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教案 西师大版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导学准备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导学重难点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1.导入(xx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2.揭题.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 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初读情况.(1)字词检测:指导字词“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 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1)情况危急.什么是”生死关头”? (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抓住”第 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第二课时一、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1、情感对比.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 (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 (母亲)(相机板书:母亲)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 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2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 作用是什么 ?(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二、小结本课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 小组交流.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 交流一下.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郑和远航 1教学实录 苏教版学习要求:1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浏览资料,拓宽视野,对郑和远航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2凭借语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向郑和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及问题意识,训练创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1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学习准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指着板书说),你知道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郑和曾7次下西洋,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师:对,郑和曾7次下西洋。生:课文告诉我们郑和在航行途中充满了凶险。师:对,郑和在航行途中充满了凶险。(板书:航行)生:课文告诉我们郑和到达许多国家,并与他们友好交往。师:对啊。(板书:到达)生:课文告诉我们郑和远航意义重大。师:对,(但不要板书)2生:课文告诉我们扬帆启航的场面,非常雄伟、壮观。(板书:启航)A师:那扬帆启航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生:我觉得1405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时,苏州府刘家河码头边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师:这说明郑和第一次远航举国上下,君臣老百姓都非常重视郑和的第一次远航。生:宝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宝船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可乘坐一千多人,船上还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先进仪器。师:好的,宝船说明了我国当时造船业已经很发达了。B师:还有吗?生:我觉得郑和对自己的远航充满了信心,他大声喊道:“起航”,就说明他对自己出使西洋充满了信心。师:是的,郑和的话铿锵有力,我们相信他不会辜负全国人民对他的希望。二、过渡:1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在1405年7月11日,600多年前的一天,(板书:600多年前)当时的船、人们、欢送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应板书:宝船、人、场景)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出发后,到达各个国家是怎样和各国进行友好交往的,航行途中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又是怎样克服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郑和,借助“ 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选择一个方面,借助网上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并认真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好不好?生:好。2投影出示学习提示。(投影可以一直打开,内容放在任务栏里)学习提示:选择“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一个方面,借助网站进行学习。(1)和同学交流,你发现了什么?(2)品读课文,你又发现了什么?(3)郑和远航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三、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四、交流:(一)师:你选择的是什么?1(1)生:我选择的是友好交往这部分内容。师:跟他说得一样的同学举手。师:说说为什么选择友好交往这一方面进行学习呢?生:因为友好交往能够反映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师:从哪里可以体现呢?生:(友好交往 5 第2页)我从网上了解到,郑和船队到达木古都时,国王亲自去欢迎,郑和承上明成祖的信后,向国王和王妃赠送了丝织品、陶器和茶叶。国王也送给明朝皇帝一只珍贵的动物,叫做“麒麟”,也就是非洲长颈鹿。我觉得郑和向国王赠送丝织品,国王也把他们国家珍贵的麒麟送给明皇朝。可以看出郑和是与各国国君友好交往,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师:郑和和木古都等国家互赠礼品,友好往来,增加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2)师:还有谁来说吗?生:(友好交往:3第一页)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早就名扬海外,深受百姓青睐,他们用香料、珊瑚来跟中国交换。我看到的珊瑚真是太漂亮了,当时中国人看了肯定和我一样喜欢,请老师转播一下,让同学们都欣赏一下。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到了郑和与外国互赠礼品,心情愉快,同时也表明这些国家都愿意和中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3)老百姓听说明朝使者船队来了,而且使者的态度友好,都扶老携幼,争相观看,看到雄伟壮观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己。师:对,当时中国的宝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令观看宝船的老百姓惊讶.不断感叹。(4)生: 中国的特产丰富,态度友好,值得外国商人信任,因此,商人也都愿意跟中国人做生意.师:说的真好,外国商人都十分愿意跟中国人做生意。(板书:商人)(5)生:我从资料中看到,两只出使西洋的船队截然不同,(揭密远航航行之迷两支不同的船队)我从网上了解到,达伽马船队是一只海盗船队,而郑和船队确实是一只和平贸易的船队。达伽马率领船队下西洋时,沿途烧、杀、抢、掠夺,无恶不作,屠杀大量居民,掠夺许多财宝,野蛮残杀的行为,与近一百年前的郑和船队彬彬有礼和平贸易平等交换相比,多么不相称,真是天壤之别。可以看出,郑和船队的友好实在令人感动!师:从两个船队下西洋对比中,更能看出郑和船队是本着与外国友好交往而出海航行的。同学们,让我们再看看课文内容,品味一下课文内容,体会一下郑和与各个国家的友好交往。我请一位同学来读。2出示:课文第四小节(word)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