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感想_第1页
圆明园感想_第2页
圆明园感想_第3页
圆明园感想_第4页
圆明园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圆明园感想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近现代史课上,我们集体观看了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且震撼人心的历史,仿佛我们穿越了历史,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我们一起为大清的兴盛而自豪骄傲,又一起为其逐渐衰亡悲哀感叹,直到纪录片结束,我的心情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从中也获得了颇多感悟。 圆明园这个名字最先出现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 宫殿衙署,使其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从此,清朝皇帝不仅在圆明园内休憩游览,更将他们朝会大臣、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国使节的地点安排于圆明园内。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进行了景观和建筑物的修建,并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咸丰十年8 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 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 10 月 18 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2 / 7 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那些千千万万工匠呕心沥血建造出的精致雄伟的建筑也在转眼间消逝,看到这些镜头,身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之悲愤惋惜!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帝在畅园春见到了自己孙子弘历,弘历伴着飘落下来的红色花瓣舞剑,那场景之美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能将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将此时的美景与大火过后圆明园内大片的废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涌上心头。 雨果于 1861 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 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大 清帝国如此轻易地从兴盛转瞬间步入衰亡?是英法联军的惨绝人性?不,那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才是大型帝国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认为自己的万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毁 灭的,却没有发现这个偌大的帝国早已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而西方国家已经后来居上,危机早就3 / 7 到来了。 所以,历史不需惋惜,但要铭记,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过去已成历史,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憧憬未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需要我们对国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储备知识。当社会乃至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可以发挥我们的专长,为自己热爱的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 参观圆明园感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与班里全体同学去参观了圆明园。 圆明园,一直只是作为历史书上的图片而存在的地方,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站在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门前。 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园林 ,六代帝王神秘的离宫,写满了帝王的无上尊严与国败时的无限耻辱,中华帝国的荣耀与痛苦。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繁 华的没落与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始。 皇家园林圆明园,曾被法国著名文学家这样评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萃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 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它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4 / 7 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 如果梦幻艺术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陷阱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个园林,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 140 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而且园中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如此宏大的建筑,被认为是“东方的巴特农神庙”。 然而,在 1860 年,这一文化瑰宝却被付之一炬。强盗英法联军闯入这里,带走了一切他们可以带走的,烧毁了一切他们所带不走的,在这片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罪证。 走在园中,看着这些废墟,用手指抚摸过那些断壁残垣,试图通过历史仅留的一些温度,感受当年建筑的恢弘气势,想象着帝王皇家曾于此处如何歌舞笙箫,如何的欢歌笑语, 那该是怎样羡煞世人的生活。当时的清朝,国库富裕,国土辽阔,举国上下似乎都是过着富足的生活。只是这种安逸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整个世界都在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工业革命时,中国人还在自己的富贵乡里安然享受,这便是 一种落后。不得不感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英法联军入侵时,大肆抢掠,只能说明他们对于财富红眼黑心的贪欲和对文化毫无尊重的丑陋形态。现在,5 / 7 在一次次的爱国教育中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本质,以及人之贪欲的丑陋面目,感叹、痛斥已经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反省,并 致力于改变。 当然,首先是培养爱国情怀。爱国,是一种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放弃自己的国家,没有大家,谈何小家?为了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每个人就要先变得强大,然后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我们的祖国。 第二,我们应培养对文化的尊重。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文化有差异,无优劣!没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保护,甚至去吸收其中 的精华!像英法联军那样,作为侵略者就肆意破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实在令世人痛心、喟叹,着实欲为圆明园一大哭!文明,不仅是对人的举止行事方面得体,更有精神层面的体现,这需要我们重视这一易被忽略之处。发自内心的去热爱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现在,圆明园已逝,再多的追思已经无法挽回,现在我们只能珍惜拥有的,不让后人为我们而叹息。 游“圆明园”有感 6 / 7 这次跟宿舍同学一起参观了圆明园,也是第一次到圆明园。随处可见的残雕断柱,给我一种难言的悲愤和无奈。回想她辉 煌的兴建历程和惨痛的毁灭历史,伴随着无尽的惆怅和叹息。而如今,她拖着残破的身躯饱经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露,既是为了证明当年辉煌的中国,更是为了警示我们当年那不堪忍受的历史。 当年,康熙爷为躲避紫禁城单调乏味的建筑色彩,以避喧听政为旗号,开始兴建后来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经过一个多世纪数位清代君主的坚持,山环水绕、绿柳红花,楼阁亭台、馆轩殿院,逐渐形成了圆明、长春、绮春、近春等园,人称四十景景景胜似仙境。美丽的圆明园不仅是清政府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 恬淡美好,山高水长,富丽典雅的圆明园,在 1860 年 10 月 18 日,这个悲惨的日子,被英法联军焚毁。罪恶的火焰把圆明园包围熊熊燃烧了三天三夜。当大火终于熄灭,当初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已化成我们脚下的尘土。法国文学家雨果以愤怒的笔触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胜利者把口袋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 圆明园被毁灭了,昔日繁花似锦,而如今只有狐兔7 / 7 出没。蔓草 荒野,强盗们满 船满载,兴高采烈的回到了欧洲,留给中国人的是一枚侵肌入肺的苦果。 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圆明园遗址要保护好。 1983 年,国务院批准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的心声。现在,圆明园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