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doc_第1页
浅淡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doc_第2页
浅淡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doc_第3页
浅淡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淡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杨秀云 收稿日期:2009-10-16作者简介:杨秀云(1975 ),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是人们净化心灵、寄托情感的精神食粮。它不仅能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催人奋进,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开启人类智慧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音乐角度,阐述了音乐对高职生全面发展所起的教育功能。关键词:音乐; 高职生;全面发展; 教育功能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105(2009)04007505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Music to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Yang Xiuyun(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03)Abstract: Music is a pure spring in the life, is the melting pot for shape ones spirit, is people decontamination mind, and consigning emotion of mental food. It not only improves persons morals cultivated manners and urges a person courageously, but also stirs up peoples imagination creative power and promotes peoples mind and body health. And also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peoples intelligence. This text is, from music angle, to elaborate the function of music on aspect of cultivat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Key words: music; hig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education function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在非音乐专业高职生的课程设置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然而教授音乐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是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在满足人们娱乐和审美需要的同时,如果能帮助我们用于其它,那它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具体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帮助我们对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一、音乐对高职生德育的教育功能高职生已经具有区别真、善、美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要使高职生形成具有优秀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使他们懂得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事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最后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而这些根本观点的形成,仅仅通过德育课来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德育教育其理论是比较抽象比较枯燥。对于高职生,他们抽象思维并不发达,其结果是不大乐观的。而对抽象道理的理解,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因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年纪越小,感性认识的比重就越大。另一个是依托于感情。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是由感情和理智两方面组成的。感情是理智的土壤和基础,无感情就难以有坚固的理智。音乐恰恰是这两个方面完美的结合体。它的特点是艺术形象性。每当我们在教学一首革命歌曲,从某个角度来讲,应是一堂政治的辅导课。首先是歌词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一首良好的歌曲,其歌词的内涵往往用优美的词句,形象地表达一个深刻的思想主题。如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它唤起人们追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英烈们的光辉形象,在雄壮的意境中,使高职生们深刻地领会歌词中的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歌词既有波澜壮阔的气魄,又有母亲的情怀,它使高职生如见一幅幅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百灵鸟在蓝天飞过,硕果累累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北国以及碧波滚滚的大海浩浩荡荡,和我们青春相伴,走向未来,它形象地唤起大家对社会主义祖国锦绣河山无比热爱的情感。其次是歌曲的形象性。每首好歌,其曲调都与歌词相吻合,以旋律展开主题,或是激荡奋进,或是抒展明快,或是悲壮深沉,或是细语流水。把高职学生引入意境,使他们置身于其中,在音乐艺术形象的渲染中,理解并表现歌词的思想性。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仅在课内演唱具有激情,具有民族自豪感,特别是校内艺术节和校外实践演出或比赛时更具有感染力。除此之外,音乐以讲究旋律、节奏与和声之间配合,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形象地表现大自然、人类思维、社会运动起伏的节奏,反映大自然和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反映大自然、生物和人民生活的和谐律动。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培养了高职生的音乐感,和谐感,净化了他们心灵,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历史上的音乐家如此,对世界观、审美观正在形成的高职学生,更是如此。 二、音乐对高职生智育的教育功能当高职生在专著于职业技能实践或实训的时候,音乐尤其被忽视,这就是音乐在开发智力中的教育功能,它能使高职生在实际操作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聪明,即“耳聪目明”。更深地讲,就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能取悦人们的耳朵,充分调动人们的听力,为思维服务,达到“聪”的境界。