屋等。,林产品:林业所生产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产品的总称。林产品包括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两大类。,林产品的概念,第一节林产品流通,第一节林产品流通,木质林产品包括:原木类、锯材类、单板类、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木制品、纸类、家居类和其他类10大项。非木质林产品包括:苗木类;菌、竹笋、山菜类;果类、茶咖啡类;调料、药材、补品类;林产化工;竹藤软木类7大类。,林产品的分类:,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林产品的多样性及差异性从我国目前的统计口径来看林产品是包括以森林资源为基础而生产的木材和以木材为原料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木质人造板、各种木质成品、木浆、种苗、花卉、种子、林区土特产品、林果类产品等等。可见林产品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性往往使得林产品的运输、配送、储存工作量增大,成本增加。,林产品的特点,第一节林产品流通,2供给地的地域性和集中性我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分布却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且大多数比较边远。这样也就形成了林产品的生产重点集中在上述偏远地区,造成了林产品供给的地域性和集中性。这种林产品供给的地域性和集中性与需求的大量分散性显然是矛盾的,使林产品的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林产品的特点,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中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据近年统计资料,全区共有森林面积6.8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7%。木材蓄积量达32亿立方米,占全国木材总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白桦、椴树、水曲柳等。,西南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天然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等,这些树也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南方林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10省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还有我国特有的竹木。,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分析,林产品的需求来自于社会的多个部门、多个行业。而且这些需求是多样的、广泛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还会继续扩大,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加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这就注定了林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物资配送活动必须具有更大的弹性,必须面向全社会。,林产品的特点,第一节林产品流通,林产品流通是指林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动态过程。林产品流通参与者既包括专门从事林产品流通经济活动的收购者、批发商、代理商和零售商,也包括具有流通行为倾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林产品流通,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以家庭为单位的林农生产者这类生产者不具有法人资格,主要以林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对林产品进行生产。这类生产者主要集中在南方集体林区,包括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10省区,形成了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浙江为例,统管山占29.8%,责任山占44.3%,自留山占25%。特点: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经营形式单一、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意识差、信息化水平低等。,二、林产品生产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2、林业生产企业是指专门对林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的企业,往往具有固定的厂房、机器设备和一定数量的工人等。特点:生产相对集中,生产规模大;林产品技术含量高;对资源性初级林产品进行垄断;劳动者素质低;生产者的市场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低等。,二、林产品生产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林产品生产的特点(1)林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和集中性由于生产林产品的地方大多都处于偏远山区,为了节约运输成本,林产品批发商不可能直接去上去批发林产品。另一方面,林产品生产具有集中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木材类林产品的生产,它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两个特点使得收购者要进入林区对林产品进行收购,从而为林产品的批发做好准备。,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林产品生产的特点(2)部分林产品生产规模小由于林产品的生产除了大型国有林区外,也有许多林农在生产林产品。但林农生产的林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且生产相对分散,因而其生产的林产品只能在小范围的市场上进行流通和销售,影响了林农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也不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林产品大规模流通,因此就需要专门的个人或企业对林产品进行统一收购,进而形成林产品流通集散地,以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对林产品的需求。