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课时详细教案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学生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投影出示例2。2分小组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结果汇报。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板书设计: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业:教辅相关练习。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拼音写汉字。(10分)y lin fn f j d jio hu mng s k xing ( ) ( ) ( ) ( ) ( )Shn zhi p zhn lng l n zng y chu m zhn(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6分跤() 葬( ) 捅( ) 妻()俊( )燥()狡() 死( ) 勇() 凄() 骏() 噪(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5分如虎( )( ) ( )枝( )叶 ( )( )音信 ( )本( )科 ( )( )成怒仗义( )( ) 如( )如( ) 口干( )( ) 不屈( )( ) 心急(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凭:1.无论;2.表示凭借、依据;3.倚靠,倚仗。(1)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2)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 )(3)凭你跑多快,我也赶得上。( )腻:1.厌烦;2.细致;3.污垢。(4)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5)他那些话我都听腻了。五、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话。3分 1.你不许唉声叹气。你不许闷头不语。 _ 2.冬不拉面对着庞大而凶恶的瞎熊。冬不拉丝毫不畏惧。 _ 3.火把节是彝家人民的节日。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1、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2、可汗埋怨自己说:“唉!我怎么忘了不准叹气呢!”(改为转述句) 3、他肯定是在加班,要不他不会这么晚还不回家。(改为反问句)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修改病句) 七、指出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5分1红红的石榴花笑得咧开了嘴。 ( )2爷爷肩头的扁担被压成了一张弓。 (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谦虚。 ( )4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胸膛了。 ( )5蚂蚁能找到回家的路吗?毫无疑问,它们当然能找到回家的路。( )八、排列下列错乱的句子。6分( )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我鼓足了劲儿,开始往上爬。( )我站在山上往下望,整齐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密的树林尽收眼底。( )清晨,我来到公园爬山。( )快到山顶了,我没有劲儿了,想休息一会儿。( )可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女孩子从我身边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11分养斑鸠 刚放暑假,一场暴风雨后,我走出屋子,忽然发现院子的西边的草垛旁躺着一只小斑鸠。 我急忙走过去,只见这只毛茸茸的小斑鸠身子抖动着,眼睛半睁半闭。左腿摔伤了,直流血,右翅膀也划了一道血口子。看样子,是刚才下雨时从树上掉下来的。 我把小斑鸠捧在手心,它睁大眼睛惊恐地望着我。身子抖动得更厉害了。小斑鸠真可怜呀!我忙把它捧在手里。擦洗掉伤口上的血,又从邻居家里找来药水,涂在伤口上,然后用纱布包扎好。过了一会,它的身子不再抖动了,眼睛睁开了,小眼珠转来转去,腿也能动弹了,这时,我心里真的像吃了块西瓜一般甜丝丝的。我找来一只小篮筐,里面铺上软草、羽毛,拴条绳子挂在院墙上,把小斑鸠放在里面,挺合适。 从这以后,我和小斑鸠成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每天早晨,我起床后去看小斑鸠,然后抓些米给它吃。起初它不吃,我就用手掰开它的嘴,把米粒放到它的嘴里。后来,它自己也能叼米粒吃了。我坚持让斑鸠一日三餐,我还经常到野外捉虫子给它吃。 两个星期的一天上午,我捉了几只小虫就兴致勃勃地回家。谁知我来到斑鸠窝前一看,不知小斑鸠哪里去了。突然,“扑腾”一声,小斑鸠飞到附近的树枝上。我这才高兴地看到:小斑鸠已经羽毛丰满了。它飞出了我做的窝,飞出我家小院,到大自然里去安家落户了。有趣的是,它经常飞回来,恋恋不舍地站在墙头,或者院里的树枝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惊恐()恋恋不舍()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4分朝夕相处:_ 兴致勃勃:_ 3.我和小斑鸠是怎样成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的?认真读文章后,简要地写下来。 3分_ 4.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下来。2分 _ 十、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5分)_清晨,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走到阳台上向东望去,只见太阳像燃烧的火球,冉冉升起,把周围的白云染得一片金黄。渐渐地,云彩散去了,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瞧,远远的山脉上,树林里,野菊花到处盛开着,散发出阵阵清香,翠绿的叶子衬托着金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可是,槐树和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枝丫。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却挺着笔直的腰杆,就像威武的哨兵,迎着呼呼的北风,一点儿也不屈服。山坡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在暖烘烘的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站在高处望去,小河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