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时测定防风中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论文.pdf_第1页
HPLC法同时测定防风中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论文.pdf_第2页
HPLC法同时测定防风中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论文.pdf_第3页
HPLC法同时测定防风中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论文.pdf_第4页
HPLC法同时测定防风中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HP L C法同时测定 防风 中 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赵博 , 杨鑫宝 , 杨秀伟 , 张连学 , 刘建勋。 ( 1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北京 1 0 0 1 9 1 ; 2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长春 1 3 0 1 1 8 ;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 0 0 0 2 9 ; 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 0 0 0 9 1 ) 摘要 目的: 建立 H P L C D A D法同时测定中药防风中升麻苷、 升麻素、 5 0一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印枳树皮苷、 防风灵和亥茅 酚苷 6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 , 以提取时间、 方法、 次数、 溶剂比为主要影响因素, 以6个 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 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 D i k m a D i a m o n s i l 。 C l 8 色谱柱( 2 5 0 mm 4 6 m m, 5 tx m) 、 D i k m a E a s y G u a r d C 1 8 保护柱( 2 0 mm 4 6 h i m, 5 m) , 以甲醇 一 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流速为1 0 m L ra i n , 检测波长为 2 5 4 n m, 柱温为 2 5。 结果: 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甲醇 3 O倍量回流提取2次, 每次 2 h 。6 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升麻苷5 01 0 0 0 m g L 。 。 ( r = 0 9 9 9 9 ) , 升麻素 1 0 2 0 0 m g L ( r = 0 9 9 9 9 ) , 5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 05 0 0 mg L 。 ( r= 0 9 9 9 9 ) , 印枳树皮苷 51 0 0 m g L ( r = 0 9 9 9 5 ) , 防风灵 51 0 0 mg L ( r = 0 9 9 9 1 ) , 亥茅酚苷 1 0 2 0 0 mg L ( r:0 9 9 9 5 ) ; 平均加样回收率( n= 3 ) 均在 9 5 6 1 0 6 8 , R S D均在 1 3 4 8 。结论: 该方法准确, 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 成本低, 可用于防风中上述 6个 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防风; 香豆素; 色原酮; 升麻苷; 升麻素; 5一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印枳树皮苷 ; 防风灵; 亥茅酚苷; 高效液相色谱; 定 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9 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 2 5 4 1 7 9 3 ( 2 0 1 3 ) 0 3 0 3 8 2 0 6 S i mu l t a n e o u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i x ma j o r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i n t h e r o o t s o f S a p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b y HPLC Z HAO B o , YA NG Xi nb a o , YANG Xi uw e l , Z HANG L i a nx u e , L I U J i a nx u n 。 , ( 1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a t u r al a n d B i o mi me t i c D r u g s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a t u r a l Me d i c i n e s , S c h o o l o f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j i n g 1 0 0 1 9 1 ,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a l Ma t e r i a l s , J i l i n A g c u l t u r al U n i v e rs i t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1 1 8 , C h i n a ; 3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C h i n