,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林产品生产的特点(3)林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问题林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问题也要求对林产品进行收购。如木材类的林产品,由于其体积较庞大而且笨重,使得木材批发商不能直接进入林区进行木材的批发,同时木材类林产品的采伐和流通涉及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如果随便允许个人或林产品经营企业进入伐区采伐,不利于木材的可持续利用和森立资源的保护,因而必须由统一的、且持有木材采伐许可证的林业经营者进入林区收购木材。,三、林产品中间商,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许可证,第一节林产品流通,2、林产品收购者林产品收购者是将分散的林农生产的林产品集聚起来的过程。对林产品进行收购,可有效将一个地区或不同地区的林产品集聚起来,形成林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利于后续进入批发和销售环节。,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批发商批发商是为进一步转售、生产加工或为其他商业用途而出售商品的中间商。批发商的主要业务活动是批发林产品流转活动,即批发林产品的购、销、运、存活动。批发商的功能可概括为购买、销售、分配、运输、储存、资金融通、承担风险、信息服务等八大功能。,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批发商(1)集散林产品、分装编配通过购买,将各地各林业生产部门分散生产的林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初步加工、整理、挑选、分级、编配和包装等活动,分散供应给零售企业和生产用户。,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批发商(2)储运林产品批发商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运输设备和储存设备,可以为林产品生产企业和中间用户的购销提供林产品储运服务。批发商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集中储存林产品可以大量降低费用和运输成本,为购销双方带来利益。,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批发商(3)信息咨询批发商处于林产品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的中介地位,既便于了解生产情况,又便于了解全面的市场动态,可以为购销双方提供市场供需预测、产品技术变化、价格行情、储存方法及地点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批发商(4)稳定物价由于批发商掌握了大量林产品资源,又具有储运林产品的功能,因而能起到了控制市场林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5)资金融通批发商可以向林产品用户提供融资服务。(6)承担市场风险由于经销批发商拥有林产品的所有权,因而承担着失窃、损失、过时和降价等各种风险。,三、林产品中间商,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林产品生产者市场即需要以林产品为原料加工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企业,购买者数目较少,但规模较大。这类市场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引伸出来的,如林产品生产者采购木材是由于消费者需要家具、办公桌等消费品而进行生产。就林产品而言,其主要的林产品木材往往需要先卖给林产品生产者,经过加工后再进行市场销售卖给最终消费者,因而,林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应该是林产品生产市场。,四、林产品消费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2、林产品中间商市场林产品中间商市场也称转销者市场,是指所有这种个人或组织,他们购买林产品是为了把其转卖或转租给别人,以获取利润。中间商市场是由各种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他们采购林产品的目的主要是转卖盈利。,四、林产品消费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林产品消费者市场林产品消费者市场是指各个最终的消费者个人或用户。显著特点是:(1)购买者数量较大;(2)购买数量少,规模小;(3)购买的经常性;(4)消费者的分散性林产品各个消费主体之间是互有联系、互相牵扯的,如果有一个市场搞不好都会影响其他市场的运作,因此各个市场的培育与管理应加强,建立起高效、合理的市场运作机制。,四、林产品消费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一)林业部门协同计委确定林产品的生产量,尤其是对木材林产品生产量的确定。如设立“木材检查站”、检查与监督采伐证、运输证及育林金的缴纳等。在林产品进入市场后,对于某些特殊加工品的供给也进行控制。如刨花板、栲胶、紫胶等林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对木材类林产品市场进行计量管理和监督。如对木材尺寸、树种划分、等级评定等进行评价和测定。对某些林产品实行财务管理。,四、林产品流通管理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林产品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合同管理。对林产品市场的管理。,四、林产品流通管理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三)物价部门对木材价格的管理。对林价的管理。对非木材类林产品的管理。,四、林产品流通管理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四)财政部门监督林产品经营者的财务发生状况。监督林产品税收的缴纳。(五)林业协会制定林业协会章程、标准等,合理组织本行业的供产销活动。根据国家计划制定本行业发展规划和方向组织林业技术、信息交流和专业化协作协调林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四、林产品流通管理者,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生产用林产品流通渠道生产用林产品是指用于再加工生产的林产品,包括原木、锯材、人造板、竹藤、软木等。(1)生产者消费者林产品生产者将自己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不经过任何经营环节转手,有利于建立产销之间固定的协作关系。,五、林产品流通渠道,第一节林产品流通,(2)生产者批发商消费者由于林产品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流通渠道仅采用直销不能直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由中间批发商将产品转卖给消费者增加了产品流通,这种形式尤为适应南方集体林区市场,也适用于不同区域间林产品的销售。