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纸5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 正确认19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三个多音字“重”、“便”、“了”。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课前准备: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各样的纸;搜集有关纸的知识。教师准备有关纸的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谈话引入1、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2、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纸的文化。3、教师读课文。 很自然的用谈话引入,让学生轻松的进去学习的状态,为很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4、 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5、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6、 小组互相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课内延伸1把自己知道有关纸的常识下在小本本上。2、办一次有关纸的板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整理与搜集,更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纸教学设计2一、学习目标1、会认十九个生字,写好十个字。2、了解“便宜、质量、方便、自豪”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材赏析纸这篇课文以母女对话的形式讲述了纸的发展过程。小丽在影片中看到,“古时候的书是用竹片做的”,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妈妈耐心地回答,使小丽知道纸的产生由来。由此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纸的产生过程本来是一个说明性很强的话题,这篇课文以女儿提问妈妈回答的方式轻松的表述出来。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古人曾用过多种物质来作书写材料,“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石头等上面”,后来又把字写在竹片、丝织品上,显然竹片、丝织品比甲骨等适用,但它们也有不足之处。“竹片那么重,带着它多不方便哪”,丝绸倒是轻便,可价钱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到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发明了一种便利的书写材料,这就是“纸”。纸的材料来源丰富,生产方法也比较容易,造纸生产得到发展,从而不只是皇家贵族有纸用,劳动人民也有了足够的纸张,“用纸的人多了起来”。纸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引以为自豪的,后来传到国外,在国际上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准备各种纸的实物,了解纸的用途,了解新型纸。2、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二)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激趣导入,如:1、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作画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2、看课件画面:(大意: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用了三千多根竹片,由两个武士抬进宫中,汉武帝看了两个多月才看完。)(三)自主读文、识字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认识这些字,读准字音。注意纠正字音:“便”在“方便”一词中读“bin”,在“便宜”一词中读“pin”。“了”在“了不起”一词中读“lio”。“重”在文中读为“zhng”,通过组词的办法区别两个字音。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趣味识字,调动学生认字的兴趣。3、写字指导:骨:上半部分代表“骨架”,要写的刚健有力,有支撑感;下半部分代表“血肉”,注意“月”的撇变成竖。(可以这样记“骨”字:张口不封口,拐棍朝里走,安上秃宝盖,下月不能丢。)钱:左右结构,右边“戋”两短横从竖中线起笔,略向上倾斜,写在右上半格,斜钩要拉长。便:左右结构,右边“更”首横略短,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曰”后撇向左下方,最后捺伸到“曰”的左下方,取平势斜向右下。品:由三个“口”组成,下面两个口分写在竖中线两侧,托住上面的一个口,整体形状为“”龟:注意“曰”要写的扁宽一些,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略在中线左边一点儿。价:第五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不要写成竖。纸:最后一笔斜钩要写舒展些。汉、术两个字笔画较少,要写得舒展些。(四)吸纳信息、整理信息,理解课文内容1、认真阅读,吸收信息。(1)整体感知:本文的表达方式为对话,根据课文特点可以把分角色朗读作为整体感知层次的阅读方式。适时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2)在学生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如:给出关键词,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体会纸的发展过程,从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竹片、丝织品、龟甲和兽骨、纸2、制作积累卡,整理信息。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然后把从本文中吸收的信息加以整理,以资料卡片的方式积累下来。(五)激发情感,指导朗读蔡伦通过努力改革了造纸术,造出了又便宜质量又好的纸,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读第5自然段末尾及第6自然段时,感情要饱满,要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六)拓展活动1、说说纸有哪些用途?现在又发明了哪些新型纸?2、把学生在课前查找的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作以交流,从中再次深化民族自豪感。四、参考资料纸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蔡伦发明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等为原材料造纸。当他把监造的第一批纸献给汉和帝时,汉和帝赞不绝口,封蔡伦为“龙亭侯”,他造出的纸,就被人们称为“蔡侯纸”。公元751年,中国造纸术传到中亚,10世纪传到非洲,11世纪传到欧洲,17世纪传到美洲,在全世界得以推广。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普通纸的强度一般不高,且易被虫蛀,又不耐酸碱。人们用人造纤维为原料制成聚合薄膜,再经纸化工艺就可以得到合成纸。合成纸的使用很广泛,用于描图的描图纸,用于印刷制版的铜版纸,不怕日晒雨淋的广告纸,军用地图和防水海图,抗折抗皱,不怕水,战场使用很方便。近几年来,国外又有了“功能纸”。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制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 纸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 正确认19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三个多音字“重”、“便”、“了”。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课前准备: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各样的纸;搜集有关纸的知识。教师准备有关纸的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谈话引入1、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2、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纸的文化。3、教师读课文。 很自然的用谈话引入,让学生轻松的进去学习的状态,为很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4、 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5、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6、 小组互相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课内延伸1把自己知道有关纸的常识下在小本本上。2、办一次有关纸的板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整理与搜集,更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美丽的呼伦湖 4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呼伦湖美丽如画的诱人风光。3.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呼伦湖的美。2.边读边想象呼伦湖的美丽。3.看呼伦湖的图片,了解它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重难点分析:1.本课词句优美,简洁明快,要重点让学生朗读。2.本文所描写的景离学生较远,要边读边想象,并通过简笔画、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加深认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出示呼伦湖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象。(展示课件)二、认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会认的字和不懂的词。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课文。3.学生和同桌同学一起读,互相纠错,要求读准确、通顺。边读边思考:呼伦湖在什么地方?它的景色怎样?三、汇报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关于“呼伦湖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找到课文第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回答。2.关于“呼伦湖的景色怎么样”这个问题,可以借助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来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所打的比方“镜子”,体会“镶嵌”一词的意思,进而体会“迷人”一词。展示课件3.留下悬念,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到底是怎样的迷人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四、练习书写生字。1.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出示课件低、体、冰:左窄右宽内、丰、民:独体字,反复练习,掌握主要笔画的书写。丽、宁:上下结构,上部分占格少。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并适当扩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复习生字新词。出示课件2.学生朗读课文,可利用课件中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同时阅读思考上节课预留的问题:呼伦湖有哪些迷人的地方?展示课件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呼伦湖景色的迷人之处。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分几个方面来描绘呼伦湖景色的迷人的?展示课件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来了解和体会呼伦湖的迷人之处。出示课件3.在品读每一部分时,教师即时采取适当方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为背诵课文奠定基础。三、回归整体,再次体会呼伦湖四季之美,体会作者对呼伦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