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oc_第1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oc_第2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oc_第3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oc_第4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SIS 0F M已STER DEGREE论文题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学号: 2008100409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作者签名: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一月一日首都绎济贸易人学硕l:学位论文我固商新技术j Y1 950985IIII I I II II I Ir l rl ll l II摘要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国家竞争的重点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新形势下,科学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而技术创新作为科学知识转化的动因和催化剂,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将科学知识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根据索洛模型,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递增。20世纪初只有5,四五十年代上升到40左右,到九十年代已高达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由此可见,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企业要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国实现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载体,对于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创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加上我国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制约了其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中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状况和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对我国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展开案例研究,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些建议。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金发科技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knowledge economy promoting by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the focus of the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have conveaed into the contest of overallstrength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integration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conomy become a global trendAs the motivation and thecatalyst,technical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course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equivalent to theprocess of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o real productivity to achieve its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scientists,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achiev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developed countriesaccounted only 5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up t0 40between the 1940s and 1950s andup to 80in the ninetiesAfte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itwill rise up as high as 90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has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 the companieswant to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they need to carry out technical innovationcontinuously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tech enterprise is having rapidly developedand has become the most dynamic part in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hightechenterprisesinnovations bring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country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hightech enterprises started late in China and have not maturedeveloped,plus th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in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imperfect,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s lack of motivation andthe capacity is not strong enough, which restricts the enhancement of competitivenessThis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an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betwe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tech enterprises, it sums up the gaps and problems inhightech enterprises of ChinaThen this paper do the case studies on Kingfa Sci&TechCo,Ltd, Which is typical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Finally it concludes the successfulexperience and proposes some good recommendat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of hightech companiesKey Words:Hightech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ingFa Sci&TechCo,LtdH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l:学位论文我国商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导论:111选题的背景112选题的意义。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14论文的研究方法515论文的基本结构616论文的创新之处62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721 高新技术企业理论综述。7211高新技术的定义7212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8213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分析。1022技术创新理论基础。11221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11222技术创新的特征及模式13223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14224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153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的中外比较17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1732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203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2233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233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2333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盈利水平较差23334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244金发科技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2441金发科技基本情况2442金发科技的技术创新路径26421 引进设备与稳定产品质量26III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422模仿创新27423 自主创新。2743 金发科技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总结28431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28432加大对企业创新的保护力度29433完善企业组织制度30434实施合作创新模式31435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315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25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32511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位33, 512融资环境不利且科研投入不足33513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不够34514高技术人才匮乏且企业用人机制不合理3452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35521政府方面355211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355212完善技术创新保护制度。365213完善风险投资机制j375214完善教育和培训制度38522企业方面。395221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395222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395223规范企业用人制度415224加快构建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产学研新模式。426 结论。4361 总结4362不足之处。