a ; 4 X i y u a n Ho s p i t a l ,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d e v e l o p a n H P L CD A D m e t h o d f o r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s i x m a i n b i o a c t i v e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 p r i m 一0一g l u c o s y l c i mi f u g i n , c i mi f u g i n , 4 一O一 3一D g l u c o s y l一5一Ome t h y l v i s a mm i n o l , m a r me s i n i n , s a p o d i v a r i n , a n d s e c一0一g l u c 0 s y l h a m a u d o 1 ) i n t h e r o o t s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T u r c z ) S c h i s - c h k (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 a d i x ) Me t h o d s :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a r r a y d e s i g n w a s u s e d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e x t r a c t i n g p r o c e s s Th e ma i n i n flu e n t i a l f a c t o r s o f e x t r a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we r e e x t r a c t i n g t i me, me t h o d, t i me s a n d s o l v e n t r a t i o Th e c o n di t i o n s o f 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o n t h e t o t a l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s i x a n aly t e s A Di k ma Di a mo n s i l 州 C1 8 c o l umn ( 2 5 0 m m x 4 6 mm, 5 tx m) w i t h a D i k m a E a s y G u a r d C 1 8 c o l u m n ( 2 0 m m x 4 6 m m, 5 m) w a s u s e d for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i c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i x a n a l y t e s T h e mo b i l e p h a s e,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me t h a n o l w a t e r , wa s p r o g r a mme d f o r a gra d i e n t e l u t i o n T h e fl o w r a t e wa s 1 0 mLmi n。 。 ,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wa v e l e n g t h wa s a t 2 5 4 n m, a n d t h e c o l u mn t e mp e r a t u r e w a s 2 5 Re s u l t s : T h e a n 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o p t i mu m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s i x a n a l y t e s w e r e t o r e fl u x w i t h 3 0 f o l d s o l v e n t me t h a n o l t w i c e a n d for 2 h o u r s a t e a c h t i me T h e l i n e a r i t y wa s a c h i e v e d i n t h e r a n g e o f 5 01 0 0 0 mg L一 ( r= 0 9 9 9 9 ) fo r p r i m一0一g l u e o s y l c i mi f u g i n , 1 02 0 0 mg L 一 ( r=0 9 9 9 9 ) for c i mi f u g i n , 2 0 5 0 0 m g L一 ( r = 0 9 9 9 9 ) for 4 一0一卢 一D g l u c o s y l一5一Om e t h y l v i s a m mi n o l , 51 0 0 m gL一 ( r =0 9 9 9 5 ) fo r “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专项( 2 O l l B A 10 7 B 0 8 ) 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其质量标准示范研究 通讯作 者T e l : ( 0 1 0 ) 8 2 8 0 5 1 0 6 ; Ema i l : x w y a n g b j m u e d u e n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ma r m e s i n i n , 51 0 0 mg- L 一 ( r= 0 9 9 9 1 ) f o r s a p o d i v a r i n , a n d 1 0 2 0 0 mg L一 ( r= 0 9 9 9 5 ) fo r S e C一0一g l u c o s y l h a m a u d o 1 T h e a v e r a g e r e c o v e ri e s ( =3 ) w e r e 9 5 6 一1 0 6 8 w i t h R S D o f 1 3 一 4 8 C o n c l