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一点对联_第1页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_第2页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_第3页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_第4页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 教学生学一点对联 贵州省绥阳县蒲场中学楚云飞 对联又称楹联,这一独特而古老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流传甚广,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新春佳节,红白喜事,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写对联,特别是名胜古迹,如果没有对联就像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每年春节贴对联则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寄托美好愿望的具体表现。因此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课标明确指出: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 语文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 人发挥重要作用 ” 。 对联发展到今天这种文学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庄子“ 插桃枝于户,连灰具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 ” 。表明两千多年前就有把桃枝插在门上以辟鬼魅的风俗后来桃枝演变为桃符,即用桃木板画上特定的 “ 符 ” ,符是中国道教用来驱除鬼怪的东西,于是这自然就与当时的风俗相结合,宋王安石有诗云: “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而最早的对联相传是五代2 / 5 时蜀主孟昶写的一幅春联: “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到了明代,对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相传明太祖朱元璋还为阉猪的一户人家 写下了 “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 的春联,传为趣闻。这时期的对联使用也突破了春联的范畴,扩大到名胜古迹的题咏,内容相当丰富,抒怀、写景、馈赠、勉励等。 对联要求讲究平仄和对仗。汉语读音有四声,古代分为 “ 平、上、去、入 ,把 “ 上、去、入 ” 归为仄声;今天分为 “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已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对仗就是要求上联用平声,下联则用仄声。如: 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这是标准,但便于初学者有 “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 之说,上联最末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末一个字就用平声。同时还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两联对仗又分正对、反对、流水对(串对)。 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两联组成,如: 古琴亲畏友,老树当名山 反对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联组成,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流水对由意义上有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两联组成,如: 3 /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另外,对联还使用了众多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借代、顶针、谐音、连珠 . 顶针,即下一句头一个字连着上一句末一字,如: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谐音,如: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亮 池中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连珠,即用迭字,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风风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那么如何教学生写对联呢?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古人云: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传统的对联中,有许多名联、佳联、秀联,语句凝练,文笔优美,意境深远。对培养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人们还把其中一些当作座右铭,鞭策自己一生。如: “ 宝剑锋以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宝剑梅花如此, 人生也如此。 “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 。博大的心胸,高雅的情操,脱俗的气质,跃然纸上。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发奋读书,胸怀天下。如能将这些对联恰如其分,4 / 5 有的放矢地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有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之妙。如教学忆读书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导入: “ 放眼观诗史,倾心拜墨皇 。一本好书陶冶着人的品格,改变着人的一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忆读书,体会她对书的感受 ” 。 其次,教学生善于品味对联,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揣摩语言特色,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如古诗文中的许多对偶句,状物、言情、抒怀,精妙入微,成为千古名联。如: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还有每年春节民间众多春联,一般语气朴实,通俗易懂,平淡中表现出人们纯真的感情。另外许多名胜古迹的对联,如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以此扩大阅读面。 最后,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写对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 “ 孙行者 ” ,要求用古代科学家名字作对(祖冲之)。 “ 精卫填海 ” 要求用另一个神话故事作对(夸父逐日或后羿射日等)。当然古人从小接 触的是 “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 ” 有关声律一类的书,平仄不是问题,今天则是难点,一般可要求学生写对联时词性大致相对,语气朗朗上口,不影响意境即可。例如: “ 东风一吹山花开 ” ,学生应对: “ 雄鸡一鸣学生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