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3738二、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学生尺、活动小棒、方格纸、长方形纸条、幻灯片。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按老教材的编排平行四边形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等概念之后,教学“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新教材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学生还不知“平行”为何物时就要认识平行四边形,可见抓住“平行”来理解平行四边形是不行的。于是我以学生的对平行四边形实物的感知基础为起点在活动中逐步理解、逐步深入。具体的目标为:(1)通过量一量、画一画、做一做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2)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直观展示,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四边形,知道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四边形也很常见,请看大屏幕。(出示学校照片课件)这是老师在我们校园里拍的,这些图片中的图形(退去照片留下图形)你认识吗?(平行四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很多同学不是很清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揭题:平行四边形)二、在活动中实践,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一)在活动中操作,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学生利用小棒有选择的搭平行四边形。你是怎么搭的?谁也来说说你搭的平行四边形?生1:我选择了四根一样长的小棒,搭好之后这么一移就可以了。生2:我选择了两根长一点,和两根短一点的小棒也搭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生3:我也是选择了两长、两短的小棒,但搭起来的和他不一样。生4:我观察了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发现了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长点,而左右两条边短一点,可能是他把小棒的位置搭错了。2、听取了同学的发言之后,让搭错的同学有一个改错的机会,再搭一次。3、利用自己刚搭成的平行四边形,动手玩一玩,从中感知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并能联想到其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最后拉动三角形模型与之对比,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的认识。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二)在群组中辨析,明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出示一组四边形,要求找出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学生根据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行选择,接着引导学生对长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进行辩论。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形成韦恩图。三、在练习中提高,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把下列两个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3、数一数下列图形中一共有几个平行四边形。4、运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平行四边形。你有几种拼法?借助校园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导入,接着退去实物留下实物轮廓。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数学问题,把实物抽象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还是很模糊的,让学生看着图形模仿着做一做,在选择材料与摆放位置时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再思考。而学生得出的“要把两根一样长的小棒放在相对的位置”正是他们“做”的结果。利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认识的现有基础,通过对一组四边形的判断,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再次认识,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清晰,逐步深化。最后把新学的知识及时的溶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能辩证的在头脑中建立新的平行四边形体系。通过画一画、改一改、数一数、拼一拼逐步完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让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五、教学片段实录我逐个出示四边形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前面几个还比较顺利,当出示长方形时,由于学生一时下不了结论,各说各有理。我又不想的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这很难得,我们在学习过程就需要有这样的态度。那长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呢,我们暂时不下结论,先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选择的。(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这时全班同学不自觉地被分成了两组。)(全班像开了锅,每个同学都在试图说服对方)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以动制动呢?师:每个同学的选择都有每个同学的理由,如果让每个同学都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不允许。你看看你们组哪些同学比较你代表你的意思,每个组选出三名同学。如果人他们说的不够明白请你及时补充。于是一场没任何征兆的辩论会开始了。否:它明明是长方形怎么会是平行四边形呢?是: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只要看它的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它是平行四边形。否:那它的角与平行四边形不一样?是: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又没说角不能这样的。否:那它既然是平行四边形了,为什么我们平时叫它长方形呢?是:这说明长方形比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来的特殊。否:那我们以后碰到应该叫长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啊?是1:我觉得叫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都可以。是2:应该叫长方形,虽然它属于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但它比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来的不一样,如果你叫平行四边形,同学们就分不清了。否:我明白了,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只是它比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来的特殊,所以叫长方形。(天籁之音):长方形明明和平行四边形不一样嘛(他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后面的话就听不到了)由于该同学接受能力比较慢,但个性却很强。生:我们不能单从外形来判断,你来看看长方形的边,长方形两组对边都相等,符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天籁之音):按你这么说,正方形也可以称为平行四边形了?(“又来了”全班一片嘘声)全体生:当然是了。师:你是怎么想的,能说说吗?(我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问到。)天籁之音小声地说:正方形它的两组对边也都相等啊。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精神也很重要,那就是执着。当你有搞不懂的地方时千万别放过,这样坚持着,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在充分理解了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之后,对于正方形就不攻自破了)长方形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了相当稳固的地位,部分学生从直观感觉上没办法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让部分学生带动部分学生,通过辨一辨,比一比,让学生的问题能充分的暴露出来,比老师直接的告诉他们来的有意义,有价值。