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慢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_第1页
教育随笔:慢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_第2页
教育随笔:慢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_第3页
教育随笔:慢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_第4页
教育随笔:慢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教育随笔:慢教育 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教育随笔:慢教育 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有这样一段话: “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 短短的几句话间充满了教育的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容的等待,在孩子身旁陪伴他静静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 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 “ 慢 ” 是最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 一、慢教育的概念 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是一个 “ 慢活 ” 、 “ 细活 ” ,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 “ 润物细无声 ” ,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2 / 8 心灵的 “ 唤醒 ”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陶行知曾说: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 做为一线教育的教师,我清楚的知道 “ 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 ” 的背后所包含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而慢教育则是恰到好处的强调了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正如卢梭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依照儿童的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使儿童得到发展。叶圣陶也曾说过: “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 是的,工业产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不然。受教育者是人,人是有生命的,人的成长就像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有他自身的规律。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 “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 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 二、慢教育的现象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教育的步伐也在不断的突飞猛进,为了不让学生落后,老师不肯“ 慢 ” 导致的结果使得教育教学的内容不停的加大容量,加快节奏;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愿 “ 慢 ” ,于是从小就给孩子承担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压力,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慢一步,这种现象从幼儿园就开始形成了一3 / 8 种风潮,经常有家长离园时间早早的就来到幼儿园将孩子接走,去上一些舞蹈班、美术班、少儿英语班 等等各种兴趣班,而很多时候,家长自以为煞费苦心的为孩子考虑,却不曾真正的问过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那些什么兴趣班都没有学的家长们也按耐不住了,纷纷来咨询老师: “ 我想让我们家的宝宝上个兴趣班,学什么合适呢? ” 孩子们之间也会交流,有的孩子很自豪的说我在舞蹈班学会什么什么舞蹈?有的孩子则会愁眉苦脸的跟老师说: “ 我今天不想画画了 ” ,孩子们的确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 “ 因为这些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可以看出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将自己的梦想或是爱好强制的灌输给孩子。 大家总会认为 “ 快 ” 比 “ 慢 ” 好,从而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 3 4 岁的幼儿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而 4 5 岁的幼儿则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5 6 岁的孩子就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如果我们让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就好比过早的让孩子学习绘画的技巧,即使你告诉了他,大海应该是蓝的,太阳应该是圆的,无形 中遏制了孩4 / 8 子的想象力,更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三、实施 “ 慢教育 ” 的策略 (一)、让孩子慢下来,在蹒跚中享受童年 说到童年,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着,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尽情的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时光,而不是嘴上说着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心里是为了跟风攀比,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 玩 ” 是孩子的天性,我庆幸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童年最欢乐的时光,在这里,孩子们没有作业的负担,没有分数的压力,有的是和同伴分享玩具的幸福,和老师共同玩游戏的快乐,孩子们有权利享受自己的童年,最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的是 “ 寓教于乐 ” ,将认知、情感、技能技巧溶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做为家长,更多的是静下心来观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让自己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所想的。 (二)、让教师慢下来,在耐心中等待成长。 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5 / 8 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还没有开放,也不要着急,没准他是一棵铁树呢! 经常听到老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会说: “ 某某小朋友,你快点喝水,喝到现在还没喝完 ”“ 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提裤子吗? ”“ 小朋友都吃完饭了,你快点吃 ” , “ 这个圈圈都跳不过去,你别跳了 ” 殊不知当你慢下来听才知道,这个没喝完水的孩子,他今天喝的是第二杯水,不会提裤子的小朋友今天衣服穿的很紧,而他已经很努力的提上了最里面的一件裤子,饭没吃完的小朋友今天的 饭菜是他最不爱吃的菜,为了不让自己挑食,他慢慢的在吃完,不会跳圈圈的小朋友,是因为骨骼发展慢,。我们口口声声说着孩子成长慢,做事慢,却不愿停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孩子的手还很小,别要求她可以把衣服叠的整整齐齐,孩子的腿还很短,别要求他可以跳的比你高,跑得比你快,孩子的年纪还很小,请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慢慢的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孩子的感情还很脆弱,请多给他们一些呵护和爱。孩子是一个未发展成熟的人,他在慢慢成长,我们需要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成长。 教育孩子 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下来才能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6 / 8 (三)、让家长慢下来,在期盼中收获幸福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 “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细腻的呵护和理解,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 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更是让我们也从中收获到了幸福。 作为家长,不吝啬给孩子表扬与奖励,多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只有你的自信与满足,才能带给孩子肯定,给予他们成长的动力。 四、慢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 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 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 “ 输在起跑线上 ”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7 / 8 “ 慢教育 ” 是顺应 “ 生命教育 ” 、 “ 幸福教育 ” 的教育理念,关注心灵与心灵的触碰,在看似闲适散漫的步调下,追求浸润生命、丰富心灵。 在教学中,当老师的微笑让孩子们得寸进尺的时候,当老师的 “ 好脾气 ” 让孩子们有恃无恐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生气、会呵斥、会惩罚、会指责、很难再保持优雅的风度,这时我们的负面情绪会传染给孩子,从而让孩子对我们失去信任,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时候,慢下来会有额外的发现。曾经带着孩子们上手工课折纸飞机,我讲授完了方法以后,孩子们纷纷自己动手折起来,一会儿时间能力强的孩子已经折好了,纷纷在想在班里放起飞机,还有很多孩子没有折好,这时班里已经无法安静下来了,有的孩子想试试自己飞机能不能飞起来,有的孩子很想试试可是却不敢,为了给没有折完的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同时满足折好的孩子放飞飞机的欲望,我就把自己折好的飞机放飞到教室外面,孩子一看我的飞机飞到外面去了,全部瞪大眼睛看着我,这时我告诉孩子们: “ 看老师的飞机飞到外面去了,教师的空间太小,空间流动差,飞机飞不起,而且还会影响 到其他小朋友,你们想到外面去放飞机吗? ”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于是我让每个孩子拿着自己的飞机跟着我一起到操场,在偌大的操场上,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不停的在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