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无赖”、“醉”等词语,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生借助朗读、析词、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剖题切入。1师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课题。教师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所以中间要空一格3谁能把题目读好?(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4师: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的生活)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让阅读更有趣味,一起再来读课题。过渡:你们的描述已经让我陶醉了,在大词人笔下,又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二、理解字词,疏通语言,初步感知词意。1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2生自由读词。3师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A注意读好字音: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莲蓬。“媚”读去声,“媪”读“0”,“剥”读“”.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看图,谁是翁?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翁”是什么意思?“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妇女。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这里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现在那里的人还在使用“吴音”。师小结:刚才通过联系旧知、观察画面、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今后,大家在学习古文时,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学习。4初步感知全词大意。交流:能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吗?你感觉哪个句子意思不好理解?(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指导)5生分组说词意,读诗句。三、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诗词情趣。1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看到了几幅画面?生交流:A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托着水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春的红晕。引读:这就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B“溪上”:看到一对老夫妇坐在家门前聊家常。引读: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C看到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纺织精致的鸡笼。引读:这就是“中儿正织鸡笼。”D“溪东”:看到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苦地锄苗。引读:“大儿锄豆溪东。”E“溪头”: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引读:这就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师:“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媪”,这一切巧妙的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全词吧!四、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1师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再通过自己的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创作年代毕竟离我们遥远,所以有些字词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2师:你读懂了哪些字的内涵?有什么问题?品读、交流:A品味“无赖”。(1)仔细读读最后两行,想一想。“无赖”在这里应该取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从“喜”字感受到诗人对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从“卧”字感受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小儿子的姿态、吃相等方面来理解。(3)“最喜”和“卧”字让同学们推敲出了无赖的应取之意感受到小儿子的活泼顽皮,那怎么读呢?指名读,读出小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的童趣。B品味“醉”。(1)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2)醉可以组什么词?(陶醉、洒醉、沉醉)研究:在词中你认为哪种醉更为恰当?预设:美好的风光、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夫妻的恩爱让老两口陶醉。除了陶醉,老两口闲暇之余喝喝洒,聊聊天,因此还有些酒杯之意。有感情的朗读,想象老两口心理,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畅谈后再读,读出温馨的情景。小结: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为孩子们的懂事而醉。(感情诵读)C理解诗人之“醉”。(1)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和睦的家庭啊!课文里除了老夫妻之醉,还有谁在醉?(诗人)(2)想象诗人喝了一点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宁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诗人因为什么而醉?仅仅是因为喝酒了吗?(诗人因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醉,因安宁的田园生活而醉)(4)师: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向往呢?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五、吟诵积累,引读明意,拓展延伸。1师: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上试一试。(自由背诵)2师生全作背整首词。3师生对白。师说词意,生说词句。4指名背诵。5师: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爱恬静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在古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也可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六、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景美人美醉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教学实录长春版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生: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板书)投影仪出示全词: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师:配古典音乐(古筝曲)范读全词。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地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多人次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有两部分组成。生2: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师:你真会发现,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再如毛泽东有首词是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也是这首词的词牌。生3: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片呢!生4: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六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四字、五字、六字、七字都有。生5:我读着读着,感受到“小、草、好、媪”是押韵的,“东、笼、蓬”也是押韵的;看来,诗一般只押一个韵,而词可以有两个呢!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生: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点评 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之上,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词中来。随后,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特点。所有词的形式特点,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听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在再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细细流淌着。二、想象描绘,体味意境美。师:(出示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说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生:自学思考批注、小组学习汇报、指名大堂交流:生1:这是一幅农村景色图,我知道了“村居”就是居住在农村院落。师:你很会看图,当时,诗人辛弃疾因奸官弹劾落职,长期隐居江西信州乡村。生2:“茅檐低小”就是说茅草屋子很是矮小。生3:“翁媪”从图中知道就是一对老公公老婆婆夫妇俩。生4:“溪上青青草”就是说村子前小溪边长满了浓郁的青草。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师:同学们自己都快读懂这首词了。还有不明白的吗?生1:为什么说“小儿”是个“无赖”呢?生2:这里的“无赖”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无理取闹的人”,而是说小儿子伏在荷花池边剥莲子吃呢!师: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寨,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谁能将看到的四周环境、人们的生活场景,有序有情地描述一下呢?生1:在一个人烟渺渺的小村落里,住着一户家庭。这里很幽静。他们仅居在一个矮小的茅屋里。一对白发夫妻坐在门口闲聊,老爷爷微微醉了,东倒西晃,不时要老伴儿扶着。“老婆子,如如今我们生活美满哪!”“是啊,我们白头偕老,又喜得三子,真是赛过活神仙呐!”篱笆后边,有一片翠绿的的竹林。芭蕉叶影投在了篱笆上。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劳地锄苗,汗滴溪下土。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编织精致的鸡笼。庭院上种植了一棵老枣树,苍劲有力,垂挂在枝杈上的绿叶丛中,长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枣。荫下,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池塘上泛着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托着水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春的红晕。多么令人向往的乡村世界啊!生2:在幽静、清新的小村子里,居住着一户人家,是那么温馨、和睦。他们的房屋十分小,茅屋门口,不知谁家的一对老夫妇,带着醉意,操和东吴口音在闲聊呢!他们是那么融洽,那么亲热,感情可好哩!门前,有一棵枣树,树干苍劲有力,枝繁叶茂;隐隐约约,还可以从油亮的绿叶中发现几颗红枣正在随风摇晃呢。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叶片清翠欲滴。一旁几棵芭蕉,是多么充满活力呀!再放眼望去,一大片豆地映入眼帘,那上面,还有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锄草。二儿子呢?正坐在空地上用竹条编织鸡笼。最顽皮的小儿子伏在地上,天真地玩弄着莲蓬。小儿子的前面,是一个荷花塘,巨大的莲叶生机勃勃,一阵风吹过,绿叶摇摆着,唱着歌曲,连亭亭玉立的白里透红的莲花也随之翩翩起舞。多么朴素的一家呀!点评 这首词短短四十六个字,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意境深远,情意悠长。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懂词句含义之后,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走进这生活画卷,去亲身感受,并语言描述。这样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意的死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三、情境表演,体验情感美。师:多美的意境啊!这宁静悠闲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愿不愿意当当老公公、老婆婆,体会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想象一下,带着酒意操着吴语的老夫妇会亲热地聊些什么呢?同桌:扮演老夫妇,从眼前三个儿子,神聊至当年情景,那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表演让全班学生捧腹大笑。师:表演之中,你充分感受到了什么?生1:这种生活真惬意舒适,作者对这与世无争的生活一定也是很向往喜爱的。生2:这样的生活真是太宁静、祥和了,我也想和作者一起过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师:同学们已充分感悟到了作者在词中所寄寓的浓浓的情与淡泊名利的生活志趣了,真了不起!点评这是本堂课上最闪亮出彩的一环!孩子们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神聊,此情此景,仿佛真让人看到了美好的田园生活。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生活之神往,以及其生活追求,经学生们的动情演绎,此情已洋溢于每位学生的心间。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美,仿佛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四、用心书写,表现作品美。师: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将诗词作品作为书写内容,不仅语言文字美,诗词意境美,而且扇形、圆形的各种纸型也增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