六、教学反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平行四边形的实物,但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却缺少关注。而且学生还没接触过“平行”这一数学名词。为了使学生获得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进行操作活动,使平行四边形被学生具体的感知。(一)、重新处理教材。平行四边形顾名思义是先要让学生理解平行,再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但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抛开“平行”等高难度的数学名词,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在校园里能接触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进行了搭一搭、玩一玩、辨一辨、画一画、改一改、数一数、拼一拼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容易变形。这种感受不是靠教师讲解、说教获得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逐步深入认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但真正认识它的人却不多,俗话说“一顿吃不成胖子”,对于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不能一下子全盘的推给学生,这样学生也消化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是螺旋提升的。在教学中我把平行四边形这个大饼切成了三块,逐步生成、逐步渗透、层层深入,最后让学生做到全盘吸收。首先让学生模仿着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的平行四边形,选择小棒自己也来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展示中给暂时没成功的学生第二次机会,让人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自由的去玩一玩,再与三角形比一比,让学生在做、议、玩、比中建立对平行四边形认识的表象;第二,在整体中认知,将新知溶入旧的知识体系中,在辨析中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平行四边形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比较清晰的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之后,通过对一组图形的辨析,将长方形、正方形溶入平行四边形体系。最后,让学生跳出书本和铅字,在画、改、数、拼中,使平行四边形为我所用。(三)、对平行四边形的再认识1、本节课是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为基础来设计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也在活动中比较好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但一节课仅有的35分钟,三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太多,难免就有人“滥竽充数”,投入的活动,模糊的吸收,降低了课堂效率。如何让课堂的“动”与教学的有效性更好的结合?2、本节课学生是在自己的活动、讨论、感知中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那在今后学习了“平行”等概念之后,是否还要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再认识呢?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年、月、日 1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 能说出年、月、日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星期几。2. 能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3. 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4. 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学准备 年历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今年几岁?过了几个生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3. 香港、澳门回归的日子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4. 问:刚才我们讲到了那些表示时间的字?5. 揭示课题:年、月、日里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有趣的知识。二、探求有关年、月、日的知识1.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 听小丁丁在网尚查到的资料: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所用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3. 教学大月和小月问: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会不同?4. 小组探究:xx年的年历,每月有几天?天数年份/月份xxxxxx282月2月/29/2月304,6,9,11月4,6,9,11月4,6,9,11月311,3,5,7,8,10,12月1,3,5,7,8,10,12月1,3,5,7,8,10,12月总天数师: 再来看看xx年和xx年的年历,是不是都一样?(讨论填表)师: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有31天,人们习惯把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而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师: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5.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同桌讨论)6. 反馈:用左拳记忆法(媒体演示)儿歌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三十整。7. 练习(1)游戏: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请男生起立,是小月请女生起立。(2)找节日。找xx年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并说出各是星期几?用铅笔在xx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并指名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3)教学闰年和平年师:观察这份表格,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有时二月是28天,而有时却是29天呢?课外知识: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就是一年,需要365天多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订为365天,叫平年。可是这样一来,每年少算5小时48分46秒,四年就少算23小时15分4秒,接近一天,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加在二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这年就叫做闰年。师归纳: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比“大月”、“小月”都少,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当2月里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当2月里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问:要确定某一年到底是闰年还是平年要看那个月的天数?小亚有问题了:你知道每几年一闰吗?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老师把1996xx年的2月天数制成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这个规律吗?年份19961997xxxxxxxxxxxxxx2月天数292828282928282829 反馈: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有1996,xx,xx。 问:还有那些年份是闰年?怎么知道的? (是4的倍数的年份) 8. 练习:判断是否是闰年? 1816 1924 xx xx三、巩固练习(一)填空题。 1. 15个月=_年_月 2. 6月30 日的后一日是( )月( )日。 3. 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二)判断题。 1. 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