u s i o n: Th e me t h o d d e v e l o p e d i s a c c u r a t e, h i g h l y s e n s i t i v e, we l l r e p r o du c i b l e a n d l o w c o s t , w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for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h e s i x a b o v eme n t i o n e d b i o a c t i v e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i n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a d i x Ke y wo r d s: r o o t o f S a po s h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t a; c o u ma r i n s; c h r o mo ne s; pr i m 一0 一 g l u c o s y l c i mi f u g i n; c i mi f ug i n; 4 一 O一 卢一D g l u c o s y l 一5一Ome t h y l V i s a mm i n o l ; ma r me s i n i n ; s a p o d i v a r i n ; $ e c一0一g l u c o s y l h a ma u d 0 l ; H P L C; as s a y 防风 (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 a d i x ) 为传 统 中药之 一 , 系 伞 形 科 植 物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T u c r z ) S c h i s c h k 未抽花茎的干燥根; 始载于 神农本草 经 , 列为上品, 辛、 甘、 微温, 归膀胱、 肝、 脾经; 具有 解表散风 、 胜湿止痛、 祛风止痉之功效。现代药理学 研究表 明防风具 有镇痛 、 抗炎 、 抑菌、 抗肿瘤等生物 学活性 _ 1 I 2 J , 物质基础研究表 明其含有香 豆素和色 原酮两大类化学成分 I 4 J 。为阐明物质基础与生物 学活性的密切相关性 , 物质基础 的定量分 析非 常重 要。文献 报道 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 H P L C) 法 同时定量分析升麻苷 ( p r i m一0一 g l u e o s y l c i m i f u g i n ) 、 升麻素( c i mi f u g i n ) 、 5一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 4 , _ O一 一 D g l u c o s y l 一5一Om e t h y l v i s a m mi n o 1 ) 和亥 茅酚苷 ( s e c一0一 u c o s y 1 h a m a u d 0 1 ) 4个化学成 分。 人源肠 C a c o一 2细胞单层吸收模 型研究表明色原酮 类 的升麻苷和亥茅酚苷具有 中等程度的吸收性 , 提示它们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生物学活性 ; 升麻 苷和 5一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均具有明显 的解热 、 镇痛、 抗炎及抗血 小板凝 聚作 用 J , 与防风 的临床 应用相吻合。此外, 中国药典 2 0 1 0年版一部 规定 防风的质量分析以升麻苷和 50一甲基维斯阿米 醇苷为指标性成分。考虑到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代表 性 , 防风灵 ( s a p o d i v a r i n ) 为防风的特异性化学成分 和生物活性 以及防风发挥生物学作用的物质基础的 可能性 , 本项研究选择升麻苷 、 升麻素、 50一甲基 维斯 阿米醇苷、 印枳树皮苷 ( m a r m e s i n i n ) 、 防风灵和 亥茅酚苷 6个化学成分 同时进行 H P L C定量分析 , 更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 1 仪器与试药 D I O N E X U l t i m a t e 3 0 0 0型 H P L C仪 ( 德 国) , 配 置四元梯度泵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D A D) 、 柱温箱 、 自动 进 样 器、 C h r o m e l e o n色 谱 工 作 站 ( v e r s i o n 6 8 0 ) ; L G J 0 5冷冻 干燥 机 ( 北 京 四环科 学 仪器 厂) ; X S 1 0 5 型 电 子 分 析 天 平 ( Me t t l e r T o l e d o ) ; K Q 5 2 0 0 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功率2 5 0 W, 频率4 0 k H z ) 。对照品升麻苷、 升麻素、 50一甲基维斯 阿米醇苷 、 印枳树皮苷、 防风灵和 亥茅酚苷均为本课题组 由防风 自制 I 4 J , 通过 MS 、 N MR等谱学数 据确定其 结构 , 化 学结构式见 图 1 ; H P L 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 均大于 9 8 0 。 甲醇为色谱纯; H P L C用水为超纯水; 其余试剂均为 分析纯。 道地产区药材防风于 2 0 0 7年 9月采 自内蒙古 的东乌旗和海拉尔, 商品药材防风购于河北安国中 药材市场, 经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张连学教授 O 0 H 6 o一 口一 D g l u c o s y l 一 5一Om e t h y l v i s a mm i n o 1 ) 鉴定为伞形科植物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 T u c r z ) S c h i s c h k 的干燥根, 凭证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 - 3 8 4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采用 D i k m a D i a m o n s i l 。 