因为人体器官的运动是有节奏的,而最感人的音乐如同人体各器官运动的交响,所以能和大脑的运动保持高度的和谐,也最容易拨动思维的琴弦。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认为:人的智能形式有七种: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想象力、音乐才能、立体动觉智能、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能力和个人自立能力。歌曲一般都与歌词联系在一起,每当我们教学一首优美的歌曲时,必然学唱众多的优美词汇,而优美的词汇使广大高职生更易于表达和展开美好的联想。特别是流行歌曲,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高职生来说更易引起共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音乐提高了高职生语言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事实已经证明有许多高职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其对音乐的理解比较理性且深刻。“音乐好的,数学往往也比较好”。其原因是音乐充分调动了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在提高逻辑数学能力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 其次音乐在科学发现中也有奇特的功能。爱因斯坦的妻子曾经对卓别林说过她丈夫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情景:“那些天,我丈夫天天在楼上,总是一会儿弹钢琴,一会儿想想算算,整整一个星期不下楼,当他从楼梯走下来时,脸色苍白,手上拿着一堆稿纸,上面写的就是狭义相对论。”正是这个理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爱因斯坦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伟大发现,得益于音乐。他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大量研究表明,科学发现属于创造性思维,单纯的逻辑推理构成不了创造的思维活动,想象力是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一首优美的歌曲,旋律中高低音符和节奏的无限结合,和谐统一,可把人带进时间、空间大跨度的意境,使人脑中的空间想象力,无限扩大,脑中呈现各种图景,把人脑中贮存的信息和各种逻辑方法综合运用迅速调动起来,最终解开了科学的谜底。因此音乐可使高职生在自己专业技能实际操作学习中,具有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大胆创新的教育功能。事实证明,这对从事设计专业的高职生来说尤其明显,在众多次的设计创新与发明比赛中,能得全国大奖的都是一些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高职生。如今,胎教音乐也充分说明这一点,其目的是开发胎儿的IQ智商。近年来的“早教革命”也提到:儿童通过学习音乐达到了开发智力的作用。这些说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和想象力对科学发现,创造性的思维是多么重要! 因此,音乐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有效过程。在这过程中,音乐教育在开发高职生智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独特方法,起到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音乐对高职生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体育舞蹈课使用音乐伴奏,可以提高高职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舞蹈的节奏如何用手势和声音相结合,打击出在1234拍上身体运用模式所能发出的声音,特别是在1和3拍拉长的音乐原理,得到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解释和理解。从总的方面说,音乐对体育舞蹈的作用最大特点应该是能尽力帮助体育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体育舞蹈形象,加强体育舞蹈形象的感染力。而体育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与音乐艺术)相结合,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概括起来从以下三点说明:第一,音乐能促进高职生身体的协调作用。比如恰恰舞:它是用身体来撞击音乐的的节奏和鼓点。每当高职生舞蹈时,各个身体部位和关节都会跟音乐里的不同乐器有相对应的同拍运动,这样他们的身体就充满了节奏,充满了韵律感。首先是身体整体线条在音乐中运动的时间值需与音乐时值相等。其次是身体整体线条在舞蹈中的运动轨迹需与音乐运行轨迹相符。如:华尔兹音乐运行轨迹是摆动、圆形轨迹,身体整体线条要遵循表达音乐的特征。最后身体整体线条在舞蹈运动轨迹中运动速度的变化需与音乐运行旋律的速度变化相符。如:伦巴舞音乐旋律是平缓、打击和抛物轨迹,身体线条要遵循和表达音乐的特征。另外还有身体整体线条的作用力及相互作用力在舞蹈中对音乐的表达及应用:如身体线条及身体整体线条的形状变化表达音乐节拍、轨迹及旋律;身体线条及身体整体线条的作用力及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表达音乐节拍、轨迹及旋律;看到、听到并感觉到身体整体线条高、中、低音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述等等。第二,音乐能促进高职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提高体育成绩。比如在体育舞蹈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音乐的作用,高职生的神经兴奋度一直很高,注意力比较集中,疲劳感出现较晚。有时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动作,特别是当动作与音乐的风格完全相同时,可以提醒他们,有助于积极地完成动作。又如长跑运动:用音乐来引导高职生,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首先,音乐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可选择打击乐或进行曲,速度在每分钟160次左右。其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醒高职生,脚跑的幅度要大,节奏要跟随音乐,使他们把注意力转移至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意境上,让高职生在运动的同时忘却跑步的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锻炼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有利于高职生掌握适当运动量的科学性。音乐是由于一定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各个振动系统,所产生的有益共振,从而促使人神经中枢兴奋,通过大脑皮层向下传导,使人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使参与运动的各个环节律动节奏化。比如:长跑决定于一个人的体力与意志力,通常高职生凭借一股冲劲拼命的跑,一开始由于体力充沛,脚步的频率快,因而速度很快,但是随着体力的透支,越来越觉得呼吸困难、枯燥乏味,速度也随之慢下来,如果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在呼吸困难时放弃了。因此一堂课里,科学的运动量应考虑到人体机能的逐渐扩大,适时地达到预期的高潮。