441改谢41;参考文献46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9IV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I:学位论文我国向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11选题的背景1 导论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国家竞争的重点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对各国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经济的支柱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发展水平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2l世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世纪,国家的希望、民族的生存,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在20世纪下半叶,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整个经济增长的40,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占到了23。仅处于美国硅谷圣克拉拉县的工业产值就早已超过1万亿美元,且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相当于全球第11位经济体。日本经济企划厅报告指出,自1982年至1986年,日本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0。在我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十多年来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发展,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清华紫光、北大方正、北新建材等企业的主导产品占领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40一70。早在1997年,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即以全市不到160的创业人员,创造了占全市l5的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集中度超过80: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生物、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逐步壮大,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国研发投入总量已进入世界前五位,研发支出约占GDP的15;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环境同趋完善,涌现出很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约占到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0,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附加价值较低、产业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将新技术、新构想商业化的过程,在提升产业附加值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第1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火学硕上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12选题的意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几年,虽然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创世界之最,但这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之上的,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的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技术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持续不断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建立了研究机构,并将技术创新课程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了专门的高新技术商品化的孵化机构。近几年,我国政府和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美国、德国、瑞典、英国分别排前四名,中国仅排第37名。针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这一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现状的研究对比,找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差距,并选取我国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可供其它高新技术企业借鉴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实施技术创新,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能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帮助。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现状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高技术一词,1971年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首次明确给出了高新技术的定义。1983年高技术一词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第2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中,并定义为: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理论界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同益重视。国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把高新技术视为一种外部资源,关注技术渗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成果的创新及转化过程。比较著名的有萨克森妮在1994年做的关于硅谷的研究报告,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分别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融资、管理问题。Edward BRobefls,ToddASenturia从全球的技术差异和宏观的技术转移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杰拉德H盖纳(2003)在技术周期管理一书中,分析了以企业技术活动的安排来缩短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间隔,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迈克尔E麦格拉恩(2001)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产品战略获得竞争优势。艾德里安里恩斯等(2001)通过对美国知名企业的研究,总结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并在市场上获得领先的战略方法1。国内高新技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指的是国际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是高技术和新技术的统称。这主要是与我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内学者主要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新区的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环境、成长模式的研究。李柏洲和靳娜莉认为:诱发因素、创新资源、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和支撑环境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系统的关键因素,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张维迎等学者用回归分析法对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成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企业规模、年龄、研发投入和负债率等因素对处于不同增长周期的企业非对称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淘长琪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郭韬、孙琦等学者研究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投资及创新策略选择等问题。132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现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rter,1883-1950)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涵盖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内容。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的概念,他强调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熊彼特在经济学领域对1杨东奇,朱建新,刘茂K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研究【M】科学版社,2009第3页共49页堕塑丝鲨墼墨叁堂堡主堂垡堡奎!墨里查堑垫查垒些垫查剑堑型窒!创新理论的研究,为此后的学者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基础2。国外对于经济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以“其它条件不变为假设,将关注的核心放在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上,技术创新问题长期被主流经济学家所忽略。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国家出现经济增长“黄金期,西方学者对技术创新展开了深入研究,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也趋于多元化,主要分成了四个学派。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典型代表是索洛在1957年发表的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他以技术进步为变量来构建生产函数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增长速度方闲程,推算出美国1909至1949制造业总产值中约有88归功于技术进步。但是,他并没有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研究。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此学派以技术创新的模仿和推广为对象,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内部运作机制。此阶段将研究视角转换到技术进步的扩散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最具影响力的是曼斯菲尔德对于技术推广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一种新技术在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被该行业多数企业采用。另外,经济学家M卡曼、N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指出了垄断竞争型市场是最适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诺斯认为英国之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后取代荷兰,不仅仅与发明和科学活动的增加有关,也不仅仅与纺织、钢铁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关,而是与一种将生产、投资及市场联结在一起的新的组织方式公司有关。