。 。 C 色谱 柱 ( 2 5 0 m m 4 6 mm, 5 m) 和 D i k ma E a s y G u a r d C 1 8 保护柱 ( 2 0 mm4 6 m E, 5 m) , 流动相 A为 甲醇 , 流动 相 B为水 , 线 性梯度 洗脱 ( 01 5 mi n , 4 5 A 6 0 A; 1 54 0 mi n , 6 0 A 8 O A) , 流 速 1 0 mL m i n , 检测波长 2 5 4 n m, 柱温 2 5 , 进样量 2 0 L 。 2 2 溶液的制备 2 2 1 对照品储备液精密称 取升麻苷 4 7 m g 、 升麻素 3 1 m g 、 5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4 5 m g 、 印枳树皮苷 4 i m g 、 防风灵 4 8 m g 、 亥茅酚苷 4 4 m g , 加 甲醇分别配制成 质量浓度依次 为 4 7 、 3 1 、 4 5 、 4 1 、 4 8 、 4 4 m g mL 的 6个对照品储备液。 2 2 2 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根据从防风药材 中分离得到的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苷在 甲醇中溶解 度 良好 , 在预实验中采用 H P L C检测发现与乙酸 乙 酯和三氯甲烷相 比, 甲醇能将 防风药材中含量较高 的化合物提取得更完全, 设计 了四因素三水平表 ( 表 1 ) , 固定提取溶剂为 甲醇 , 探讨 不同提取方法 、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和溶剂倍量 , 以分析物峰面积总 和为指标 , 优化 了提取条件 , 正交试验结 果见表 2 。 由表 2结果 , 确定最优提取方法 为 A , B c D , 即用 药材 3 0倍量的甲醇 回流提取 2次 , 每次 2 h 。 表 1 L ( 3 ) 正 交试验结果 T a b 1 R e s u l t s o f L q ( 3 ) 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F比 ,临界值 显著性 ( s o u r c e o f v a r i a t i o n ) ( s u m o f s q u a r e s o f d e v ia t i o n s ) ( d e e e o f f r e e d o m) ( F r a t i o ) ( c ri t i c a l v a l u e o f F ) ( s i g n i fi c a n c e ) 2 2 3 供试 品溶液 取生药防风粗粉 ( 过 2 0目 筛) 约5 0 g , 精密称定, 置圆底烧瓶中, 精密加甲醇 1 5 0 m L , 加热 回流 2 h , 滤过 , 滤渣再用甲醇 1 5 0 m L, 同法提取 1 次,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溶剂, 残渣用甲 醇溶解, 转移至2 5 m L 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 即得 。 2 3 系统适用性试验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 供试品溶液各 2 0 , 在“ 2 1 ” 项色谱条件下, 注入 H P L C仪测定, 记录色谱图, 见图2 。本实验条件下,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与各对照品对应的吸收峰的理论 塔板数均不低于3 0 0 0 , 对应的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 于 1 5 。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 3 8 5- 1 A 7 6 一 几 图2 对照品( A ) 和防风样品( B ) 典型的H P L C色谱图 F i g 2 T y p i c a l HP L C c h r o ma t o g r a ms o f r e f e r e n c e s u b s t a n c e ( A) and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 a d i x s a m p l e ( B) 1 6 化合物名称和化学结构见图 1 ( t h e n am e s a n d c h e m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a n a l y t e s s h o w n i n F i g 1 ) 2 4 线性关系考察及定量限试验分别精密吸取 6个对照品储备液适量 , 置于同一量瓶 中, 用 甲醇制 备成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 升麻苷的质量浓度为 5 0 、 1 0 0 、 2 0 0 、 5 0 0 、 1 0 0 0 mg L; 50一甲基维斯阿 米醇 苷 的质 量 浓度 为 2 0 、 5 0 、 1 0 0 、 2 0 0 、 5 0 0 m g L ; 印枳树皮苷 和防风灵的质量浓度 为 5 、 1 0 、 2 O 、 对照品溶液各 2 0 , 在“ 2 1 ” 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 定 , 记录峰面积 , 以峰面积积分值 y为纵坐标 , 对应 的对照 品质量浓度 ( m g L ) 为横坐标 , 进行 回 归分析, 得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r ) 及线性范围, 见 表 3 。将混合对照品溶 液依 次稀释至不 同浓度 , 按 “ 2 1 ” 项下的色谱条件分别注入 H P L C仪测定, 确 5 0 、 1 0 0 m g L 一; 升麻素和亥茅酚苷的质量浓度为 定检测下限( 信噪比3 : 1 ) 和定量下限( 信噪比1 O : 1 O 、 2 O、 5 0 、 1 0 0 、 2 0 0 m g L 。精密吸取此系列混合 1 ) , 结果见表 3 。 