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文学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文学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文学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文学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审美,园林建筑设计系列之,通识课程主讲人:杨盛电话665281,QQ:147459713邮箱147459713,园林与建筑,园林与文学,园林与植物,园林与绘画,品题,品题,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和中国绘画一样,都注重把命名、题咏与景物的安排结合在一起。作为园林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通过门额、牌匾、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园名和景名,不仅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点题和深化意境的作用,使园林生出许多情趣,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而且园名本身也状物写景、抒怀言志,或富含深奥哲理,或充满诗情画意,或含蓄蕴藉,或画龙点睛,使人在吟赏玩味之余,启迪智慧,增添游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其实,园名最初只是一个符号标志,便于人们称呼而已,所以常以地名或人名代替。如西晋的石祟在河南金谷涧的别墅叫金谷园,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和白居易的庐山草堂,都是这样命名的。也有用园主人的姓氏、官职来命名的,如董氏东园、沈尚书园等,与此相对的则是以义命名,如宋代司马光在洛阳筑园,取名“独乐”,有独善其身之意。中国古典园林后来的命名,或出自典籍,或出自文人诗赋,或取汉字的谐音,都是为了表达园主人对前代名士的仰慕、归隐林下的志向等,突出了园林的主题思想及主旨情趣,同时引领游人的审美体验,去领悟感性风景所蕴藏的深厚内涵。如江苏吴江同里镇的退思园,本是清朝末年兵备道任兰生遭弹劾罢官还乡后所建,园名“退思”,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退而思过之意。除以标题似的园名体现造园家的主观情趣和统领全园的创作风格之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则往往是景随名出。比如徜徉于苏州留园,在“涵碧山房”赏青山绿水,在“闻木樨香轩”闻桂花飘香(桂花别名木樨),在“清风池馆”沐浴明月清风,在“壕濮亭”观鸟兽禽鱼移步之间,一个个景点便随名而出。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将游客带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之中。这些和谐、有序的安排,大大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中国古典园林和局部景点的命名,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发游人的形象思维,从而由物境进入审美的境界。高度凝练、概括而又深邃的园林命名,总是以其丰富隽永的美学蕴含,引领游客进入造园家所极力表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击领略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获得美的享受。,留得枯荷听雨声,园林笼罩着文学的光辉,具有文学内涵的园林命名、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文采飞扬的名人园记、中国文学名著中描绘的精美绝伦的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笼罩着文学的光辉,飘溢着中国古典诗文的馨香。,筑圃见文心,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诗文意境和文学家的高情雅尚,成为古典园林立意构思的主要艺术蓝本,即造景依据,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心”。,1、庄子的“濠濮间情”和超功利的人生理想,庄周派的思想成为封建士大夫思想建构的重要精神支柱,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的思想和艺术意境。撷自庄子文中语言及意境为园林景点题名的俯拾皆是。,观鱼台、钓鱼台的意境,庄子理想人格的根本是保持精神超然、心志高远,强调独立人格,渴望人生的自由。中国园林中的观鱼台、钓鱼台的意境,都源出庄子秋水篇中“濠梁观鱼”一段有趣的问答,濮水钓鱼,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了两名大夫前往聘问他,说:“要拿我们国家的事来麻烦您啦!”庄子听了,一面还仍然拿着钓竿钓鱼,一面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盛着,用手巾盖着,珍藏在庙堂之中。这只龟,是宁愿死去被留下骨头而得到珍重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污泥之中摇头摆尾呢?”两位大夫听了,回答说:“当然它宁愿活着在污泥之中摇头摆尾啊。”庄子这才说:“那么,你们请离开吧,我还将在污泥中摇头摆尾哩!”,悠然自怡的人生理想,这则钓鱼故事反映了庄子远避尘嚣、追求身心自由、悠然自怡的人生理想。这正和封建士大夫们兴适情偏、怡情丘壑的审美趣味相契合,并用来标榜恬淡寡欲、闲雅超脱之情。,不系舟,庄子列御寇云:“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舟”正好可以用来象征文人们那种飘泊不定、来去自由、不受羁绊、精神上绝对自由等心理需求。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系舟”表现了文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抱负。私家园林的旱船,有的以“不系舟”名之。,古猗园不系舟,2、陶渊明的桃源仙境,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文人士大夫们还把这个积淀在心理深层的精神堡垒“物化”,融入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稳稳地、惬意地逍遥在陶渊明创设的桃源仙境之中。