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古诗、小组内交流、小组与小组交流、古诗配画、配乐诵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对诗人用字的精准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意,领会诗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思乡情。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配乐诵读: 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题材。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你们都读过或是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出示诗题:是呀,“故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可是没有哪一个词比它浸透着更多的爱,饱含着更多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以伤感音乐诵读思乡诗把学生带入思乡的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为学习文本铺路。初读解题读诗题解诗题:齐读诗题,说说从诗题中读懂了什么?1.了解写作背景:(1)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诗人及这首诗的背景资料。(2) 教师补充资料2.初读古诗:(1) 自由练读古诗(2) 指名朗读师生交流与古诗相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拉近古今认识的距离,以背景作为铺垫,为学生更好的把握古诗的情感打下基础。品读读画结合悟诗情1.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自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或是工具书了解古诗的大意。2.小组合作: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学习体会、学习感悟。3.班内交流,诗画结合悟诗情(1) 品悟1、2句:抓住:京口、瓜洲、钟山、长江的关系确定位置板画。抓住重点词:“一水间”“只隔”“数重山”指导个性朗读。引读1、2句(2) 品悟3、4句:抓住重点字:“绿”“又”理解诗意找字替换“绿”字,体会诗人用字的精准启发想象江南的春天美景看课件感受诗人念念不忘的江南春景,引导学生学习王安石用字的精准。小诗人选字题指导美读3、4句补充体会“又”感受诗人离家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为国为民的忧虑(3)配乐引导学生以诗人的角度,想象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4)出示现代一首思乡诗,使学生明白,思乡诗是一曲永唱不止的歌。运用画图品悟、想象欣赏、创设情境引读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离家近、家乡美、离家久”三个方面层层深入感悟诗人思乡之切。增强古诗的教学法情趣,体现语文学科自读感悟的教学思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业任选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完成:1.配乐诵读古诗2.改诗成文(散文、现代文、现代小诗)3.古诗配画运用学科整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文章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中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这对父子执着追求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学准备:搜集有关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以及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程序:一、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教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二、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三、小组汇报,讨论。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38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和13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2)课文第12、13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建议学生想像:这连续的38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 会儿子的“了不起”:(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14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38个小时的情景。(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伙伴共同的恐惧,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教学小结:老师总结:从这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