诺斯和戴维斯在1971出版的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了制度安排(指政治经济制度,包含金融组织、公司制度和工会制度)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强调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技术创新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美国学者纳尔逊在1993年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中分析了国家支持创新的一般制度结构。这一学派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研究机构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完善,人们开始从系统整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如迈尔思、库珀、罗斯维尔等着重研究了创新与市场结构、组织规模等方面的关系和相应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技术和管理整合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迪隆、多西、厄特巴克等研究了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决策行为、营销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1清华大学I版社,2001第4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冗以及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技术创新关键在于合理协调好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3。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也做出了贡献。如浙江大学的许庆瑞教授在其著作研究与发展管理(1986)、技术创新管理(1990)中,系统的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技术创新是从新构思到获取成功的商业应用的全过程。清华大学傅家骥等在技术创新一企业发展之路(1992)一书中对技术创新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及经济的良性循环、技术创新的政策以及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认为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抓住市场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建立高效率、强效能、低费用的生产经营系统的全过程。他们将研究开发狭义技术创新扩散的全过程,称之为工艺的技术创新,并认为狭义技术创新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广义技术创新产生的积累效应,体现着技术水平的宏观递进和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柳卸林博士于1992年出版了技术创新经济学,系统的阐述了技术创新经济学各方面的内容,揭示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技术创新与市场机构、产业演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对创新政策、创新的激励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技术创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4。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东和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的杜占元博士1998年出版的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状况和理论基础及国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但是,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不成熟,这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起步较晚、制度环境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有关。14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研究。本文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剖析。首先对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论概述,在此基础上,对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3吕明冗技术创新I孑产业成酣M】经济管理iIl版jE,20094葛新权,李jf3I文,彭娟娟技术创新J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版扎,2005第5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企业进行了的概念分析和范围界定。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特征及类型作了详细的论述,为下文做好了理论铺垫。然后,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做了对比,总结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之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发科技的创新历程和创新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出可供其它高新技术企业借鉴的成功经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就其如何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15论文的基本结构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分为歹镡。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对国内和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总结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第四章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金发科技的创新之路,并总结出其成功经验。第五章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16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对策中,明确提出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并提出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所起的作用最重要。第6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上学位论文我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21高新技术企业理论综述211高新技术的定义高新技术(newhigh technology)的前身是高技术(high technology),它是随着20世纪40年代核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而兴起的。高技术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于1983年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国际词典增补9000词中。近二十年来,随着高技术的产业化,各国专家对其解释各不相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认为高技术是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的评价;西欧国家认为高技术就是指知识密集型产业;日本将其定义为以当代尖端科技和下一代科技为基础的技术群。我国出版的高技术词典将其定义为,以最新科技成就为基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知识密集型技术,或是基于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而产生的技术5 。新技术不等同于高技术。新技术是个相对概念,指对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产生新影响的技术。它可以是适用技术的更新,也可以是高技术的突破。高技术是能改变和影响现有知识网络的结构和性质,以期有效运行和应用的技术。王瑞芳从理论的角度区别了高技术和新技术的不同,认为新技术是一个时序上的概念,指新出现的具有新质特征、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6。高技术通常与某种特定的产品或产业密切联系,它更注重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两者之间有存在着彼此交叉或重合的关系。因此,广义的高新技术是高技术和新技术的统称。我国专家学者20世纪80年代引入高新技术的概念,“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1998年原国家科委实施的“火炬计划则运用了高技术和新技术的概念,从此,我国高新技术演化为广义的概念,把高技术和新技术统称为高新技术。至今国内外对高新技术的定义尚不统一,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基础上的,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向相关领域广泛渗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军事产生重大的影响,并能形成新兴产业的现代科学技术群的统称。目前国内理论界认为高新技术主要包括:生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5胡学刚高技术企业的界定【J】安徽农业人学学报,20006仲伟俊,梅姝娥区域技术创新管理理论0方法IMl科学fI版社,2009第7贞共49页蔓塑丝堑墼墨奎兰壁主堂垡丝兰!垡里壹堑垫查垒些垫查型堑里!窒!术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六大领域。高新技术有四个主要的特点: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是新的、在技术发展的阶段上是新的;技术性能和水平高;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大;对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影响深远。高新技术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中间试验、产业化、规模经济技术的一系列环节,只有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上游技术和产业化规模化的下游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高新技术。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加上高新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不尽相同。国外主要在界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再根据企业产品的属性进行判断,以此来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比较广泛的,一是美国商务部制定的标准:它采用定量的方法,主要从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两个方面进行界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额的10以上,或产品主导技术属于所确定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视为高新技术企业。另外,美国劳动统计局规定,只要以上两个指标高于全国制造业平均值的2倍的均称为高新技术企业,若两个指标比较的结果不一致,则研发强度高于28的为高新技术企业1。二是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标准。