,拙政园、归田园居,归园田居诗五首和同时写下的归去来兮辞,是他告别官场的宣言书,在诗辞中,他畅舒心怀:“少无适俗情,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限欣喜,极写回归自然之后、身心俱适,觉园,“觉今是而昨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主题园名,“五柳园”、“耕学斋”、“三径小隐”等;扬州有“寄啸山庄”、“耕隐草堂”、“容膝园”等;另外,南浔的“觉园”、上海的“日涉园”、苏州、海盐的“涉园”、常熟的“东皋go草堂”、杭州的“皋园”、广东的“人境庐”等。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cho补之,被贬回家后,筑“归来园”。,3、唐诗宋词意境,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用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颐和园“云松巢”,用李白“吾将此地巢云松”诗意;拙政园“留听阁”用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诗意造景;嘉兴烟雨楼的“楼台烟雨堂”出杜牧“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碧梧栖凤,杜甫诗云:“碧梧栖老凤凰枝。”苏州怡园以此诗意筑“碧梧栖凤”榭:榭北面小院中植梧桐、凤尾竹,榭南面院中,点缀假山,植山茶、紫薇、梧桐等植物。微风吹来,梧叶沙沙引凤尾,碧梧萧萧接栖凤,有“新桐初引,么凤迟来,徒倚绿荫,渺渺乎于怀”之乐。,留园“活泼泼地,诗经大雅旱麓:“鸢yun飞戾l天,鱼跃于渊。”佛教徒称悟佛禅境界;朱子语类称鸢飞鱼跃恰似禅家云“青青绿竹,莫非真如;粲cn粲黄花,无非般若”;理学家也将鱼跃鸢飞这类充满天真的自然生机的景象,视为宇宙本体与表象之间必须具有的境界,从中可以见出“天理流行”之妙,感受到永恒而和谐的宇宙韵律。,政治理想,颐和园排云殿后檐额“天乐人和”,取庄子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上人间皆和畅。圆明园“万方安和”、“九洲清宴”、颐和园“四海承平”等均属此类。帝王们希望能使江山稳固,长享富贵。,清晏舫,社会理想,士大夫们希望自己生活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留园“小桃坞”、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承德山庄“如意洲”,“武陵春色”。,人格理想,士大夫文人追求人格完善,他们怀冰握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拙政园“玉壶冰”就是表示心灵的高尚、纯洁、晶莹。景仰先贤,象严子陵一样“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圆明园“山高水长”)。,宗教理想,或入“别有洞天”(拙政园半亭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成方外仙客,留园“小蓬莱”,跋b”曰:“西园小筑成山,层垒而上,仿佛蓬莱烟景,宛然在目。”,居士,希望当在家修行的居士。如留园有“伫云庵”、“参禅处”、“亦不二亭”等礼佛建筑,怡园的“面壁亭“,取禅宗第一祖菩提达摩在嵩sng山少林寺,面壁十年,静坐参禅的故事。,其他各景,网师园“月到风来”旨在观赏月色笼罩下“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的朦胧美;有专赏天光云气、朝辉夕阳引起的虚幻的风景信息:水底观山形,依然千岩万壑,拙政园“倒影楼”,欣赏“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影景、耦园“听橹楼”欣赏声景狮子林“双香仙馆”、沧浪亭的“闻妙香室”欣赏香景;,拙政园“绣绮亭”、沧浪亭“翠玲珑”欣赏色景等。也有专赏植物风姿的,如赏竹子的潇洒可爱,怡园“四时潇洒亭”;赏梅花的欹曲之美,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赏梅之倩影、闻梅之幽香的,有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等。,“闻木樨香轩”,门洞砖刻题名,园林许多门洞砖刻题名,大多是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dng的正反门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彩飞扬,内涵丰富:点景、引景:如“入胜”、“通幽”;点出厅堂方位特色:如“迎旭”(东)、“延爽”(西);“东菑z”、“西爽”。抒情写志的:如“可以栖迟”;“岩扉”、“松径”;“缘溪”、“开径”等,大多典故出古诗文名句,耐人咀嚼玩咏。,楹联,悬挂在厅馆楹柱上的楹联,是随着骈pin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对仗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融散文气势与韵文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深远,既具有工整、对仗、平仄、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又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的意境美和抒怀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一种文学样式。,留园五峰仙馆有一幅大理石屏联,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清人梁巘集宋诗人邵雍诗句而成的集联。新雨洗过的青山、清风、明月,景清而意远,仿佛天然的水墨图画。“山意思”、“月精神”,赋自然风物以人情味,和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异曲同工,写出了山、月的个性,人与山月若宾主,共为领略妙悟,又从中感到自我的心性所在,是物我交感的绝好说明。,4、巧妙联,园林中有些对联在技巧上颇下功夫。有采用双关、象声、叠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辞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为一种清新奇巧的文化娱乐,人们又不禁为它的新颖构思和深远意趣所折服。,怡园石听琴室一幅嵌字联,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上联写隐逸之趣,跌宕潇洒;下联以琴为中心,室内主人弹琴,窗外二石听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进“听琴”二字。既表达了园主的造景意图,又显得典雅、宛转,韵味澄淡。,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此联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