(3)生产者代理商消费者代理商是受生产者的委托经销林产品,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代理商的形式在一些地方起着有益作用,对集体、个体林产品生产者来说可以节约流通费用。,五、林产品流通渠道,第一节林产品流通,1、消费用林产品流通渠道消费用林产品是指直接被人们用来消费的林产品,如木制家具、纸产品、水果、药材等。(1)生产者消费者(2)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在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只有零售商介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渠道,生产者和零售商分工明确。部分消费林产品生产者采用这种渠道将产品直接供给大型零售商店再销售给消费者。,五、林产品流通渠道,第一节林产品流通,(3)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由多种流通主体参与形成的多流通环节的纵向流通分工体系,这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常用的商品流通渠道。这种流通渠道、流通环节较多,流通链长,能使商品进入广阔的市场,在企业中较为普遍的被采用,特别是小型生产企业。,五、林产品流通渠道,第一节林产品流通,(4)生产者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以代理商代替批发商,通常代理商都具有某类商品的专业知识。技术性较高的林产品生产企业一般都采用这种流通渠道。(5)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种渠道环节最多渠道最长,费用也最多,但一些林产品技术性很高,又需要零星销售时,就采取这种形式。,五、林产品流通渠道,林产品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由于林产品种类很多,木质林产品是其中重要一种类型,因此,本章节将以木材产品运输为主进行介绍。,第二节林产品运输管理,一、木材产品市场分析,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1、木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对木材原材料和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社会木材消费量持续增长。随着一些大型项目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及国家重点大型矿山等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对木材的需求。,一、木材产品市场分析,2、木材产品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木材材种结构上看,国内生产的商品材主要矛盾在于优质大径材资源贫乏,供给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木材各主产区的优质木材大幅减少,进入市场的天然林大径级木材资源进一步短缺,特别是后续人工林资源树种单一,多为针叶林,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多材种的需求。,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一、木材产品市场分析,3、国内供给严重不足,近期进口木材将继续补充国内木材市场由于国内木材产品需求旺盛,但树种结构单一,呈现供不应求的矛盾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为缓解供需矛盾,一些优质木材以进口为主。我国的木材主要从俄罗斯、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进口,进口量占全国木材消费的比重超过30%,处在国家木材安全警戒线边缘。,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早期的木材运输没有专用工具,在林区内完全依靠原木自身的重力作用沿斜坡下滑,或依靠木材本身浮力沿河道漂流,这几乎是最原始的运输方式。在林区外,区域相对开阔,比较容易使用各种机械装置,陆续出现了以人力、畜力、机械为动力的各种车辆。,二、木材运输工具,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木材运输以公路、铁路与水路运输为主。其中公路运输在初级运输中运用广泛,但多为普通运输车辆,并没有专用运输木材的装置。随着对木材需求的急剧加大,人类对木材运输车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开始在普通车辆上加装挡杆、捆扎装置,甚至装卸机构,出现了早期的木材运输专用车辆。这种车辆最早出现在北欧、南美等木材产量丰富的地区,以后才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二、木材运输工具,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1、公路运输,(1)仓栅车,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2)半挂车,(3)栏板车,(4)专用木材运输车,2、铁路运输,2、铁路运输,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俄罗斯运输木材的列车行驶在滨绥铁路线上,(1)单漂流送。单根木材流送的方式,也称赶羊流送。适用于上游中、小河流。单漂流送作业方式因不同的河流、水位、树种而异。在平原、丘陵河川进行时须划分河段,定时、定点、定量地流送。这种方式省工,不需任何能源,但流送中木材难于控制,容易插垛和失落。,3、水路运输,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2)排运。用绳索将多根原木、原条或竹排编扎成一定形状,利用自身浮力在水上运输的组合体。木排沿水路的运输比单漂流送容易控制,适用于较大的河流、湖、海。(3)船运。木材装在船上的运输。航船运输自带动力,驳船运输由拖轮拖带或顶推。船运成本高,但速度快,能逆流而上,且不易丢失。适用于江河、湖泊、海洋。,3、水路运输,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中国南方最长的森林铁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在福建省顺昌县建西林区有一条中国南方最长的森林铁路。线路总长142.66公里,设计年运输能力40万立方米、客运20万人次。几十年间,森铁长龙喷吐着滚滚浓烟,穿山越岭,景象蔚为壮观。直到1993年,森铁全线拆除。,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新中国成立初期:水运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60年来,顺昌一直是中国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在闽北,曾有“吃不完的浦城米,砍不尽的高阳杉”之说,“高阳杉”就是顺昌的著名品牌。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林区交通闭塞,全县采伐的木材除少数就地销售外,绝大部分要靠水运外销,年水运木材数量约300连500连(木排)。,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水运运力和效率十分低下,造成国家建设急需的木材大量被积压。