1986年OECD根据联合国指定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计算了行业的R&D经费强度,并将研发经费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类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制造业,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1994年OECD将数据核算方法做了进一步调整,重新计算了各产业的研发经费,此次测算既考虑了直接经费,也考虑了间接经费,并选择了总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直接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间接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等3个指标来定义高新技术产业。原来的专用科学仪器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由于其R&D强度已不具备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特点,被剔除出高新技术产业,而原来的四大产业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如图所示。7杨东奇,朱建新,刘茂长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研究【M】科学ilI版社,20第8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1:学位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表21 0ECD界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密度81990年技术密集度数据()产业名称直接和间接R&D经费直接R&D经费占间接R&D经费l叶总产一i总产值比例总产值比例值的比例高航空航天制造业173 15O 363 +新技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44 115 305术医药制造业114 105 205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94 8O 187日本则采用定性的方法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认为那些能节约资源能源、技术密度程度高、技术创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而能在将来拥有一定市场规模和能对相关产业产生重大波及效果的产业。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技术集约程度明显偏低。在制定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时考虑到我国的国情,采用了低于国际水平的标准。我国原国家科委于1991年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对高新技术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共划分了11个领域。1997年又颁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共9大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地球科学、空间及海洋工程、核应用技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0)的技术领域涉及到了11个技术领域,与以前相比增加了农业技术领域,同时突出了软件产品的地位,将软件产品单独作为一个技术领域突出出来9。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在2008年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中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衡量标准主要有6个方面: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注册的企业,最近3年通过自主研发、并购、受赠、受让等方式,或者通过5年以上独占许可的方式对企业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企业产品或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3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总数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总数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4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以下标准: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此比例不低于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到2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此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此比例不低于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8许J下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j发展战略【M】社会科学文献jIj版礼,20029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JKl99106003htm第9页共49页蔓塑丝至墼墨叁兰堡兰兰篁丝苎!垡里堕堑堇查垒些垫查剑堑竺窒!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5企业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到企业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比例不低于60;6企业研发的管理水平、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这是我国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方法加。213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是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与传统的企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科技部(1999)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以下特征:企业的创新成就以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指引、企业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支撑、产品的身价体现在无形物质的贡献上及企业有着较高的回报率四个典型的特征。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有以下六个特征。1技术创新性。与一般产品相比,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如个人计算机从“386”到“586”就没用几年时间,仅隔6个月就有新一代产品问世。又如集成电路芯片上晶体管的集成度几乎每2年翻一番,电路线宽几乎每3年减少一半。这些表面上看是产品更新周期短,实际是高新技术不断创新的结果。因此,技术创新性已经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新技术开发、技术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才能发挥其创造力以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快速性和个性化。2高投入性。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有较高的智力投入,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企业智力资本的主要来源,与传统企业相比形成较高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是传统企业的10_一20倍,科研、开发、产业化三个阶段的投入比例大约为1:10:100tt。高新技术的向生产力转化的程度越高,其资金需要量越大。3高风险性。有资料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失败率高达80。高新技术企业从接受风险投资的成功率来看,研究开发阶段一般只有约60的成功率,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一般只有约30的成功率,进入市场后的成功率只有12,高新技术企业寿命能维持5年以上的仅占30。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10http:wenkubaiducoaview57e459ea998fce22bedlOde3html11杨东奇,朱建新,刘茂长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研究fM】科学Ij版社,2009第lO页共49页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l:学位论文我围商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Z产品创新带来的商业风险。具体表现为:(1)资金风险。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化的各个阶段,高新技术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筹资渠道。再加上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比一般企业要慢,资金支持很难及时到位,加大了失败的可能性。(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指技术失败或未能转化成生产力带来的风险,包括生产不确定性、技术前景不确定性、技术效果不确定性、技术寿命长短不确定性。(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因产品功能、价格等诸多因素不被市场接受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难以确定市场容量、难以确定市场接受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难以对新产品的市场扩散速度做出判断。(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表现在管理人员的观念、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等方面,也包括对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和完善知识结构及高超能力的科技人员的管理。4高收益性。高新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一般难以被模仿,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性,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垄断利润。高新技术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一般会高达1:201:10,而利润要比传统企业高出30盼一50tz。5高智力性。高新技术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尤其是掌握高科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关键性资源。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数,要占到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具有工程和科学学位的人员,要占到员工总数的4060,是传统技术产业部门的5倍。22技术创新理论基础221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技术创新的概念可以追溯至18世纪后期。早在1776亚当斯密就论述了分工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把这种分工看作是技术上的改进与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深入分析,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被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重要性的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es Schumpeter,18831950)是第一个提出创新概念的入,他在12耿方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JdIDl山东人学硕I:论文2009第ll页共49页堕塑丝堕墼墨奎兰堡兰垡丝奎!垡堕查堑垫查全些垫查剑堑堕塑1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