表3 6个分析物的线性关系 Ta b 3 Li n e a r i t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s i x a n a l y t e s 升麻苷 ( p r i n t 一0一g l u c o s y l c i mif u g i n ) 升麻素 ( c i m i f u g i n ) 5 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 4 一O一 口一 D g l u c o s y l 一 5 一 O m e t h y lv i s a m m i n o 1 ) 印枳树皮苷 ( m a r m e s i n i n ) 防风灵 ( s a p o d iv a r i n ) 亥茅酚苷 ( s e c 一 0一g l u c o s y l h a m a u d o 1 ) Y=0 1 5 8 9 X 一0 3 4 0 9 0 9 9 9 9 Y=0 3 0 8 9 X 一0 2 0 5 3 0 9 9 9 9 Y=0 4 0 2 7 L X + 0 4 7 1 8 0 9 9 9 9 Y=0 1 7 2 8 L X一0 0 4 0 7 0 9 9 9 5 Y=0 2 2 5 4 L X一0 1 1 21 0 9 9 9 1 Y=0 1 1 7 8 L X一0 1 5 3 7 0 9 9 9 5 1 0 2 0 o 2 0 5 0 0 51 0 o 51 o o 1 02 o 0 0 2 l 0 1 8 0 1 5 - - 3 8 6-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2 5 精密度精密吸取低 、 中、 高 3个浓度 的混合 份供试 品溶液 , 在“ 2 1 ” 项色谱条件下 , 进样 2 0 , 对照品溶液( 升麻苷和 5 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 测定升麻苷、 升麻素、 5 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印 1 0 0 、 2 0 0 、 5 0 0 m g L ; 印枳树皮苷和防风灵为 1 O 、 枳树皮苷、 防风灵和亥茅酚苷的峰面积。所得峰面 2 0 、 5 0 mg L ; 升麻素和亥茅 酚苷为 5 0 、 1 0 0 、 2 0 0 积 的 R S D 分 别 为 1 3 , 2 8 , 3 9 , 2 4 , m g L ) , 在“ 2 1 ” 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1 d内4 3 , 4 7 , 表明方法 的重复性 良好。 重复进样 3 次, 测定各对照品峰面积, 计算 日内精密 2 7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2 0 , 分别 度 , 所 得 峰 面 积 的 R S D 分 别 为 : 升 麻 苷 4 6 、 在制备后 0 、 2 、 4 、 8 、 1 2 、 2 4 、 4 8 h , 在 “ 2 1 ” 项 色谱 条 6 1 、 4 9 ; 升麻素 2 9 、 5 2 、 4 5 ; 50一甲 件下进样测定升麻苷 、 升麻 素、 50一甲基维斯 阿 基维斯阿米醇苷 3 0 、 4 1 、 4 6 ; 印枳树皮苷 米醇苷、 印枳树皮苷 、 防风灵和亥茅酚苷 的峰面积。 4 2 、 4 6 、 5 1 ; 防风灵 4 4 、 5 1 、 5 0 ; 所得 峰 面积 的 R S D 分别 为 1 3 、 0 9 , 0 9 、 亥茅酚苷 3 8 、 4 0 、 4 4 。1 d内进样 1次 , 连 1 4 、 2 9 , 1 7 , 表 明供试 品溶 液在 4 8 h内稳 续进样 3 d , 测定各对照品峰面积 , 计算 日间精密度 , 定性 良好 。 所得峰面积的 R S D分别为升麻苷 4 3 、 5 1 、 2 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 l 2 份已知含量的 5 8 ; 升麻素 4 6 、 4 5 、 4 0 ; 50一甲基维 生药防风样品( 每份 5 0 g ) , 3份作 为对 照, 另外 9 斯 阿 米 醇 苷 3 7 、 3 2 、 3 7 ; 印 枳 树 皮 苷 份分成低、 中、 高 3组 ( n= 3 ) , 分别加入低 、 中、 高 3 4 1 、 5 2 、 4 6 ; 防风灵 3 9 、 3 3 、 5 1 ; 个不 同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 按“ 2 2 3 ” 项下方法 亥茅酚苷 3 0 、 4 5 、 3 6 。说明精密度良好。 制备供试溶液, 在“ 2 1 ” 项色谱条件下, 进样2 0 , 测 2 6 重复性试验按“ 2 2 3 ” 项下方法平行制备 6 定 6 个分析物的峰面积, 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4 。 表 4 6个分析 物的加样 回收 率( , l = 3 ) Ta b 4 Re c o ve r i e s f o r t he s i x an al yt e s 2 9 样品测定取 3个不 同来 源的生药防风粗粉 样品各5份, 每份 5 0 0 g , 按“ 2 2 3 ” 项下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各 2 0 , 在“ 2 1 ” 项色 谱条件下测定 6 个分析物的峰面积, 以外标法计算 含量, 结果见表 5 。 3 讨论 3 1 定量分析方法 的选 择 分析物升麻 苷、 升麻 素、 5 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印枳树皮苷、 防风灵 和亥茅酚苷分子结构 中具有共轭系统, 能够满足 D A D检测的要求; 在含有防风的中成药“ 康泰胶囊” 质量控制中采用 H P L C法测定升麻苷和50一甲 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 , “ 复方乌龙胶囊” 质量控 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防风_ 1 。从精确性、 成本 低、 普及性和易于推广等方面考虑, 本文选择 H P L C 药物分析杂志 C h i n J P h a r m A n a l 2 0 1 3 , 3 3 ( 3 ) - 3 8 7- 表 5 生药防风中6个分析物的含量( mg g , n= 5 ) Ta b 5 Re s u l t s o f c o n t e n t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h e s i x a n a l y t e s i n c r u d e d ru g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a d i x D A D法定量分析 上述 6个化学成分 。