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_第1页
教育笔记: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_第2页
教育笔记: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教育笔记: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教育笔记: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大人的习惯思维总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因此在很多是非判断上常以自己的标准为事情的结局下定论。我们想以自己的准则来影响孩子,但很少使用被孩子影响的权利。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孩说: “ 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 ” 这时候大人会怎么回答,答应孩子的要求,或直接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我想选择后者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其实放任孩子徜徉童话的海洋又 任何呢?难道童话不值得被认同,难道这样你的孩子就会被耻笑为无知? 孩子心中的童话世界宛如一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一旦有了缺口就会整个幻灭。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各种需要让孩子不要乱跑、不要乱叫、不要乱爬、不要用很多肥皂,不要 总之我们认为不符合规则的事情,我们统统为孩子打上了 “ 不要 ” 的记号。这么多不要换来了什么,也许是整齐,也许是其他我们认为合理的东西,但孩子的思维也因此被打上了 “ 不要 ” 的印记,他们不会再东想西想,他们的想象力已经被关进了魔法瓶,再也无法施展魔力。记得在开展与叶子有约活动时,我们带着孩 子来到户外观察不同的叶子,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兴奋却让老师害怕,出了事怎么办?2 / 3 于是一条又一条的 “ 不要 ” 来了,不要乱跑,不要坐在地上,不要乱采奇怪的东西 孩子们散开了,很快又回来了,这么多条条框框下他们能有多少自己的空间呢,他们能做多少事情呢?讲叶子鸟的故事了,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请他们续编故事,全都没声了,老师没有说 “ 不要 ” 可孩子们心中已经烙下 “ 不要 ” 的印记。太多的训诫让孩子们变得畏缩,这不敢做,那不能做,连想象力也被关进了 “ 不要 ” 的牢笼,这样的孩子懂规矩了,却没有了 “ 初生牛犊不畏虎 ”的勇气,没有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天真无邪,没有了 “ 放肆 ” 的话语权与嬉闹权。其实孩子们并非不懂道理,如果我们少一些训诫,多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他们也是讲道理的,他们有时那种疯狂的举动除了是自制能力差外,恐怕也是一种对管制的发泄行为。 对孩子的尊重并不是一味的放任,只有一种高超教育手段的运用,我们害怕孩子们一发不可收拾是因为我们本身并没有驾驭孩子的本领,孩子们近乎疯狂的想象力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努力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开展一切活动,也就是说训诫本身就说明了我们还需要不停地学习教育策略。 在日复一日的教 学活动中我发现自己慢慢学会了轻声细语地对孩子们说话,训诫的声音似乎变少了,至少我认为那些话已不能称之为训诫,更多的应该是交流,但当孩子贫乏的3 / 3 想象力暴露在我面前时我意识到自己的训诫并没有减少,只不过变成了糖衣炮弹,我认为的交流并没有听到孩子的心声,孩子们仍被管制着,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比较高级的 “ 监狱 ” 而已。百家讲坛风云人物于丹说她平时要读很多幼儿读物,她觉得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 “ 文化的意义,就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 ” 我在教育上的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