“大跃进”时期,因盲目高产,木材浪费触目惊心,当年大历公社钱墩村的“万米堆头”,终因变质腐烂,最终不得不付之一炬。1956年后,陆上交通飞速发展,木材运输进入以铁路为主、水陆并存的阶段。鹰厦铁路全线完成铺轨后,靠近铁路沿线的乡镇和国营伐木场均改为火车运输。距离铁路较远的国营九龙山与武坊伐木场,由省林业厅分别投资200万元和45万元,建成主、岔线总长各为15公里和10.5公里的两条森工小铁路,可以从伐区堆头直接运送到埔上火车站和金溪运口。,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筑路:开辟便捷的木材通道为加快闽北西部林区开发,1962年建西林区成立,196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建西县。此前,1958年,由林业部投资2900万元的建西林区森林铁路已开始全面建设施工,1959年,建西森林铁路管理处开始筹建。干线起自大埠岭之鹰厦铁路建西火车站,终至房道乡七道村。全路干线长53公里,支线长48.96公里,岔线长20.7公里,站线(含安全线)长20公里,总长142.66公里。采用每米18公斤和12公斤的钢轨铺设,工程土石128万立方米,建小桥涵490道,另开凿大武岭隧道1360米。,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闽北属山地丘陵地区,自古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很少的机械设备,给整个森铁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当年数千名参加施工的铁道兵战士和林业工程职工,以“敢叫高山低头,敢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整整6年时间,用鲜血和汗水硬是在建西林区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便捷的木材通道。,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营运:曾经的辉煌“汽笛声声脆,长龙滚滚来。迎接八方客,送走栋梁材。”当年,全路配有哈尔滨产蒸汽机车6台,民主德国产120匹马力内燃机车5台,另有运材车、平板车、矿斗车、客车、行李车等304辆,设车站和养路工区12个,拥有森铁职工近千人。全线为客货两用,货运列车以货定班,客运每天1班,当日往返,森铁列车的时速达14公里18公里。1969年底,有7个国营伐木场靠森铁运输木材,占当时全县11个国营伐木场的64%;靠近森铁平车线路的15个社队伐木队改为森铁到材,占当时全县22个社队伐木队的68%。建西森铁木材年运输量最高时达15.7万立方米。那时,是建西森铁客货运量的鼎盛时期。,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告别森铁,开启未来1970年以后,随着林区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通过公路运输木材的年运量达12万立方米以上,基本与森铁运输量持平。1977年12月,建西至高阳的林区公路全线通车;1985年后,林区公路与县交通部门管理的公路相互联通,林区交通的重要网络逐步形成。,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上世纪80年代后期,建西森铁最大宗的货物木材和矿石运量逐步萎缩,森铁效益每况愈下,企业经营难以为继。1992年4月全路停运,并于次年7月全线拆轨,结束了建西森林铁路32年的辉煌历史。32年来,建西森铁共完成木材运输340万立方米,物货运输158万吨,矿石82万吨,进出旅客503万多人次。作为森工企业木材产、运、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西森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发挥出了特殊的作用。,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除了前面介绍的三种方式外,木材运输还包括平车道运材、索道运材、缆车道运材(缆曳铁路运输)、冰雪道运材等。,索道运输:空中运输方式,第二节木材产品运输,第三节木材产品储存,木材从立木伐倒、贮存、流通,到最终使用的全部过程,都存在着损害的问题。如果保管、处理不善,木材会产生开裂、变形、遭受真菌腐朽、昆虫蛀蚀、火灾危害,导致木材败坏变质,降低以至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为了使木材始终保持原有的质量,合理地利用木材资源,对木材防护保管是十分必要的。造成木材败坏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三个方面:生物败坏、物理破坏和化学降解。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败坏,即真菌变色、腐朽和虫害,它们不但侵害立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原木和锯材,还能破坏气干木材的制品。对于木材保管来说,这是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一、木材产品的贮藏方法,(一)木材保管影响因素,第三节木材产品储存,木材容易受到真菌和害虫腐蚀,因此在木材保管时主要从防真菌虫害腐蚀入手。1、木材含水率各种木腐菌能在木材绝对含水率为30%200%之间的大幅度中进行危害木材的活动。实践证明,木材的高含水率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的防护木材腐朽。木材干燥失水后,会使木腐菌的生活条件变劣。,(一)木材保管影响因素,第三节木材产品储存,2、空气湿度空气湿度与木材湿度之间很明显具有密切关系,空气湿度大时,表生菌丝体转变为气生菌丝体,似棉絮状的气生菌丝体覆盖在木材表面。空气湿度对动植物性危害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对湿度在65%以下时,就不回收动植物性损害者的危害了。,(一)木材保管影响因素,第三节木材产品储存,3、氧气所有动植物性损害者都需要氧气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实验证明,各种动植物性损害者对氧气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木腐菌低压供氧尚能生存,昆虫的幼虫靠木材中的氧气也能生存。,(一)木材保管影响因素,第三节木材产品储存,4、温度木腐菌生存温室是在-428度范围内,天牛等昆虫的适宜生长温度,幼虫介于2124度之间,成虫在1727度之间,65度时即死亡。5、化学环境各种动植物性损害者除了上述各种因素对它们的生存者有影响外,还有PH值、糖、淀粉、维生素、生长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会有影响。,1.干存法干存法是使木材含水率在短期内尽快降到25%以下,达到抑制菌、虫生长繁殖和侵害的目的。适于干存法的原木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下,且尽可能剥去树皮,或树皮损伤已超过三分之一。原木剥皮时尽量保留韧皮部,并在原木两端留存10-15cm的树皮圈,以及在端面涂防裂涂料,如10%石蜡乳剂、石灰水、煤焦油、聚醋酸乙烯乳液与脲醛树脂(30:70)混合液,或钉“S”形钉子等措施,以防止原木开裂。对于木材材身上有损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