经在线全波 长紫 外 吸收 光 谱 扫 描 分 析 , 上述 6个 分 析 物 在 2 5 4 n m有 良好的紫外 吸收强度 , 因此 , 采用 2 5 4 n m 为本试 验 的波 长检测 。比较 了 D i k ma D i a m o n s i l C 1 8 ( 2 5 0 mm4 6 m m, 5 p m) 、 Wa t e r s S y m m e t r y C 1 8 ( 2 5 0 mm x 4 6 mm, 5 p m) 和 D i o n e x A c c l a i m 1 2 0 C 1 8 ( 2 5 0 mm 4 6 m m, 5 m) 等色谱柱对上述 6个分 析物的分离效果 , 结果表明无 明显差异 。从成本低 和普及性等方面考虑 , 采用 D i k ma D i a mo n s i l C 为 本试验的色谱柱。比较了甲醇 一水 、 甲醇 一 0 1 磷 酸水溶液、 乙腈 一水等洗脱系统 , 发现甲醇 一水和乙 腈 一水洗脱系统都能达到 良好 的基线分离 , 但在 甲 醇 一 0 1 磷酸水溶 液洗脱系统 , 5一O一甲基维斯 阿米醇苷和印枳树皮苷未达到分离度要求。从成本 低和易于推广等方 面考虑 , 采用 甲醇 一水洗脱系统 为本试验的流动相 。考察了恒速和梯度洗脱对上述 6个分 析物的分离效果 , 结果 以梯度洗脱分离度最 佳 , 最终采用 了“ 2 1 ” 项下的梯度洗脱程序 。 3 2 样品前处理 由于生药防风 中含有大量的多 糖和单宁等 , 难 以直接进行 H P L C分 析。采用 甲醇 为提取溶剂, 则样品较清洁, 又兼顾了甲醇对色原酮 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率高的特性 。因此 , 本 文选 择 甲醇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纯化 参数优化, 确定了最佳提取参数组合。从方差分析 结果可知, 提取因素重要性主次顺序为 B C A D , 因此确定最优提取方法为 A B c , D 。 3 3 方法 的可用性本文建立 的 H P L CD A D定 量分析方法 , 经方法学验证 具有灵敏度 高、 重复性 好 、 快速 、 准确的优点 , 适用于防风的质量控制 , 亦为 含有 防风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方法 的建立提供 了可资 借鉴 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Z H AN G B a o d i ( 张宝娣 ), WA N S h a nh o n g ( 万 山红 ) R e c e n t a d v a nc e i n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i e s o f t h e r o o t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a d i v a r i c a t a ( 防风 的化 学成 分与 药理 研究 近 况 ) T r a d i t C h i n Me d ( 中医药信息 ) , 2 0 0 3 , 2 0 ( 4 ) : 2 3 2 G AO H o n g x i a ( 高鸿霞), S H AO S h i h e ( 邵世和 ) , WA N G G u o q i n g( 王 国 庆 ) R e s e a r c h p rog r e s s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 T u r c z ) S c h i s c h k ( 中药防风 的研究 进展 ) J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Me d C o l l ( 井 冈山医专学报 ) , 2 0 0 4 , 1 1 ( 4) : 1 2 3 Z H AO B o ( 赵博 ), Y A N G X i nb a o ( 杨 鑫宝 ) , Y AN G X i uw e i ( 杨秀伟 ) , e t a 1 S a p o d i v a r i n , a n e w c o u m a r i n f r o m r o o t s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 防风灵 一防风中 1个新 的香 豆素类化合 物) C h i n a J C h i nMa t e r Me d ( 中国中药杂志), 2 0 1 0 , 3 5 ( 1 1 ) : 1 4 1 8 4 Z H AO B o ( 赵博 ), Y A N G X i nb a o ( 杨鑫 宝 ) , Y A NG X i uw e i ( 杨 秀伟 ) , e t a 1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r o o t s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 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 C h i n a J C h i n Ma te r Me d ( 中国中 药杂志 ) , 2 0 1 0, 3 5 ( 1 2) : 1 5 6 9 5 Z E N G L i j a n ( 曾丽君 ) , S U N Q i s h i ( 孙 启时 ) , J I A L i n gy u n ( 贾凌云 ) C o n t e n t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f o u r c o mp o n e n t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h a b i t a t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p a r t s o f 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d i v a r i c a t a( T u r c z ) S c h i s c h k b y R PH P L C ( R PHP L C法 同时测定不 同产地 及不 同部位 防风 中 4种 有效成 分 的含量 ) J S h e n y a n g P h a r m U n iv (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 , 2 0 0 9 , 2 6 ( 2 ) : 1 2 7 6 L I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