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大中小强度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应逐渐下降生理负荷,以促使高职学生尽快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采用音乐后,则可以通过事先设计的音乐节奏来调节,使之趋向完美。四、音乐对高职生美育的教育功能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它运用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欣赏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让人们认识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功能。音乐可以根据高职生特有的职业特点来培养他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他们美育的教育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促进高职生形成完美个性方面产生深刻的作用,因此音乐对美育影响巨大。 第一,音乐在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感。音乐带来的美不仅表现在愉快的气氛,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快感和满足。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程,鼓励高职生开展业余音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得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将处于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达到美的融合。所以,音乐渗透着审美愉悦性功能,对高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第二, 音乐以情感震撼力渗透美感。音乐作为艺术审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觉、知觉、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离不开音响,作为音响传达出和谐美妙的感觉,对于审美个体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情感渗透力。如:人死了演奏哀乐,自然笼罩着整个悲伤的气氛,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欣赏后,会觉得天阴了,乌云滚滚,山雨欲来,听久了,就会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不禁悲从中来。而我们听小提协奏曲梁祝时,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爱情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快柔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美好乐章,渗透出一种气势磅礴、催人奋发的美感。这就是音乐之美作用于审美个体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审美感知得以强化,从而提高了高职生的审美能力。一曲大中国,每每听起来都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无不启发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正是借助着这样的旋律和思想,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果让高职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进一步去感受美和鉴赏美,从而过渡到理性欣赏音乐,最终达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第三, 音乐能激发审美的创造力。音乐除了美的感受和愉悦之外,还会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作曲作词者,首先能够深刻感受生活中的音乐,然后通过感知去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创造出美丽的音乐作品,从而强烈地感染着审美主体。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造者本人是他所创造音乐的第一个鉴赏者,因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创作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审美过程,能比单纯欣赏和表演活动更强烈,更深刻地体会到美的真谛。因此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更有效途径。因此对于高职生而言,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加深他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唤起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鼓励他们多注意身边的事物,深入体验生活,收集各方面素材,注意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去进行创作,各尽所长,可运用散文、诗歌、绘画等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会。这不但是从感性欣赏音乐过渡到理性欣赏音乐一个质的飞跃过程,而且对于高职生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五、音乐对高职生劳育的教育功能高尔基说过:“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让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改变生活了。” “劳动是学习的工具,劳动是教育的手段。”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却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教育负担、毕业压力越来越重,考试分数越来越值钱。高职生没有了自我学习兴趣和爱好的业余时间,整个身心都在为一方面努力,思想变得简单和狭隘。在他们中间:或生活不能自理者;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者;或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比比皆是。怎样才能处理好学习和劳动两不误呢?首先高职院校要把劳动教育作为鼓励高职生学习的手段,灌输“勤劳能致富,知识能改变命运”,“劳动不但不会耽误学习,而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给高职生创造劳动机会与劳动的时间。比如:在课堂中提高实践实训课比例;鼓励高职生勤工俭学,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义务劳动;做一名志愿者为贫困山区服务,锻炼吃苦耐劳的毅力。让高职生明白:劳动不是学习的点缀,不是课间休息,它也是一种学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把劳动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把劳动成绩与学习分数结合起来,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成为全面衡量评价高职生的标尺,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音乐教育本身就是对高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